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与城市的互动关系及其融合研究*

2018-07-27 11:20周文英
广州体育学院学报 2018年4期
关键词:融合体育发展

周文英,陈 昌

(1.华南农业大学体育部,广东 广州 510642;2.中山大学新华学院体育部,广东 广州 510520)

体育与城市的话题受到学理讨论和实践研究两方面的影响。体育的竞争性、规范性、全球化与城市的创新理念、法权理念和包容理念具有相通性,使体育与城市在学理上的融合成为可能[1]。从实践的研究来看,体育与城市相互影响,体育不仅促进社会经济增长、促进就业实现就业优化升级,而且诱发城市产业结构的升级、塑造城市形象,对城市化的进程起着不可比拟的作用。同时,城市的兴起为体育活动的开展提供体育设施、人口结构、社会环境及主体参与者,也在制度布局上使其专业化、职业化、商业化、规范化、市场化成为可能。而且在文化层面上影响并改造着城市居民的体育价值观,为体育事业的发展提供源动力。

因此,不管是城市化的变革还是在体育事业的腾飞中,我们都应该重视两者各自的优势及互动特征,优化城市功能、协调体育发展,构建一条符合国情的、具有城市意义的、体现民族特色的新时期特色社会主义城市化发展道路。

1 研究方法

本研究以国家中心城市的广州市为实证研究对象,重点研究体育与城市的相互促进关系,查阅广州市统计年鉴资料及中国知网1997-2017年的相关文献,收集体育与城市经济、社会、文化等数据,按照广州区域特点设计问卷初稿,再采用专家访谈法、通过专家意见形成问卷定稿。问卷发放对象为广州市民,发放方式为拦截随机发放。问卷共1000份,回收964份,回收率为96.4%。其中有效问卷776份,有效回收率为77.6%。通过SPSS19.0软件进行归纳分析。同时,为了研究结果的准确性,科研团队走访了广州体育学院、广东第二师范学院、华南师范大学、广东省体育局、广州市体育局、广东省青少年体育艺术联合会、育苗国家青少年体育俱乐部、国宝青少年体育俱乐部、云松体育文化有限公司等部门,听取了专家、学者、体育从业人员的意见和看法。最后通过逻辑推理、比较分析、演绎等方法进行归纳总结,得出研究结论。

2 体育与城市的相互促进关系

城市化进程的速度反映着一个地域经济社会水平的发展状况,也是人类生活走向成熟和文明的重要体现。从体育的实际发展现状来看,城市对其的影响与作用不可替代。

2.1 体育对城市的影响

2.1.1 体育带动城市产业结构调整

体育的发展能够带动一系列产业如餐饮业、商业、旅游业、电子信息产业、交通、科技、媒体等行业的发展,是第三产业发展的重要手段,体育市场的培育发展、机制、商业价值等也被广大社会人士所关注,体育市场化初步形成。在体育市场化形成、发展的同时伴随着各大产业的交融、碰撞,经过一系列复杂动态的排斥、接触、融入、整合发展过程,改变着传统的发展模式,甚至改变第三产业的格局,而这一系列产业间由排斥到整合的结果将赋予新兴产业的升级。与此同时,在体育产业的动态发展过程中必将联动体育参与者,形成一条横跨各行业、涵盖各类型的具体产业链环节,促进新兴产业的发展。总之,体育通过联动各产业整合与升级诱发城市产业结构的调整。如广州亚运会就是实现广州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催化剂的例子之一。

2.1.2 体育拉动城市社会经济增长

体育与城市居民的衣、食、住、行、游玩、通讯等息息相关,见表1。它不仅能诱发城市产业结构发生变化,更能拉动城市经济的增长。研究发现,我国的城市居民体育边际消费倾向为1.5。意味着人均每增加1%的收入,就会增加1.5%的体育消费[3],而根据体育事业乘数原理来看,体育消费的增加将带动经济收入若干倍的增加。调查统计,人们的健身、养生意识不断加强,刺激体育消费增加,联动其它关联产业促进社会经济增长。广东对体育产业的中间投入率为0.64448,即体育投入每增加100单位,就会带动生产64.448单位的产品;而广东的整个体育产业影响力是3.065574,即每增加10000元的体育产品就会使广东经济增加30655.74元的产出[4]。

表1 体育与其他产业关联系数[2]

2.1.3 体育促进城市就业

作为第三产业的体育业具有就业门槛低、技术含量低、劳动密度大、就业弹性大等特征,早已被国务院定为21世纪重点发展的产业之一,它所辐射的关联产业链创造的就业面远远大于其产业本身。如体育对旅游的辐射形成体育旅游带动衣食住行、文化、医疗等一系列产业的形成,解决大量人口的就业问题,消化大量农村人口聚集城市的压力。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第三产业的就业弹性就开始浮现优势,逐步超越第一、第二产业,体现出无法比拟的吸纳劳动力能力,见图一,系列1、2、3分别代表第一、二、三产业。随着市场经济的加速,这种吸纳劳动力的速度与规模也逐步扩张,使其成为城市不可替代的就业渠道[5]。单就足球项目而已,足球运动每年带动关联产业创造的价值共计2500亿元,其中包括运动员工资、赛事门票、场馆门票、广告媒体收入、器材销售费、交通费、旅游、餐饮、视频转播费等,并且为全世界创造了4.5亿个就业岗位[6]。大型体育赛事也为城市就业发挥着巨大作用,例如在近年的奥运会就创造了很多就业岗位,见表2。

图1 20世纪90年代前后三个产业就业吸纳弹性

时间主办城市提供岗位数(万)1992年巴塞罗那61996年亚特兰大8.42000年悉尼2.82004年雅典57.72008年北京2002012年伦敦10+2016年里约300

2.1.4 体育提升城市形象

体育文化在塑造和展现城市形象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优势,是城市化进程中不可忽略的部分,更是构建和谐社会及国际化大都市的重要影响因子。工业时代的城市名片是高楼大厦、是特色产业,如火车城市、钢铁城市、工业城市等,而现代化城市的标志将会是体育设施、体育艺术与文化、体育赛事等。一座体育馆,不仅仅只是满足群众体育活动的客观设施,更是城市独特的象征与人文景观,如北京的鸟巢和伦敦温布利体育场;一个体育社团,不仅仅是开展体育活动、实现全民健身,更是城市的特有符号与文化象征;一场体育赛事,不仅只是运动员竞技、观众娱乐的产品,更是城市的专属名片,如广州亚运会,让这座千年商埠、华南重镇展示给世界,不仅让世界了解广州、提升了广州的国际知名度,更重塑了广州在中国乃至世界的形象。

体育的魅力不仅在于能让人强身健体,更在于它所造就的社会凝聚力。而提高城市凝聚力,提高大众对城市的认可,孕育优良的社会风气,塑造城市的完美形象和人文精神,正是体育的价值功能所在。

2.2 城市对体育的影响

城市化实际上是一个地域实现人口、社会经济、医疗保健、人才科技、商业、交通服务等集聚的发展过程,同时也是逐步打破传统生活方式的动态过程。研究得出,我国的城市化于2010年已经达到44.8%,预计在2020年达到60.0%[8]。国家中心城市的出现,更是城市文明的标志,是体育事业发展的重要后勤保障基础。

2.2.1 城市化进程孕育体育产业的出现

城市的发展与形成是该区域经济、文化、政治、科技等众多因素作用的结果,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必然带来服务业地位的逐步提升,在此环境影响下的产业结构开始改变传统的发展模式,实现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而体育产业在此背景下占据国民经济体系的一席之地。理论和实践双重证明,一个区域的现代化程度与区域的服务业活跃度成正比例关系,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必然促使服务业慢慢取代工业化占据主导位置。

2.2.2 城市经济是体育发展的驱动力

事实证明,城市化的发展不仅能够促进城市居民收入的提高,还能促使其消费观念的转变和购买力的提升,人们的生活方式也开始从对生活必需品需求向奢侈品需求转变、对物质需求向精神需求转变。随着人均收入的提高,人们对生活品质的追求也越来越高级化,越来越注重生活的舒适度和自我体验,体育的发展潜力凸显出来。研究表明,人均可支配收入与体育消费呈正相关关系[9],见表3。

表3 人均可支配收入与体育消费关系

2016年广州市统计年鉴显示,2016年,广州市GDP为19610.94亿元,比2015年增长8.2%。城区居民可支配收入达到5.094万元,较上年增长9个百分点;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是2.14486万元,较上年增长11个百分点。广州市民消费品价格指数为102.7%,较上年增长2.7%;服务项目价格指数为102.8%,比上年增长2.8%;教育文化和娱乐为101.3%,比上年增长1.3%;医疗保健为102.7%,比上年增长2.7;其他用品和服务为104.0%,比上年增长4.0%,见表4。城镇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32.8%,各项指标已进入小康水平,居民进行体育消费有了充裕的经费支持。

表4 2016年广州市民消费价格指数 %

从上表不难看出,广州市民的消费需求正向服务行业转变,这一消费结构的调整显示了文化市场的巨大潜力和居民购买力的强大,将刺激作为重要文化市场之一的体育市场成为新兴的热点市场,体育娱乐休闲也将成为居民的日常消费。

2.2.3 城市人口是体育发展的前提

人口数量越多,对应的体育人数也就越多。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伴随着人口的急剧上升,为体育的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和潜在的消费市场。以美国城市为例,城市人口数量与职业球队数量呈正比例关系,见表5。美国的橄榄球、冰球、篮球和棒球比赛每年分别拥有1700万、1600万、1900万和7100万现场观众,众多的球迷带来巨大的效益。

城市人口数量不仅带来潜在消费的扩大,城市居民对生活品质的追求促使体育服务业和体育消费力的逐步加强、使市场规模不断扩大,强大的市场需求刺激了体育事业的兴起。目前,我国正处于转型阶段,人均收入和人均消费不断提高,人均体育消费的目标是体育消费占到人均收入的2%~3%[10]。

由于权力桀骜不驯,野性十足,加之与之相关联的事物对象众多、关系盘根错节、异常复杂,因而编织打造一个能使其循规蹈矩的制度笼子也决非易事。我们务必慎重以对,既不能借口工程浩大而无限制地拖延编织之工期,也不能以需要迫切为由粗制滥造而不顾其工程质量。正因为是这样,所以有必要对其编织制度笼子的步骤和方法作一讨论。

表5 97年美国部分城市人口数与职业球队信息对应

2.2.4 城市配套是体育发展的保障

城市化水平越高,城市配套的基础设施也必将越完善,这是体育事业不可或缺的基本环境,更为体育事业发展条件提供基础平台。纵观国内外大型的体育赛事,每天都会聚集大量的观众、运动员、记者、工作人员,这就需要高度发达的交通、通讯技术、酒店、餐饮等配套设施方能保证赛事的正常进行,这些体育赛事所需设施条件,是一个城市综合实力的体现,是城市的基本功能和特征所在,是城镇及乡村地区力不能及的。从赛事主办地来看,实践证明,凡知名赛事都集中在世界各大城市中,且赛事等级与城市等级呈现正比例关系,城市配套设施越是完善,能够主办的赛事级别也就会越高。所以每个首办奥运会的国家都会将主办地定在本国首都。

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在美国的城市发展规划当中,体育场馆的建设作为了一项硬性指标,此后各地方政府争相兴建大型体育场馆,建设规模是越来越大,设计风格越来越奢华,俨然是将体育设施当作城市名片[11]。

3 体育与城市融合的机理分析

3.1 融合因素

3.1.1 体育的竞技性与城市的不断创新精神

正所谓“无竞技,不体育”,激烈的竞技性是竞技体育最本质的特征所在,也是竞技体育区别于其他运动的主要方式之一。竞技体育过程中,运动员不断的突破极限、超越自我,使体育赛事扣人心弦、充满无数可能,正是这种激烈的竞争和不断的超越精神赋予体育赛事精彩纷呈的观赏性和强大生命力。而体育赛事的竞技性与广州这座城市独特的追求卓越和不断改革创新精神文化息息相关。近代广州竞争激烈、节奏飞快,是一个务实求真、高效、“因材施教、因地制宜”的城市。广州人做事精细、精益求精、追求卓越、敢于创新,体育与城市的融合更是加快向国际化大都市迈进的步伐。

3.1.2 体育的规则性与城市的公正法治意识

体育经过上百年的演变和发展,已经形成了一套较为完整而全面的规则,“公平、公开、公正”的价值观已深入体育赛事和人心,当然这也是体育精神和事业得以传承和发扬的基本条件。体育赛事的公平竞技性同时也代表着对社会公德的追求,映射着现实生活的美好。广州这座城市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气质与城市体育的规则性也是分不开的。广州市居民积极支持申办专业化的大型体育赛事,同时也反应了城市居民对社会公平规范的追求,对公平竞赛的精神诉求,是社会文明进步的体现。这是也是广州亚运会、全国运动会、苏迪曼杯羽毛球赛、全国大学生运动会、亚洲男篮锦标赛、广州国际女子网球赛、世界乒乓球锦标赛等大型体育赛事在广州市举行的重要原因。

3.1.3 体育的全球化与城市的开放包容性

当代体育国际交流,全球性赛事的举办能够促进国际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科技等的合作和交流,是开放城市、实现与国际对接的桥梁及实现城市国际化的最直接表现。2013年的苏迪曼杯、2016年世界汽车漂移系列赛、2016年世界青年攀岩锦标赛、2017年世界马拉松赛、2017年世界保龄球公开赛等国际性赛事在广州的成功举办,吸引了大量国际高水平运动员、全球媒体、世界著名赞助商,极大地促进了国际交流。同时,广州市举办的2016年世界经济论坛、2017年财富全球论坛和每年的广交会等大型盛会与之相呼应。广州这座华南重镇的开放性、包容性与国际体育相碰撞,为中国传统文化、西方文化、体育文化等互动和交融提供平台,形成一种独特的岭南文化。广州这座城市的名字也伴随着这些体育赛事和盛会在全世界回响。

正因体育的竞技性、规则性、全球化特点和广州特有的城市文化,两者是相互联系、存在融合因素的,见图2。

图2 广州体育与城市融合因素分析

3.2 融合的基本模型

在研究体育与城市的互动关系及其融合因素的成果基础上,运用系统理论的方法来构建动态融合模型,以此来分析生成的新业态系统的动态融合机理。

融合指的是两种或多种具有不同特性的事物间,经过相互碰撞、相互交叉、相互渗透到相互吸收,最后交融合成一体形成新业态的过程。在此动态发展过程中,事物间通过能量的传递、交换导致彼此间的制约、排斥或者发展、吸收。制约、排斥将会导致融合双方原有特征的削弱或部分属性的丧失;发展、吸收将会导致融合双方原有特征的加强或属性的扩大。最终交织叠加生成一个聚合不可分割的统一整体[12]。从融合的过程不难看出,融合双方必然存在某些联系,且生成的新业态会导致原来属性的变化。因此,融合的基本模型就是体育形成的发展圈与城市形成的制约圈的对立、统一或排斥、吸收所形成的有机复合体,见图3。

在图3中,体育在优化城市产业、拉动城市经济、促进城市就业和塑造城市形象等4个方面形成发展圈;城市在产业结构、配套设施、经济实力和人口数量上形成制约圈。两者通过发展圈和制约圈的融合生成复杂的新业态系统。

图3 体育与城市融合模型

3.3 融合的机制分析

根据系统理论,假设A和B分别为体育的影响因子和城市的影响因子, VA和VB分别为体育与城市的融合速度。由于体育与城市之间相互促进的关系,那么融合系统V与VA和VB之间存在一定的函数关系,即V=f(VA,VB)。因此,可以通过V的变化来研究A和B的融合关系。我们假设体育与城市之间的关系具有一定周期性变化规律,整个体系满足于S型发展理论,最后再将V=f(VA,VB)的函数关系映射到二维平面上来[13],见图四。那么α满足tgα=VA/VB,依据α的取值即可确定整个体系的融合程度。

图4 体育与城市融合的映射二维平面

当0°<α<45°时,0≤tgα<1,这一阶段城市发展较慢,体育开始萌芽,两者逐渐促进。此时应该寻找城市发展的突破口,积极引导体育事业朝良性方向发展。当α=45°时,tgα=1,这一阶段体育与城市同步发展,但由于城市先于体育发展、它较为成熟。此时应积极把握,引导体育促使城市发展。当45°<α≤90°时,tgα≥1,此阶段体育飞速发展,同时体育的发展圈对城市的制约圈提出更高要求。当前阶段应控制好体育发展的阈值。当90°<α≤180°时,tgα≤0,本阶段城市化进程减弱,体育发展放慢。此时该寻求原因促进城市发展,保护体育、防止其瓦解。当-180°<α≤-90°时,虽tgα≥0,但此时融合的机制已经瓦解,两者均出现倒退。此时应另寻出路。当-90°<α≤0°时,tgα≤0,系统发展缓慢,两者相互均无影响。此时应利用优势加速发展。见表6。

表6 体育与城市融合的演化周期分析

3.4 融合的运作模式

模式是指为了达到某种效果或某一目的,行动主体通过思维构建的某些认知图式和规划的行动指南[14]。研究得出,广州市体育与城市融合的协作模式主要分为一体化模式、专项化模式和双重化模式三种分类,各融合模式具体特征、运行方式、适应范围见表6。

3.5 融合的基本困境

3.5.1 体育的契约精神与城市的政治意蕴间的矛盾

我国国情遵循“大政府,小社会”的运营逻辑,城市间的政 治意蕴过于强烈,体育事业无法完全按照市场准则发展,处处受到行政的干预。从现有的体育赛事实际运营过程来看,政府还没有放开体育类社团、体育俱乐部和职业体育之间的产权关系等,致使培育职业体育、发展体育市场困难重重;从大型赛事代表队来看,大多数比赛也都是以省为代表,并非城市自身,城市品牌难以突显。因此,如何发展和寻找出适合城市本土特征的体育发展机制,如何使体育机制、形体和制度更加契合城市本土的文化气质,如何建立一条既能够彰显本土城市理念又能够契合本土体育特色的中国特色体育道路将是当前面临的首要任务。

表6 体育与城市融合的运作模式分析

3.5.2 城市体育经济综合体的缺失

作为城市文化和体育文化直接互动场所的体育设施,不仅仅是赛事的活动场所及城市的标志性建筑,更是城市发展公共空间最有效的物质支撑和最重要的城市文化印记。实践证明,良好的居住环境规划、完善的商业设施和优质的服务配套协同,可以将本区域的体育场地升级为体育经济综合体,而此体育经济综合体又必定成为城市中心及城市再发展的重要手段。而我国城市的体育设施大都建设在开发区或郊区,居住环境落后、商业服务稀缺、配套落后,仅仅只是服务于体育赛事,赛后利用率低下或赛后关注点单一,没有从整体规划上将体育设施纳入城市综合发展计划之内,由此造成赛后设施的闲置,甚至荒废。

3.5.3 体育生活化的欠缺

体育精神的渗透和体育明星效应是城市精神发展的内在动力,对城市形象塑造和品牌的普及具有重要的价值意义。体育能够为城市带来一系列的如情感、影像、体会等符号经验的区分城市痕迹和价值观认同体系,区域文化的划分开始打破传统的城镇区域分界线,决定城市的区域[15]。但在当前我们就体育生活化认识中,体育的社会文化功能还没有被透彻意识到,也没有充分挖掘到体育的潜在价值,对体育的认同更没有做到身体力行。体育作为一种社会文化,并没有融入人们的日常行为及价值观当中,没有形成出一种社会制度,没有内化到生活习惯之中。且重构和创建体育生活化,需要长时间的积累,这也恰恰是当前城市化进程中我们所欠缺的。

4 体育与城市融合发展的策略

4.1 制定体育与城市融合发展的政策

城市规划的核心要素应该是建立在国家利益范围之内、以维护人民利益为基本目标,宏观把握资源的开采和运用,以求达到城市社会经济、文化、科技、人才和体育的协调可持续发展[16]。当前我国的经济体制与发展战略的转变给体育与城市的融合发展创造了机遇,因此在把握体育与城市融合发展的机遇条件下,战略必须定位于国家政策范围内及城市环境背景下整合一切可整合之资源,构建一个现代化城市体育经济综合体的管理新体制,推进城市商业、服务、文化、经济和体育等一体化的进程,形成一个全面的现代化城市,而这需要政府自上而下的政策支持。实践证明,由中共中央国务院制定的体育、城市融合发展战略定位,能够充分开发全国资源、全面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体制优势;而单个城市的发展经验又能为全国城市的发展提供理论依据,进而推动整个城市的发展[17]。

4.2 建立一个四位一体的规划管理系统

体育与城市两者融合最重要的目的是实现价值观的统一,实现体育人文价值与城市政策的协调发展,建设一个具有政策体系、价值体系、人文体系、运营体系四位一体的规划管理体系,使其在建设过程中的资本和文化形成流通空间[18]。将体育的社会文化功能和城市资本与国家政策紧密结合,使融合的人文体系、政策体系、价值体系、运营体系协调发展,酝酿出一个全新的具有中国特色、城市特点、新时代特征的科学规划管理体系,使体育的发展、城市化的进程与新时期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国际大都市的建设理念相适应。

4.3 提升软硬实力

体育与城市融合的最终目的就是为了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促进城市向更高层次发展,这就必然要重视城市基础设施、人文关怀、文化艺术、人才科技及环境等软硬设施的建设。例如2010年的广州亚运会,给广州城市的建设和广州体育的发展带来了全新的契机和要求。广州在城市道路建设、城市通讯设备、房地产开发、城市旅游、公用事业、城市市容、城市服务业及亚运专项工程等方面都取得了巨大发展,绿色体育理念、科技体育理念、人文体育理念深入人心,广州俨然已成为一座现代化的国际大都市。2010年2月,广州也被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定位为首批国家中心城市。借助国家中心城市的定位、广州亚运会成功举办的发展契机,给体育与城市的融合发展提供启示,更为其他城市及体育城市的崛起提供实践经验,归根到底,其核心任务就是对软硬件实力的提升。

猜你喜欢
融合体育发展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从创新出发,与高考数列相遇、融合
国企发展如何提高“质感”——以陕汽党建引领发展为例
《融合》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我和这个世界巧妙地融合在一起了
我们的“体育梦”
教师发展
媒体的五个融合和两个不融合
体育一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