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倩 陈红英 马玲 黄萌 夏云 陈柳青
430022武汉市第一医院皮肤科
皮脂腺痣是一种由表皮、真皮及表皮附属器构成的器官样痣,通常主要成分为皮脂腺。反射式共聚焦显微镜(reflectance confocal microscopy,RCM)具有原位、实时、动态三维等特点,可在细胞生理状态下进行诊断,对同一组织多次成像[1]。皮肤镜可对表皮及真皮部分结构进行有效观察[2]。我们总结、分析皮脂腺痣的皮肤镜和RCM影像学特征。
83例皮脂腺痣患者来自2016年1-12月本院皮肤科门诊。男47例,女36例。年龄<10岁21例,10~20岁28例,21~59岁30例,60岁及以上4例。年龄最小26 d,最大70岁。3例为泛发皮损,其余80例为单发皮损,头皮25例,面部58例。于组织病理学检查之前,经患者知情同意,采集皮肤镜和RCM图像。
1.皮肤镜图像采集:使用德国FotoFinder公司的皮肤镜工作站系统(Medicam 800,FotoFinder Systems GmbH,Birbach,德国)。将镜头与皮损处表皮平行接触,75%乙醇作为浸润液体,调整最佳角度及图像清晰度后,连续变倍,采集图像。
2.RCM检查:采用VivaScope 1500(VivaScope®1500,美国Lucid Technologies公司)扫描。介质分别为蒸馏水和超声凝胶,激光束波长830 nm,功率0~16 mW可调,镜头为30倍水浸物镜。横向分辨率为2 μm(XY水平方向),纵向分辨率为1.6 μm(Z轴方向),扫描深度0~250 μm。
1.典型皮损:<10岁组21例,其中10例自述出生时即存在皮损。3例患儿皮损为轻微隆起于头皮、广泛分布的无毛斑块,表面光滑,有蜡样光泽,淡黄色或橘色(图1A);18例为局限性、表面凹凸不平、橘色丘疹(图1B)。10~20岁组及21~59岁组皮损多表现为局限性、边缘略隆起的淡黄色或橘色结节状、分瓣或疣状斑丘疹,有蜡样光泽(图1C)。≥60岁组皮损多呈疣状,质地坚实,棕褐色(图1D)。
2.皮损组织病理:<10岁组皮损可见上皮细胞所构成的束条或胚芽(图2A),其中5例见原始上皮胚芽或胚胎时期的毛囊;皮脂腺细胞体积较小,数量减少,呈小团块状;毛囊结构类似胚胎期毛囊未分化细胞索,细胞深嗜碱性着色;8例出现较多发育不良的细小皮脂腺(图2B)。10~20岁组及21~59岁组皮损表皮呈疣状/乳头瘤样增生,真表皮交界处或真皮浅层有不同程度的皮脂腺增生,皮脂腺量多,成熟(21~59岁组)和(或)近于成熟(10~20岁组)(图2C);10例可见幼稚毛囊,残留毛囊胚芽。≥60岁组皮损以表皮疣状增生为主要改变,皮损处无大的毛囊(图2D)。
3.皮肤镜图像:<10岁组皮损未见典型皮脂腺对应结构,仅见橘色背景下独立分布、较为一致的黄红色球块状结构,似鹅卵石样排列,伴均匀分布的分支状血管增生(图3A)。10~20岁组及21~59岁组皮损可见淡黄色至淡红色背景下聚集分布、与毛囊无关、大小不同的黄色卵圆形结构,似葡萄样成串(图3B);高放大倍数下则可见中央扩大的皮脂腺导管,分支出花瓣样皮脂腺小叶,境界清晰,兼见淡棕色弥漫色素沉着,分枝状毛细血管穿插于分叶状结构之间(图3C)。≥60岁组皮损主要见乳头瘤样改变,夹杂橘色皮脂腺痣对应结构(图3D)。
4.RCM图像:<10岁组皮损表皮轻度增生,典型皮脂腺结构缺如,仅见散在分布、高亮度、芽蕾状幼稚毛囊(图4A)。10~20岁组及21~59岁组皮损真表皮交界处及真皮浅层见葡萄串样结构,与周围组织境界清晰,中间为管状/柄样(图4B)、外周为簇集分布的鱼籽/蛙卵样皮脂腺小叶,数量明显增多;皮脂腺细胞胞质呈明亮高折光,细胞核为暗色点状(图4C)。≥60岁组,主要表现为乳头瘤样增生,因激光穿透深度所限,通常难以观察到真皮浅层皮脂腺结构(图4D)。
皮脂腺痣是一种动态发展的疾病,在不同年龄阶段,其临床及病理学特点不尽相同[3]。婴幼儿期,皮脂腺痣往往在出生不久或出生时即发生。组织学上,皮脂腺体积和数目不见增加,反见减少,呈小团块状。真皮浅层可见不等量小的幼稚毛囊,往往为未分化的上皮细胞所构成的束条或胚芽,甚至原始上皮胚芽或胚胎时期的毛囊,细胞深嗜碱性着色[4]。本研究中,以皮肤镜观察皮损,可见橘色背景下独立分布、较为一致的黄红色球块状结构,似鹅卵石样排列,推测为上皮细胞构成的束条或胚芽。另以RCM扫描,可清晰观察到散在分布的高亮度、芽蕾状幼稚毛囊结构。
青春发育期直至成人期,因激素水平增高,皮脂腺充分发育,组织学可见皮损中大量成熟或近乎成熟的皮脂腺。部分皮脂腺导管短小畸形,直接与毛囊漏斗相连;部分与毛囊不相关,直接开口于表皮。以皮肤镜观察,可见典型的皮脂腺对应结构,为聚集分布、与毛囊无关、大小不一的黄色卵圆形结构,似葡萄样成串。高倍下亦清晰可见皮脂腺导管分支出花瓣样皮脂腺小叶。RCM扫描可见真表皮交界处及真皮浅层境界清晰的葡萄串样结构。皮脂腺小叶形似鱼籽/蛙卵/桑椹样,胞质呈明亮高折光,细胞核为暗色点状。
老年期皮损,表皮多呈疣状,有时可见皮脂腺呈肿瘤样增生,病变处无大的毛囊,而仅见于病变周围[5]。皮肤镜及RCM影像均以乳头瘤样增生为主要改变。由于RCM扫描激光穿透深度有限,常常难以观察到真皮浅层的皮脂腺结构。
皮脂腺痣根据病史,结合发病年龄、皮损特征一般可以做出诊断。对于不典型病例,则需要与皮脂腺增生、传染性软疣、扁平疣、幼年黄色肉芽肿、皮脂腺腺瘤、疣状痣、Spitz痣、单发性肥大细胞增生症、毛母质瘤等相鉴别。皮脂腺增生临床多见于中老年男性,通常为单个孤立皮损,中央略向下凹陷,RCM影像为围绕凹陷外周增生、成熟的皮脂腺结构,无幼稚毛囊[6]。儿童头颈部传染性软疣,临床亦多为孤立丘疹,少见融合分布,RCM扫描可见火山口样开口,表皮向下形成囊腔,其内有大量高折光、圆形软疣小体结构。头面部因同形反应而融合分布的扁平疣,RCM影像可见特征性颗粒层及棘层上层细胞呈同心圆/洋葱皮样排列[7]。头面部幼年黄色肉芽肿皮损亦少见融合分布,RCM扫描可见表皮变薄,真皮浅层较大体积、中高折光性、结构疏松的泡沫样细胞浸润,伴花环样Touton巨细胞[8]。疣状痣与Spitz痣RCM影像均无增生的皮脂腺小叶,前者为角化过度,表皮呈乳头瘤样增生,后者可见梭形或上皮样痣细胞。皮脂腺腺瘤临床多见于老年人,通常单发,其细胞团块界限不清,部分可有皮脂腺分化,大部分为未分化细胞。
综上所述,皮脂腺痣在皮肤镜及RCM下均具有相对独特的影像学特征[9],在皮损发展的不同阶段,这些特征与组织病理象具有较好的一致性,是病理学检查的有力补充,可为鉴别诊断提供线索,减少活检,提高诊断准确性[10]。
图2 皮脂腺痣组织病理(HE×100)
图3 皮脂腺痣皮肤镜图像
图4 皮脂腺痣反射式共聚焦显微镜图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