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崇凤
【摘要】课程评价对校本课程发展起着重要的导向和考核作用,是达成有效教学、促进校本课程良性发展的关键环节。本文根据教学实际情况,确立校本课程目标和评价原则,并加强对所开设的校本课程的把关意识、实施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等措施,探索初中历史校本课程评价的实施策略。
【关键词】校本课程 初中历史 课程评价 学业评价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8)06A-0043-02
一套完整的校本课程是由四个环节构成——课程开发、课程实施、课程评价和课程管理。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对满足学生的多样化选择和个性化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而课程评价对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又起着重要的导向和考核作用,有利于促进校本课程的可持续发展。但目前大部分学校较多关注校本课程的开发、实施,却容易忽视评价这一重要环节。我校初中历史教研组努力探索校本课程评价的有效性,激励学生全面发展,同时发现自己的闪光点,保持天性和创造力,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课程评价包括两大方面的评价,既包括学生学业水平的评价,如“学生选修某个历史校本课程,该课程的知识水平和综合能力达到什么标准”,课程评价还包括对课程本身的评价,如“学生喜不喜欢该课程,课程有没有教育价值”。本文围绕着这两个方面的内容,分析初中历史校本课程现状,探索课程评价的有效做法。
一、确立课程目标和评价原则
本校初中历史教研组与教师、学生面对面进行交流,采用问卷调查和访谈等调查方法,发现初中历史校本课程在开发和实施的过程中存在以下一些问题。
第一,初中历史校本课程的课程目标不够明确清晰;二是个别历史校本课程的实施过程较为单一,例如在45分钟的课堂教学中全程观看视频,缺乏激励学生可持续发展的措施;三是对学生的评价方式较单一。对以上问题,历史教研组的教师结合钦州本地特色和我校情况,确定了初中历史校本课程的整体目标是让学生了解民族英雄冯子材和刘永福反抗外来侵略者的历史故事,冯子材创办绥丰书院(我校前身)及学校发展史,以及了解钦州的历史遗迹、民俗文化等。根据课程的整体目标,历史组教师制定了初中历史校本课程的评价原则,即发展性原则、主体性原则、过程性原则、多元性原则。
二、建立系统的评价体系
在学生选课前,对校本课程实施初步评价,提高初中历史校本课程的质量。
(一)强化开设校本课程的把关意识
在暑假或寒假期间,教研组会对拟开设的新学期校本课程进行评审,要求开课教师设计课程纲要。课程纲要包括课程目标、课程内容与活动安排、课程篇目、学生学业评价方式等内容。教研组评审的内容包括课程纲要的目标是否明确,与初中历史校本课程开发的整体目标是否一致,课程内容与活动安排是否符合初中学生的心理水平,课程篇目的编排是否合理,学生学业评价方式是否具有可操作性等。
评审优秀的历史校本课程,可上报学校科研处,在新学期初让学生选择。评审合格的课程,要求先进行修改,完善课程方案后再上报科研处。评审不合格的课程,则取消该课程。实施评审机制后,教师的积极性被激发了,优秀历史校本课程作品不断涌现。近两三年来,我校陆续开设了《近代钦州英雄人物》《冯子材刘永福》《钦州抗战史》《钦州民俗文化》《初中历史综合实践活动》《国家宝藏》《钦州历史文化遗迹》《服饰演变及着装礼仪》等历史课程。
(二)实施形成性评价
实施形成性评价(即课程评价),要关注课程的实施过程,加强实施管理。首先,每个学期教研组都会在每个月的月底开展历史校本课程教案、课件和教学反思的教师交流会,对教学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及时进行研究和优化。
第二,为了评价校本课程的实施情况,我校教研组深入历史校本课堂进行随堂听课,开展形成性评价工作。在听课的过程中,教研组关注校本课程执教教师的教学表现,并在课后将评价结果告知上课教师。
第三,形成性评价也可以开展教师学生自评。教师指导学生在开学初制定初中历史校本课程自我评价表,在每周校本课程结束时,学生会对课堂表现进行自我评价,到期末时即可生成一学期的终结性评价。
第四,实施终结性评价,即在历史校本课程完成一个学期的教学以后实施的评价。终结性评价,既关注历史校本课程的有效性和实施效果,也关注学生学业水平。具体做法是在学期结束时,先通过问卷调查等方法了解学生对课程和教师的評价。接着,历史校本课程执教教师在教研组活动上进行期末汇报,谈谈本学期校本课程实施过程的情况,并总结经验教训。每次汇报会就是教师进行自我反思和经验分享的一次好机会,结合形成性评价和学生的期末调查问卷的反馈,形成终结性评价,从而评价校本课程的有效性和实施效果。
此外,笔者还会对学生的学业进行期末终结性评价。期末对学生的学业表现情况进行终结性评价,并采取多元评价方式,包括既有上课教师依据学生平时历史校本课程的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等方面对学生进行的综合评价,也有为学生搭建不同的平台进行学习效果的展示;还可以开展自评、组评、他评——即其他小组对其成果进行评价,从而形成学生的学期总评。如2017年秋季学期,我校对八年级某班学生教授校本课程《初中历史综合实践活动》一课时,开展了“历史仿古小制作”手工作品展示活动,该活动要求每位学生制作一个仿古手工作品。学生制作的作品有河姆渡猪纹陶钵、干栏式房屋、木桶、毛公鼎、圆形方孔铜钱、耧车、竹简、曲辕犁、筒车、赵州桥、缕悬式指南针等。在课堂上,教师、学生对作品分别进行点评和打分,为学期评估提供了有力参考。
校本课程的有效评价,有利于帮助教师不断完善课程设计,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根据教师、同学的反馈可以及时了解自己的学习情况,从而发现自己的特长,不断提高自己的综合实践能力,让每个学生在自己擅长的领域都获得成功。
(责编 周伟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