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碧花
摘要:数学概念是学习数学知识的基础,对学好数学知识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倘若学生对数学概念理解不透彻、全面,就会影响今后的学习。因此,要注重概念教学,在教学中,要使学生正确、清晰、完整的掌握数学概念。
关键词:小学数学;概念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3.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8)19-0147-01
《小学数学教学大纲(试用修订版)》明确指出:“小学数学中的概念、性质、法则、公式、数量关系和由其内容反映出来的数学方法等是进一步学习的基础,必须使学生切实学好[1] ”。可见,数学概念是学习数学知识的基础,对学好数学知识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倘若学生对数学概念理解不透彻、全面,就会影响今后的学习。因此,要注重概念教学,在教学中,要使学生正确、清晰、完整的掌握数学概念。那么,在教学中如何进行概念教学呢?下面谈谈本人粗浅的看法。
1.通过正例引导,明确概念
由于小学生年纪小,认知水平有限,抽象思维能力差,而概念那些名词术语的解释又比较抽象,学生难以理解。因此,进行概念教学,就要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和所熟悉的事物出发,通过分析、抽象和概括,使学生明确概念。如:教学《平均数》一课时,我出示班级第一小组4名学生得星情况统计图如下:
让学生提出问题,从学生提出的问题中选择求平均数的问题。 “平均每人获得多少颗星星?”师:第一小组平均每人获得多少颗星星?“平均”是什么意思?生:“平均”就是匀乎匀乎,让每个人的星星的数量一样多。学生解决问题:“平均每人获得多少颗星星?”
反馈方法一:可以把多的星星移到少的那里,这样平均每人获得12颗星星(学生边说边演示如下图)。
师:像他这样,星星的总数量不变,把多的星星移到少的那里,匀乎匀乎,使每个人的星星一样多都是12颗,叫做“移多补少”法,得到的这个相等的数叫做这几个数的平均数。师:12是谁的平均数?生:12是13、11、14、10的平均数。师:还有不同的方法吗?反馈方法二:(13+11+14+10)÷4=12,把4个同学的得星的数量相加,得到48,再用48除以4等于12。师:这样把4个同学的获得星星的数量合起来,然后再平均分给4人,能使每个人的星星数量一样多吗?生:能。师:像这样,4个同学的得星的数量,叫做“总数”,“平均分给4人”叫做“份数”,因此我们可以得到:总数÷ 份数=平均数。通过正例积极引导,让学生明确了平均数的概念,“总数÷份数=平均数”,为进一步理解平均数的意义,运用平均数解决问题打下基础。
2.运用反例辨析,突出概念
学生背诵概念往往朗朗上口,但并不等于真正理解概念,同时,在小学数学中,许多概念相近,不易理解,很容易彼此干扰,容易导致概念混淆,如:平均数与平均分,时刻和时间,数位和位数等等。因此教师在概念揭示后要及时、有针性的进行巩固,利用反例,激活学生的思维,突出概念,形成鲜明的正确印象。如学习《方程的意义》一课,在学生认识了方程的本质含义,出示下面这题:“①x+7<14;②3×22=66是方程吗?”经过辨析发现:①虽含有“未知数”但不是“等式”;②是“等式”但不含有“未知数”;所以都不是方程。通过这两个反例,突出方程本质,加深方程的正确印象即“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再如:在学生学习了百分数的概念,出示下面这题“农贸市场今天运来的水果和蔬菜有83.7%吨,运来家禽有3/4吨,说的对吗?为什么?”经过辨析让学生知道分数与百分数这两个相近概念的区别,进一步加深百分数概念的正确印象等等。因此在教学中,不但要用正例加以阐述明确概念,而且要运用反例从另一个侧面进行观察、比较、分析、概括突出概念。
3.结合变式练习,强化概念
依靠感性材料理解概念,由于提供的感性材料往往具有片面性、局限性,有时感性材料的非本质属性具有较明显的突出特征[2],干扰了学生,使学生对概念理解不很清楚、到位,把非本质的特征作为本质的特征。例如,学习了“梯形”,有的学生受梯形表面特征的影响,误认为梯形必须上底短下底长且水平放置,如果下底长上底短,如果斜着放就不是梯形。为此,要通过变式练习,使学生学会掌握事物的本质特征的方法,排除非本质属性的干扰,强化概念的本质。如:学习了《平均数》一课,出示下面这题:金晖商场第一天卖出85台电脑,第二天上午卖出59台,下午卖出45台,第三天卖出94台,平均每天卖出多少台电脑?解答:(78+59+45+94 )÷3=92(台)。
变化叙述的方式,学生会出现“(78+59+45+94)÷4=69”这样错误的列式,解本题时有的学生认为有4个数相加,份数是4,应该除以4,而没有真正理解这个总数是3天卖出的电脑,份数应该是3天。这样通过变式练习,使学生学会掌握平均数的本质特征的方法,是总数除以份数等于平均数,“总数”与“份数”是对应的,强化学生对平均数的理解。
总之,在小学数学概念教学中,既要符合小学生的认知发展的规律,经历由浅入深,由具体到抽象再到具体应用这么一个过程;还要遵循概念形成的规律,通过实例的引导、反例的辨析、变式练习等方式来正确、清晰、完整的掌握数学概念,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更好地运用数学概念,使学生更好的学好数学。
参考文献:
[1]《小学数学教学大纲(试用修订版)》.
[2]周玲萍.論概念是数学知识的基础 [N]. 《考试周刊》,2010年第5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