计算机组装与维护教学方法分析

2018-08-11 09:13路路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2018年18期
关键词:计算机组装与维护教学目标教学方法

路路

【摘要】当代生活越来越离不开计算机技术,所以对计算机的组装与维护,社会投入了很多的关注。职业院校中学习计算机组装与维护专业的学生应当紧跟时代步伐,加强对计算机组装和维护方面的学习。同时,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也应当引导学生兴趣,更新教学方法,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动手能力,使学生积极主动学习专业知识并注重动手操作能力的提升,从而培养出优秀的计算机组装与维护专业人才。

【关键词】计算机组装与维护 教学方法 教学目标

【中图分类号】TP3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18-0290-01

一、课程教学目标

根据教学大纲和多年的教学实践,结合用人需求和学生就业时的表现情况,本人为《计算机组装与维护》制定了如下教学目标。

该课程应实现的八大知识目标为:1.硬件组成、熟悉CPU、主板、内存、显卡等部件的构成,掌握计算机的技术参数和使用方法等知识;2.引导学生热爱IT行业,掌握通过网络等手段熟悉IT市场的方法,能够根据用户需要和市场行情为客戸设计选购组装计算机的相关设备方案;3.加强实训,让学生熟练掌握计算机硬件组装的技能、技巧;4.掌握基本BIOS操作;5.掌握磁盘分区、格式化等管理方法;6.熟练完成Windows操作系统、驱动程序和常用应用软件的安装和使用;7.初步掌握网络连接相关知识,能实现家庭常用网络的设置;8.能够分析排除常见的计算机软硬件故障。

该课程应实现的岗位培养目标为:1.通过课程的学习和训练,能够使学生胜任企业中的计算机维护员岗位;2.能为IT销售或售后相關工作岗位打下坚实的基础。此外,该课程在德育上应该让学生培养起认真谨慎的工作态度,吃苦忍耐的钻研态度和树立终身学习的信念。

二、传统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

1.教学方法不够灵活,实践环节相对薄弱

通过一定的研究发现,大部分的计算机专业老师都还停留在理论教学的阶段,动手实践的机会比较少,学生参与度低。无法真正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众所周知,《计算机组装与维护》课程具有极强的实践性,所以只依靠理论性的讲解是远远不够的,必须结合一定的实践手段。其中核心的实践动手能力得不到锻炼是重要问题。但是我国职业教育针对计算机组装与维护的实验室和设备都比较少,或者存在实验室比较陈旧的情况。计算机更新换代很快,旧机器无法满足学生学习的需求。如果没有使用到最新的机器,也就无法掌握最新的组装和维护技能。由此导致教师的教学难度加大,学生学习效果也较差。

2.教材内容相对滞后

本门课程教材的选定对于后期开展课程来说十分重要,目前计算机发展速度极快,但是教材的编写需要慎重斟酌和考虑,从编写到印刷再到出版,需要相当长的周期。就算教材符合当时计算机发展的状况,到了学生和老师手中的时候,也已经不再具有特别高的参考价值。所以当前教材内容滞后的问题,无法满足教师的教学需求,学生技能也会落后,在完成课程学习以后,也不具备较强的专业能力。

3.教学内容理论性强

计算机本身的构成比较复杂,组成部分基本都有自己的专业名词,所以学生在学习的时候很容易遗忘或者混淆这些专业名词,具体的理论也比较抽象。教师没有很好的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也没能做出及时科学的引导,导致了学生的兴趣降低,教师的教学效果也随之降低。

4.考核评价方式不合理

学校和教师所采用的考核和评价的方式比较单一,就算是《计算机组装与维护》这样实践性很强的课程,也基本只有期末理论的考试,缺乏实践考核的评价。现代教育要求评价考核既要客观,又要保持动态性特征,所以改进该门课程的考核评价方式是当务之急。

三、计算机组装与维护课程的改革思路

1.教学方式的改革

计算机组装与维护注重在实际操作中的应用,在教学中应特别注意理论与实际的贯通结合。这门课程的理论部分仅是一项简单的计算机结构工作原理指导,真正的应用部分是实践操作部分,因此,在教学培养中以实践为本,加强学习实训。计算机组装与维护经验的积累大于理论学习,在教学中理论联系实际,更应该进行多样化教学,利用现有资源,组织学生进行课外实验,或是组织相应的兴趣爱好比赛,提高学生实际操作能力。

2.教学内容的改革

计算机技术更新很快,教学内容时常会出现滞后性,在教学内容上,应首先适用于现在所流行的计算机配置设施,举例时要选用贴近生活的教具教材。其次,在教学目标和培养方向上要突出实用性和可操作性,避免所学内容远离大众应用环境。最后,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结合现代电脑杂志和网络资源,保障教学内容的知识性和新颖性。

3.增强实验室建设

计算机组装与维护实验会涉及大量的硬件实验,相对软件实验操作成本要高很多,为既满足实验需要,又节约成本,可以合理利用面临淘汰或已经淘汰的电脑设备进行分层次的组装实验教学。另外,为减少硬盘的工作强度,可以引入虚拟机技术,以解决实验环境不足的问题。

4.教学手段改革

在计算机组装与维护教学中,教学手段要结合现代技术,要实时地应用现代教育教学手段进行多媒体教学,另外还可以采用实物教学、影像教学以及互动教学等手段。在教学中,师生的课外交流也是十分必要的教学手段,可以利用充足的网络资源开设教学网站,方便学生问题的反馈和老师对问题的分类汇总。

5.考试模式改革

对计算机组装与维护这一课程来说,考核动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要比试卷答题考试有意义。在其考核模式中,结合课本的所学内容,归纳出重要的考核点,设定一定的组装和维护常见问题,在规定的时间内,由被考学生动手来完成,根据完成的具体情况给出相应的得分,以考核是否学习达标。

四、结语

总之,在计算机组装与维护专业学生教学时,应当更新传统的教学方法,提升学生学习兴趣,并为学生提供多样化的操作机会,使学生在实践中提高,在探究中进步,当学生具备了过硬的专业素养毕业时就能够从容走向社会,拥有更为美好的就业前景。

参考文献:

[1]张磊,张辉,黎林.《计算机组装与维护》教学模式改革与实践[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3,9(01):119-121.

[2]汪克峰.《计算机组装与维护》课程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J].福建电脑,2012,28(07):202-203.

[3]孟庆伟,张红艳,刘婷.《计算机组装与维护》教学改革实践与思考[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0,26(04):112-113.

[4]周强.《计算机组装与维护》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J].电脑与电信,2010(02):62-64.

猜你喜欢
计算机组装与维护教学目标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与知识类型的适宜
新理念下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分析
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实效性的策略
透过高考把握《生活中的圆周运动》 教学
以就业为导向的中职《计算机组装与维护》教学模式创新
我的教学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