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淑慧
摘 要:要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思想品德是灵魂,起着导向作用,为了提升学生综合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不断丰富德育内容,我校开设了“正竹银行”活动,它是我校开展德育工作独特的创新性的评价载体,它以“储存每一分正竹币,努力成为正竹少年而奋斗”为宗旨,目的在于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
关键词:科学评价 全面评价 晋级式评价多元化评价
“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是教育的根本问题和永恒的话题。十八大报告指出:“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指明了今后教育改革的方向。小学阶段是学生品行形成的关键期,我校有效地整合德育资源,积极构建学校德育体系,“正竹银行”量化学生的行为,使德育教育课程化、系列化、主题化,并在实践中逐渐丰富和完善,同时加强学校班主任队伍建设,促进班主任工作能力和育人素养不断提高,为学校大德育建设奠定了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正竹银行”记账单里存的不是钱币,而是同学们的日常行为表现的德育量化考核分,考核分以正竹币的形式进行记录,储蓄卡里的正竹积分代表了学生个人的品德积淀。
一、科学评价,根植于学校特色
山水小学是一所农村小学,附近是一个规模较大的工业园区,学校有1350名学生,其中有95%是外来民工子女。目前我校学区呈现“二多三少”的特点,即:特困家庭多,外来务工人员多,家长中有高学历的少,有稳定工作的少,学生中有固定居所的少。他们跟随父母背井离乡,培养具有像竹子那样“任尔东西南北风”的坚韧与顽强,就显得更为迫切。儿童阶段是良好品德形成的关键期,现实中以分数为重的观念,还牢牢的束缚着家长、学生和老师。由此,本着“为每一个孩子快乐成长奠基”的理念,学校特开展了“正竹银行”活动。
“正竹银行”就是仿照银行储蓄的形式,引导学生把自己的优秀道德行为兑换成相应的正竹币存入“正竹银行”,再以实现小梦想的形式进行消费的一种教育评价新举措。创建“正竹银行”,目的是使学生在学习、实践的过程中,逐步养成具有“善群、虚怀、坚韧、奋进、正直”等竹子品质,并努力成为一名“正竹少年”。“正竹银行”设立“正竹币”,“正竹币”是指从学生的学习、诚信、卫生、孝心、爱心等方面量化成相应的正竹积分而进行奖励的一种积分卡,并制定了学校的评价标准《山水小学“正竹银行”考核评价细则》。
二、全面评价,得利于整体规划
“正竹银行”考核分为两个层次,一是《山水小学“正竹银行”管理考核评价细则》,二是《山水小学“正竹支行”管理考核评价细则》,前者是学校对班级和班主任进行评价、考核,后者是各班对班级中每一位学生进行评价、考核。
“正竹银行”班级考核分两大类:一是常规考核正竹币,一类是奖励正竹币。常规考核实行百分正竹币制,考核细则分为:卫生、文明、纪律、勤学四大方面。每一大項又包括若干小项,每一项设10分正竹币。奖励分两种,即集体获奖和特殊奖励,按照考核细则给予不同币值的加分。班级“正竹支行”的考核与学校“正竹银行”的考核相似,但由各班的班主任负责,对班级中的每位学生进行评价。
三、评价细则,来源于日常行为
1.班级评价——侧重团队意识的培养
“正竹银行”班级考核细则分为:卫生、文明、纪律、勤学四大方面。若某班学生在这四大方面有违规者就按照考核细则扣除相应的正竹币,并在班级储蓄卡上写明扣除原因,予以提醒或警示;若某班学生有拾金不昧或参加学校各类活动竞赛获集体奖,就可以在班级储蓄卡中,奖励相应的正竹币。检查平时都采用“一周一公布,二周一评比”的方法,一周内没有扣分的项目,得一枚正竹中队章,并公布在布告栏,每二周根据四项竞赛正竹积分高低情况,每年级段评出1-2个优胜班,颁发流动红旗。到了学期结束,就根据班级储蓄卡上的正竹积分,评出若干“正竹中队”。通过这种管理模式,让学生在学校中学会自控,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和行为习惯,营造整洁、美丽、充满活力的校园氛围。
2.个人评价——侧重良好行为的养成
以班级为单位,学校设立26个“正竹支行”,班级“正竹支行”对学生个人的考核类似于学校“正竹银行”对各班级的考核,班级设立“正竹支行”,其目的就是对班级里每位学生的思想道德和行为进行管理。学生根据《班级德育量化考核方案》,在各方面对表现好的和有进步的学生按规定在“正竹银行”储蓄卡中存入德育量化正竹积分,称为德育收入。若有同学违纪则按规定“支出”正竹积分,所有的“收入”与“支出”均要由各“分行行长”、“储蓄组长”及当事人认可才有效。每周在班会课让“行长”把上周的正竹币储蓄情况作出评价,好的表扬,不足的提出整改建议,会后班主任也必须多与各学生谈心,多一些鼓励,多一份关心,多一点建议,必要时也可与家长联系,形成教育合力,共同督促孩子的道德成长。坚持做到每周一总结,表扬积分高的同学;每月一小评,每班评出两名“正竹小标兵”;每学期一大评,每班评选出一名“正竹少年”,若干名“星级银行家”,通过这种管理模式,同学们能严格要求自己,都争先恐后地想让自己成为星级银行家,争做具有“善群、正直、奋进、坚韧”等品质的“正竹少年”。
“正竹支行”个人评价具体可分为两种:
(1)晋级式评价——促进学生个性发展
所谓晋级,是不断上升的台阶。平时学生在自己的银行储蓄卡中存满20分正竹积分就可以换取一张“铜竹卡”,五张“铜竹卡”可以换取一张“银竹卡”,五张“银竹卡”可以换取一张“金竹卡”。这些正竹卡的积累直接关系到每学期期末的各类先进评比,年级参评先进必须达到分值(金、银、铜卡储户的标准由各支行根据本行的情况而定),参评先进必须支取分值。标准如下:
校级三好学生、优秀少先队员评比支取分段情况:
校级三好学生、优秀少先队员评比支取分段情况:
一年级 第一学期3张银竹卡。
第二学期1张金卡1张银竹卡。
二年级 第一学期4张银竹卡。
第二学期1张金竹卡加2张银竹卡。
三年级 第一学期1张金竹卡。
第二学期2张金竹卡。
四年级 第一学期1张金竹卡加2张银卡。
第二学期2张金竹卡加1张银竹卡。
五年级 第一学期2张金竹卡。
第二学期4张金竹卡。
六年级 第一学期2张金竹卡加1张银竹卡。
第二学期4张金竹卡加2张银竹卡。
(2)多元化评价——提高学生综合素养
对一个学生的评价必须是综合的,不能是片面的。“正竹银行”的活动评价是多维度的,分别从学校、社会、家庭三大领域对学生进行评价。学校里包括爱卫生、守纪律、团结同学、勤奋学习等,社会中包括献爱心、做好事、助人为乐等,家庭包括有孝心、自主自立,爱劳动等。三大领域中表现积极的都可以挣到正竹币,储存到自己的储蓄卡中。由此可见,从课内到课外,从校内到社会,从学业成绩到综合素养,全都囊括其中。让社会、学校、家庭三方面教育能紧密结合,让道德认识活动道德行为能有效结合,从而提高学生的发展性素养。
班级“正竹支行”的考核情况将纳入学校“正竹银行”的考核结果,“正竹银行”接受各班“正竹支行”监督。这种考核评价的层级管理环环相扣,相互制约,保障了考核有序有效地进行,提高了学校的管理水平,提升了学生的素养。
总之,学生评价不应该只是简单地给学生一个分数,更不应该只是一个名次,它是教学过程中不可分割的部分。“正竹银行”把空洞、抽象的品德教育转化为一种普通的生活方式,学生易于接受,乐于参与。这种考核方法既有益于道德的引领,又服从于考评的制约,增强了学校考核制度的统一性和实效性。学校将继续依托“正竹银行”的平台,更好地优化学生日常行为,提升学生的道德修养,为今后的健康成长积攒丰厚的人生财富。
参考文献
[1]周雄新,童祖群.学校道德银行的内涵、构建和实施[J].聚焦长三角,2013(10).
[2]萬吉成.“道德银行”的与模式的实践与探索[J].德育研究,2015(5).
[3]严海云.建立学生道德银行创建文明和谐校园[J].交流与探讨,2009(2).
[4]任伟华,武玉龙.邯郸市岭南路小学德育评价制度建设探微[J].河北教育,20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