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伟东
(河南省人民医院麻醉科,河南 郑州 450003)
睡眠对于维持人体各系统功能的正常运行有着重要的作用。良好的睡眠质量可促进机体损伤组织的修复,有助于病情的康复。调查结果显示,56.9%的乳腺癌患者存在睡眠障碍,造成患者免疫力下降,内分泌失调,影响治疗和康复,降低生活质量[1-2]。手术作为一个应激源,会增加患者的焦虑情绪和心理负担,对于择期接受乳腺癌根治术的患者,术前更容易发生睡眠障碍。目前,关于术前睡眠障碍对手术麻醉药物用量影响方面的研究较少。本研究探讨乳腺癌患者术前睡眠质量对围术期丙泊酚和瑞芬太尼用量的影响,为临床术前睡眠质量的干预提供理论依据,报道如下。
选取2014年1月-2016年12月我院收治的82例乳腺癌且拟接受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评分≤7分的48例患者分为睡眠正常组,将PSQI评分>7分的34例患者分为睡眠紊乱组。睡眠正常组年龄31~66岁,平均年龄(52.83±7.17) 岁,身体质量指数(BMI)18~28 kg/m2,平均 BMI指数(22.08±4.71)kg/m2,美国麻醉医师协会分级(ASA)[3]Ⅰ级26例,Ⅱ级22例;睡眠紊乱组年龄28~62岁,平均年龄(50.12±7.35) 岁,BMI指 数 19~ 27 kg/m2, 平 均BMI指数(22.18±4.38)kg/m2,ASA分级Ⅰ级19例,Ⅱ级15例。比较两组的年龄、BMI指数、ASA分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我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纳入标准:根据临床症状、体征,结合乳腺超声、钼靶、活检等相关辅助检查结果,确诊为乳腺癌。所有患者均签署手术知情同意书,接受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治疗。
排除标准:合并甲状腺功能异常、精神疾患者;近期服用抗焦虑、镇静催眠药物以及既往睡眠障碍者;既往有重大外科手术、麻醉史者;合并心、肝、肾功能不全等其他严重器质性病变者;合并认知障碍、沟通障碍等不能配合完成本研究者。
所有患者入室后均监测各项生命体征[血压(BP)、心率(HR)、血氧饱和度(SpO2)、脑电双频指数(BIS)]。麻醉前30 min建立静脉通道,静脉滴注乳酸林格氏液8 mL/kg。麻醉诱导采用丙泊酚注射液(Fresenius Kabi AB公司,国药准字:J20080023)靶控输注,以3.50 μg/mL为血浆靶浓度。待患者意识消失(LOC)后,按照2 μg/kg的剂量静脉注射瑞芬太尼注射液(宜昌人福药业有限责任公司,国药准字:H42022076),0.15 mg/kg静脉注射顺阿曲库铵(江苏恒瑞医药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60869)。诱导麻醉效果满意后,给予气管插管,麻醉机辅助通气。初始参数设定为:潮气量8~10 mL/kg,呼吸频率14次/min,吸呼比为1∶2。手术过程中保持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为35~45 mmHg。维持麻醉采用注射用瑞芬太尼(宜昌人福药业有限责任公司,国药准字:H20030197)靶控输注,效应室靶浓度为4~8 ng/mL。丙泊酚注射液靶控输注,血浆靶浓度为3~5 μg/mL。维持BIS为45~55,并根据患者术中的肌松情况追加肌松药物。
观察并记录两组麻醉前、麻醉后5 min、切皮时以及清醒时的平均动脉压(MAP)、HR、SpO2,手术时间、LOC剂量、丙泊酚的用药总量以及瑞芬太尼的用药总量。其中LOC剂量为开始静脉注射丙泊酚注射液到患者睫毛反射消失以及对言语指令无反应时丙泊酚注射液的用量。
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 17.0分析数据,计量资料以“x ±s”表示,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两组麻醉前、麻醉后5 min、切皮时以及清醒时的MAP、HR及SpO2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两组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睡眠正常组的LOC剂量为(107.93±26.57) mg,丙泊酚用药总量为(737.53±128.06) mg,瑞芬太尼用药总量为(0.63±0.31) mg,均低于睡眠紊乱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1 两组麻醉前后MAP、HR及SpO2比较
表2 两组手术时间、LOC剂量、丙泊酚用药总量以及瑞芬太尼用药总量比较
睡眠是人类最基本的生理需求之一,对维持机体脏器的正常功能,保持人体生理和心理健康有重要意义。临床调查显示,睡眠紊乱会增加负性情绪,减少正性情绪,不利于身心健康[4]。良好的睡眠质量有助于机体损伤的修复,促进疾病康复。围麻醉手术期患者受到精神紧张、身体不适等因素影响,容易出现睡眠障碍,睡眠效率低下。临床有必要将睡眠质量评估作为麻醉医师术前访视了解的内容之一。PSQI是临床常用于评估睡眠质量的工具量表,考核结果显示,该量表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可综合评估受调查者的睡眠质量[5-7]。
本研究结果显示,两组麻醉前后的MAP、HR、SpO2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说明两组麻醉过程中的血流动力学、生命体征均较为稳定,麻醉安全性较高。本研究所纳入的82例患者中,34例患者存在睡眠障碍,睡眠障碍的发生率为41.47%,低于其他文献报道的结果[8-10],可能与本研究所纳入的患者例数较少有关。比较两组手术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睡眠紊乱组的LOC剂量、丙泊酚用药总量以及瑞芬太尼用药总量均显著高于睡眠正常组。说明乳腺癌患者术前的睡眠质量可显著影响手术过程中丙泊酚、瑞芬太尼的使用剂量,睡眠障碍会增加丙泊酚和瑞芬太尼的用药剂量。
γ-氨基丁酸(GABA)是机体重要的中枢神经系统抑制性神经递质,对生理性睡眠功能有调节作用[8-10]。人体的睡眠中枢位于下丘脑腹外侧区,存在大量睡眠活性神经元,当睡眠神经元激活时,GABA等可抑制觉醒区神经元,从而使觉醒状态转化为睡眠状态[11-13]。丙泊酚可结合GABA受体,增加氯离子的传导,使GABA受体脱敏,抑制中枢神经系统而产生催眠的作用[14-17]。因此,良好的睡眠质量可以节约围术期丙泊酚用药量。
研究发现,丙泊酚可增加新生期大鼠海马内神经元凋亡,影响新生期大鼠空间认知功能的发育[18]。丙泊酚麻醉可导致幼儿术后早期认知功能下降[19]。老年肺癌患者经丙泊酚麻醉,可能出现术后早期认知功能下降[20]。麻醉药物对患者认知功能的不良影响一直是麻醉医师关注的热点,同时也是影响麻醉安全性的重要因素[21]。通过联合用药,减少麻醉药物的用量是提高麻醉安全性的主要方法。本研究结果发现,良好的睡眠质量有助于减少手术过程中丙泊酚、瑞芬太尼的用药剂量,从而提高围麻醉手术期的安全性。有研究表明[22],术前心理干预可显著提高乳腺癌患者术前的睡眠质量。同时,围术期的心理干预可降低患者术后的疼痛程度,减少术后镇痛药物的使用[23]。
综上所述,乳腺癌患者术前良好的睡眠质量有助于减少围术期丙泊酚和瑞芬太尼的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