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月霞
摘 要 设计丰富的教学活动,通过视算、听算、抢答、开火车、小组竞赛、闯关、游戏等,激发学生计算的兴趣,从而使学生在计算练习中化单一为丰富,化枯燥为有趣,让学生在“好玩”的练习中计算能力得到提高。
关键词 低年级;丰富的活动;提高计算能力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8)35-0229-01
小学低年级计算教学内容:是20以内的加、减法,100以内的加、减法笔算,表内乘法、除法计算,这些内容都是进一步学习计算的重要基础。低年级作为关键的起始阶段,加、减,乘、除法的入门学习,必须从小培养计算技能,逐步形成良好的计算习惯,为以后的继续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如何提高小学低年级学生的计算能力呢?下面谈谈我的教学方法。
一、教学中重视学生理解算理,突破难点
在教学中注重直观演示,实践操作教学,指导他们通过观察活动感知认识。例如:在进位加法教学中,怎样突破凑十法教学难点?我在教学中重视演示法,实践操作法教学,通过让学生动手操作分一分小棒的活动,让他们明白:先凑成十计算起来比较合理,也比较方便的凑十法算理,在明白算理的基础上进行各项练习,避免计算上的错误,提高计算正确率。在乘法口诀学习中,也是先指导学生通过摆学具、理解乘法的意义: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用乘法计算比较简便。从而快速记住了乘法口诀。在100以内数的笔算中,也是注重笔算的算理指导,学生通过拨计算器实践操作明白算理: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加起,个位满十向十位进一。笔算减法最容易出错,在突破难点中一定让学生明白:个位不够减从十位退一,加到个位上再减,十位少了一个十再减,总之在计算教学中要注重算理理解,突破学习难点,在明白算理的基础上提高计算速度和准确性。
二、设计丰富的教学活动,让学生在“好玩”的计算中提高
设计丰富的教学活动,通过视算、听算、抢答、开火车、小组竞赛、闯关、游戏等,激发学生计算的兴趣,让学生在“好玩”的练习中计算能力得到提高。
(一)口算练习法
在计算教学中,口算是估算和笔算的基础,口算的速度、正确与否直接影响到计算能力的提高。我们发现:当学生20以内加减口算不熟练时,在进位加和退位减计算时出错较多。当有些学生的乘法口诀还不能熟练背诵时,导致试商出错。必须加强口算训练,我们可以根据教学内容每天适时适量地进行一些口算训练,坚持做到“每节课有口算,天天练口算”。
(二)游戏练习法
我根據小学生的特点,设计适合他们越容易记忆而好玩的练习方法,激发他们的计算兴趣。例如:以游戏的形式应用1-9的乘法口诀进行乘法计算练习,利用学具盒提供的“数字转盘”卡片制作一个转盘。两人一组,每人各转两次,计算出两个数的乘积,比比谁的积大。这种形式比较灵活,可以在家里跟家人玩,可以下课跟同学玩,既可以按顺序练习,也可以打乱顺序进行练习。
(三)计算训练法
计算教学的一个重要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运算能力的形成需要平时坚持进行一定量的计算训练,包括基本口算、常规计算、灵活估算和简便计算等。例如:在100以内数的减法中,在学生熟练掌握不进位加、减法后,再进行进位加法和不退位减法的专项训练,再进行进位加法和不进位减法的综合练习,让学生在各项训练计算中一步步做到:正确、有据、合理、整洁,通过持之以恒的训练练习,学生计算的正确性和熟练程度大大提高。
三、培养学生学会对错题的整理和分析
我平时重视学生错题的收集和整理,在批改作业中准备一本记录本,将学生计算中的错误分类记录下来,从中发现共性错误,找出典型错例,便于教学中“对症下药”,通过分析、讨论,使学生明确错误原因,再有目的地进行专项训练,防止出现类似的错误。例如:发现有的学生可能书写不规范,导致数字变形,就把变形了的数字看成其他数字,以致出错;也可能是态度不端正,只求完成任务,不仔细看题,从而造成错误;也可能“贪快”出错;也可能乘法口诀还不能熟练,导致出错;特别是找出算理不清、方法不对的典型错例,组织学生剖析根源,找出“病因”,然后再有针对性地设计专项训练,有目的地进行“治疗”。同时,我也要求学生每人准备一本错题本,要求学生进行“错题整理”,把自己作业错的自觉改正过了,有空经常翻阅,反思。
四、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平时要求学生书写整洁、规范,看清数字一步一步地计算。特别是书写阿拉伯数字和运算符号,只有写对写好才是计算正确的前提。其次要养成认真审题的习惯,也就是要看清题目要求在正确理解题意的基础上去计算;最后要培养学生认真检查的好习惯。总之,小学生的计算技能不是一时半刻就能提高的,提高小学生的计算能力,不但需要学生刻苦学习,更需要老师在教学中大胆创新,不断探索出更适合提高小学生计算能力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在数学的广阔天地畅游。
参考文献:
[1]龙玉菲.浅谈如何提高小学低年级学生的计算能力[J].教师,2017(7):52.
[2]张琳.提高低年级学生计算能力的策略[J].课程教育研究,2014(30):1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