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农村小学语文寓言故事教学

2018-07-14 10:19王江
读天下 2018年4期
关键词:农村小学语文核心素养

摘要:农村孩子的初级教育重在教育孩子学到循序渐进的学习方法,有一个谦虚谨慎、胜不骄、败不馁的人生态度,以及拥有目标如一,滴水穿石的意志品质,孩子就能健康快乐地成长,将来才能成为国家的有用之才。本文通过分析《揠苗助长》《龟兔赛跑》《愚公移山》等三篇寓言故事在农村小学语文教学中文化品位、审美情趣、情感态度、思维品质、品德修养等的作用,以此来培养农村小学生语文核心素养。

关键词:农村小学语文;寓言故事;核心素养

农村小学语文课本中有不少寓言故事,寓言故事就是作者把想要说明的道理,通过虚构的故事来表达,让学生从虚构的故事中受到启发。教材中的寓言故事有着深厚的思想内容,包含着深刻的哲理,需要学生去思考其言外之意,领悟其真正的内涵。在寓言故事中,乌鸦、蛇、狼和狐狸等不再是简单的一种动物,它们都是被人格化的“人物”,它们像人一样说话行动,有时还会显得行为怪异,这些都给学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一、 《揠苗助長》:教育孩子“欲速则不达”,要尊重自然规律

《揠苗助长》主要讲的是古时候宋国有个人,嫌禾苗长得太慢,就一棵棵地往上拔起一点,回家还夸口说:“今天我帮助禾苗长高了!”他儿子听说后,到地里一看,禾苗都死了。后来用来比喻做事如果违反事物的发展规律,急于求成,非但没有好处,反而危害了它。客观事物的发展自有它的规律,光靠良好的愿望和热情是不够的,很可能效果还会与主观愿望相反。这一寓言告诉我们一个道理:“欲速则不达”。要尊重自然规律。前几天,我看到一则报道:德国法律禁止学前教育,在小学阶段也不能学习额外的课程,崇尚“残酷教育”,从小让小孩有挫折感,跌倒自己爬起来,尽量不喂小孩吃饭,饿了自己吃;草地、泥地、沙地、砂石地从不铺设塑胶,是为了让孩子在活动中亲近自然、感知世界,在碰撞中学到勇气和本事;幼儿、小学不分年龄段,不分班,身体残疾、智障的孩子和正常孩子融合在一起教育,培养孩子亲和力和想象力,让他们知道在这个世界上还有一些生活困苦的人,自己并不比别人更优秀,更无“输在起跑线”一说。而在中国,我们常常看到年轻父母,为了不让小孩输在起跑线上,各种兴趣班、补习班、培训机构让小孩疲于应付,心智未成,思维已经僵化,其次,很多生活中的小事都有别人代替,衣来伸手,饭来张口,从小形成不劳而获、自私自利的品格,这和《揠苗助长》中的农夫有何区别?我们曾嘲笑寓言故事《揠苗助长》里的农夫,笑他急功近利,其实反过来说,我们得感谢这位农夫,警示后来人重蹈覆辙,其次农夫的行为揭示了人们认识世界的过程,由不知到知,循序渐进,不断提高,在教育孩子时,我们也要遵循这个法则,孩子对世界的认知也是从无到有,从不知到知,早期教育更应该如此。现在在农村早期教育中,过早过多的教育让孩子的思维僵化,缺少想象力,揠苗助长为我们提供了警示,种子只有在适宜的环境条件下才能发芽、生长、开花、结果。

二、 《龟兔赛跑》:教育孩子胜不骄傲,败不气馁,成功了淡然处之,失败了不灰心丧气

《龟兔赛跑》主要讲的是兔子和乌龟赛跑,兔子嘲笑乌龟爬得慢。乌龟拼命地爬,兔子认为比赛太轻松了,他先打了个盹,自以为是地认为很快就能追上乌龟。乌龟一刻不停地爬行,当兔子醒来的时候乌龟已经到达终点了。乌龟和兔子两者不同类,生活环境各异,但人类的智者却将它们组合起来———赛跑,特点鲜明,反差大,小朋友都不禁大笑,称乌龟自不量力,怎与兔子比,但结果却让所有人出乎意料,乌龟先到终点。这个寓言告诉我们人是各异的。在人的成长过程中,同一个人或一群同年龄人,何时是乌龟的角色,何时是兔子的角色,都是不确定的,在前进的道路上终有坎坷,会遇到困难,通过自己的努力会收获成功,也会遇到失败,这个过程中,乌龟和兔子的角色常常是互换的,孩子的成长如此,各人成长过程中也会遇到同样的困境,著名运动员刘翔,曾经在更高、更快、更强的奥林匹克赛场上风驰电掣,一马当先,勇夺桂冠,赢得世界的赞赏与喝彩,也曾经在北京的奥运赛道上,一瘸一拐走到终点,同样赢得世界的掌声和尊敬。胜不骄傲,败不气馁,成功了淡然处之,失败了不灰心丧气,我们农村教育工作者在教育孩子时,不以一时一事评定学生,更不放弃某些行动和认知上遇到困难的学生。

三、 《愚公移山》:教育孩子对任何事抱有必胜的信心和锲而不舍的意志

《愚公移山》的主要内容是:愚公家门前有两座大山,绕山走一圈就有七百多里,给愚公家带来了不便。愚公把家里的人都召集在一起,让大家把这山搬走。在黄河边上住着一个智叟,他看见了愚公,嘲笑愚公,但愚公不这样认为,还和家人一起干。天帝知道了,被愚公的诚心打动,就让他的两个儿子把这两座山搬走,从此愚公和家人幸福地生活在一起。世代移山的执着精神,激励中华儿女,对任何事抱有必胜的信心和锲而不舍的意志,华夏人几千年传承着、发扬着这种精神。中华民族才有了上天有“神舟”,下海有“蛟龙”,“天堑变通途”的胜景。谚语“眼怕手不怕”就是对愚公移山精神最好的诠释。在日常生活和社会生产中,很多事,眼一看这么多、这么难,内心自然产生畏惧、怕难的情绪,但通过一双勤劳的双手和智慧的头脑,最终柳暗花明,顺利解决。我们农村教育工作者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培养孩子的自信心和目标如一的理念以及怎样面对挫折,通过自己的辛勤劳动解决问题,实现人生理想与目标非常重要。

寓言故事是农村小学生喜闻乐见的一种文学体裁,正确把握寓言故事的教学可以大大提升他们的语言文字运用水平,培养农村小学生谦虚谨慎、胜不骄、败不馁的人生态度,以及拥有目标如一,滴水穿石的意志品质,孩子就能健康快乐地成长,将来才能成为国家的有用之才。

参考文献:

[1]顾凌燕.浅谈小学语文寓言故事教学[J].教育实践与研究(A),2017(11):16-17.

[2]朱涵英.浅谈小学语文寓言故事教学研究[J].黑龙江教育(理论与实践),2017(10):91-92.

[3]田正权.寓言本体性教学的实施策略——以苏教版小学语文教科书中寓言为例[J].语文教学通讯,2017(30):60-61.

作者简介:

王江,四川省巴中市,四川省南江县凤仪乡九年义务教育学校。

猜你喜欢
农村小学语文核心素养
浅析农村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策略
农村小学语文听说训练现状分析与思考
农村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浅析
农村小学语文口语交际教学有效性探究
思想教育视域下公民核心素养教育的研究
浅析农村小学生语文学习习惯的培养
如何培养学生的化学核心素养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1+1”微群阅读
向着“人”的方向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