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美芬 林小芳
近几年,英语校本教研中教研质量低下情况屡见不鲜。集体备课,不听不论,一致通过;听课活动,不思不疑,敷衍了事;评课活动,不问不议,满堂喝彩。部分教师只求在形式上完成学校规定的教研任务,学习意识与团队意识薄弱,校本教研形式与过程齐备,但多无成效。
针对以上校本教研无效状况,我们将课堂观察表引入校本教研,实施全员全程卷入式教研。教师们带着问题去参加课例研究。从问题中来,到问题中去,听课有事可做,评课有话可议,解决真实课堂问题,切实优化课堂教学。与此同时,观察表数据也不断挑战着教师的经验,推动着教师反思与学习。
卷入式校本教研针对主题,注重依托课例,让教师经历一个“疑问—规划—反思—行动—观察—反思和重新规划”的循环过程,通过对某一主题阶段性的连续研究,将教研活动的影响扩展到平时的工作实践中,从而引导教师不断改善自己的思维方式和教学行为,提升专业能力(徐建文,2013)。观察表是卷入式教研的抓手,它的设计与运用直接关系到校本教研的质量。
第一次校本教研活动前,教研组长购买了有关课堂观察的书籍,学习了观察表的设计方法及注意点。第一次卷入式校本教研时,教研组长分享了关于观察表制作的心得,教研组成员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讨论确定了观察方向:学生自主学习。将观察维度分为:时间分配、学生学习、教师教学。根据观察维度,教研组成员A初步制定了观察量表(见表一)。
观察视角:1.教学设计是否做了临时调整?结果怎样?2.如何处理来自学生或教学情境的突发事件?结果怎样?3.呈现哪些非语言行为(表情、体态语、与学生的情感互动等)?结果怎样?4.哪些地方呈现出教学机智不足?
“学生自主学习”课堂观察量表(一)
1.第一次观察
英语教研组成员带着“学生自主学习”课堂观察量表,第一次走进课堂。每一位英语教师各取一个观察板块,进行课堂观察记录。在课后,校本教研活动持续推进。短暂的数据整理之后,每一位听课教师需要立即找出自己观察板块信息中反映出的学生自主学习中出现的问题,并在评课时,提出自己的建议或疑惑,供英语团队成员讨论分析。
【问题】
(1)整个英语教师团队共用一张观察表。每一位教师虽然在课前已知晓自己的观察任务,但是记录时会受到表格中其他项目的干扰,记着记着,就把自己的任务遗漏了。
(2)教师们都普遍缺少观察、记录的方法和经验,不知怎么记录。有的教师把上课过程的细枝末节全部记录下来,但由于记录内容实在是太多,失去了思考的空间。同时,由于记录的信息杂乱、无重点,数据分析无从抓起。
【建议】
(1)凸显观察记录范围。比如观察“教师教学”的教师使用的表格,观察记录区域应用黑框重点标出。
(2)增添建议栏,同步观察与反思。观察表的旁边增加建议栏,便于即时反思,记录修改建议。
(3)提前一节课下发观察表和教学设计。熟悉教学设计,有利于听课教师在记录观察表时有的放矢,对教学中可能会存在的、对教学成效影响较为突出的问题做方向性梳理。这样,观察记录的部分将更能契合问题的要害。
2.第二次观察
一周后,英语教研组成员运用修改后的观察表(见表二)观察与评价X教师的课堂教学。这张新观察表补充了“改进意见”这一栏,另外,观察表的观察维度也做了调整:将“时间的分配”这个部分移除,改为记录“学习目标”的达成情况,以此来分析学生学习的情况。同时,表格将“教学步骤”、“教学方法”与“学生学习”并列呈现,将“教师”视角与“学生”视角并行观察,互为佐证。
“学生自主学习”课堂观察量表(二)
观察量表修改后,听课教师在观察记录时更快捷,分析汇总、提炼问题耗时少,所提建议更具体。教学评价与建议的效率与质量提升了。但观察表仍然存在问题。
(1)记录“学生学习”与“教师教学”时,内容有交叉。两部分的记录内容雷同,主题感不足。
(2)观察记录时,“教学机智”板块,无暇顾及,形同虚设。
(3)对“学生学习”行为和教学效果的观察不清晰。由于听课教师习惯坐在教室后排,观察现场的位置未做提前设计。记录“学生学习”板块的教师无法对学生的表情、动作、听课状态等做细致的观察。因此,在“学生学习”部分做的记录不完善、没有针对性。
【建议】
(1)细化“教师教学”板块的观察内容。观察“教师教学”的教师都只是依据教学环节依次观察,记录内容大同小异,缺少对比性。因此,每一个观察“教师教学”的教师,还应该各自寻找一个观察点,如教师话语、板书、肢体语言等,对上课教师的某一方面的教学专业技能做专项研究。这样,上课教师在改进教学时,更能有的放矢。
(2)“教师机智”观察模块可以组合在“时间分配”这个观察维度下。记录时间虽然简单,但较牵制听课教师的注意力,因此,需要专人专项观察记录。
(3)分层观察“学生学习”。由上课教师根据本班学生英语学业水平,选定“好”、“中”、“差”三组学生,并在其附近各安排一个观察点,以确保观察教师能较为轻松地捕获并记录学生在课堂上的各种学习状态。为保证正常的课堂教学秩序,三位听课教师应提前5分钟到达上课教师预先布置的三个不同的观察位置。三组学生的课堂练习纸也应作为观察记录的一部分,由相对应的观察者收集、整理、分析,以印证教学的成效。
3.第三次观察
一个月后,英语教研组成员运用再次修改的观察表(见表三)观察与评价W教师的课堂教学。下面是A教师设计的观察表,她从“教师教学”这个侧面展开观察,并将视角锁定在“语言引导”这个部分,着重观察教师话语这一细节。
这次的修改,观察点的设计更趋于细化,表格也更有实效。课前,听课教师事先获得了教师的教学设计,因此在听课前,教师就可以将“学生具体学习内容”填写完成,在听课时,听课教师只需要对应上课教师的实际教学情况在文中标出,无须记录,这样听课教师就能留出时间记录“语言引导”板块。同时,这样也有利于教师及时将教学实况和目标进行对照,在提出建议时更加有依据。
另一方面,专项观察“学生学习”的教师坐在学生身边,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记录得尤为具体:肢体反应及语言都记录详尽。再加上学生的课堂练习作为补充材料,教师的反馈观察记录更精准,教研组团队的每个人都获益匪浅。例如,在Then and now的课堂观察中,对学生作业做反馈统计分析的L教师发现,学生对情态动词后面用动词原形以及like后面用动名词的认识不够,错误较多。L教师觉得,这是上课教师在写作指导时直接提示引起的。因此,L教师建议上课教师重新设计写作指导,想办法让学生自己发现规律并提供机会,让其尝试运用。上课教师接受这个建议。在改进后的课堂中,学生课堂练习的错误率明显降低。
“学生自主学习”课堂观察量表(三)
校本教研的习惯和磨课、评课的效果随着这些观察表的修改和运用都在悄悄地改变,从观察表中发现问题,在修改中解决问题,在观察中理解教学。校本教研无效状态大为改观。
1.校本教研活动增效
课内定点观察,让评价有质感。每次观察,听课教师需要自己选择一个观察点,定向的观察并记录观察表。听课教师从简单的听转变为多感官、全方面的数据记录,摆脱了经验主义,从事实出发,建议更具针对性。观察表数据让评课有内容、有说服力。以观察表为载体的校本教研方式能明显地改善学生的学习实效。
同时,课后即时评价,让评价有温度。观察表不仅需要教师记录,同时还需要教师即时分析数据,并做反思与反馈。教师完全地卷入对于课堂的思考,观察过程紧张而鲜活,校本教研不再乏味懒散。
2.教师专业成长增速
面对无法现场解决的、课堂观察过程产生的诸多问题,有的教师会在课后搜集资料。学习是人类的本能,自我的需求让听课者带着思考走出课堂,让观课评课不是句号,而是省略号,校本教研走向更为开放的状态。
卷入式校本教研中,无论是听课者还是上课者都获益,人人都更理解课堂、更理解学生。
带着观察表去听课,让英语校本教研的质量有了明显提升。英语教学是复杂、立体而充满变化的。我们可以继续完善观察量表,增加课堂观察的维度。不仅关注英语课程的工具性,还要更多地关注人文性,增加文化意识培养、学生参与度、教师的个性化指导等方面的观察,让观察研究更丰满、有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