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冬
摘要:幼儿园区域活动的开展是贯彻落实《幼儿园指导纲要(试行)》中的环境育人思想,促进幼儿身心和谐发展的重要途径。在开展区域活动中我发现,要让幼儿在不同的区域空间里自主学习,主动探索,积极与各种材料互动,合作与交往,就要形成良好的常规和习惯,这也需要教师的认真指导。
关键词:幼儿园;区域活动;习惯;指导
中图分类号:G610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8)19-0242-02
1.创设良好的区域环境凸显区域活动多样化
《纲要》中指出:环境是幼儿活动中重要的教育资源,应通过环境的创设和利用,有效地促进幼儿的发展。区域活动的环境创设要根据教育目标、教育内容的具体要求以及幼儿的年龄特点来做整体安排,应从幼儿的实际发展水平和需求出发,让幼儿成为区域的主人,由幼儿决定怎样布置。在区域环境的创设中既要考虑到幼儿之间能相互交流、共同合作,又要注意彼此之间互不干扰,专注探索。比如:我们班的活动区是通过师生的共同商量,采用了固定和灵活设置相结合的原则,创设了丰富多彩的、多功能的具有选择的自由的区角。表演区、运动区这些相对会发出较大声音的活动安排在靠近门口的地方;美工区、探索区、阅读区则安排在室内,总之要善于利用班级环境的地理因素因地制宜,和谐发展。其次我充分运用了教室墙壁展示,将与活动有关的资料、图片、幼儿的作品悬挂展示。进而,让区域环境更具生活性、趣味性,成为深深吸引他们发问、思索、求答多维一体的成长平台。
2.合理投放区域材料促进幼儿主动参与
区域活动中,材料是幼儿开展区域活动的主体,投放的材料要突现幼儿的认知、经验、能力三大要素,色彩的对比度要鲜艳,动静搭配和内容安排要儿童化,以此激活幼儿参与活动的主动性,使他们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中主动观察,发现问题,探索问题、解决问题。
2.1根据幼儿兴趣投放材料。在投放材料时,应考虑材料与活动目标的关系,做到有的放矢,加强材料投放的针对性、目的性和科学性,依据对幼儿活动的观察,进行定期更换与补充,切忌一味追求花花绿绿,企图热烈不凡仅仅达到有吸引力却华而不实。
2.2提供层次性与多样性的活动材料,满足不同幼儿发展需要。众所周知每个幼儿都存在着个体差异,我们要善于发现幼儿在不同领域的差异性,使每一个幼儿都能在不同的区域活动中获得发展。如为了有助于幼儿小肌肉发育和培养动手操作能力,我在生活角中创设了“给小动物喂食”的内容。在练习用筷子和小勺喂东西时,能力强的幼儿可选择用筷子将食物夹进小动物的嘴巴中,而能力弱的幼儿可选择用小勺送进小动物嘴中。这样可以让每个幼儿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材料,给他们提供不同的操作机会。
2.3巧用废旧物。如幼儿带来的洗发水瓶、化妆水瓶投放到“理发店”;方便面碗种上葱、蒜投入到自然角;小朋友把以前穿过的小衣服带来,变成了“娃娃的盛装”玉米皮、玉米棒、纸盒、扇贝皮、石頭、沙子等……一切不起眼的废旧材料都可以生成趣味十足的区域活动,每个活动材料的收集离不开家长的积极参与,他们的环保意识也为幼儿树立了良好的榜样,活动过程中教师对废旧材料进行卫生处理并指导幼儿进行安全使用。
3.区域目标的设定要体现多层次性
区域活动目标的设定,一方面使教师能根据预设的要求有效地组织教育活动,保证幼儿向着预定的方向发展;另一方面教师要以“全人教育”为原则,满足幼儿认识、语言、情绪与兴趣的需求。
3.1提高认识,增强目标意识。
有了目标才能实施活动,教师事前设计好教育目标,从活动一开始就可以做到心中有数,有目的、有计划地引导幼儿朝着预定的目标发展。但在实施的过程中,如果教师欠缺目标意识,就会造成指导不力,重复讲评的局面。因此有效地制定适宜的目标是有效开展区域活动、取得良好教育教学效果的首要前提。
3.2理清目标,提升目标达成度。
由于区域活动涉及面广,幼儿参与形式灵活多变,所以我们设计的目标要具有多层次,多侧面的特点,应根据不同的活动区设定不同的教育目标。这就要求我们在同一活动的时间里,要整体把握、关注活动过程、熟悉多方面的目标。同时还要注意同一目标的层次性,即不同水平的要求,让不同认知,不同能力的幼儿都有充分说话、思考、动手的机会。一般来说,每次活动都应有一个中心目标,只是不同类别的幼儿实现目标达成度不同,以保证每次活动的针对性和计划性,教师应把更多的精力和时间投入到完成核心目标上。
4.有效地指导营造利于发展的氛围
4.1适度建立原则加强常规管理。
幼儿年龄小,自理能力差,区域活动过程中难免出现幼儿随意丢放材料的现象,甚至拿着材料、玩具随意走动,或大声讲话,或拿着剪刀等器具戏闹,这些行为不仅不利于幼儿身心发展。还潜在危险事故的发生,因此活动区必须有合理的规则约束,建立良好的常规这样才能更好的保证活动有序有度的开展,从而有效的培养幼儿规则意识。针对孩子区域活动出现的现象,我设计了“我是班级小主人”活动,在活动中幼儿讨论活动规则时,孩子们提出的好多应注意的问题与教师想提出的应遵守的规则是一致的,结果孩子们在贴画活动过程中,都能自觉遵守操作规则。合理的规则尊重了幼儿的心理需求,为孩子们创造了良好的学习环境,培养了孩子们良好的行为习惯,促进教育活动目标的实现。
4.2实施合理指导注重个体差异。
首先教师要以大量的细心和耐心去观察留意每一个环节、每一个细节,通过观察,教师发现幼儿在操作过程中显现各类大大小小的问题,判断幼儿的发展与自己预设的一致性和差异度有多少?确定的目标与现实的距离到底有多大?对于不同的幼儿应给予哪些建议与帮助?各种手段是否有利的引发起孩子们的兴趣……通过观察获取了准确可靠的信息,便有的放矢的在区域活动中调整指导策略,进行适度指导。
幼儿园区域活动的开展应以幼儿的兴趣为教育契机,展开不同区域活动,但是作为教师是区域活动的创设者,条件提供者观察指导者,教师要创设不同的区域活动,投放不同活动材料来引导幼儿完成活动目标,使幼儿探索发现问题,动手解决问题、让幼儿在区域活动中茁壮成长。
参考文献:
[1]卢梭著,李平沤译.幼儿园幼儿行为习惯养成[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9:149.
[2]李兵.创新和谐教育的认识与实践[J].当代教育论坛,200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