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压穴位法对乳腺癌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的影响

2018-07-19 12:27顾丽英冯静英唐雪春朱红娥
中国高等医学教育 2018年4期
关键词:标准分评量经络

顾丽英,冯静英,唐雪春,朱红娥

(嘉兴市妇幼保健院,浙江 嘉兴 314000)

乳腺癌是女性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以手术治疗为主。因受手术刺激,乳房缺失影响,大量乳腺癌患者会经历各种负面情绪[1],产生焦虑抑郁为主的心理应激变化。让患者在术后达到最佳身心状态,配合治疗,我们对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增加穴位按压,取得满意效果,报告如下。

一、资料与方法

(一)资料。

选取2016年7月-2017年3月我院收治经病理确诊并行改良根治术的乳腺癌患者84例作为研究对象。(1)纳入标准:①在我院手术病理确诊为乳腺癌的患者。②自愿并配合接受心理评估及治疗。(2)排除标准:①有各类精神病史者;②伴有合并症者。84例均为已婚女性,按入院先后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2例,其中观察组平均年龄45.2岁,对照组平均年龄48.1岁。两组病例在年龄、文化程度、病情程度、家庭支持度和配合程度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二)方法。

1.干预方法。对参加本研究的两名责任护士进行穴位按压及心理学知识培训。对照组采用乳腺癌常规护理,不进行穴位按压;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连续2周的穴位按压。头部选百会穴,健侧上肢选内关、合谷、曲池、尺泽、极泉;下肢选足三里、阳陵泉、委中、昆仑、三阴交、太冲。方法:操作者位于患者健侧,(1)平揉法:操作者中指端点在患者穴位上,拇指端抵中指内侧第一指关节,再以食指与无名指紧压中指第一关节的外侧,用中指端在穴位上作圆卷形的平揉,指端面应陷入穴位皮肤水平之下。(2)压放法:在平揉法操作完毕时,仍以中指端在原穴位上,向着穴位深部下压,使指端在穴位的皮肤水平之下,压下即放,一压一放为1次。两法依次进行,每个穴位10次,总操作时间约30min,每日一次,以患者主观感受进行调节。

2.测评方法。测评由2名经过培训的责任护士完成。测评前向患者介绍测评相关情况,取得配合。入选患者在乳腺癌术后第1天,采用焦虑自评量表、抑郁自评量表进行测评。干预2周后的第1天两组进行第2次测评。

3.测评工具。(1)焦虑自评量表:含有20个项目,各个得分相加,即得粗分;标准分等于粗分乘以1.25后的整数部分。标准分的分界值为50分。标准分(中国常模):轻度焦虑:50-59,中度焦虑:60-69,重度焦虑:>69[2]。(2)抑郁自评量表:含有20个项目,各个得分相加,即得粗分;标准分等于粗分乘以1.25后的整数部分。总粗分的正常上限为41分,标准总分为53分。以中国常模为标准[3],分值越低状态越好。(3)资料调查表:调查表为自行设计,包括患者入院日期、年龄、职业、文化程度、经济状况、病理诊断及其他情况。

4.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16.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评定结果均以“均值±标准差”表示,评分结果比较用两样本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二、结 果

干预前两组SAS、SD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2周后,观察组SAS、SDS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干预前后SAS、SD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附表)。

附表 两组干预前后SAS、SDS比较

三、讨 论

(一)穴位按压对乳腺癌患者焦虑抑郁症状的改善。

穴位按压是在中医基本理论指导下,运用手法作用于人体穴位,通过局部刺激,疏通经络,达到防病治病目的的一种中医护理技术操作。应用穴位按压,通过经络的作用,调整脏腑功能,激发人体内在的抵抗力,起到治疗和保健的作用。穴位是经络在人体表面的反应点。通过经络的联系,脏腑的病理变化可以反映到体表,外邪侵袭体表时也可以通过经络传人内脏,而体表的各种刺激也可以传到内部的脏腑。本研究选取百会、内关等穴位有通脉活血、宁心安神之功;合谷与太冲相配称之为“四关”。同时按压可加强各自功效,起到清心开郁之功效;点按阳陵泉可疏肝、解郁。本研究发现诸穴并用有改善抑郁症状的效果。

(二)穴位按压发挥作用的相关因素。

早期的穴位按压强化患者肢体感觉刺激,改善体内气机调畅。医务人员不仅为患者提供生理方面的支持,还要在日常护理中重视患者的心理状况,为其提供更全面的关爱和支持。观察组在干预期内每天接受穴位按压的同时,进行情绪疏导及有效沟通,使患者术后焦虑抑郁症状得到改善。

(三)穴位按压的可行性。

穴位按压是一项非创伤性的操作,方法简单易行,用物只要一瓶润肤油即可,值得在优质护理病房中推广。

猜你喜欢
标准分评量经络
台湾地区素养导向的语文评量研究及其启示
关于经络是一种细胞外基质通道的假说
心理量表,你应该知道的那些事儿
大数据时代基于OBE的线上会计基础培训评价
4个表现自测经络是否畅通
基于马尔科夫预测的分层教学下教学质量量化模型
高校师生对原始分制与标准分制的感知对比
基于标准分优化的在线教师教学评价系统设计与实现
经络考证
融合式适应体育评量调整的理论与实践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