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环境视域下人类适应性体育训练模式构建

2018-07-27 11:20葛庆英
广州体育学院学报 2018年4期
关键词:体育训练适应性北极

葛庆英,谭 华

(1.华南师范大学体育科学学院,广东 广州 510006;2.惠州学院体育学院 ,广东 惠州 516007)

北极地区具有丰富的石油、天然气、矿产等自然资源和海运航道等战略资源。中国在地缘上是“近北极国家”,作为国际社会的重要成员,中国对北极国际规则的制定和北极治理机制的构建发挥了积极作用。中国发起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一带一路”)重要合作倡议,与各方共建“冰上丝绸之路”,为促进北极地区互联互通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带来合作机遇[1]。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和我国综合实力的不断提升,实施国家“一带一路”战略向北发展,积极参与北极资源合作开发,拓展国家北极战略利益。国家体育发展战略不仅要着眼于弘扬民族精神,增强人民体质等体育行业自身的建设发展,还应致力于为国家战略的贯彻实施服务,尤其是要结合我国当前国家“一带一路”战略的总体思路和体育发展的综合优势,充分发挥体育的独特功能,助力国家大战略和拓展北极战略利益的贯彻实施。这既是我国体育发展战略的重要着眼点和着力点之一,同时也是体育作为社会人文交流平台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和契机[2]。积极探索研究北极环境适应性体育训练的理论和方法,指导大规模赴北极任务人员的适应性体育训练活动,增强在北极特殊环境条件下的适应能力和任务能力,配合国家北极资源合作开发建设工程,既具有重大的社会政治意义,也具有重要的学术理论和实践应用价值。

1 北极环境的类型特点

1.1 自然环境。根据北极的地理属性和主要特点以及在北极区域作业活动所面临的环境条件,北极自然环境主要包括海洋冰山环境、陆地冰川环境、极端天气环境等。北极自然环境的最大特点是极端寒冷、极昼极夜、暴风雪和冰裂带现象。极端寒冷的天气不仅影响户外劳动作业,也限制人际往来的社交活动,尤其是持续而漫长的极昼极夜现象,打乱了人们长期形成的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24小时作息规律,对北极作业人员近似昼夜节律生理机能和心理状态产生明显影响,出现不同程度的时差不适应和临床症状,影响身心健康,容易产生极地“越冬综合症”[3]。

1.2 社会环境。北极地区陆地岛屿及近岸海域分属俄罗斯、加拿大、美国、丹麦、挪威、冰岛、芬兰和瑞典8个环北极圈国家(统称A8国家),圈内共设有30个行政区域,面积约1650万平方公里,人口约1045万人,原住民约200万。主要特点,一是政治环境的复杂性,各域内国家及政治主体之间存在极其复杂而广泛的利益竞争和相互作用关系,且影响力发展不平衡;二是人文环境的多元性,尤其是北极圈内的各民族宗教信仰文化的多元性[4]。北极地区政治、经济、文化、安全等领域的交流合作及北极事务主导权,历来都是A8国家高度敏感和重点关注的发展战略利益和现实既得利益。一方面北极圈内土著居民从近乎原始的生活方式快速跨跃到高度发达的现代工业文明社会,生活方式改变,民族宗教习俗等社会人文要素在传承过程中受到外来文化的影响和冲击,必然在心态上产生不同程度的不适应;另一方面,随着全球经济快速发展和资源短缺,北极的自然资源开发,领土疆域扩展、海上航道开拓,区域安全维护等已越来越受到国际社会的高度关注,A8国家及相关政治集团为掌控北极事务主导权,最大限度获取北极战略利益和现实既得利益,展开激烈争夺较量,北极地缘政治关系利益交织,社会人文环境错综复杂,国际交流活动高度敏感[5]。

1.3 人工环境。 根据环境的性质和主要特点,北极人工环境主要包括地面工程环境、海洋工程环境、地下工程环境、网络工程环境等。北极人工环境的最主要特点,是开发程度、建设规模以及体系配套都远滞后于低纬度地区,尤其是后勤保障体系和互联互通条件亟待加快建设。北极圈内常年冰雪覆盖,资源开发和社会发展长期处于等待观望状态,区域性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作业和生活条件异常艰苦,尤其是关乎到大规模资源开发作业和大群体人员长期驻留所必需的配套后勤保障条件和社区互联互通程度,尚处于一种起步建设阶段。劳动作业强度极大,物质生活水平不高,跨区社交活动受限,文化体育设施不足,仍是目前北极合作开发进程中劳动生产和社会生活的一种常态和面临的严峻挑战。

2 北极环境适应性体育训练模式的理论体系

北极环境适应性体育训练(adaptation physical training,APT)是指适应北极合作开发作业的需要,采用科学的体育训练方法,增强人类对恶劣自然环境、复杂社会环境、艰苦人工环境的耐受力和适应力,为顺利完成既定工作行动任务创造条件。根据训练的时间序列和重点内容,将进入北极前的训练称为前适应或预适应性体育训练(pre-adaptation physical training,Pr-APT),达到北极后的训练称为后适应体育训练(post-adaptation physical training,Po-APT)。

2.1 北极环境适应性体育训练模式的理论基础

2.1.1 任务能力与身心健康一体化训练理论。从运动训练理论上讲,北极环境适应性训练既是人体内在生物系统与特殊外部环境条件的一个积极互动过程,也是人体的整体生物调控机能和行动能力相得益彰不断增强,主动适应极端环境条件变化刺激,满足专业行动任务需要的一个动态平衡过程。北极任务能力是以抗极寒、抗疲劳、抗孤独、抗时差等身心健康条件为基础,以作业劳动、冰雪运动、协同救援等强大的专业行动能力为核心。科学训练模式的本质特征必然要求能力与健康一体化训练,既促进专业运动能力水平的提升,也促进整体身心健康状态的改善,达到保持身心健康与满足任务需求的有机统一。这种任务能力与身心健康一体化训练理论就是构建北极环境适应性体育训练模式的训练学基础;这与科学运动训练增强生物适应性,注重提高人体内稳态品质理论[6]和讲究运动水平与健康水平辩证统一的“一元训练理论”[7]相一致,是这两个理论在构建北极环境适应性体育训练模式中的应用延伸。

2.1.2 适应性训练模式的两个平衡点。一是整体健康条件。通过一系列科学的适应性体育训练过程,确保任务人员的生物系统处于一种健康内稳态[8],在北极极端恶劣的环境条件下能够身心健康,保持高昂的工作精神热情,强大的劳动工作能力以及较高的劳动生产效率。为此,必须要有计划地增强任务人员的体能、抗极寒等身体素质和生理心理机能调控能力,提高整体健康水平。二是作业行动能力。通过有计划的科学强化训练过程,增强任务人员的专业行动能力,尤其是与本职岗位职责密切相关的岗位工作能力,确保在即将开赴北极作业现场时就已形成强大、全面的任务能力,为顺利完成任务创造条件。

2.2 北极环境适应性体育训练模式的基本要素

2.2.1 适应性体育训练的基本原则。一是针对性原则,根据即将承担的任务性质和面临的主要挑战,对任务人员进行有高度针对性的适应训练。例如,基础建设工程任务需要对作业人员进行体能和抗严寒能力的训练,科学考察工作需要对研究人员进行抗孤独、抗时差能力的训练。二是循序渐进原则,适应能力训练要有一个渐进过程,要保持一定的训练时间和频度,调控好训练强度和负荷量,避免盲目追求大运动量训练,降低过度训练等训练伤病的发生率。三是全面发展原则,既要强化身心素质的训练,也要了解学习北极民族的宗教习俗、社会人文、传统体育等知识和技能。四是区别对待原,根据任务人员的性别、年龄、性格特征、体能素质等个体差异和岗位任务特殊需求,有选择性制定实施特别训练计划。五是经常性原则,要在每周、每月的时间内都必须保持一定频度、按照一定规律的连续性训练活动,不断强化和保持通过训练已经获得的适应力和技能,有效克服体能技能的自然消退生理现象[9]。

2.2.2 适应性体育训练的总体目标。适应性训练既不能改变人体对外界环境条件刺激的反应规律,也不能创造人体自身本来就不具有的、新的生物学功能,而只能挖掘潜质能力,增强对环境条件剧烈变化的生物学“预见性”和“体验性”。总体目标主要体现在三个层面:第一,降低反应程度,APT使任务人员的身心系统建立一定的条件反射“痕迹”,对北极环境产生一定的预见性和抵抗力,当恶劣环境刺激来临时,生理和心理上的反应程度就会降低。这是APT的第一层面效应和目标。第二,增强耐受能力,当环境刺激强度超出人的生理心理极限时,身心系统就不可避免地会出现强烈反应和临床症状。APT显著增强人体对恶劣环境刺激的生理和心理耐受力或抵抗力,有效遏制临床反应的进一步加重。这是APT的关键环节和第二层面效应及目标。第三,保持工作效率,在第一、二层面效应基础上,通过APT强化关键性体能和技能,不断挖掘身心机能潜力,增加体能储备,确保在极端恶劣环境条件下的劳动工作效率,为顺利完成行动任务奠定坚实的生物学基础。这既是APT的最高层面和目标,也是检验评价训练效果的关键指标。

2.2.3 适应性体育训练的主要内容。根据北极环境的特殊性和任务需要,APT主要内容:包括体能、技能和智能三个方面。①广义的体能是人体适应外界环境的能力,尤其是胜任大强度劳动作业的强壮体力(如力量、耐力、速度、灵敏等身体素质),健康体能以增进健康和提高基本活动能力为目标的[10]。体能是通过力量、速度、耐力、协调、柔韧、灵敏等运动素质表现出来的人体基本的运动能力。②技能训练内容:重点是专业生存技能、运动技能(如滑冰、滑雪)和社交技能,尤其是恶劣野外环境中的生存自救互救技能,北极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运动技能,以及同域内各民族和国际合作人员打交道、交朋友的技能。③智能训练内容;主要包括以大脑思维运行能力为主要特征的学习记忆、思维方式、语言表达等内容,尤其是学习了解北极区域社会体育人文知识,北极民族不同思维方式,学习掌握外交礼仪规定和社交英语表达能力,集体活动组织协调能力以及果断处置突发事件能力等。

2.2.4 适应性体育训练的基本类型。根据训练的主要地点分类,主要有营区训练、基地训练、野外训练和极地训练。①营区训练。在任务单位出发前驻地营区展开的一系列适应性训练活动,采用自我训练、分队训练等形式,重点是增强任务人员的基础性体能素质和北极社会人文知识。②基地训练。在专门的训练基地展开的一系列适应性训练活动,多采用专业训练、模拟训练等形式,重点是进一步强化受训人员的专项技能和智能。③野外训练。在特定野外自然环境、建设工程环境、社区人文环境展开的一系列适应性训练活动,尤其是在北极圈外的高纬度寒区自然环境和大型建筑工程现场以及特定社区范围,采用独立处置、协同作业、分类指导等形式,重点检验和拓展受训人员的实际应用和团队协同等综合运用能力。④极地训练。在北极作业区域和驻地营区展开的一系列适应性训练活动,多采用想定行动任务、综合演练等形式,重点是增强作业人员按照预案协同行动,应急处置突发事件的快速反应能力。

2.3 北极环境适应性体育训练模式的关键要素

北极环境适应性体育训练模式的关键要素是指应对北极恶劣自然环境、复杂社会环境、艰辛人工环境所必须具备的核心适应能力(key adaptation abilities,KAA),主要包括抗极寒、抗孤独、抗时差、抗坠落、体能素质、吃苦精神、社交能力、政治敏感力、安全意识等[11]。

2.3.1 适应北极自然环境的核心适应力。北极区域天寒地冻、极昼极夜、隐形冰裂,是对驻地作业人员构成的最大自然环境挑战。应对恶劣自然挑战的核心适应力主要包括抗极寒、抗时差和抗坠落。①抗极寒。能够抵御北极极端寒冷的侵袭,不出现严重冻伤、低体温等低温环境典型病症,尤其是在野外作业环境条件下,仍能够保持较高的劳动工作效率。②抗时差。能够及时调整自身生理心理机能的近似昼夜节律生物时间结构,减轻失同步时差反应临床症状,很快适应北极极昼极夜现象,尤其是能够很快适应北极夏季持续数月的24小时连续光照极昼现象,始终保持规律的睡眠习惯和良好的身体状态。③抗坠落。能够及时发现脚下隐藏或潜在的冰裂缝,熟练掌握安全通过危险冰裂缝,快速反应制止身体坠落,实现有效自救和互救的技能。

2.3.2 适应北极社会环境的核心适应力。北极圈内人气不足、国际合作度高、实体社交方式受限、地缘政治敏感,是对驻地作业人员构成的最大社会环境挑战。应对复杂社会环境挑战的核心适应力主要包括抗孤独、政治敏感性和高情商。①抗孤独。能够有效化解孤身一人或几个人长时间单独从事单调枯燥工作带来的孤独感和抑郁情结,保持稳定的情绪性格和健康的身心状态,尤其是在驻站越冬期间,能够保持乐观开朗,积极克服可能出现的孤独郁闷心境。②社交能力。能够熟练掌握运用至少一门外语工具和北极区域民族传统体育运动项目,依靠智慧力量和富有人情味地处理好与内部同事之间、外部国际友人之间以及参与资源合作开发的国家或单位之间的和谐关系,尤其是要有很高的情商和亲和力以及语言沟通能力,与北极友好国家人民广交朋友,娴熟地化解可能出现或已经出现的各种思想观念、宗教习俗或切身利益矛盾冲突。③政治敏感力。能够保持高度的政治敏感性看待和处置在域内地区出现的各种复杂纠纷、不和谐的声音和行为以及突发事件,尤其是涉及到其他国家或政治集团利益的群体性冲突和应急突发事件。

2.3.3 适应北极人工环境的核心适应力。北极开发作业的劳动强度大、作业风险性高、生活条件艰苦、保障体系不配套,是对驻地工程作业人员构成的最大人工环境挑战。应对艰苦人工环境挑战的核心适应力主要包括强健体能、吃苦精神和安全意识。①体能素质。能够胜任长期在北极恶劣环境条件下从事大强度、长时间的重体力劳动,并始终保持较高的工作效率,尤其是在野外条件下遂行大型工程施工、特种警卫行动等任务。②吃苦精神。能够发扬红军长征精神,克服北极恶劣环境条件和保障系统建设相对滞后所带来的艰辛和困难,尤其是因后勤保障配套设施跟不上而造成的物质生活不便,精神生活较单一的艰难局面。③安全意识。具有强大预防意外事故发生的安全生产意识,警惕外部势力袭扰的安全防范意识,应对特殊突发事件的安全处置意识,尤其是事关作业人员生命安全和国家、集体重大装备财产安全的责任意识。

3 北极环境适应性体育训练模式的内容体系

根据适应性体育训练的内容性质和训练环境及阶段目标,北极环境适应性体育训练模式主要包括以营区驻地和专业基地为依托的基础训练和专业训练,以高纬度野外条件和北极实地条件为依托的综合训练和延伸训练(见表1)。

3.1 基础训练模式

3.1.1 重点内容。围绕体能素质、社交能力、政治敏感力、安全意识等核心适应力,依托低纬度永久营区驻地现有训练保障条件,展开以身心机能素质、社会人文知识、基本操作技能为重点内容的基础性训练,尤其是耐力、力量、柔韧素质、北极地缘政治和社会人文特点、外语与和谐相处能力、极地野外生存和自救互救知识等内容的学习训练,为增强专业操作能力和综合运用能力,满足北极作业任务需求打下坚实的体能、智能和技能基础。

3.1.2 方法特点。在短期的强化训练作为基础训练的前提,之进入北极前进行短期、集中、高强度的基础培训活动,能够非常有效地增强巩固参训人员的核心适应力。常用的强化训练方法:一是课堂教学。着重强化任务人员的外语会话能力,重点介绍北极的地理气象和社会人文特点、北极野外生存自救等基本知识,尤其是北极圈内各民族的宗教习俗和文化礼仪,深入分析果断处置突发事件的基本原则。二是体能和技能结合训练。科学制定训练计划,采用持续跑、抗阻器械力量训练、牵拉伸展练习等方法,尤其是要在冬季寒冷环境条件下进行训练,持续强化受训人员的心血管、呼吸系统机能耐力,不断增强躯干和肢体肌群的力量素质和柔韧性。在练习体能的同时培训学员的基本操作技能,包括北极野外生存自救互救基本技能,滑冰滑雪滑雪橇等基础体育运动技能,与北极来自不同国家或地区的人员打交道的人文社交技能,尤其是学习掌握北极民族一些优秀传统体育项目运动技能、低温防护基本技能。三是政治学习。深化参训人员对国家贯彻实施“一带一路”和积极参与北极合作开发战略意义的理解,统一思想认识,提高政治敏感性和自觉行动力。五是安全教育。用现实重大生产安全责任事故的实例举证方式,阐明安全作业生产的重要意义,进一步强化参训人员严格遵循操作规范,时刻保持高度警惕,牢固树立安全意识[12]。强化训练的主要特点:周期短、内容多、强度大、要求高。强化训练主要是依据参训人员遂行北极作业任务的能力需要和时间安排来确定。①训练周期短。多则1~2个月,少则20天左右,主要是针对最为迫切的、最为主要的薄弱点进行短期突击强化培训,在短时间内形成任务能力。②内容课目多。既涉及外语学习、知识掌握、政治教育等基本内容,也包括体能素质训练、运动项目和作业操作基本技能学习掌握等实操内容,要求参训人员快速地进行脑力工作和体力工作不断转换。③强度负荷要适宜。参训人员无论是脑力工作还是体力训练的强度负荷量都比较大,掌握好训练的负荷强度,避免出现过度训练或过度疲劳的现象13]。④训练要求高。北极作业任务的艰巨性和重要性,必然对任务人员的体能、技能、智能素质,提出比一般普通作业人员更高要求,尤其是与作业环境、作业性质、作业目标密切相关的专业岗位能力。

3.1.3 注意事项。强化训练最常发生过度训练,导致参训人员身心疲惫和训练伤病的出现。训练中一定要遵循适宜负荷、循序渐进、区别对待等原则,切忌盲目追求大强度、大运动量和“大锅炒”的做法;同时要认真做好训练前的准备活动和训练后的整理活动,给予参训人员充足的睡眠休息时间,适度提高营养伙食标准,尽量避免或降低训练伤病的发生。

3.2 专业训练模式

3.2.1 重点内容。围绕抗坠落、抗时差、抗孤独、社交能力等核心适应力,依托专业训练基地和实验室保障条件,展开以专项操作技能为重点内容的专业训练,尤其是掌握野外恶劣环境条件下的生存自救互救操作技能、北极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运动技术、以及有效克服极昼时差反应和化解孤独郁闷情结的实操方法,增强战胜各种巨大困难,促进体育人文交流的专业能力,提高在北极环境条件下作业行动的适应力。

3.2.2 方法特点。依托科技手段及装备进行数字化技能训练(digital skill training,DST)和模拟训练,是专业训练最突出的训练方法。DST方法是根据专业技能的特点和形成规律,借助于数字化技术,量化技能训练过程中正确完成技术动作的次数,实现从数量到质量的飞跃,确保建立稳固的运动条件反射和动力定型的一种训练方法。DST方法的主要步骤:第一,学习建立正确的技术动作概念和操作流程;第二,实操体会完成正确技术动作时有关肌群舒缩运动的时序关系和空间位置感觉;第三,重复练习正确技术动作上千次,逐步分化形成精准的运动肌肉记忆和中枢动力定型;第四,强化练习正确技术动作达到5千次以上,在中枢神经系统各相关运动中枢之间及与外周各相关肌肉效应器之间,建立精确稳固的运动时间序列和空间定位关系、肌肉记忆和及时的条件反射;第五,定型升华形成稳固可靠的技能操作动力定型,实现操作技能的完成过程变成一种自动化过程,这是操作技能训练达到理想目标的显著标志。DST方法的主要特点:①建立精准的规范操作技能。尤其是完成动作的时序和空间定位及路径,形成精确、清晰的运动肌肉记忆。②实施大数量练习动力定型。通过成千上万次数量级的重复练习,建立精准、稳固、可靠的肌肉记忆和自动化操作动力定型。③产生“熟能生巧”生物学效应。通过建立稳固的操作技能肌肉记忆和动力定型,受训者不仅可以根据现场情况巧妙灵活地运用现有技能,而且还有利于促进迁移掌握其它新的操作技能。

模拟训练主要是基于任务性质和可能出现的应急或极端状况,借助专用训练场地器材和装备设施以及特种手段,针对作业任务的环境条件、操作流程、特殊技能、装备设施、应急预案等要素,进行专业化的技能学习、预习及检验性训练,提高作业人员的职业岗位能力。例如,利用绳梯器材模拟跨越冰裂缝障碍训练,冰雪机动工具驾驶电子模拟训练,无人机辅助救援操作模拟训练等。模拟训练具有训练目标的针对性、发展技能的专业性、保障条件的复杂性等突出特点,这给组织实施训练活动增添了难度[14,15]。

3.2.3 注意事项。根据专业训练的特点,一是要加强保护帮助,特别是在操作动作复杂,现场风险较大的课目训练中,要注意对受训人员的现场保护帮助,尽可能避免发生训练损伤。二是要重视条件保障,尤其是在训练前要对训练场地器材、装备设施等安全状况进行认真仔细检查,尽量避免训练设施装备发生意外事故。三是要制订应急预案,尤其是针对极端环境模拟训练、使用精密或作战装备实操训练、成建制单位协同训练等风险高、难度大的训练,可能潜在一些不可预见的因素,要有充分的思想准备和应急处置预案。

3.3 综合训练模式

3.3.1 重点内容。围绕抗极寒、吃苦精神、安全意识等核心适应力,基于高纬度寒区野外自然环境或训练基地外场条件,展开以实战为背景,科学运用体能、技能、智能为重点内容的综合训练,尤其是着力培育在恶劣环境条件下抗严寒、吃苦耐劳、互帮互助、乐观主义的精神,以及安全第一、团结协作、临危不乱的意识,实地检验和进一步增强灵活运用知识技能的综合能力和不屈不挠奋斗的精神意志,培养身心健康、德才兼备的北极作业合格人员。

3.3.2 方法特点。依托国内现有的高纬度寒区野外环境和特定区域社区环境进行综合实践运用训练,是综合训练最主要的训练方法之一。综合训练方法包括:一是设置内容。尤其要突出多要素、多情况综合能力运用的课目内容(如野战生存、雪地搜救)。二是勘察地形。包括考察适宜野外训练地域,把握季节时机,预测潜在的风险因素等。例如,在我国东北地区冬季就是进行北极环境适应性综合训练的理想场地和环境条件。三是保障条件。重点是做好食宿、低温防护、交通通讯、应急支援等后勤保障准备。四是检查健康。训练前必须对参训人员进行系统的身体健康检查,尤其是对心血管、呼吸系统机能状况检查,确保抗严寒等训练的安全。五是编组人员。对参训人员进行适度规模的编组(如5~10人为一组),突出团队集体训练,尽量避免个人单独行动和夜晚盲目行动。六是按纲施训。制订训练大纲和教学计划并严格按照大纲计划组织实施训练,实现完成训练内容,取得预期效果。七是导调指挥。设立训练指挥指导小组,对整个训练过程进行指挥协调、分类指导以及监督规范,确保训练规范有序、安全顺畅进行[16]。综合训练方法的主要特点:①多要素训练内容。训练课目要素既涵盖目标行动任务、器材装备使用,也包括吃住行、低温安全防护等其他诸多配套要素。②多样化环境条件。训练将面临冰天雪地、山地丛林、人烟稀少、建筑工地等各种特殊环境条件。③综合能力运用。要求和锻炼受训人员综合运用前期学习掌握的专业知识、体能、技能和智能,解决现场面临的困难。④实时协调指挥。现场指挥协调人员对突然出现的紧急情况,要及时做出指导性意见或处置原则,指导一线受训人员行动。⑤繁杂的后勤保障。尤其是在训练任务内容多,受训人员素质参差不齐,野外环境条件恶劣的情况下,后勤保障项目多,支援协调难度大。

3.3.3 注意事项。综合训练主要是在冬季野外环境进行,最重要的是做好安全预防和低温防护措施。尤其是在大雪覆盖的山地丛林进行适应性训练,不慎滑坠、迷路丢失、严重冻伤等意外情况随时都可能发生,必须高度重视并做好充分的应急预案,避免非战斗性减员。

3.4 延伸训练模式

3.4.1 重点内容。围绕适应北极环境核心适应力,在北极恶劣自然、复杂社会和艰苦人工环境实地条件下,展开以适应环境、想定任务、综合演练为重点内容的延伸训练,尤其是根据北极作业区域和驻地营区的实际情况,深入进行政治敏感力和安全意识的教育,实战掌握抗极寒、抗时差、抗孤独的有效方法,增强任务人员快速适应作业环境,按照预案协同行动,应急处置突发事件的应急行动能力。

3.4.2 方法特点。在北极驻地或作业区域展开以快速适应和应急处置为主要目的后适应体育训练(post-adaptation physical training,Po-APT),是延伸训练最主要的训练方法之一。训练方法包括:一是在驻地室内展开的多样化基础体能强化训练,如健身操、中国广场舞CPD等个人或集体徒手健身运动;跑步机运动、抗阻力量练习等器械辅助练习;羽毛球、乒乓球、篮球等球类体育活动等;棋牌等脑力体育休闲放松训练。二是在室外展开的滑雪驾雪橇、协同野战生存、机动工具实操、跨越冰裂断缝、低温防护处置等专项技能强化训练;应急救援演习、现场事件处置等多要素应急综合训练。三是与驻扎在北极地区的北极国家和国际合作国家或地区单位及人员,联合展开冰雪运动项目体育交流训练比赛、应急救援演习等训练活动。Po-APT方法的主要特点:实地、实兵、实装、实操。①实地。受训人员到达北极后,根据当地的作业区域和驻地营区以及季节变化等实地环境条件,因地制宜地展开APT训练活动。②实兵。参训人员均为实际到达北极参加国际合作资源开发作业或特种行动的各类任务人员,包括一线的作业战斗人员和各级指挥管理人员。③实装。训练除使用体育专用训练场地器材、装备设施外,还使用包括部分实战作业保障装备在内的其它相关装备。例如,低温防护装备、安全救助器材、冰雪机动工具等。④实操。训练主要采用体育比赛活动、现场实操练习、专题强化训练、预案应急演练等大众化、实战化的方式,对个体的体能素质、心理适应力和技能运用,分队的协同作业和行动指挥等内容展开适应性实操训练[17,18]。

3.4.3 注意事项。在北极实地环境进行适应性体育训练活动时,最为重要的是安全意识和防护措施的到位,积极预防训练伤病甚至事故或突发事件的发生,避免非战斗性减员。尤其是在室外环境进行训练时,一是受训人员的低温防护和滑倒摔伤的现场医务处置措施要到位;二是紧急处置意外坠入冰裂断缝或溺水人员的应急预案及保障措施要到位;三是预防处置突发极地暴风雪导致野外受训人员迷路失踪的施救预案及措施要到位。

表1 北极环境适应性体育训练模式的要素特征一览

4 小结

国家体育发展战略不仅要着眼于体育行业自身建设发展,还应着力于为当前国家“一带一路”战略和拓展北极战略利益的贯彻实施服务。本文分析了北极特殊的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和人工环境,为了增强任务人员对北极特殊环境条件的耐受力和适应力,根据科学运动训练增强生物适应性,注重提高人体内稳态品质理论和运动水平与健康水平辩证统一的“一元训练理论”,提出环境适应性体育训练模式主要包括基础训练、专业训练、综合训练和延伸训练模式。当前,尤其是要充分利用我国将举办2022年(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的契机,积极展开北极环境人类适应性研究,发挥体育运动促交流、促友谊、促合作、促适应的特殊功能,通过体育的交流平台和友谊“桥梁”作用,助力国家“一带一路”战略和积极拓展北极战略利益的贯彻实施,延伸体育功能价值。

猜你喜欢
体育训练适应性北极
学校体育训练与竞技体育训练的有效结合
国内外适应性学习的研究热点、演进路径与发展建议
体育训练中兴趣培养的路径探究
南极和北极一样冷吗
当前我国普通高校体育训练现状及对策分析
智能终端在体育训练过程精细化管理中的应用探讨
针对数字化变电站继电保护适应性的相关探究
北极飞来毛脚鵟
从《孙子兵法》中的“奇正相生”联想到雕塑与环境的适应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