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谈高一数学思维的培养

2018-07-28 10:42许荣好
新课程·中学 2018年4期
关键词:高一数学恒成立数学思维

许荣好

摘 要:数学思维是数学教育的核心,平时的教学以及检测的过程中,总是把数学思维的考查放在十分重要的位置.对于数学问题的思考,需要学生掌握数形结合方法、等价转化等策略.特别是对高一新生,高中的数学思维正在培养的开始阶段,在初高中衔接时,更应该注重学生数学思维的培养.

关键词:数学思维;高一数学;恒成立

本文是以教学过程中的一道题,在讲解过程中发现的问题为载体,浅谈自己对于恒成立问题中,应该培养学生的几种应对策略.不当之处,敬请指正.

一、问题呈现

若在区间[-1,1]上,g(x)=2x2-(4+a)x+3的图象恒在y=2x+7的图象下方,求实数a的取值范围.

解析:此题本意是想考查学生将恒成立问题转化成最值问题,然后再加以解决.

具体如下:因为在区间[-1,1]上,y=g(x)的图象恒在y=2x+7的图象下方,所以g(x)<2x+7在区间[-1,1]上恒成立,从而2x2-(4+a)x+3<2x+7在区间[-1,1]上恒成立,即2x2-(6+a)x-4<0在区间[-1,1]上恒成立.令h(x)=2x2-(6+a)x-4,本意是想让学生将上述问题转化成h(x)max<0.然后求出函数在区间[-1,1]上的最大值,通過求出的结果可以发现,最大值只在x=1或-1处取得,进而将问题总结成h(-1)<0h(1)<0,最后再求出a的取值范围.

但是学生在求解过程中,往往也没有考虑很多,直接将计算h(-1)<0h(1)<0.其实这解题过程中就没有深入的思考,他们只是单纯地代入计算,并没有进行严格的思考.虽然他们写出了正确答案,但是他们其实是没有完全理解本题的意义.

对于此类问题在解题过程中,想要培养学生能够清楚地理解二次函数的本质,在通过研究对称轴和区间位置的关系后,将问题转化成函数最值问题.学生数学思维模式的养成,需要通过教师不断的引导和讲解.

二、处理恒成立问题的应对策略

为了培养学生正确应对二次函数恒成立问题,培养正确的数学思维方式,本人在班级开展了一节专题课,一直能培养学生正确的思维能力.常见的二次函数恒成立问题,大致可分两类,一类是函数的定义域为R;一类是给定区间(m,n).对于定义域R为的情形,我们通常采用二次函数根的判别式法.对于给定区间(m,n)的情形,我们主要转化为函数的最值.

探究:定义域为R

策略一:数形结合

通过数与形的相互转化来解决问题的思想成为数形结合思想.数形结合思想是解决定义域为R时恒成立问题最重要的方法.

例1 已知关于x的不等式x2-mx+1<0的解是一切实数,则m的取值范围.

生:根据函数图象的特点,函数图象在x轴的上方.

师:很好!这位同学借助了二次函数的图象,将问题转化了图象特点.但是我们该如何用式子表达呢?

生:图象都在x轴的上方,所以Δ=m2-4<0,即-2

师:这位同学的解法很值得我们参考,我们可以根据函数的图象,利用判别式来求解问题.下面将此题稍加修改,请大家迅速解决.

变式:已知关于x的不等式(m-2)x2+2(m-2)x+4>0的解集是R,求m的取值范围.

生:同上法,根据函数的判别式,求出变量的范围.

师:同学们,你们觉得此类解法正确吗?

生:不正确,忽略了二次项系数等于0的情形,要分情况解答.当m-2=0,即m=2时,4>0对?坌x∈R恒成立,满足题意;当m-2≠0,即m≠2时,设f(x)=(m-2)x2+2(m-2)x+4,x∈R.若(m-2)x2+2(m-2)x+4>0的解集是R,则f(x)>0对?坌x∈R恒成立.结合函数图象性质可知m-2>0Δ<0,即m>24(m-2)2-16(m-2)<0,解得2

师:二次项系数含有参数,不能保证上式一定是一元二次不等式,若将它看成函数,也就不能保证它一定是二次函数,故需要分类讨论.

探究:给定区间(m,n)

策略二:等价转化

在求解给定区间二次函数恒成立问题时,通过构造二次函数将不等式问题转化成函数最值问题来解决,正是因为我们研究的对象是二次函数,对于此类问题最值的求解,学生往往容易接受,可以成为解决问题的突破口.

例2 在区间[-1,1]上,函数f(x)=2x2-4x+3的图象恒在函数g(x)=2x+2m+1的图象的上方,求m的取值范围.

生:因为函数f(x)=2x2-4x+3的图象恒在函数g(x)=2x+2m+1的图象的上方,所以f(x)>g(x),即2x2-4x+3>2x+2m+1,化简得x2-3x-m+1>0再利用判别式,使Δ<0即可.

师:这种解法可行吗?

生:方法不对,此题有限制范围,x的取值不是全部实数.应设h(x)=x2-3x-m+1,x∈[-1,1]再求出h(x)的最小值与0比较.由于h(x)的对称轴是x=,所以h(x)在区间[-1,1]上单调递减,从而h(x)min=h(1)=-1-m.所以-1-m>0,即m<-1.

策略三:分离参数

分离参数法是求解参数取值范围的一种常见方法.这种方法可以避免分类讨论的麻烦,从而使问题得以顺利解决.

师:有同学有其他想法吗?

生:原不等式可以转化成m

师:此同学能发现不等式中出现了两个变量,并且已知一个变量的范围,求另一个变量的范围.

数学教学与思维密切相关,数学能力具有一般能力不同的特征.因此,培养学生思维能力是数学教学的重要任务,在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过程中,我们既要提供让学生展开思维的空间,让学生在课堂中畅所欲言,激发他们思维的活跃性,还要巧于点拨,使他们学会科学严谨的思考,提高思维的质量;最后,加强学生积极参加数学活动,让他们寻求数学活动的规律,认识数学之美.

参考文献:

[1]陈锋.恒成立问题的处理方法[J].教师,2017(31).

[2]崔平社.二次函数中“含参恒成立”问题求解策略[J].中学数学,2007(3).

编辑 高 琼

猜你喜欢
高一数学恒成立数学思维
高等数学的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