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文芳
摘 要 本文以“PLC技术应用”课程为例,基于云平台下该课程的信息化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弥补传统PLC 课程教学模式的不足,取得较好学习效果。
关键词 云平台 信息化教学 PLC
0 引言
在知识型社会“互联网+”的大环境下,教育教学理念和模式正在发生深刻的变革,教师课堂讲授将不再是学生获取知识的唯一途径。传统的课堂教学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师生互动不及时,出现了玩手机“低头一族”的新问题,而移动信息化教学将成为解决现实问题可行和有效的策略。以北京智启蓝墨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开发的蓝墨云班课为代表的云服务平台,在移动终端与课堂教学之间架起了一座桥梁,让学生的移动智能手机成为学习的工具,学生可以无处不在、无时不在的学习,延伸了课堂教学的时间和空间,调动了学习积极性,提高了教学效果。
1 基于云班课在“PLC技术应用”课程实践过程
“PLC技术应用”是我院电气自动化专业二年级开设的专业必修课,该课程传统的教学模式,学生被动学习、积极性不高,对该课程重要知识点理解难于透彻,很难举一反三;而借助于蓝墨云班课平台学生可以随时、随地、反复查阅手机知识点、技能点视频,加深理解、巩固学习成果;师生互动即时高效,不受时空限制,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以蓝墨云班课作为信息化教学云平台,其教学过程总体构架如图1所示。
基于云平台,设计思路是借助信息化手段,采用将信息传递阶段放在课前,最难的知识吸收内化阶段放在课中的翻转课堂模式,使学生在执行任务前做好充分的知识准备,通过师生的共同探讨、合作,突破教学重难点,课后巩固反馈。
本文以该课程教学项目之一 ——搬运机械手的PLC控制为例,介绍对信息化教学模式进行探索与研究。信息化教学实施过程分为课前、课中、课后三个阶段。
1.1 课前准备—信息传递阶段
教师课前通过云班课上传相关课件、动画、视频等学习资源,并发布相关教学安排,学生登录班课,领取任务单,明确任务要求,下载学习资源并自主预习。教师跟踪和提醒学生学习进度,如遇到问题发到答疑讨论区,同学之间在线相互讨论,教师在线答疑指导;同时教师也及时了解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并将在课堂上重点讲解,这样课堂教学更具有针对性,提高了教学效率。
1.2 课中教学—知识吸收内化阶段
课中阶段,尽量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开展教学。以搬运机械手的PLC控制为例,首先教师提出问题,围绕问题开启头脑风暴活动展开探讨,检查学生自学情况。教师根据学生的表现,加分点赞,学生获取经验值,将计入课程评价,然后教师进行点评并分组实施任务。在任务实施过程中,学生分组合作,在线讨论探究,拍照上传;教师实时关注讨论区,发现问题并及时上传相关资源至云平台,学生用手机可以随时查阅,便于学生自主探究;同时总结归纳学生存在的共性问题,教师及时给予指导,并针对性地讲解。任务完成后,各小组将设计成果拍照、拍视频上传至讨论区展示;教师创建作业/小组任务活动,将对各小组的提交设计成果并对其师评、学生互评;评价结束后,教师通过手机摇一摇,摇出2名学生,分别代表小组进行汇报,分享经验。
1.3 课后巩固
课后,我们安排了拓展练习,适当提高难度,巩固学习成果。针对学习上的困惑,学生可以查阅老师上传的设计视频、可以交流讨论,相互学习、教师在线答疑。
2 蓝墨云班课在教学过程中应用的思考
(1)与传统教学相比,借助于蓝墨云班課平台,突出了以“信息化资源”为载体,因此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不仅要备好课,还要在课前要开发知识点、技能点微视频、动画等信息化资源,搜集大量的信息,精心组织各个教学环节,打破时空限制开展师生互动,即刻反馈,即刻点评,优化教学设计,让老师在教书育人的同时自身也在不断的学习。
(2)在云平台开展教学活动在网络条件下进行的,因此对校园网的硬件配套设施有一定的要求。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时要尽量选择网络状况良好、能支持整个班级同时流畅上网的教学场所。而我院的校园免费无线网已开通,为顺利开展移动信息化教学,提供了保障。
(3)云服务平台下是借助移动智能设备开展的课内外教学活动,因此智能手机是必备工具。目前我院学生的智能手机普及率已达到100%,但在教学过程中有个别学生时常出现忘带手机、手机故障、没电等情况,教师提醒学生课前手机充电,还特意准备了公用手机充电器、两部备用手机,保障课堂教学顺利进行。在云班课倡导学生在课堂上使用手机学习的同时,也导致了个别自控力不强的同学偷偷地在课堂上使用微信、QQ 聊天,玩游戏等,类似问题有待在今后的教学中重点解决。
3 基于云班课“PLC技术应用”课程教学应用效果
3.1 解决传统课堂教学中 “低头一族” 玩手机的新问题
传统课堂教学,教师不管怎样控制学生不要将手机带入课堂,但还是有学生偷偷地将手机带入课堂低头玩游戏或QQ聊天等社交活动;在云班课的教学模式上,而是提倡学生尽可能地在课堂上多用手机,触动了学生学习的好奇心,手机已不再是“玩具”,而是真正成为了学习工具,实现了移动终端与教学合理结合。
3.2 完善师生沟通机制,提高互动效率
在课堂上教师要求学生讨论分析问题,学生积极讨论思考,学生将讨论结果等以文字形式或图片形式等在云班课的答疑讨论区发表言论,教师实时关注讨论区,即时点赞、回应,发现问题及时引导、解决;课堂还可以实现课堂测试、投票、讨论、头脑风暴、图片分享等多形式的教学互动;学生在讨论区随时都可以留言,克服了传统课堂由于授课时间的限制,师生之间缺乏交流或师生交流不方便不及时等缺点。
3.3 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自主性
在传统的该课程学习调查或课堂提问或与学生交流中发现,学生几乎没有课前预习的习惯;而在云平台上可以监控学生学习资源进度,根据学生完成情况,教师点赞加分,没有预习或预习未完成的 ,教师提醒督促学生并扣平时成绩,“倒逼”着学生养成自主学习习惯;在期末调查中发现有87.2%以上的学生能愿意并主动使用课程学习资源; 93.6%以上的学生喜欢这种教学模式。学生愿意在平台上展示设计成果,“炫耀”设计经验,学生获得极大的成就感和学习的幸福感;课堂经常通过手机摇一摇功能,随机点名提问,增强了课堂的趣味性和神秘感,也能有效地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活跃课堂气氛,同时学生获得相应的经验值,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调动了学习积极性。
3.4 评价及时,考核方便
基于云平台,教师开启课堂测试活动,根据题目数量、难以程度等合理设置测试时间。学生测试完成后,教师可以查看测试结果统计分析,就可以了解到每道题的正确率;通过数据分析,了解学生知识的掌握情况并对错误率较高的题目进行分析探讨讲解,由于能第一时间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根据学生的测试结果适当调整教学安排,提高教学质量。
4 总结
蓝墨云班课是一款集移动、即时、过程可见、使用便捷等优点于一身的信息化教学软件。运用蓝墨云班课来进行理实一体化课堂的组织,在课堂的组织过程中充分采用蓝墨云班课开展相应教学活动,充分带动学生进行学习、实践,通过讨论、头脑风暴、成果展示等环节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提高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参考文献
[1] 王海兴.信息化教学手段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J].辽宁省交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6(6):64-66.
[2] 凌双明,黄登红.基于云平台的《PLC 应用技术》信息化教学模式探究[J].长沙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9):3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