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瑞丽
(河南省温县第二人民医院重症监护室,河南 温县 454850)
急性胃肠炎是发生在胃肠黏膜的急性炎症,且多发生在秋、夏季节,多数患者由于饮食不当或误食腐败、不洁食物引起,临床表现为腹痛、腹泻、呕吐及发热等。急性胃肠炎属中医“呕吐”、“泄泻”、“胃脘痛”等范畴[1]。病机为脾胃升降功能异常,久而生热,湿热胶滞,胃气阻滞。我院用葛根芩连汤合平胃散治疗急性胃肠炎取得一定效果,现报道如下。
共60例,均为2016年5月至2017年9月我院门诊收治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男12例,女18例;年龄19~43岁,平均(27.83±5.77)岁;病程1.6~7h,平均(3.68±1.42)h。观察组男11例,女19例;年龄18~45岁,平均(27.08±5.72)岁;病程1.4~8h,平均(3.74±1.44)h。两组一般基线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纳入标准:符合《急性胃炎、急性胃肠炎的诊断与处理》中关于急性胃肠炎的诊断标准[2]。短期内有饮食不洁史,表现为频繁呕吐、恶心,上腹部脐周压痛,腹泻不止多水样便,伴少量黏液及血液,或含未消化食物残渣。或伴发热、头痛、全身不适及程度不同的中毒症状。
排除标准:合并严重心、肝、肾功能异常,合并胃肠道恶性肿瘤、心脑血管疾病,细菌性痢疾,毒物中毒,妊娠期、哺乳期。
两组均给予电解质补充、纠正碳酸氢钠中毒,发热者给予药物降温等对症支持治疗。
对照组用诺氟沙星胶囊(青海鲁抗大地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63020142)0.4g,每天2次,连服3天(1个疗程)。
观察组用葛根芩连汤合平胃散。葛根15g,黄芩10g,黄连10g,甘草5g,苍术10g,厚朴15g,陈皮5g,秦皮10g,木香10g(后下),火炭母15g。1日1剂,水煎取汁250mL,早晚各1次温服,连续治疗3天(1个疗程)。
症状(腹泻、呕吐、腹痛、发热)改善时间。白细胞介素-6(IL-6)和白细胞介素-8(IL-8)水平。不良反应(皮疹、肝肾功能异常、嗜睡等)。
用SPSS18.0软件处理,计数资料以(%)表示、用χ2检验,计量资料以(±s)表示、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痊愈:临床症状如呕吐、腹泻、腹痛等消失,检验结果正常。显效:临床症状改善,检验接近正常,进食后无反常。有效:临床症状稍有减轻,检验指标有所改善。无效:临床症状无改善。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见表1。
表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例(%)
两组症状改善时间比较见表2。
表2 两组症状改善时间比较 (h,±s)
表2 两组症状改善时间比较 (h,±s)
组别 例 腹泻 呕吐 腹痛 发热观察组 30 12.19±2.16 7.28±1.42 20.49±1.51 6.80±2.16对照组 30 23.51±3.09 15.79±1.53 30.99±2.06 15.73±3.27 12.947 14.601 13.581 15.883<0.05 <0.05 <0.05 <0.05
两组炎症因子指标比较见表2。
表3 两组炎症因子指标比较 (pg/mL,±s)
表3 两组炎症因子指标比较 (pg/mL,±s)
组别 例 IL-6 IL-8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观察组 30 15.73±3.28 4.36±1.14 22.83±3.19 6.39±1.21对照组 30 15.76±3.29 10.69±1.74 22.07±3.12 12.59±2.32 1.693 16.949 0.889 12.591>0.05 <0.05 >0.05 <0.05
观察组发生恶心1例,肝肾功能异常1例,不良反应发生率6.67%。对照组发生皮疹1例,嗜睡1例,肝肾功能异常1例,不良反应发生率10.00%。
本病为饮食不洁、或因热贪凉,感受暑湿等,寒、热、暑等邪内蕴,湿邪扰脾胃,引起脾失健运,气血逆乱胃肠所致。治疗当以“脾宜升则健,胃宜降则和”为原则。胃为阳土,喜润恶燥,其气以和降为顺,不宜郁滞。
葛根芩连汤方中葛根辛散发表以退热,又长于缓解外邪郁阻[3]。黄芩、黄连清泄胃热,和胃降逆。甘草理气和中。全方有清泻湿热,健脾止泻功效。平胃散中苍术健脾、燥湿,厚朴下气宽中、燥湿消痰[4],陈皮健脾、理气化滞,厚朴以复脾胃之升降,秦皮清热燥湿,木香温中行气止痛、健脾消食导滞,火炭母清热利湿、凉血解毒。诸药合用,共奏清热燥湿、升清降浊,行气和胃之效。当肠黏膜发生炎症反应时,上皮细胞分泌的细胞因子IL-6、IL-8是重要的免疫因子[5]。而葛根具有抗炎作用[6],黄连对痢疾杆菌、大肠杆菌所引起的肠道感染具有较好疗效[7]。黄芩具有抑制IL-6等细胞因子的分泌与释放作用[8]。因此,葛根芩连汤合平胃散治疗急性胃肠炎效果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