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新课改的发展下,要求小学数学教师发展素质教育,以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水平。对此,笔者结合多年的教学经验,对核心素养视域下小学数学教师的教学素养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有效的建议,以供相关学者进行参考。
【关键词】核心素养 小学数学 教学素养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23-0140-02
引言
我国教育部在全面深化教育改革意见中指出,核心素养教育是落实新课改的基础任务。对此,我国相关学者将数学核心素养教育划分为了三个部分,即数学文化、教学能力以及数学价值。促使小学生欣赏数学、喜爱数学,从而达到“教”与“学”的目的。
一、数学文化是教学的基础
第一,教师应建立全面的数学知识体系,有利于从不同的角度来为学生解答数学问题,以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要求小学数学教师要熟知数学基础知识、了解教材的基础结构、掌握教学手段,把控教学过程。同时,教师更应该认识到数学的抽象性特点,通过数学建模、逻辑推理等进行分析,并结合数学实例进行解读,便于学生掌握和吸收教学中的知识点,确保教学效果。另外,中小学数学有较强的关联性,尤其是小学中高年级的教学,其数学运算等课程等与初、高中函数有明显的关联。需要教师将这些内容穿插起来,形成横向或纵向之间的联系,补充课堂、教材中的不足,能有效提高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
第二,良好的教育理论可以指导教师进行实践教学,帮助教师掌握小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引导学生探究数学奥秘。例如,以心理学为例,教师在讲述新知识时,可与旧知识联系在一起。如2个苹果平均分给两个人,每个人获得几个?6个桃子平均分给4个人,每个人获得几个?前后问题存在明显的差异,可在学生的头脑中形成认知冲突,能有效激发学生探索问题的欲望,并对现有的认知进行推翻与验证,从而获取新知[1]。
二、教学能力是教学的核心
传统的教学理念下,需要教师将教材内容解读出来,由学生进行理解和吸收。小学数学教师在解读教材时,既要立足于科学实际,又要创新教学内容,以激发学生思考、探究,从而解决实际问题。当学生遇到重点、难点问题时,教师需要掌握学生的吸收程度,并采用适宜的方法来挖掘教学内容,使其与学生的知识体系相连接,帮助学生掌握数学的实质。
此外,做好教案设计也是非常重要的内容,在核心素养教育视域下,小学数学教学设计应开发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着眼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在进行教学设计时,需要重点对设计内容进行分析,哪些内容可以开动学生的大脑?哪些内容可以培养学生的数学精神?哪些内容可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等。同时,还要考虑学生个体之间的差异,关注不同层次学生的实际需求,以提升教师的教学能力。例如,以三年级《时、分、秒》一课为例,需要学生正确认识时间单位,掌握各自的换算内容。很多小学生对秒的时间观念比较差,缺少关于秒方面的体验。因此,在进行教学设计时,需要学生通过具体情境来进行体验。一般可采用读汉字、摸脉搏等活动,帮助学生来体验秒的时间概念。另外,还可引导学生将秒与“光阴”联系在一起,培养学生珍惜时间的精神。
三、数学价值是教学的根本
基于核心素养视域下小学数学教师的教学素养,应以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和数学情怀为目标,从而展现数学学科的育人价值与效果,并与学生的终身发展联系起来,使之真正成为一门教育的学科。因此,需要教师不仅要明确数学知识的作用,还要掌握数学学科的育人价值、思想价值、文化价值、人文价值、美学价值等,有利于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例如,数学是一门理性的学科,要求学生运用理性精神来探究问题的答案,并经过一步步的推理、证明,从而揭开数学问题,不断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在这种情况下,促使学生将数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去,将复杂的问题简单化处理,并在众多解决方法中寻求最优解,以实现数学的综合价值。
结束语
综上所述,小学数学教师要时刻坚守核心素养教育这一宗旨,将数学学科与其他学科进行结合,强化跨学科核心素养教育效果。可将勇于创新、团结合作、诚信友善、人文情怀等品质传授给学生,不断提高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同时,小学数学教师要做好教学反思工作,了解自身的教育理念和教学行为,通过每一堂课、每次活动的改变来提高教学效果,并最终将核心素养理念转换为学生的综合素质,从而不断提高小学数学的教学水平。
参考文献:
[1]王萍.核心素养视域下的小学教育专业课程设置[J].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学报,2017,(05):44-47+83.
作者简介:
廖钢焰(1970-),女,廣西桂林人,研究方向:小学数学教学。
课程教育研究·上2018年2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