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阳市昭明小学所立的昭明太子像正是行无言之教
孟子曰:“我知言,我善养浩然之气。”
子曰:“不知言,无以知人也。”知言是为了知人,知人的目的,是为了理解人类,理解这个世界。
知言是信息沟通,彼此感应是互相理解,故孔子“六十而耳顺”。因此,传统中国极重视“言”所代表的信息和能量。中华文明之所以能维持土地辽阔、人口庞大的国家,主要在于信息的有效沟通。
西方旧约神话里,天下人的口音语言原本是一样的,于是人类齐心协力建造巴别塔,快要到达天上了,上帝惧怕,于是下来搞乱了人类的语言,巴别,变乱之意。从此,人类的信息彼此无法沟通,能量抵消,再也无法通天。
中国文明找到了一个巧妙的办法,即文与言的分开,书面语谓之文,与口头语言分开。正是依靠文字的统一,维持中华文明两千多年的一贯。广东话与上海话说出来比法语和德语的差别还大,写在纸上都是一样的“关关雎鸠”。
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来,白话文大倡,白话成为书写语言之后,文与言的发展脱节,造成了诸多领域的文不载道,文不再化,文不再明,尤其是校园。
《易传》:“吉人之辞寡,躁人之辞多”,有修养的人说话少,这是知言的境界。《论语》里,孔子对子路说话从来都只有一句,是为了培养他一言服众的能力。所谓“有道者,行多枝叶,无道者,言多枝叶”。
正因为“言多枝叶”,当前的校园文化建设虽有显著的成绩,但也留下诸多遗憾。校园的校训、理念、宣传标语、墙体文字是一所学校重要的文字表达。因此,需要认真梳理当前的校园之文,校园之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