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小学美术教育对乡镇儿童的身心发展和健全人格的形成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小学美术教育在乡镇小学教育中的作用越来越明显。所以,发展乡镇小学美术教育对小学教育整体教学目标的实现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然而,现阶段的乡镇小学美术教育的发展现状却不容樂观。因此,本文就以此为出发点,针对目前乡镇小学美术的教育现状提出问题与不足之处,并深入探究其原因,提出具有针对性、可行性的有效对策。
关键词:小学美术;教育现状;思考;对策
近几年,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行,乡镇小学美术的教育水平较前几年的发展而言,有了明显的变化和提高,但由于乡镇小学现有的教育资源有限、师资力量仍旧十分薄弱、乡镇中小学美术的教育起步时间较晚等等原因,致使其仍旧存在一些不可避免的问题和不足之处,有些严重的甚至会阻碍乡镇小学美术的教育进步和发展。所以,当下阶段,积极正确面对乡镇小学美术教育中存在的问题,深入分析、探究其影响因素,并对此提出有效的解决对策已刻不容缓。
一、 现阶段乡镇小学美术的教育现状及不足
(一) 乡镇小学美术的教育观念落后
乡镇小学美术教育水平的提高对促进小学整体全面素质教育的实现有着重要的作用。然而目前,依旧有很多家长认为,小学美术是个辅助科目,没那么重要,重点学习科目还是语文、数学、英语。其次,就小学美术的发展而言,虽然乡镇中音、体、美已纳入教学内容,也将艺考纳入了学校的考核内容,但是,相关教育部门对小学美术的教育评价机制仍旧不健全,总体上看,其激励评价机制还有待提高。
(二) 乡镇小学美术教育的师资力量严重薄弱
在乡镇小学美术教育中,存在着严重的师资匮乏和使用不合理的现象。虽然乡镇小学也开设了美术课,但其任课教师大多为兼职教师,更有甚者一人同时兼职多门课程,长此以往,一来这些兼职教师专业水平不足,不能有效教学;二来是教师精力有限,难免就会厚此薄彼,忽略了小学美术的重要性,阻碍了小学美术的发展。
(三) 乡镇小学美术的教育设施不完善
由于乡镇小学长期受经济的制约,小学美术的教育经费投入有限,其小学美术的教学质量与城市相比,还是存在着一定的差距的。其主要制约有:小学美术的基础教学设施的不完善、教具不全、学生的学习工具配备不足等,这些都不同程度地影响了小学美术教学目标的实现。
二、 现阶段促进乡镇小学美术教育发展的对策
(一) 转变教育观念,提高乡镇小学美术地位
要想实现乡镇小学美术的素质教育,首先就需要转变教育观念,提高乡镇小学美术在各学科中的地位。其中不仅包括转变小学生和家长们的教育观念,还包括转变教师、学校领导以及相关教育部门的教育观念,让他们真正地重视小学美术的教育发展。
例如,在学习《科幻画》一课时,教师就可以通过小学美术基础教材内容的教授,来让小学生们从内心喜欢小学美术,重视小学美术,让他们感受到小学美术不仅仅是一门学科,更是一种精神的享受和升华,进而通过小学美术的学习,来培养小学生对身边事物的审美能力和创造能力,以此促进小学生的身心发展和健全人格的形成。
(二) 培养专业小学美术教师,提高教师综合素质
对于目前乡镇小学美术教师匮乏、师资力量薄弱的现状,可以通过培养专业的小学美术教师,提高教师综合素质的方法来解决。即对于一些职称偏低、专业素养不高的教师,可以通过开展专业美术教学训练以及相关教研活动来培养其小学美术的专业能力;二是大量引进小学美术人才,重视培养,给予其充分的发展空间和机会。
例如,学校可以组织开展小学美术教师们的学习交流会,每周一次,所有小学美术教师们可以一起交流探讨新的教学方法、教学设计等,以促进整体教学水平的提高。还可以每个月组织一次小学美术教师的外出交流,去大城市学校参加学习教研的活动,全面培养小学美术教师的专业能力和综合素养。
(三) 优化教育资源,创造教育条件
虽然乡镇小学的教育资源有限,与大城市相比相对不足,但可以通过优化现有的教育资源,积极创造教育条件来实现乡镇小学美术的教育水平的提高。
例如,在学习《我们去旅行》一课的时候,教师就可以积极地将现有的美术教学资源有效地整合起来,充分利用,并且运用参观和实地写生的方式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他们感受到身边处处都有美术学习素材,从小学开始培养他们的审美鉴赏的能力。
三、 结语
综上所述,在大力推行新课改的重要阶段,充分发挥小学美术的教育促进作用,对实现乡镇小学素质教育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完善现阶段的小学美术教学,构建有乡镇特色的小学美术教育体系,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造能力,进而培养出一批既具有科学文化知识,又有人文情怀的综合性应用人才!
参考文献:
[1]冯宇新.新课标下我国小学美术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J].课程教育研究,2013(13):212.
[2]顾太有.浅谈新课标下的小学美术教学方法[J].中华少年,2016,3(9):200-201.
[3]白玉霞.农村小学教育现状及发展[J].农业科技与信息,2011,(8):54-55.
作者简介:许荣芳,福建省宁德市,寿宁县清源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