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现代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中,人文精神是一个重要支撑,是建设精神文明的核心内容。作为文化载体的语文,在培养人文精神中具有关键性作用。本文针对高中语文教学中人文精神的渗透路径进行了初步探讨,人文精神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渗透,对于学生品格的培养及精神内涵的提升,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人文精神 语文教学方法 渗透路径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22-0038-02
1.前言
教育是能够使思想空间得到提升,精神世界得到丰富的一项实践活动,主要是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及优秀品格。在高中教育中应以人文精神为核心,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将人文精神渗透到语文教学中,提升学生精神内涵,进而对学生培养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人生观、价值观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2.人文精神内涵
人文精神内涵十分丰富,总体上是指人的综合品质,存在价值及意义。人是人文精神的主体,是为人处世的道德准绳、价值观念和人生态度,对于人生追求和生活方式具有决定性作用。培养人文精神离不开知识传授、环境影响及自身实践等不同方式。构建和谐社会需提高全民人文素养,个人成长与发展也离不开培养人文精神。对学生加强人文精神培养,人生观、价值观正确树立是高中教学中的重要责任与义务。
3.人文精神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渗透方式
人文精神渗透在教材编排中。高中语文具有比较丰富的教学内容,渗透着人文精神。自流传的古代圣贤思想,直到现代学者的明思哲辩,从积淀中华文化的历史到西方文学,都蕴含着人文精神和文化底蕴。古人才思可在唐诗宋词中感受到,汉语独特韵律可在元曲汉赋中感受到,严谨科学的态度在说明应用文中得到培养,教材中的人物及作者思想为学生树立榜样,对其人文精神进行潜移默化的培养。
人文精神渗透在考试内容中。我国教育还依然是应试教育,教学以考试为指导。语文考试中对渗透与考核人文精神比较注重,这在很多题型中都能体现出来。运用词语与修改病句主要是对学生语言交际能力进行培养,考查诗词古文更是使学生感受语言和韵律。论述题对人文素养进行考查,题目是开放式的,观点是多元化的,通过学生论据能够发现学生的思想素养。考试重头戏的作文也使人文精神得到体现,就品质、现象或哲理进行分析探讨,使学生情商得到充分体现,人文精神得到渗透。
4.人文精神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渗透路径
一是采取多媒体等多种教学方式。将多媒体引入语文教学中,丰富灵活教学,学生受到视觉听觉刺激,使其理解加深,学生主体地位不断强化,利于其理解接受进而渗透培养人文精神。还可利用发放课外阅读资料,设立读书角等不同方式对人文精神加强培养。通过全面了解文章提高对学生的影响,使文中展现的人文精神得到学生更深入的理解。
二是使教材的人文魅力得到充分发挥。在文化与知识的传播中,教材是主要载体。教材人文魅力的发挥,对书中隐含的各种深意和人生哲理充分挖掘,学生潜移默化受到文化感染,形成良好道德品质,对于健全人格的塑造,提高素质都具有重要作用。
三是加强教师的人文素养。与教材和各类读物相比,教师言传身教对学生具有更深刻而直接的影响。教师组织和引导语文教学,不只是具有人文意识和人文知识,人文底蕴也应深厚,在教学中对人文精神进行传播。不只是利用说教实现,还要使学生置身在情境与体验中,教师言传身教,用自己言行对学生人文意识的形成产生影响。教师加强人文素养,用深厚的人文底蕴使学生领略人文精神魅力,对于人文素养的养成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四是创造人文文化学习环境。有利于培養学生的人文精神,在课堂中接受人文精神洗礼,情操得到陶冶,素养不断提高。对学生地位和个体差异予以尊重,为其提供发展机会,使人文主义色彩体现在教学中,人文素养得到积淀。
五是人文教育成果考核机制不断健全。人文素养是终生教育,为使其落实和发展,应对教育成果考核机制不断健全。讲评审核教学的人文色彩,不定期抽查作业,学生民主测评课堂教学。健全人文教育成果考核机制,对于落实人文教育,提升个性、品质塑造,人格健全等目标具有重要促进作用。
5.结语
综上所述,在社会进步和个人发展中,人文精神具有十分深远的意义,人文精神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加强渗透,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教学,使语文教材的人文魅力得到有效发挥,教师应不断提升人文素养,在教学中创造人文环境,健全考核机制,使学生受到人文精神的熏陶,才能为我国培养出高素质的四有人才。
参考文献:
[1]颜冬梅.探究基于新课程理念的中学语文教育如何渗透人文教育[J].语文学刊,2016.7
[2]吴南.如何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J].语文学刊,2016.11
[3]李洁.试论中学语文课堂教学理念中人文精神的渗透[J].语文学刊,2016.4
[4]李建军.语文教学中把握“人文精神”的出发点[J].语文学刊,2015.3
作者简介:
陈玉艳,女,汉族,广东罗定人,研究方向:高中语文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