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药品短缺尤其是廉价常用药,甚至是不可或缺的“救命药”短缺,已不是偶发现象,过去几年,“药荒”轮番上演:“鱼精蛋白”“西地兰注射液”“他巴唑”“地高辛片”“放线菌素D”等全国断供……
奇怪的是,这些首选救命药多是已纳入医保的低价药,此类药品的短缺,使患者们不得不选择昂贵的替代药品。
廉价药缘何消失?就在于缺乏利润空间。很多药店拒卖药效更好的廉价药,而这些药品在采购过程中,也常被厂家告知原料缺乏、厂家暂时不予生产,进而向购买者推荐其他替代药。原料供应商、药品生产企业与销售终端,都把“理性经济人”禀赋极致发挥,共同选择替代药,因为替代药才有丰厚的利润。
还有一种现象令人不齿。有些看似消失了的药品,换包装、换“马甲”后重新出现。有媒体报道,我国曾上演过每年批1万多种“新药”,同一成分“死而复生”“此死彼生”的闹剧。这种“假死”的原因,就是为了换包装、改剂型、变规格、造新名,然后以新身份提高药价。
药品是特殊商品,关系到人民群众的健康乃至生命,关系到大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如果药品市场完全放开,那只看得见的手对看不见的手一点不加约束,上述现象就会变成常态。政府为减轻医疗负担所做的种种努力就会化于无形。人民群众多样化、多层次需求中的“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的诉求,就会成为泡影。
因此,必须对药品“假死”特别重视,从制度上杜绝企业大包装换小包装,粉剂改成片剂、针剂、胶囊、缓释片等疗效不变、价格翻番的怪相。对那些列入医保的救命药,要有产量保障,以此作为药企社会责任的重要考量,而不是任由资本自行其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