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语文课堂的互动教学

2018-08-10 09:10丁美艳
文理导航·教育研究与实践 2018年11期
关键词:互动教学小学语文教学

丁美艳

【摘 要】课堂教学是教师教与学生学的互动过程。想要提高语文教学效率,必须突破传统课堂教学模式,重视教学互动的建构。根据集体动力理论及需要动机理论,通过采取教与学的互动学习方式,优化课堂交往,只有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把学生的内在需求与外界学习环境相结合,才能将知识、能力、人格“内化”给予学生,确保学生的主体地位,从而形成互动、互助、互促的课堂组织,促使教师与学生在民主平等的教学活动中提高语文综合素质。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互动教学;互动创新

课堂教学是中小学教育活动的基本构成部分,“师生互动,共同发展”是新课程对课堂教学的定位,是教师课堂教学新的价值取向。通过优化教学互动的方式,可调整师生关系,形成和谐的师生合作、生生合作,教师、学习个体与小组及学生个体与教学中介的合作,充分发挥了课堂的集体教学、小组合作学习及个体探究的互补优势,强化了人与环境的交互影响,以产生教学共振,即个体积极参与的共同创造,从而提高教学效率。

1.语文教学中的互动教学

语文是一门基础学科,随着近年来教育观念的更新,人们对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认识逐步加深,课堂教学结构由封闭转向开放,加之现代社会对未来人才的要求,发展兴趣爱好已开始贯穿语文课堂教学。小学阶段的学生活泼好动,如果教师积极鼓励,他们都非常愿意表达自己的想法与观点。语文教学不能死板,不仅要强调学生认字、学语法,还应使他们从情感体验、自我思想升华到逐渐认识人生。教学中可选择大部分学生熟悉、最好是关注度较高的问题进行互动,这才有利于学生大胆提出观点。

在课堂教学中,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因此,“在实施生成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使学生能够以一种超越和理智的态度来面对和汲取他人的智慧,形成对问题的一系列认识。”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构建“平等、和谐、互助”的新型师生关系显得尤为重要。新型的师生关系要从学生主体的认识特点出发,教师需改变以往的教学模式,从三尺讲台走下来,主动走进学生,变传道、授业、解惑的长者身份为教学活动的参与者、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学生的好朋友。

2.教学互动构建的意义

教学互动是教师与学生个体、教师与学生群体及学生群体与学生之间,通过信息的传播而开展的课堂交往活动,通过师生、生生之间的交流,使得教学在互动、互促中产生群体动力,让学习者形成自我构建,从而使语文课堂教学在群性相融中、个性完善中形成良性循环,在和谐、合作、共创中真正提高语文课堂的教学效率。

教学互动的构建要注意突出和谐、合作、共创等效应。和谐指教学氛围、师生关系及身心发展等方面的和谐,旨在创造一种共为主体、认知明确、情感协调、情绪高昂的课堂氛围,激发创造潜能,从而提高学习能力,促使学生全面发展;合作即在教学过程中创造一种友善、相互信任、相互尊重的良好氛围。师生之间构建一种平等合作的伙伴关系,教师深入学生生活中,从学生的学习心理、认知规律出发组织教学,做他们的朋友;共创指突破传统教学中的强制、硬灌及单向传递,在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下,教学中通过合作的交互方式,运用自学感悟、智力激励、集体讨论等方法,密切注意每个学生的独特性,强化集体思维,进而提高学生的集体创造性能力。

3.互动创新,在课堂教学中落实

(1)营造氛围,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认为:“满足人的爱和受尊重的需要,人就会感受到自己有价值、有用处、有能力,从而焕发出自尊、自强、自我实现的需要,也易于迸发出创新的火花。”为了使学生的这种需要得到满足,教师需在教学中营造良好的氛围,使学生与学生之间、教师与学生之间民主平等、团结和谐。

(2)质疑问难,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应鼓励学生质疑问难,对他们采取“两欢迎,三允许”的政策,即“欢迎质疑,欢迎争辩”“允许出错,允许改正,允许保留意见”。教师要善于留出空余为学生创设质疑的情境。同时,教师应把握好提问的三个要素:时间、环境(氛围)及问题自身。一言以蔽之,应在最佳的时间内以及最活跃的环境(学生的求知欲最强时)中提出能激发学生思考的问题。教师课前需充分考虑讲到什么时候让学生提出有利于全体学生掌握新知识的问题。

4.在关爱、激励、自信中实现有效互动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培植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养成语文学习的自信心和良好习惯,掌握最基本的语文学习方法。”根据“罗森塔尔效应”,自信心对于学生学习非常重要。

罗森塔尔的实验:1968年美国心理学家罗森塔尔从18个班中随机挑选了一些学生,然而他却以赞赏的口吻,煞有其事地将“最有发展前途者”的名单郑重地交给校长与有关教师,并一再叮嘱:千万保密,否则会影响实验的正确性。八个月后进行复试,奇迹出现了:名单上的学生,个个成绩进步快,情绪活泼开朗,求知欲旺盛,而且与教师的感情特别好。为什么这些本来十分普通的孩子会有如此大的变化呢?原因就在于心理学家通过“权威性谎言”暗示老师,坚定了教师对名单上的学生的信心,激发了教师独特的深情,他们通过眼神、笑貌、嗓音滋润这些学生的心田,使得他们更自爱自强,学习变得更积极主动。

課堂教学蕴含着巨大的生命活力,只有师生的活力在课堂教学中得到有效发挥,学生才能获得多方面的满足和发展,教师的劳动才会熠熠生光。在教学中,教师需要用感情灌溉、融合,创设更多有效的互动方式,教授学生有生命的语文知识,让他们学会主动学习,从而实现教学效率高效化。

猜你喜欢
互动教学小学语文教学
分层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实践
小学语文教学中怎样渗透思想教育
强化师生互动, 保持课堂活力
互动教学在语文教学中的有效运用
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多媒体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