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翠娟
摘要:在素质教育的今天,正确引导和合理安排器乐教学内容,将能更好地提高学生的音乐素质与人文素养。本文以初中音乐教学为例,分析了器乐进课堂的意义,并对课堂教学实践进行了思考,旨在为初中器乐教育教学提供一定的参考与借鉴。
关键词:器乐;演奏;课堂教学;教学实践
中图分类号:G623.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8)15-0221-01
器乐是相对于声乐而言,其完全应用乐器进行演奏,演奏过程中,不用人声或人声处于附属地位。初中生正处于身心发育的关键时期,其“三观”正在形成,在音乐教学实践中,正确引导和合理安排器乐教学内容,将能更好地提高学生的音乐核心素养,促进其综合素质不断提高。
一、器乐进课堂的意义
2011版音乐课程标准提出“音乐的教学内容包括感受与欣赏、演奏、演唱、识读乐谱、创造五大部分”,并对演奏部分的教学,提出了细分要求,这充分说明了器乐教学已成为音乐教学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一)有助于提高学生的音乐核心素养
音乐核心素养是学生在音乐学习中应达成的有特定意义的综合能力,是基于音乐知识技能却又高于具体的音乐知识技能,具有综合性、发展性和实践性特征。器乐学习强调感受、体验、鉴赏,是通往体验音乐的桥梁,可以使学生将器乐演奏、乐曲的感受与体验等融为一体,从而获得更强烈的情感体验,激发起想象力和创新能力,进而提高学生的音乐核心素养。
另外,器乐演奏需要手指灵活地做大量运动,这样也能促进学生思维发展及左右脑平衡。
(二)有效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
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也是音乐学习的根本动力和终身喜爱音乐的必要前提。传统的音乐教学都是按照导入、聆听、范唱、学唱进行的,在周而复始中,学生的学习兴趣不高。器乐进课堂,可以使学生亲自动手演奏,充分满足了学生的好奇心理,学生对音乐的学习也会被充分激发出来,从而有效提高课堂参与度。
(三)有利于促进音乐教学目标顺利达成
在以往的音乐教学中,一般课堂教学都是以唱歌为主,把器乐融入到音乐课堂中,不仅丰富了课堂教学内容,也激发了学生的兴趣与积极性,培养了其实践与创新能力,這将有助于促进教学目标顺利实现。
二、器乐进课堂教学实践策略
(一)选择合适乐器,激发学生的兴趣
简单易学的乐器,如竖笛、口琴、葫芦丝、口风琴、小型的打击乐等,最易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这些乐器发音容易,指法简单,演奏技巧简练,携带方便,学生比较容易掌握,学习周期相对较短。例如,以竖笛为例,大部分学生在五节课内,就能基本能掌握两个八度音阶和初中音乐书本中等难度歌曲的演奏,学生能获得成功的喜悦和更深刻的音乐的美好,从而保持住对音乐的学习欲望,课堂实践参与度高,参与面广,学生往往会以极大的主动和热情投入到学习中。
(二)搭建器乐表演平台,提高学生自信心
心理学研究表明,成功的喜悦体验会激起无休止的追求意识和力量。在器乐课堂教学实践中,笔者发现大多数初中学生都缺乏在陌生人面前表演的勇气,主要原因是信心不足、表演经验不足等。在竖笛进课堂教学实践中,笔者在学生学习到一定阶段后,就尝试采用课前五分钟表演的方式,为学生提供表演的平台。在笔者的鼓励下,一位学生吹奏了《金孔雀轻轻跳》,尽管其演奏不是很完整,但由此激励了其他学生的参与激情。在教学实践中,笔者还经常与学生创作音乐情景剧,使学生都能获得器乐表演的机会和平台,使得整个班级音乐学习氛围非常浓厚和活跃。
(三)创新教学手法,提高音乐素养
世界三大音乐教学法是指以音乐教育家达尔克罗兹、柯达伊、奥尔夫命名的音乐教育法。这三大教学法都有自己的优点。将先进的教学法引入课堂,不仅可以丰富一音乐课堂,开拓学生视野,还能解决器乐不足的问题。例如,奥尔夫乐器是奥尔夫音乐体系的重要一部分,很多音乐教学活动都需要奥尔夫乐器来协助完成。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坚持从学生出发,集原本性、即兴性、创造性三大原则于一体,融合了说白、律动、舞蹈、戏剧表演乃至绘画、雕塑等艺术手段,重视对本土文化的结合,使学生在音乐学习中能动手动脑,并能通过动作、语言等全身心地来感受音乐,从而有效提升其音乐学习兴趣和音乐综合素质。奥尔夫音乐教学法使整个音乐教学变成具有综合性的系统教学工程,师生共同进行创造性的音乐活动,从而使学生在寓教于乐中提高音乐素养和健康情感。
三、结语
器乐进课堂对提高初中音乐教学实效和学生综合素养具有积极的意义,在教学实践中,初中音乐教师应立足学生实际,不断创新器乐教学的理念与方法,积极探寻有效的器乐教学实践新途径,从而促进器乐教学效果与质量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