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做到小学语文教育与道德法治教育的巧妙“结合”

2018-07-24 15:53刘周长
内蒙古教育·科研版 2018年5期
关键词:道德法治结合小学语文

刘周长

摘 要:叶圣陶先生曾讲过:“学习语文并不仅仅是让学生学会阅读、学会表达,更为重要的是让学生学会如何做人。”新课程理念强调和倡导在教育教学中不仅要让学生对应知应会的知识实现充分的掌握,而且要强化学生良好思想道德素养和法治观念的培养,不仅要告诉学生大的道理是什么,还应当让他们懂得哪些是应该做的,哪些是不能做的,哪些是正确的,哪些是错误的,帮助和引导小学生形成明辨是非、判断正误、厘清黑白的意識。因此,可以将道德法治教育充分地融入到各个学科的教育教学之中,实现学生道德法治水平的持续性提升。本文主要对如何做到小学语文教育与道德法治教育的巧妙结合进行分析和探究。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育;道德法治;巧妙结合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1216(2018)05B-0034-02

当前社会思潮多元多变,受其中不良因素的影响,中小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存在着很大的问题,绝大多数的学生都存在或轻或重的心理问题,更让人感到担忧的是,发生在中小学生身上的违法犯罪问题时有发生,而且还呈现团伙化、低龄化、严重化、上升化的趋势。究其主要原因在于中小学生自身在道德观念上比较淡薄、法律意识较为缺乏、在自我保护上不够有力。“教书育人”是为人师的重要使命和责任,教师不仅应当教会学生知识和内容,更应当在教育中注重提升学生的思想道德素养和法治思维观念。

一、强化对教材内容的挖掘与延伸,实现小学语文与道德法治教育的巧妙结合

很多小学语文教材中的故事、事例等都是专家们在精心挑选字、词、句及其教育意义的基础上选择的,对于小学生们的价值观念、行为习惯的培养等方面进行了充分考虑,是完全符合道德法治导向和要求的。因此,小学语文的课堂不仅是教学生们理解、表达的课堂,还可以成为道德法治教育的“先锋阵地”。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一定要对教材有着更深层次的把握,对于语文教材中表面的基本知识的把握要在详细的教学目标的指导下进行,对于整个小学阶段的道德法治应当具有什么样的要求、实施何种教育策略,达到什么样的教学目标等,都要做到心中有数,特别要将小学语文教材中的道德法治内涵进行充分地挖掘,在教学过程中,将其充分地延伸和展现出来。比如,在《悯农》一文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在对文章的生字、生词以及中心思想等进行阐述之后,在这个基础上,教师可以将故事的内容向德育方面进行引导,比如,大家通过这首诗学习到了农民在种田过程中的艰辛与不易,再结合学生们都熟悉的《锄禾》一文,引导学生思考大家在日常生活中应当注意什么?有的学生回答要节约粮食,吃饭的时候要实施“光盘行动”;有的学生回答要尊重农民的劳动成果。又如,在《狼牙山五壮士》一文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将内容进行延伸,让学生们认识到今天的幸福生活是由先辈先烈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要热爱伟大的祖国、伟大的党,珍惜今天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长大后要立志报效祖国,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通过这样的教学,使道德法治中的“勤俭”“节约”“爱国”“奉献”等价值观念融入学生们的心田。而在《和时间赛跑》一文的教学中,则应当强化“时间”的重要性,为学生们讲清楚一分钟能够做什么、一个小时能够完成哪些任务,帮助和引导小学生树立起良好的时间观念,在学习和生活中形成珍惜时间、充分利用有效时间的良好习惯。

二、强化课外活动中的针对性引导,实现小学语文与道德法治教育的渗透融合

河北师范大学的吴丽梅教授认为:“有计划地组织开展易于身心健康成长发展的活动,并能为学生们所理解和认同,往往能够收到良好的教学成效。”在进行道德法治教育的过程中,教师要发挥课外实践活动的载体作用,将道德法治由书本教学的“纸上谈兵”转变为两者结合的“知行统一”。在实际过程中,小学语文教师应当有意识、有计划地组织和安排小学语文的课外活动,不仅要让学生们的知识得到丰富、思维得到拓展,还要让小学生们的思想道德素养得到提升。比如,教师可以组织以“道德法治”为主题的演讲比赛和征文比赛等活动,有意识地将“中国梦”“好人好事”等方面的内容向学生进行渗透,让学生们在演讲与写作的过程中更深刻地感悟道德、体会德育。在课外活动中,应当强化道德法治的渗透,比如,学生们有乱抹乱画的要及时进行制止,有不遵守公共场合秩序的要及时引导教育,学生们遇到一些困难时,倡导其他同学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等。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对相关的法律知识进行学习和讲解、交流和探讨,还可以邀请一些法律专家到学校为小学生授课辅导,讲解一些与小学生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法律常识,让学生们逐步形成良好的法治观念,从点滴小事做起,养成讲文明、重品德的良好习惯。

三、强化作文写作中问题的发现与纠正,实现小学语文与道德法治教育的有机结合

当前社会多元多变的价值观念日益凸显,特别是网络不良信息的渗透对于小学生的价值观念产生了剧烈的冲击和影响,致使很多小学生在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上难以厘清正误、分别美丑。在作文的写作过程中,也经常出现主题和中心思想不符合德育导向的问题,在一些观点上存在偏激甚至颠倒的问题,教师应当有针对性地进行引导,特别是从道德法治上提供基本的价值标准和要求,比如,有的小学生在《狼与小羊》一文的读后感写作中竟然认为:“人善良就是会被欺负的,对于恶人不应当姑息迁就,否则自己会吃亏,对于残暴的恶人就应当采取以恶治恶的态度和方法,以暴力手段打到他心服口服为止。”这样的思想和观点从根本上讲是绝对错误的,如果任其发展下去,必然会对孩子的终身发展产生极为不利的影响,必须从道德法治上找依据、找方法,寻求解决的办法和路径。在作文的批改过程中,教师必须高度重视类似的错误思想和观点,采取谈心谈话、积极交流、列举一些善良必然能够得到好的回报的例子,对学生的思想进行校正,使之取得正确的思想认识,让学生们从思想深处赞扬真善美,贬斥假恶丑,为学生身心的健康成长奠定坚实的基础。

又如,在为学生布置的《一件令我难忘的事》这一篇作文的写作中,有的学生写道:“有一天叔叔到我家做客,爸爸妈妈出去买东西了,就剩下我和叔叔两个人了,在上厕所的过程中我发现叔叔在翻妈妈的包,并从中拿走了一部分钱,当叔叔意识到被我发现时,就告诉我说‘我给你买一个电动飞机,不要把这事告诉爸爸和妈妈。于是,受电动飞机的诱惑,最终,我没有将这件事告诉爸爸妈妈。但这件事情我一直耿耿于怀、难以忘记,觉得这是对爸爸妈妈的不诚实。”从学生的作文来看,他并不清楚自己所犯的错误是什么,并不清楚这一事件的法律意义和法律责任。于是,在作文评语中我写道:“叔叔的这一行为不是一般的行为,而是属于盗窃行为,是违法行为的一种,你没有将这一事件及时告诉爸爸妈妈,实质上是对叔叔违法行为的一种包庇,也是违法的,严重的还可能构成犯罪。希望你能够及时地改正自己的错误并从中吸取深刻的教训,从小就努力做一个懂法、守法、知法、用法的人。”

四、结束语

笔者认为,小学语文教育教学与道德法治教育有着众多的交集与契合点,科学、恰当的教学理念的融入交互,巧妙结合的教学方法能够使二者同步提升,在教学中,教师应当做到在语文的课外活动中实现道德法治的“渗透”,在语文的课堂教学中有意识地向德育“靠拢”,在小学语文作文的写作中强化德育的“引领”。

参考文献:

[1]龚劲松.浅析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法制教育的策略[J].课外语文,2016,(18).

[2]倪永平.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法制与道德教育[J].都市家教,2014,(11).

[3]余小利.浅谈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巧妙渗透法制教育[J].都市家教,2013,(7).

[4]林萌.浅议法制教育与道德教育的互动[J].新课程,2014,(3).

[5]岳亚丽.刍议小学语文教学与法制教育有机结合的途径[J].才智,2014,(13).

猜你喜欢
道德法治结合小学语文
发展学生核心素养 助推道德法治课程建设
浅谈道德与法治教学如何与传统文化相结合
加强道德法治教育 做品学兼优文明人
绘声绘色,童声飞扬—绘本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中的应用研究
浅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视阈下技校生美术欣赏能力的培养
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带来的双面性效果分析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
拨动情感之弦,让语文课堂绽放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