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洪军
小学生在最好的时候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提前做一个品德高尚的人,把道德作为小学德育的主体地位,我们把习惯教育放在首位,而对我们孩子的教育就是行为习惯的养成和教育。怎样培养在校小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是每一位小学教师关注的问题,行为习惯,像时针一样,指导着每个人的日常行为。古往今来,大凡成功的人,都是一些行为良好、持之以恒、养成习惯、养成品行优良的人。可见,行为习惯对一个人的素质在各个方面都起着决定性的作用,经过调查,我们农村的父母整体素质不高,小学或初中文化占了绝大多数,他们大多忙于生活,认为只要抓好孩子学习,其他都无所谓,更不用说对孩子平时行为习惯的教育和养成,与此同时,孩子身上的一些坏习惯就显现出来了。
首先,以身作则,养成正常的习惯
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决定了他们思维方式,小学生对良好行为习惯地认识要在一定的事物的帮助下才能形成。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们要引导学生去自主观察,不要没有方法没有目的的进行观察。教师要注重自身的行为习惯,用自己的言行去影响学生。要有一定的耐心,同时通过有意义的事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感受成功的喜悦和自豪感。
要多表揚学生,发现学生的优点和成绩,把学生的优点和成绩放大,多鼓励学生,让他们充满信心。教学的主导是老师,所以老师要不断的学习新教育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不断的学习新的教育教学理论,并同时运用到教学工作中。不断提高自己教学能力和水平,同时老师还要多与学生沟通,多与学生互动,与学生交朋友,和学生谈心,做学生最好的朋友,这样学生对老师有一种亲切感,在学习上会更加的努力。在教育教学工作中,老师要多充电,多学习,用新的教学思维去适应新的教学模式。同时要善于总结教学中的经验和心得,要虚心学习他人的长处,对照自己教学中的不足,尽快的去完善和提高自己。
1.注重平时学习和生活中的细节,养成良好正确的习惯。
加强对小学生行为规范的教育十分重要。他们年轻,知识贫乏,行为习惯正在形成,要想培养好学生的行为习惯,就要从生活中的小事做起。不要乱扔垃圾,把垃圾扔到指定位置,看到垃圾捡要捡起来,在校园里轻声走动,看老师主动敬礼问好,校服整齐,戴红领巾,学习用品齐全,坐姿、作业书写规范、认真听取他人意见、放学后路队有序等。我们要经常观察自己的学生,善于发现学生中的不良现象,然后用心学习,寻找根源,最后将不良行为习惯扼杀在萌芽状态。我们可以从接触学生最多的群体或个人开始。学生接触最多的应该是小组内的学生,有很多学生经常从电视、家庭、社会渠道中得到一些不良习惯的成形。如果不纠正这种放纵,除了学生自己,势必还会影响到其他学生。这时,班主任可以找一个合适的时间,用合适的方法,对症下药,改造他们,让他们改掉坏习惯。因此,教师是否细心会影响学生习惯的形成。
2.学习渗透,养成习惯。
学生从入学开始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是非常重要的。如果训练方法好,尽快形成良好的习惯,不仅有利于当前的学习,而且会对学生终身有益。因此,培养小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是小学教育的重要内容和途径。我们经常能看到这种现象,有些学生平时不努力,不用功,考试往往得不到高分;我们还可以看到,有些学生只在周末玩,把作业一直做到星期天晚上,开了夜车也做不好。所以要养成良好的学习方法,可以使我们既学得有效率又学得轻松。如果你不能养成好习惯,这些坏习惯不仅不能提高你的效率,还会对你的身心发展产生负面影响。在课堂教学中,必须联系实际,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如在知识传授过程中有机渗透阅读习惯、写作习惯、听力习惯、复习习惯、独立工作习惯、纪律约束、尊老爱幼习惯、热爱劳动习惯、热爱健身习惯等。让学生无意识地受到影响,形成习惯。因此,当我们学习时,最重要的是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3.加强学校、家庭的共同监督,强化学生的良好习惯的形成。
小学生在养成习惯的过程中具有反复的特点,可以运用反复的方法,掌握反复的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是一个长期的、细致的过程,不能操之过急,必须坚持不懈,不断加强,反复抓养成,反复监督。通过长期反复的宣传和实践,学生可以逐渐了解和熟悉学校纪律课的规则,然后可以在教师的指导和提醒下,逐渐形成被强迫遵守的习惯,然后不断深化和实践,最终养成自觉遵守的良好习惯。
4.考核、规范和习惯不断深化实践,最终成为自觉遵守。
评价是促进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重要手段。在日常行为习惯的培养中,要加强对学生平时的检查和监督,通过平时良好习惯的影响,督促学生养成行为习惯。对学生进行安全、卫生、纪律、学习考核,坚持在考核中进行日常检查,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并对粘贴的小饰物表示进步的体现,并及时总结不断完善深化。这样,在教师的指导下,全方位、多角度地开展竞赛,使每一位学生都能时刻严格要求自己,注重自身的言行,按照常规要求去做,也促使少数不符合规范要求的学生进行自我检查,从同学的建议中认识自己,规范自己的行为。同学与同学之间可以相互监督,通过相互监督,督促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是十分重要和必要的。
5.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和氛围,养成共同的良好习惯。
学校是教给学生知识的场所,学生在学校的时间毕竟没有在家的时间长,所以学校,家庭要相互配合。父母的言行将成为判断学生是非的标准。对于儿童要遵守的规章制度,父母必须首先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以其高尚的人格魅力为儿童树立良好的榜样,应作为一项长期的日常工作来抓。它需要不断的监督和引导,学生需要长期不懈的努力才能完成,需要学校、家庭、社会的高度重视,重视小学生的教育和成长,重视道德、智力、身体和审美的和谐发展。为小学生创造一个有利于身心健康的轻松、优美的环境。这样,我们就可以培养出一大批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他们可以创新,可以生活,可以学习,可以工作,有健全的人格和强健的体魄,有良好的行为习惯,做一个品德高尚的有用之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