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造良好心理环境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2018-08-08 10:22何德胜
读天下 2018年3期
关键词:心理环境健康教育心理健康

摘要:中小学生是民族的未来,关注中小学的心理健康就是关注民族的未来。营造良好的心理环境就得创建良好的班级环境。因为良好的班级环境对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有巨大的影响作用。我们都知道环境对人的心理感受、心理体验、身心发展,甚至对人的学习、生活、交往、成长产生心理影响和行为制约。对于一个班集体来说,班级环境包括很多方面。不仅包括班级的布置、格局、地理位置等这些自然环境,还包括班级的课堂精神、教风学风、班纪班规、传统风格、人际关系等一些心理环境。

关键词:心理健康;健康教育;心理环境

营造良好的心理环境,首先要创造整洁、温馨的自然环境。班级的自然环境主要体现在班级布置方面。因为班级布置能充分体现出一个班级的风格特点。班级的大小与位置是我们无法改变的,但我们可以通过内部环境的布置将四面冷冰冰的墙壁变得有声有色。张贴名人字画以激励他们积极进取。根据不同主题定期更换黑板报,版式设计精美,内容充实。读书角书籍分类摆放整齐,彰显书卷气息。桌椅的摆放、用品的整洁都孕育着隐性的教育功能,对学生的心理行为产生不可估量的影响,适宜的班级环境能给学生带来温馨、轻松的感觉,与学习过程的紧张形成鲜明的对比。

营造良好的心理环境,还要依靠强大的集体凝聚力。学生对班级产生强烈的归属感,班级每位成员才会愿意留在这个班级,才会热爱这个班级喜欢这个班级。班级的发展才有了生命的活力与力量的源泉。一个人只有从生活的群体中获得了这种需要的满足才能生活得幸福、美满,才能提高个体生活的幸福指数。一个群体只有大多数人对它产生强烈的归属感,这个群体才具有了强大的生命力和远大的前途。从群体心理学的角度来看,群体成员只有首先喜欢、热爱、尊敬甚至为加入这个群体感到自豪,即认同这个群体,才能从这个群体获得用于满足其心理需求的东西,才能对这个群体产生强烈的归属感。在培养班级认同感的过程中,班级成员是否接受这个班,取决于他在这个班级中能否按他的理想发展,能否满足他在生理和心理发展过程中的需要汲取的营养,这包括必要的人际关系,是否受到必要的尊重,是否被别人认可等属性。有了对班级的认同感,形成了班级每一位成员对班级强烈的归属感,每位成员自然就会自觉地遵守这个班级的规定,维护这个班级的荣誉,把个人的发展与班集体的发展紧密地结合在一起,为班集体的发展前进不懈努力。

李某,男,性格外向倔强,思维敏捷开阔,喜欢玩电脑,学习成绩一般。其父亲因病不能坚持工作,长期在家休养;母亲常上班,无时间关照孩子。李某纪律散漫,经常迟到、早退、旷课,无视他人的好言相劝,我行我素。

李某是一个逆反心理很强的学生,形成这种心理有主观和客观两方面的原因。主观原因在于李某看问题片面和偏激。青少年在认知发展过程中,思维的独立性和批判性虽有一定的发展,但还很不成熟,往往不能用辩证的眼光看问题,认知偏差度较大,因此看问题容易片面和偏激,喜欢钻牛角尖,固执己见,行为极端,李某即是一个很典型的例子。他把班主任看成是“管”他、“限制”他的人,因而怀着强烈的抵触心理和敌对情绪,把自己放在班主任的对立面,继而产生很强的逆反心理。

客观原因在于教师和家庭。班主任对李某说教多于疏导,惩罚多于宽容,看缺点多而不注意挖掘闪光點,在一定程度上伤害了李某的自尊心。事实上,对学生过多的指责、埋怨、强迫、命令,等于在师生的心灵之间挖鸿沟,只能增加师生之间不理解和不信任的程度,从而降低教育的效果。从某种意义上说,罗某的逆反心理是对教师某些不切实际的教育方法的一种反叛惩罚。李某的母亲忙于工作,养家糊口,因精力有限而无暇顾及他。父亲长年生病,心境不佳而导致脾气暴躁,只要听到老师反映李某在学校的不良表现,非打即骂。李某在家中缺乏父母的关怀与疼爱,因此不愿待在家。放学后常常泡在电子游戏室玩,很晚才回家,亲子关系疏远。

我们从以下几个方面对他进行了教育与引导。1. 提高李某的自我意识水平。常与谈心,跟他一起全面分析自身的优、缺点,要求他从主观上不断加强自我修养,努力提高自我认识、自我体验和自我控制的能力,逐步学会全面、客观、辩证地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2. 引导李某正确对待老师和家长的教育与帮助。告诉他,老师和家长的教育方法有时可能不恰当,甚至是错误的,但可以肯定的是,他们的出发点是好的。作为学生和儿女,是否可以站在老师和家长的角度,理解他们的心,原谅他们的错误,学会运用“角色转换”和“心理移位”,从而减少逆反心理。3. 理解、尊重李某,真心爱护他。关心李某的日常生活与学习,深入了解李某的家庭情况,挖掘李某身上的闪光点,激发他的上进心,变消极心态为积极心态,让他体验成功。4. 加强家校联系。及时将李某的点滴进步告知家长,让家长分享李某成功的喜悦,促进其家庭气氛的和睦温馨。通过一个学期的辅导,该生由一个纪律散漫、专与老师作对的学生变为一个关心班集体、积极上进的共青团员,学习成绩也有了显著的提高。

营造良好的心理环境,建立家长沟通平台势在必行。

孩子的成长需要一个要求统一、关系和谐的环境,家庭对青少年人格发展的影响,从某种意义上说,比学校更为持久和深远。在家庭里,子女与父母以血缘为纽带的亲子关系,不论在情感上,还是利益上都是师生关系、同伴关系所无法替代的。班级心理环境的建设也不能仅仅局限在班级内,必须延伸到家庭和社会,形成教育的合力。以前与家长沟通主要是家访。由于存在双方时间和见面地点等不方便的原因,家访次数非常有限,导致家校两方沟通不及时,影响了对孩子的教育。现在随着通讯技术的高速发展,我们改变了以往单一的沟通方式,利用电话、微信等形式将学生在校的学习、生活情况及时地向家长汇报,家长能随时关注到学生的表现,让家长产生自豪感和责任感。通过经常与家长联系,共同制订教育方法,及时表扬,坚持不懈,使学生的不良行为得到很好的矫正。

我们要努力营造良好的心理环境,培养出适应时代发展的具有良好心理素质、健康体魄、富有朝气、勇于进取、敢于探索的一代新型的高素质人才。

参考文献:

[1]薛标.聚焦学生心理创设良好环境[J].教书育人,2014(17):24.

作者简介:

何德胜,湖北省荆门市,荆门市屈家岭管理区第一初级中学。

猜你喜欢
心理环境健康教育心理健康
融入式心理健康教育的路径探索
微课在心理健康团训师培养中的应用探讨
基于人际交往的心理健康课程
开放式角色游戏活动中幼儿创造力的培养
如何在化学教学中营造积极的心理环境
授权理论在使用无创呼吸机COPD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
健康教育在烧伤护理中的应用
糖尿病足的预防及护理方法初步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学生教育环境研究
关注自己的心理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