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约撰稿_陈橙 图_枭鸿
近日,成都博物馆开馆以来的首场专业艺术国际大展《现代之路——法国现当代绘画艺术展》落下帷幕。从“天价”莫奈、“奇才”毕加索、“野兽”马蒂斯,到目前在世的最贵艺术家苏拉热等的51 幅作品集体展出,涵盖法国大革命后的浪漫主义、印象主义、立体主义、抽象主义、超现实主义等十余种艺术流派,为四川人民呈现了一场华丽的视觉盛宴。
在长达3 个月的展览中,有一场专为青少年设计的博物馆社教课程引人注目:“从莫奈到小明——小朋友的西方艺术课堂 ”。
“阿先生”与“赛先生”——艺术与科学这对好兄弟
“没头脑”与“不高兴”——从客观到主观,从像到不像
“这个主义”与“那个主义”——少谈些主义,多玩点游戏
西方与东方——1805-1975,我们在干什么?
以上是填空艺术私塾创始人孟煜林老师和他的大学教师团队围绕此次艺术大展设计的四次课程。
当法国艺术展还在北京的时候,孟煜林团队就开始筹备成都博物馆课程,历时两个月。“我们备课,除了要看常规性的传统资料,也会关注国内外最新的研究成果。然后大概会有40%的时间都是去研究画以外的东西,比如建筑、气候、科技水平,甚至食物。”
区别于传统的一本正经的专业术语介绍,“从莫奈到小明”课程最大的特点在于它的授课风格,循循善诱、深入浅出,打通了科学、音乐、历史之间的壁垒,给了孩子们更丰富、更广阔的学习体验。
在这场系列艺术课堂上,小朋友们发现原来音乐可以画画,乔布斯会“偷师”毕加索,大名鼎鼎的梵高居然会“抄袭”日本的浮世绘,艺术与科技这两位“先生”相互促进。
“刚才你们看到毕加索的和平鸽,是不是想到了圣经中关于诺亚方舟的传说,其实,是因为他父亲养了很多鸽子,你们看,艺术就是源于生活。”
“我们听到了哈恰图良的《哀乐进行曲》,更加理解《格尔尼卡》所表达的沉重。音乐的快慢和高低音完美地诠释了绘画。”
孟煜林的课堂有各种可能性,有的孩子觉得自己画画不好,在看过毕加索后,知道大师也向孩子们请教,于是爱上了自己的绘画方式;有的孩子通过水墨拼贴看到了200年间东西方的交流和相互影响,觉得世界很小很神奇。
为了让更多的孩子体验到这次法国展的魅力,孟煜林专门录制了少儿版讲解词:“为什么他们的画可以成为名作,而似乎我也可以画成这样但却不能挂在博物馆里?”“点彩派的画家们一起作画的那个场面简直就像剁肉馅包饺子…”“什么是蛋彩画呢?简单说就是开小火在锅中加入少许羊油,打个鸡蛋,所以啊,蒙娜丽莎是很好吃的哦…”
其实,小孩子不是看不懂艺术,很多时候,他们只是缺少一条专门为他们铺设的道路而已。
“从莫奈到小明——小朋友的西方艺术课堂”首轮教学在去年10月,课程结束后没多久便应馆方和家长、小朋友的要求追加了第二轮。有趣的是,这第二轮,居然是倒着讲的。
“虽然我们的课程是系列课,但是,各个课程又相互独立,像七巧板一样任意组合。”孟煜林解释。
TIPS.
当绘画和音乐碰撞召唤出那个时代的蓬勃生命,历史和文学的符号也被悄然唤醒。孟老师的课全程无尿点,众多主义和派别,在乐曲的诠释下个性分明,艺术之间果然血脉相连。如同这堂课的主题“少谈些主义,多玩些游戏”,少些考级的压力和功利的目的,学会赏析和玩味,艺术真的可以和孩子的生活贴得更近。
——成都市泡桐树小学语文教师
写作文是我最头疼事情,以前都是妈妈帮我搭好作文的框架,我再往里面填充内容。不过听了孟老师的课,我独立完成了一篇作文,原来音乐也可以和绘画结合。《我和一堂音乐课的故事》一定是班里最特别的作文了!
——每周都让妈妈守着时间抢课的小周同学
1.理论课程结束后,孟煜林向孩子们介绍当天动手课程
2.“像与不像—主观与客观”说唱俑将以新的形象呈现在孩子笔下。
3."阿先生"与"赛先生",艺术与科学相互促进,反光材料加荧光材料,画画也有新表达。
4.孩子们的画被认真装裱,在博物馆中与大师们的作品一起展出。
成博所有的展览,我都带孩子看了,有的要看两三遍。对展览品的了解,主要靠自己感悟。虽然也带孩子查资料,但枯燥的知识始终不是孩子感兴趣的。我就一直希望能有一个系统的针对性的给孩子的讲座和活动,来轻松开启孩子的艺术感官。
这次活动完全符合我的想象!孟老师的讲解生动有趣,孩子喜欢得不得了。那些很枯燥的术语,在孩子眼里也变得有趣味起来。这种不限于作品本身、深入到源头、广征博引的讲解方式,恰恰是真正理解作品的方法,让我们大人也觉得过瘾。
活动的开展也很有意思,对新材料新题材的触摸,极大拓开了孩子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这样的活动,让展览真正活了起来,不再是一些一略而过的展品,而成了走进孩子心底的能量,滋润孩子的艺术感、世界观。孩子甚至跟我说,他越来越喜欢成博了。
——认真留言的董妈妈
课程结束后,意犹未尽的孩子们与老师开心地合影。
1分钟抢课,2次回归,8场课程,426名学生,成都实验小学、泡桐树小学、石笋街小学、龙江路小学南区、草堂小学……此次课程的惠及面之广与受欢迎程度,在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
老师的启发、学生的热情、家长的认可,这样新颖的博物馆课程是不是可以延续?博物馆教育是不是存在另一种可能性?
在英国、美国、日本、新加坡等国家,博物馆已经成为第二大社会教育提供方,第一大是学校。从教育价值和教育功能来说,博物馆和学校,已经到能够相提并论的程度了。
2015年,《博物馆条例》正式颁布,把博物馆的教育的功能提到首位。博物馆为什么适合做教育平台呢?首先,它是实物教育,这也是最核心最独特的资源。在佛罗伦萨美术学院,那里的学校和美术馆是在一起的,教室旁边就是著名的美术馆。老师的课程和美术馆联系非常紧密。有时候课上到一半,老师会说我们去美术馆看看真迹。书本与实物的结合,打破了教室的局限性,使得课程立体有体验性;其次是博物馆展览拥有完整的历史感、流动的多元文化,更适合展开多门学科的综合教育。
多年来,各国一直提倡通识教育、STEAM教育、多学科艺术教育、华德福教育,而这些优秀的教育体系的共同基点都是思考如何尊重人性、尊重孩子自我发展的过程,鼓励孩子在艺术、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领域的发展和提高,培养孩子的综合素养。这些理念如何实现?以博物馆为平台再合适不过。
在文化复兴的大背景下,从“带孩子进博物馆”到“带孩子出博物馆”,中小学研学、游学市场火热,面对这样的市场需求或者说文化需求,博物馆或许可以发挥自身的优势,结合教育、旅游进一步实现其价值和功能。
教育被世人赋予了太多的东西,知识灌输、能力培养、技能培训、行为形成、习惯形成、道德养成,但一个真正的教育者却更希望教会孩子爱、专注、喜悦、平和、自然。而这些看似无用的东西,成就的是孩子的视野和胸怀。
艺术,是一件“奢侈品”,奢侈的不是物质,而是观念。或许我们能够通过博物馆课程,让这个世界有些微小的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