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禹
白城市医院,吉林白城 137000
踝关节骨折为多见于中青年的较严重的骨折[1],能严重损伤踝关节,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病情较轻的患者可采用中医手法无创复位的治疗方法,病情较重者一般选用手术治疗方法。临床医生一般选择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踝关节骨折,但手术切口较大,术后恢复较差,缝合往往留有瘢痕,不仅会出现术后并发症,且会造成年长患者其他功能障碍的发生[2]。可见,不同术式其疗效不尽相同。为此,该研究随机选择经治疗的86例踝关节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术式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3例患者,分别应用切开复位与经皮加压空心螺钉内固定治疗的方法,观察并比较2种手术方法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随机选择笔者经治的86例踝关节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患者均为闭合性骨折,踝关节疼痛肿胀和功能障碍明显,X线和CT检查显示关节骨皮质不连续,符合手术治疗指征,患者心肝肾等脏器功能良好[3]。按照术式不同分为具有可比性的两组。
对照组患者中,男性23例,女性20例;年龄在22~76岁之间,中位年龄45.0岁;从发生部位看,左侧19例,右侧24例;从骨折原因看,交通事故10例,运动损伤13例,摔伤17例,其他3例;从骨折类型看,双踝骨折16例,外踝骨折14例,内踝骨折13例;从Weber-AO分型看,A型骨折15例,B型和C3型骨折各14例。观察组患者中,男性22例,女性21例;年龄在21~78岁之间,中位年龄47.0岁;从发生部位看,左侧21例,右侧22例;从骨折原因看,交通事故12例,运动损伤11例,摔伤16例,其他4例;从骨折类型看,双踝骨折17例,外踝骨折12例,内踝骨折14例;从Weber-AO分型看,A型骨折13例,B型骨折14例,C3型骨折16例。假设检验表明,两组患者的性别组成、中位年龄以及骨折原因、类型和Weber-AO分型构成比等因素具有可比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对照组患者采取切开复位内固定术进行治疗。在平卧位下行硬膜外或腰麻,切开皮下组织(勿损伤血管、神经、周围软组织和骨折区),翻开皮瓣,充分暴露骨折,复位前牵引骨折块,显露关节腔,及时清除其中的血肿和碎骨屑,之后行骨折复位,观察复位效果满意后用螺钉或克氏针固定,最后缝合切口。
观察组患者采取经皮加压空心螺钉内固定术进行治疗。在平卧位下行硬膜外或腰麻,在C臂X线机透视下手法复位牵引处理踝关节,推压移位骨折部分,完全或基本复位错位骨块,关节面完全平整后维持复位效果满意后用加压空心螺钉固定,在透视下缝合伤口,加压包扎处理伤口。
观察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和并发症的出现例数,出院时对踝关节功能(AOFAS)进行评分(满分 100 分)。
AOFAS评分[4]在90分以上判定疗效等级为优,在75~89分之间判定疗效等级为良,评分在50~74分之间判定疗效等级为可,评分在50分以下判定疗效为等级差。
对照组患者手术时间为(60.14±10.02)min,术中出血量为(47.21±6.82)mL,骨折愈合时间为(14.56±2.97)d;观察组患者上述指标分别为(42.56±9.87)min、(19.35±5.92)mL 和(8.14±2.72)d,见表 1。
表1 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和骨折愈合时间的比较(±s)
表1 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和骨折愈合时间的比较(±s)
组别 手术时间(min) 术中出血(mL) 骨折愈合时间(d)对照组观察组60.14±10.02 42.56±9.87 47.21±6.82 19.35±5.92 14.56±2.97 8.14±2.72
假设检验表明,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和骨折愈合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对照组患者中,疗效等级为优者20例,良者8例,可者6例,差者9例;观察组患者中疗效等级为优者33例,良者6例,可者3例,差者1例,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的比较
秩和检验表明,两组患者治疗效果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对照组患者治疗优良率为65.12%,6例出现踝关节僵硬,5例出现内固定松动,4例骨折延迟愈合,并发症发生率为34.88%;观察组患者治疗优良率为90.70%,3例患者出现踝关节僵硬,并发症发生率为6.98%,见表 3。
表3 两组患者治疗优良率和并发症发生率比较[n(%)]
经检验表明,两组患者治疗优良率和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踝关节是由胫骨和腓骨下端的关节面与距骨滑车构成,胫骨的下关节面和内外踝关节面共同形成的“冂”形的关节窝,容纳距骨滑车。在跖屈时滑车较窄的后部进入窝内,踝关节松动且能作侧方运动,此时踝关节易发生扭伤、骨折和脱位,有时亦可累及膝关节或同时出现损伤。根据暴力方向、大小和受伤时足部位置不同,可引起类型不同的骨折。
踝关节骨折多因间接暴力后致使踝部扭伤而引起,患者常伴有踝部疼痛、肿胀等临床表现,严重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5]。临床常用Lange-Hansen、Davis-Weber和 AO 3种分类方法,其中Davis-Weber分类法根据外踝骨折的位置,将踝关节骨折分为A、B、C三型。该分类以下胫腓联合为界,方法简单,容易施行,但难以清晰表达整个踝关节各种复杂的改变[6]。国际创伤学会(AO)则进一步细化了Davis-Weber分类法,Weder-AO分型法将踝关节骨折分为A、B、C3型,该研究采用此分型方法。
临床治疗时,可采用中医无创手法复位治疗踝关节骨折病情较轻者,但病情较严重者往往需要采取手术治疗的方法。目前手术治疗踝关节骨折主要有2种方案可供选择,一种是传统的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广为骨科医生接受,但往往造成各种并发症的发生,且创口过大,易损伤骨膜血运与骨折周围软组织,术后伤口恢复较差,缝合外观不美,影响患者恢复身心健康,不符合患者和家属的预期治疗效果。而经皮加压空心螺钉内固定术属于微创手术的范畴,比较而言手术切口不大,不会伤及骨膜,不能破坏骨折部位血运,能降低伤口感染和皮瓣坏死风险,进一步缩短骨折愈合时间,手术时间较短,术中出血量少,患者容易耐受[7]。对于无法耐受较长时间手术、全身情况较差、张力性水泡、局部挫伤的患者建议选择此术式,可获得满意疗效[8]。
该研究随机选择该院治疗的86例踝关节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术式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应用切开复位与经皮加压空心螺钉内固定治疗的方法,结果表明,对照组患者手术时间为 (60.14±10.02)min,术中出血量为(47.21±6.82)mL,骨折愈合时间为(14.56±2.97)d,疗效等级为优者 20例,良者 8例,可者6例,差者9例;观察组患者中疗效等级为优者33例,良者6例,可者3例,差者1例,治疗优良率为65.12%,并发症发生率为34.88%;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为(42.56±9.87)min、术中出血量为(19.35±5.92)mL,骨折愈合时间为(8.14±2.72)d,疗效等级为优者33例,良者6例,可者3例,差者1例,治疗优良率为90.70%,并发症发生率为6.98%,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以及疗效、优良率和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经皮加压空心螺钉内固定治疗踝关节骨折的效果较为满意,能降低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和并发症发生率,安全可靠,值得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