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铮
摘 要 2017年3月,为深入贯彻落实全国、全省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和《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精神,丰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内涵,浙江外国语学院围绕党建、团建、国际志愿服务等方面在全校范围内开展了“青年学子学青年习近平”主题教育实践活动。本文以“青年学子学青年习近平”主题教育实践活动为切入点,分析当前学校国际志愿服务工作现状,探索高校国际志愿服务工作的有效路径。
关键词 青年学子学青年习近平 高校国际志愿服务工作 有效路径
1 “青年学子学青年习近平”主题教育实践活动沿革
2016年12月7日至8日,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高校思政工作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2016年底,由中共中央党校主办的《学习时报》连续刊载了《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采访实录,生动展现了成为人民领袖的总书记在思想、觉悟、感情上的出发点,反响热烈。2017年3月,浙江外国语学院党委将学习全国、全省高校思政工作会议精神、《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精神、《关于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的意见》精神等关于高校思政建设、党建工作的会议文件精神有机结合,在全校范围内开展“青年学子学习青年习近平”主题教育实践活动,旨在为高校思政工作注入新鲜活力,让高校思政教育真正做到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另一方面,让广大青年学生通过“学、思、踐、悟”感受榜样力量,学习青年习近平矢志不渝的理想信念、爱国为民的家国情怀、勤奋好学的进取精神、吃苦耐劳的优秀品格。
“青年学习学青年习近平”主题教育实践活动开展以来,中央、省委领导密切关注,多次做出重要批示指导工作。《学习时报》、浙江卫视、凤凰网等多家媒体也多次报道活动进展,在师生中引发广泛热议。
随着党的十九大精神学习教育活动逐步深入,“青年学子学青年习近平”主题教育实践活动的内涵正在不断丰富,形式更加多样,真正成为高校思政工作的鲜活载体。
2 浙江外国语学院国际志愿服务工作发展沿革
志愿服务有着悠久的历史,现代志愿服务起源于19世纪初,欧美国家多以慈善形式体现,并形成一定规模。二战后,西方志愿服务工作迅猛发展,并延伸至社会各领域,大批志愿服务组织成立。在中国,系统性的志愿者工作起步较晚。1994年,共青团中央成立了中国青年志愿者协会,成为首个全国性志愿者组织,标志着我国的志愿服务工作迈向了系统化、制度化的新台阶。此后,在汶川抗震救灾、北京奥运会等志愿服务的过程中,广大志愿者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奉献、有爱、互助、进步的志愿服务精神。2017年8年,《志愿者服务条例》正式发布,通过国家立法进一步明确志愿者身份和职责,切实保障了志愿者的合法权益,推动了中国志愿服务事业迈向新台阶。
自2010年改型转制以来,浙江外国语学院坚持以培养国际化应用人才为特色,积极服务地方经济特色发展。志愿者发挥专业特长,积极服务于G20杭州峰会、世界互联网大会、世界浙商大会、世界油商大会、中国义乌进口商品博览会等大型国际活动,获G20杭州峰会志愿服务工作先进集体、浙江省优秀志愿者服务项目、世界浙商大会志愿者、世界文化交流大会志愿者服务先进集体等荣誉。
3 浙江外国语学院国际志愿服务工作现状
自G20杭州峰会以来,浙江外国语学院团委相应学校国际化办学思路,加快推进国际志愿服务工作进程,通过校、院两级团委和学生组织,初步形成了校+院+专业的立体化国际志愿服务工作体系。在大型国际会议、赛事的国际志愿者招募过程中,浙江外国语学院国际志愿者协会通过微信公众号发布招募信息,通过自主申报和学院推荐等方式进行报名。之后,召集专业老师、二级学院团委书记对报名人员的语言能力、综合素养等方面进行考察,做好国际志愿者质量监控。
2017年,得力于浙江外国语学院大力开展和鼓励国际志愿服务工作,国际志愿服务水平在实践中得到了长足发展。作为二级学院团委书记,笔者今年带领国际志愿者先后参与中国-义乌进口商品博览会、首届世界油商大会、第四届世界互联网大会的国际志愿服务。在整个服务过程中,主办方对于浙江外国语学院国际志愿者的服务态度和服务水平给予了大力认可。另一方面,笔者通过总结带队时发现的问题,也意识到我们距离成熟的、系统化的国际志愿服务工作还有很长的一段路。
3.1 指标化程度明显,志愿者积极性不高
学校在学生出国境交流、国际志愿服务等国际化工作中,普遍使用指标化考核标准衡量二级学院完成情况。G20杭州峰会之后,众多国际会议、赛事落户浙江、落户杭州,而浙江外国语学院国际志愿者在此前的志愿服务工作中树立了良好口碑,因此学校在2017年承接的国际志愿服务项目也有了大幅提升。在认识到成果的同时,也要清醒地认识到这无形之中也给各二级学院造成了很大压力。语言类学院(英文、东语、西语)在语言上有着天然的优势,学生也有着较高的积极性。而对于非语言类学院(理工类、中国语言类、艺术类)而言,通常需要多次动员,甚至强制学生报名,虽能勉强通过考核、面试,但志愿者本身的积极性仍旧不高。笔者在几次带队过程中发现,有少量志愿者缺乏热情和必要的礼仪,不能完全服从带队教师和主办方的合理安排,导致相关工作很难开展。
3.2 校院两级协调度不够,专业教师的认可度有待提升
大型国际志愿服务周期较长,通常需要3~5天时间(包括前期熟悉会务)。在此期间,学生会落下很多专业课程。对于低年级学生而言,学业压力非常大。以第四届世界互联网大会国际志愿服务为例,志愿者在11月27日进驻乌镇,12月6日返校,白天参与服务,晚上补课程作业的情况普遍存在。另一方面,专业教师的配合度较差。一般而言,团委会为参与国际志愿服务的志愿者集体请假,并提前与二级学院、专业老师沟通。有些老师认为课程第一位,实行一刀切,坚决不允许低年级学生请假参与志愿服务。在这种情况下,团委通常需要和二级学院、专业教师多次沟通,占用了大量精力。换言之,当前学校的国际志愿服务工作并没有形成完整的体系以切实保障学生的学业不受影响,也没有形成一种良性的沟通机制协调校团委、二级学院、专业教师之间的“冲突”。
3.3 国际志愿服务工作进程相对较急
在加快推进学校国际化的进程中,国际志愿服务工作起步较晚,协调机制、保障机制相对不成熟,笔者认为国际志愿服务工作需要稳步推进,戒骄戒躁。做好高校国际志愿服务工作,我们不应只看到志愿者本身存在的问题,不应过度纠结于校院的协调问题,也应该发现自身工作机制的不足。高校国际志愿服务工作应该学会取舍,精选适合学生专业实践和发展的项目,摒弃以单一机械劳动为主的项目。以2017年中国义乌-进口商品博览会为例,浙江外国语学院派出70余名国际志愿者。但在实际服务过程中,大部分志愿者没有岗位,只能从事单一的搬运、咨询工作,并没有很好地体现出国际志愿服务价值。同样,在首届世界油商大会的国际志愿服务过程中,甚至还有一部分志愿者没有岗位,只能在房间里等待安排。造成以上情况的原因有二,除去主办方没有很好的与学校做好沟通之外,笔者认为,更重要的是学校的国际志愿服务工作没有形成项目审核机制,造成了一种“有志愿服务项目就接、有志愿者需要就發动”的局面。
4 “青学青”视域下国际志愿服务工作的思考与建议
党的十九大以来,浙江外国语学院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从“青年学子学青年习近平”主题教育实践活动、“课程思政”改革等多个方面推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成效显著。国际志愿服务工作作为高校思政工作的一种载体和形式,已经贯穿青年学生的校园生活,成为“学、思、践、悟”党的十九大精神的重要途径。
4.1 深化榜样教育,强化师生认识
做好国际志愿服务工作,要从改变师生的认知开始。自“青年学子学青年习近平”主题教育实践活动开展以来,浙江外国语学院师生积极响应,涌现出一大批青年榜样。在2017年,我校多名师生参与到援藏、援疆、援非(孔院项目)的工作中,不畏艰苦,扎根基层。做好国际志愿服务工作,我们应该在师生中加强榜样力量,让广大师生感受到志愿服务的魅力。国际志愿服务,是语言学习和运用的良好途径,是自我成长的源动力。
4.2 营造国际志愿服务氛围,发挥朋辈指导作用
做好国际志愿服务工作,要在全校范围内营造良好的国际志愿服务氛围,密切团委、二级学院、专业教师的联系,确保学生安心做好国际志愿服务工作。对于国际志愿者派出较多的学院,鼓励专业教师带队,既可以提供专业语言指导,也可以加强国际志愿服务在教师中的认可程度。其次,发挥朋辈引领作用。对于在国际志愿服务过程中缺失课程的志愿者,二级学院可以成立一支朋辈指导团队,为志愿者适当补课。
4.3 构建国际志愿服务工作新体系
思想引领和氛围营造少不了制度保障。笔者认为,当前国际志愿服务工作可以适度放缓、做精、做强。将一些大型的、成熟的国际志愿服务项目模式固定化,摒弃一些以单一体力为主的志愿服务活动,最终形成一种较为成熟的志愿服务项目审核机制。其次,联合教务处、学生处等部门搭建国际志愿服务新体系,对国际志愿服务赋予专门学分,自上而下的推动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5 结语
“青年学子学青年习近平”主题教育实践活动拓宽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路径,也为高校国际志愿服务工作提供了思想引领。高校国际志愿服务工作要戒骄、戒躁,在总结和改进中探索适合校情的国际志愿服务工作道路。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EB/OL].www.moe.edu.cn/jyb_xwfb/s6052/moe_838/201612/t20161208_291306.html
[2] 浙江外国语学院.校党委书记宣勇专门批示要求“青年学子学青年习近平”[EB/OL].http://xuexi.zisu.edu.cn/redir.php?catalog_id=87567&object;_id=87227
[3] 龚万达.志愿服务20年——中国志愿服务研究综述[J].辅导员工作研究,2010(11):87-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