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贻贵
【摘 要】初中阶段将体育教育正式作为与成绩挂钩的学科,因此,在初中阶段,体育教学也十分重要,但是在目前的应试教育体系下,很多学校从小学开始,尤其是农村地区,并未正式开展体育教学,学生在体育课上都是自由活动。从目前的初中体育教学来看,学生对体育课没有一个完整的概念,所以,在此过程中,体育的有效教学较难,本文中笔者结合自身的多年教学经验,浅谈如何有效地开展初中体育课程。
【关键词】初中体育;教学;开展;策略
初中体育教学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它关系到学生的素质发展与中考成绩,因此,在初中阶段,开展有效的体育课程意义重大,但是由于体育在未与应试成绩挂钩之前,体育课的模式僵化,形式都是以自由活动为前提,所以,体育课的开展均缺乏科学体系,本文中笔者结合自身的教学实际,对体育课的开展模式进行分析。
一、加强情感交流,营造和谐的学习氛围
我在教学中发现,包括我在内的很多体育老师都是体校毕业,性格刚烈,在情感方面可能是我们的短板,课堂上缺乏情感的表达和流露,在此前提下,体育课的开展效果可能不佳。以本人教学实际为例,我经常在课上与学生一起进行游戏,有时候一起打篮球,同学生建了立深厚的师生感情。只有让学生在情感上对老师好感,才会对这门学科有好感,从而有效地进行教学。在我的体育教学经历中,课程的前半段,都是以游戏、竞赛为主,与学生打球等,目的在于通过这些活动热身,然后后半节课才会步入正轨进行教学,比如:对引体向上进行技巧阐述,即使有的学生因为体质原因,达不到我的要求,但是在实际过程中,我都会给予鼓励,帮忙指导,从来不会斥责学生。每节课进行合作游戏时,我都会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比如:不要抱怨队友,要协同合作。
二、活化教学方式,增加教学的趣味程度
很多老师在初中阶段的体育教学中模式和方法笔者并不是很赞成,我认为活化教学方式才重要,因为活化教学方式可以提高教学的趣味程度,比如,我在教学中一般秉承的三个教学方式,第一是竞赛教学方法,另一个是游戏的引趣法,再者是情境设趣法。接下来,我将逐一对这三个教学方式进行概述。
首先是竞赛教学法。我在初中体育教学中经常使用该方法,以引体向上为例,初中体育教学标准中要求正握180度十个为合格,但是在实际的教学中,我们发现几乎99%的学生都做不到,很多老师在期末考核时故意放水,或在平時进行强迫式的训练,这样得到的效果并不佳。我一般采用竞赛激励制度教学,以组为单位进行pk,尽可能挖掘学生的潜力,然后在纵向比较方面,学生的下一次成绩不能低于上一次,并且要好于上次,学生在这样的激励制度下,慢慢地突破自己,超越自己。
其次是游戏引趣法。在初中体育教学的组织中,运用游戏和动作训练有机结合的方式开展教学,可以把单调乏味的机械动作训练、身体素质训练变得生动有趣,激发练习者的学习兴趣,以积极的态度的投入到训练中。例如:进行跳远、跳高内容教学时,训练中的起跳技术是教学的难点,学生在练习中很难做到上体与下肢协调,训练的积极性低,影响训练成效。针对此问题,在教学中采用 “海豚顶球”游戏的方式强化训练,将一个软式排球悬挂在沙坑或跳高垫前适当的地方,要求学生开展训练时用头触及软式排球,通过游戏的方式进行分组练习,看哪一组学生顶到的次数最多,学生在游戏中兴趣大增积极投入练习,教学重难点就在玩的过程中迎刃而解。
最后是情景设趣法。在组织初中体育教学活动时,教师要设置好学习的场面和环境,把体育的学习方法利用形象直观的手段予以展示,增强课堂教学效果。教师在初中体育教学中,可以采用电教设备辅助设置情景开展教学活动,并向学生揭示各种有效的学习方法,使他们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例如:在进行篮球教学前,可以向学生播放一段美国的NBA的精彩投篮集锦,或甲A联赛精彩场景等。接下来再开始教学,学生的专注程度与学习积极性都会大有提高。
结语
笔者认为,初中阶段的体育教学十分重要,无论从应试角度还是素质教育角度,体育教学都很重要,因为小学阶段的体育教学没有成为一个科学体系,在高中阶段,由于应试的压力,学生几乎没有时间参与体育活动,体育课总是被占用,因此,初中阶段的体育教学才影响学生终生,作为老师的我们应该清楚地认识到初中体育课的重要性,并且促进课程有效地开展。
【参考文献】
[1]朱志庆.浅析初中体育教学中如何提升学生主动参与性[J].当代体育科技,2015.5(13):150-151
[2]徐丽娟.当前初中体育教学中的困境及对策分析[J].教育教学论坛,2014(33):162-163
[3]黎雄辉.探究初中体育教学中兴趣教学法的运用[J].当代体育科技,2014.4(11):79+81
[4]陆新华.初中体育教学提升学生主动参与策略探讨[J].体育世界(学术版),2012(11):73-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