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令先,陈润林
(1.重庆市南川区人民医院,重庆 408400;2.重庆市武隆区中医院,重庆 408500)
中风急性期过后常出现盗汗。我院康复医学科用清骨散加减配合针刺中风阴虚盗汗疗效较好,现报道如下。
共80例,均为2015年8月至2017年8月在我院康复医学科住院的患者,男51例,女29例,年龄42~78岁,平均66岁。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治疗组男23例,女17例;年龄42~76岁,平均64岁;病程2周~2个月,平均25天。对照组男28例,女12例;年龄46~78岁,平均68岁;病程2周~2个月,平均21天。两组性别、年龄、病程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诊断标准:参照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教材《中医内科学》[1]中阴虚火旺型盗汗的诊断标准。阴虚火旺型辨证标准为寐则汗出,醒则汗止,虚烦少寐,或有自汗,或兼见低热,五心烦热,口渴,舌质红少津、少苔,脉细数。
两组均予清骨散[2]加减治疗。银柴胡12g,胡黄连9g,知母12g,地骨皮9g,青蒿9g,鳖甲15g(先煎),煅牡蛎15g(先下),甘草3g。阴虚较甚加生地9g;兼气虚加太子参9g;盗汗较甚加五味子9g,浮小麦12g;兼血虚加当归9g,白芍12g;兼血瘀加三七粉12g(冲服),水蛭9g,丹参15g。日1剂,水煎服,每次200mL,日3次,连续服药1周。
治疗组加用针刺治疗。主穴合谷、复溜、三阴交、关元,针法为先泻合谷后补复溜、三阴交、关元。若阴虚较甚者加太溪,兼气虚加足三里、气海,盗汗较甚加太溪、阴郄,兼血虚加脾俞、血海,兼血瘀加膈俞、血海。日1次,1次30min,每5min行针1次,若患者处于中风软瘫期,行针得气后可接电针,连续治疗1周。
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3]。痊愈:汗止,其他症状改善。有效:汗出明显减少,其他症状改善。无效:出汗及其他症状均无明显改善。痊愈率加有效率为显愈率。
采用SPSS17.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两组疗效比较见表1。
表1 两组疗效比较 例(%)
中风多见于中老年人,为本虚标实、上盛下虚之证,急性期过后多表现以本虚为主。寐中汗出津津,醒后自止者为盗汗,古有盗汗多属阴虚之说,阴血不足、虚火内生、津液被扰而汗出[4]。
清骨散出自明代王肯堂《证治准绳》[5],专治阴虚内热、虚劳骨蒸,以骨蒸潮热、形瘦盗汗、咽干口渴、舌红少苔、脉细数为治疗要点。方以银柴胡、胡黄连、地骨皮、知母、鳖甲、青蒿、秦艽、甘草组成。银柴胡味甘苦微寒,善退虚热而无苦泄之弊,为君药;胡黄连、知母、地骨皮共清阴分之虚火,善治潮热骨蒸,为臣药;青蒿、秦艽善透伏热、使热从外解,鳖甲滋阴潜阳、并能引诸药入阴以清热,共为佐药;甘草调和诸药为使药。全方清虚热、退骨蒸之力明显,但滋阴作用较弱,故减秦艽,加重鳖甲、知母用量以增强滋阴之力。又往往夜间汗出较甚,更加重阴虚、正气耗损,故加煅牡蛎收敛止汗。
针刺主穴合谷、复溜,手法为泻合谷补复溜[6],一主气一主血,可调营卫气血而和阴阳。复溜为足少阴肾经的经穴,足少阴肾经与足太阳膀胱经相接,其支脉“入肺中”。肾为水脏,如若肾虚,水亏火不归元,阴虚火旺,迫津外泄则出现盗汗。取复溜穴可培补肾气,滋阴摄阳,从而使阴阳相济相衡。合谷在体表位于上肢,循行联系于头面,复溜位于下肢,循行联络于腹胸部。二经脉气沟通上下内外,且均与肺相络属,肺主皮毛,故能理汗治汗。二穴配合使用,相辅相成[7]。三阴交为足太阴、少阴、厥阴经交会穴,助复溜滋阴降火;关元属任脉,也为足三阴经交会穴,主治虚劳羸瘦。正气耗损,多兼气虚,针刺关元等穴位具有疏通经络、益气活血、温肾固阳等作用。研究表明,针刺和艾灸关元穴可以升高下丘脑、垂体、淋巴结β-内啡肽含量[8],而人体汗腺主要受交感神经支配,针刺关元穴可能通过调整内啡肽含量变化、调整植物神经系统紊乱,以达到敛汗、止汗的作用[9]。四穴相配,能滋阴降火、摄津固表止汗。同时根据临床兼症选择相应配穴效果更好。
综上所述,清骨散加减配合针刺治疗中风阴虚盗汗证有滋阴降火、摄津止汗的功效,疗效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