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互联网+”在企业运营活动中的不断渗透,塑造着新的商业形态,代表着新时代下的先进生产力,因此企业管理方式也需要进一步变革,在现代社会无边界组织、跨界整合以及大数据的不断发展趋势下,“互联网+”人力资源管理推动了电子化人力资源管理方式的形成与发展,它代表着组织企业的管理模式顺应着时代发展,是新时代下人力资源管理模式的变革。
关键词:互联网+;人力资源管理模式;先进生产力
“互联网+”技术与人力资源管理的结合,顺应了时代发展的同时,考虑到组织与企业的技术、管理、员工的多重作用下构建的新型管理模式。互联网思维适应社会的先进生产力,企业与组织也因此迎来了管理方式的变革发展。随着组织的虚拟化与新生代员工的涌现,“互联网+”模式打破了层级式的组织框架,形成了新型的内部协同管理网络。因此企业应运用互联网的思维,进行人力资源管理。
一、传统人力资源管理模式中存在的问题
传统的人力资源管理,是指在经济学与人本思想的共同指导下,对组织内外相关人力资源进行一系列的招聘、甄选、培训与报酬等管理形式,是指为了满足组织当前的要求以及未来发展的进一步需要,对人才进行有效运用,以保证组织目标的进一步实现与组织成员的进一步发展。传统的人力资源管理,作为组织的职能性管理,管理的原则与中心是“以人为本”的思想与理念。通过对人才的投资、培养、激励与开发,来达到组织的目标。
1.组织缺乏凝聚力
传统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注重以人为本,但组织框架对于人的影响力不大,容易出现组织内部人员互相分离,不愿意协作的情况,组织缺乏凝聚力,成员在工作时也缺乏团队意识与合作意识。这样的工作环境较为冷漠,很难激发成员的工作动力,在单独工作的环境中,成员也缺乏工作热情,这样员工的潜力无法得到发挥。
2.传统人力资源管理模式工作较烦琐
传统的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中,需要处理大量的行政文案,需要对组织人员各个方面进行分析与处理,因此传统人力资源管理模式下的工作量十分巨大,而工作重心在于處理行政文案,导致人员对于其他方面的工作能力不足,因此影响了企业整体的发展,影响了企业整体竞争力的发挥与企业整体战略目标的实现。
3.缺乏合理的人力资源规划战略
在传统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下,对于人才的培养能力较为有限,在人才的任用、培养等环节都缺乏较为清晰的战略规划,为了组织更好地发展,应当从宏观的角度考虑人才选用的规划,而传统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缺乏这一方面的规划。因此,在传统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下,人才很难发挥其潜能,无法真正为组织做出更多贡献,人才的能力也得不到发挥。并且由于其组织结构较为死板,阶级意识严重,无法为人才提供长远的职业生涯规划,人才很容易对组织产生离心力,造成组织内部不团结的现象。
二、“互联网+”时代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
1.组织结构更加灵活,人才互动途径更加完善
“互联网+”形势下,人才互动更加方便,组织结构更加灵活,阶级意识也较为淡化,传统管理模式中的组织上层具有绝对话语权的局面也随之发生变化,而每一层的员工都有可能成为组织的中心。因此,在这种灵活的人才管理模式下,人才的潜力得到了最大限度地激发,每一名员工都能在组织工作中找到存在感与价值感。
2.建立了新型的人才激励机制
在“互联网+”的人才管理模式下,人才的激励模式发生了改变,从传统的通过加薪来激励人才的方法,改变为提升人员的荣誉感与使命感,实现组织人才双赢的人才激励模式。这样的管理模式使人才获得了更大的主权,拥有了越来越强的自驱力与自我约束力,通过工作提升自我价值的实现,从而获得荣誉感与使命感,这样组织内部的向心力也得以提升。
3.通过大数据,为人力资源管理提供更加准确的数据支持
传统的人力资源管理,数据过于复杂,在进行管理工作时,工作量巨大,数据繁多,容易出现错误,而“互联网+”模式下的人力资源管理就很好地解决了这一问题。利用科技手段,通过大数据,对各种数据做出精确地分析,对于组织与人员未来的发展做出准确地预测,为人力资源管理提供准确的理论依据与数据支持。
三、结论
随着现代社会的不断进步,最大限度地发挥人才的潜能已经成为组织发展的必要手段,“互联网+”的模式下所产生的新型人力资源管理模式,已经成为社会新形势下组织人力资源改造的趋势与途径。
参考文献:
[1]陈梦雨.“互联网+”时代下人力资源管理的新趋势及对策分析[J].通讯世界,2017(18):243-244.
[2]曹玉萍.“互联网+”时代的电子化人力资源管理:理论演化与建构方向[J].财经界(学术版),2016(16):338-339.
作者简介:李梦思(1983— ),广西南宁人,研究生,讲师,研究方向:公共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