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农村小学生资助工作的几点思考

2018-07-16 11:32李素新李瑞琴
读与写·上旬刊 2018年6期
关键词:贫困生资助思考

李素新 李瑞琴

摘要:在农村小学生资助过程中,会遇到一些难题,本文就农村小学在开展资助工作过程中常遇见及存在的困难进行分析,同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希望能对资助工作的有效推进提供帮助。

关键词: 农村;贫困生;资助;思考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8)16-0236-02

农村贫困学生的处境与城市富裕学生自然是不可同日而语,为了更好的缩短这种差距,国家开展了农村小学资助的一系列工作。但在资助过程中常常会遇到一些问题,本文针对农村小学生资助工作有以下几点思考。

1.农村小学资助政策实施过程中存在的一些困难

1.1 对准确界定"农村贫困生"存在困难。

在农村地区学生提供财政援助,首先是如何准确定义学生是否属于贫困学生。每年国家划分的贫困线是不同的,而且不同地区划分的贫困线也是有所差异的。例如:2016巨野县贫困线为农村人均年收入2852元,国家贫困线的农民人均年收入2300元。

虽然经济在发展,农民的收入在增加,贫困线随着人们收入的提高也在不断的提高,但是学校划分"贫困生"的标准却并没有跟上时代和经济发展的脚步,其主要标准无外乎下面两种:

首先,如果学生持有当地政府的"低保证",则认定为贫困生。这种方式虽然快捷简单,只需要提供该证的复印件即可。可问题是如前所述,国家贫困线是动态的,低保证拥有相对稳定,虽然每个村每年评估低收入居民,但众所周知,在一些村庄,评估低收入居民的有优亲厚友的现象,导致收入超过当地贫困线的学生也持有低保证的现象,且这种现象在农村相当普遍。

第二,學生可以自己提交贫困生认定表去申请,但此表需有学生所在乡镇、村委会、学校和班级的鉴定意见;这种认定方法存在的问题就更多了:一是少数学生或家长倾向于夸大家庭的贫困,以便获得经济援助,然后在申请表上写一些虚假的信息以获得同情。相反,一些学生认为家庭贫困是一种耻辱,他们羞于把家庭的实际情况写进申请表格,导致缺乏资金。二是一些学生在偏远的山区,交通不便,很难在规定的时间内提交申请表格,尤其是那些新生,由于班主任或学校不了解学生基本情况,只有通过学生的申请表来认定,很难避免一些错误的出现。三是一些村把关不严或村民委员会在给学生申请表盖章时,因为同是一个村里的人,碍于情面不认真检查申请表里的内容就盖章等原因,导致一些家庭条件比较好的学生被定义为贫困学生,或一些很困难的学生没能正确的识别[1]。

在实践中,因为学生或其主要家族成员特殊情况(突然生病,残疾等)造成的暂时的经济困难组织学校教师和学生捐款,或政府社会进行资助,但这些都是杯水车薪,尽管新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报销部分医药费,但支付前期费用要自己支付的,对于一些贫穷的农村家庭,由于疾病导致贫穷的现象比较普遍。特殊困难学生家庭信息报告老师和学校,需要一定的时间,有些事情教师和学校无法及时了解真实情况,所有这些原因都给准确定义贫困学生带来了巨大的困难。

1.2 一定程度存在养"懒汉"现象。

援助政策普遍实施,许多农村贫困儿童从中受益,但少数民族学生及其父母认为这是理所当然,不思考国家援助政策的真正目的和意义。在现实生活中,一些父母会把钱用于个人消费,甚至是赌博现象。"贫困"已成为少数父母拥有的筹码,成为获得资金的最佳借口,从未想过要依靠自己的努力来改变贫困和落后的状态,导致实施援助政策的过程中存在一定程度的"懒汉"现象[2]。

1.3 接受资助的小学生心理压力大。

多年来,在农村小学教育教学与资助实践中,对部分学生的心理影响很大。小学生的心智还不成熟,心理承受能力较弱,再加上农村贫困小学的学生大多数来自偏远山区,或家庭条件更加困难,或因突发性自然灾害或人为造成的贫困家庭,在不同程度影响了孩子的心理:过度自尊、敏感、叛逆、自私、孤独等等。这些孩子比正常的孩子承受着更大的压力,在资助的过程中,一些善意的举动可能会引起学生的不良心理反应,甚至对立,不利于学生心理的健康成长。学生如实填写家庭经济情况,并将自己家庭贫困情况暴露出来,这对自尊心强的学生来说是很困难的。对于商品或现金赠款,经常是在学校大会举行或者是在课堂上发放的,这对一些极其敏感的学生来说是不舒服的。此外还有由于配额限制,真正贫困的学生无法得到资金援助,导致心理失衡,也会产生一些不健康的心理。

1.4 感恩教育滞后。

为贫困学生提供物质支持和精神鼓励,帮助贫困学生解决他们的忧虑,促进整学生健康成长,但在实践的过程中,产生了一些负面现象,一方面,少数学生得到资助,认为这是天上的"馅饼",不得白不得,没有努力就获得了胜利的喜悦,更不用说有感激之情,从某种程度上,固化依赖和疲软,出现了所谓的强者恒强,弱者恒弱的现象,与资助的积极精神相违背。另一方面是校园感恩教育滞后,整个社会环境氛围的感恩也没有形式,即使一些接受教育的学生想要表达感激,却没有表达渠道,采取和大多数人一样的态度——沉默。

2.对农村小学资助的两点思考

资助过程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忽视和漠视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在农村小学资助过程中,应当针对现存问题制定相应的解决策略。

2.1 "农村贫困户"的界定。

(1)学校和乡镇教育管理中心设置学生信息大数据。在新学期开始时,详细录入新生入学的信息数据,由于学生人数众多,开始录入较为复杂,而且有一定的难度,但之后只要定期更新即可。

(2)建立完善的农村贫困生资助制度。区分需要长期援助的学生和暂时困难的学生,并为贫困学生建立一个关心的长期机制[3]。

(3)加强学校与学生村之间的联系与沟通,使村委会成为贫困生信息的"第一名记者",

为贫困生的准确定义提供第一手资料。

(4)建议上级救援专项基金设置"临时困难"专项基金,对突发灾难造成的贫困学生是切实可行的,可以作为学校和教师工作成绩考核的重要指标。

2.2 建立积极健康向上的资助环境。

首先是当上级政府对学生支持时,适当的宣传是必要的,但不宜公开或宣传,以保护学生的隐私,以免伤害学生的自尊心。开展经常性的心理咨询教育,从学习到生活的各个方面,对贫困学生的关心,引导学生对资助积极认识和理解,建立自立自强的意识[4]。可以组织儿童心理学方面的专家志愿下乡活动,可以不定期的对接受援助的儿童进行心理疏通和辅导工作,避免学生出现自卑等心理。

二是定期家访受助学生,加强受助学生和家长的沟通,对"等、靠、要"现象进行验证工作,一旦发现欺诈和欺骗、资金成为养懒汉的资本或其他负面现象的存在,立即取消获得资助的资格,情节严重的学生,不但要撤回资金,还要根据有关规定给予纪律处分,监督学生和家长的正确使用资金援助,真正发挥作用。

参考文献:

[1] 朱琳.对农村贫困小学生资助工作的几点思考[J].教育财会研究,2017,28(05):72-74.

[2] 金东海,刘莹洁,李涛.义务教育阶段农村贫困学生就学资助体系中的政府责任[J].教育发展研究,2014,33(Z2):99-105.

[3] 崔瀚允.农村贫困学生民间资助模式探讨[J].新西部(理论版),2014(13):95+113.

[4] 郭秀兰.我国农村义务教育阶段贫困学生资助制度的回顾、问题及对策研究[J].陕西教育学院学报,2010,26(02):12-15+59.

猜你喜欢
贫困生资助思考
高校资助育人成效的提升路径分析
“隐形资助”低调又暖心
浅论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美国防部资助研发能垂直起降的无人机
2600多名贫困学生得到资助
“贫困生班主任”李金林
十年筹资千万元 资助八千贫困生
结对"百千万"情暖贫困生
克力朩倾心捐助贫困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