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冲 周瑞艳 郑瑞
030001太原,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皮肤科
慢性荨麻疹是一种以突然发生的风团和瘙痒为典型表现,持续时间大于6周的慢性过敏性皮肤病[1],可分为原因不明的慢性自发性荨麻疹(CSU)和有明显诱因的诱导性荨麻疹[2]。瘙痒是CSU的主要症状,可对患者的睡眠、社交、情绪或日常活动等生活质量产生严重影响。目前治疗CSU瘙痒的一线药物是抗组胺药,但单一抗组胺药不能获得理想的疗效,说明瘙痒可以通过其他非组胺依赖性途径产生。目前认为,瘙痒发生的主要机制有外周致痒介质及其受体、瘙痒信号通路敏化[3],它们可能在CSU瘙痒发生中起作用。胃泌素释放肽(gastrin-releasing peptide,GRP)作为新发现的一种介导瘙痒的物质,可能通过相关受体的作用,参与CSU症状发生[4]。我们通过检测患者外周血GRP水平,分析其与疾病活动程度和瘙痒的相关性,探讨其与CSU发病的关系。
1.对象:2016年6-12月就诊于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皮肤科门诊的CSU患者。纳入标准:①荨麻疹每周发生2次以上,持续6周或更长时间,无明显诱因;②年龄>16岁;③过去1周前未使用抗组胺药及糖皮质激素;④患者能理解并单独完成调查表的填写内容。排除标准:①肝肾功能明显异常(高于正常值1倍以上);②因合并其他疾病需同时服用多种药物治疗或有多种严重合并症;③患有湿疹或特应性皮炎等过敏性疾病;④药物和(或)乙醇滥用;⑤妊娠或哺乳期妇女;⑥合并感染。
共纳入61例CSU患者,男24例,女37例,年龄(37.48±13.31)岁,病程6周至4年,平均7.5周。健康对照组为59例同期健康体检者,男32例,女27例,年龄(40.92±11.30)岁。两组受试者的性别、年龄、婚姻状况、职业、文化程度及居住地分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研究通过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入选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2.标本采集:采集61例CSU患者和59例健康对照肘静脉血3 ml(问卷调查后抽血),室温静置60 min,1 735×g离心10 min,提取血清分装在离心管内,-80℃冻存备用,避免反复冻融。
3.标本检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标本中GRP水平。试剂盒由上海宝曼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产。
4.病情评估:采用慢性荨麻疹活动度1周评分(UAS7,即过去1周每天荨麻疹的风团和瘙痒程度)[5]评估荨麻疹活动度。风团严重程度:0分为无风团;1分为风团数<20个/24 h;2分为风团数20~50个/24 h;3分为风团数>50个/24 h或融合成大片。瘙痒严重程度:0分为无瘙痒;1分为轻微瘙痒,但不引起情绪烦躁;2分为引起情绪烦躁,但不影响正常活动与睡眠;3分为严重瘙痒,影响正常活动与睡眠。荨麻疹活动度分组:0~14分为轻度;15~29分为中度;30~42分为重度。
用视觉模拟评分(VAS)评估瘙痒的严重程度,0为无症状,10为最严重情况。分为3个等级:1~3分为轻度瘙痒;4~ 6分为中度瘙痒;7~ 10分为重度瘙痒[6]。
5.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22.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集中趋势用中位数M表示,离散趋势用四分位间距(P25~P75)表示。患者血清GRP水平与健康对照组比较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CSU患者根据UAS7、VAS分组,各组间血清GRP水平比较采用Kruskal-Wallis检验。GRP与UAS7及VAS的相关性采用Spearman相关性分析。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1.血清GRP水平:经正态性检验,患者组与对照组血清GRP水平均非正态分布(P<0.05)。患者组GRP水平GRP水平[M(P25~P75)]为11.20 ng/L(7.31~22.23 ng/L),对照组GRP水平为7.74 ng/L(7.06~9.71 ng/L),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4.44,P<0.001)。
2.CSU患者GRP水平与UAS7、VAS的相关性:CSU患者GRP水平与UAS7呈正相关(图1,r=0.36,P=0.004)。轻度、中度、重度患者GRP水平分别为8.11 ng/L(7.14~11.85 ng/L)、9.56 ng/L(8.00 ~ 15.09 ng/L)、20.46 ng/L(6.51 ~ 21.27 n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16.66,P<0.001);两两比较显示,重度患者高于轻度患者(z=20.37,P<0.017),中度患者与轻度、重度患者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值分别为11.75、8.62,均P>0.017)。患者GRP水平与VAS评分呈正相关(图2,r=0.34,P=0.007)。根据VAS评分,轻度、中度、重度瘙痒组患者GRP水平分别为(12.01±7.54)、(16.28± 9.39)、(18.27±11.48)n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UAS7评分与VAS之间无相关性(r=0.05,P=0.972)。
GRP是由27个氨基酸构成的哺乳动物蛙皮素样肽[7],广泛表达于中枢神经系统(背根神经节神经元)及外周组织(胃肠道及表皮等)[8],可通过作用于特定的G蛋白偶联受体(GRPR),发挥多种生理功能,诱发炎症反应以及瘙痒。Kagami等[9]和Tirado-Sánchez等[10]检测特应性皮炎患者血清中GRP表达水平,发现其水平明显升高,且与疾病严重程度和瘙痒程度呈正相关,外周血GRP水平可能是特应性皮炎疾病严重程度的有效指标。慢性荨麻疹和特应性皮炎均是常见的伴有严重瘙痒的过敏性皮肤病,且均与多种自身免疫系统障碍相关[11]。我们推测GRP可能也在慢性荨麻疹发病过程中起作用。
图1 61例慢性自发性荨麻疹患者血清胃泌素释放肽(GRP)水平与慢性荨麻疹活动度1周评分(UAS7)呈正相关
图2 61例慢性自发性荨麻疹患者血清胃泌素释放肽(GRP)水平与视觉模拟评分(VAS)呈正相关
本研究发现,CSU患者外周血GRP水平高于健康对照组,并且患者血清GRP水平与瘙痒程度及疾病活动度呈正相关,提示GRP可能参与CSU的发病过程,荨麻疹患者血清GRP水平可作为评定其瘙痒严重程度的有效指标之一。而UAS7评分与VAS评分间未得出相关性,可能与评分内容的主观性强以及样本含量较少有关,也可能是GRP与CSU风团的发生无相关性,干扰了最终UAS7得分。本研究的不足之处是UAS7评分来自回顾性调查,使评分可靠性有所降低;另外,缺乏CSU患者血清IgE敏感性测定,限制了GRP与IgE的对比分析。
综上所述,GRP可能为CSU瘙痒症状及严重程度的评价提供客观量化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