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运红 唐加步 赖文秀 熊晖 唐泽立 胡新荣
摘 要:自学能力是医学生在学习和工作中非常重要的一种能力。文章通过对医学生自学意愿及常用的自学资源等方面进行网络问卷调查,探讨医学生自学能力的现状及提高医学生自学能力的方法。
关键词:自学能力;培养方法;多媒体;医学生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18)03-0055-03
Abstract: Self-study ability is a major ability in learning and working for medical students. This study initiates a survey on self-study inclination and self-study resources through questionnaires on the Internet, with the aim of exploring self-study current situation and methods that can improve medical students' self-study ability.
Keywords: self-study ability; cultivation methods; multimedia; medical students
众所周知,医学生需要有较好的沟通能力,实际操作能力、自学能力等,由于医学科技的快速发展,其中医学生的自学能力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在本科教学阶段如何将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贯穿在教学的每一阶段,也是每位教师应该尽的责任。本文通过对医学专业的学生在学习医学的主干课程病理学时的自学能力进行初步调查并进一步分析,以求探索出一套有利于提高学生自学能力的方法。
一、调查对象与方法
(一)调查对象
对我校2014级15个班的临床、预防等专业626名学生作为研究對象,被调查学生已完成一个学期的病理学知识学习,比较完整地学习了病理学的内容。
(二)调查方法
笔者针对医学生自学方面的意愿、学生常利用的自学资源等方面设计了调查问卷表1,调查问卷表1于学期末最后一次病理学实验课时让学生登录实验室的局域网,通过网上问卷进行调查,问卷调查遵循自愿原则,采用无记名答卷方式进行,参与调查率为100%。
二、结果
调查结果显示,理论课前完全不预习比经常预习的学生多10.86%;实验课前预习和不预习的学生非常接近,大部分学生有时预习(53.07%)。使用网上资源(如网络课程或精品课程)查找相关资料的学生比图书馆查找多19.02%;使用百度查找相关的内容的学生占47.55%;参加过相关的学习讲座和参与班/年级的自主学习小组的活动的学生比例分别是21.78%和24.69%。经常找老师问问题的人数比例是16.41%;课后复习方式大部分学生通过上网查阅相关资料89.57%;84.05%的学生认为预习有助于理解听课内容和笔记;听课后有规律地复习的学生占36.81%;每次听课后整理笔记的学生占34.36%。结果详见表1。
三、分析与建议
(一)应用多种教学法
从本次问卷调查结果来看,理论课前完全不预习的学生比经常预习的学生多;大部分学生是有时预习,尽管绝大多数学生认为预习有助于理解听课内容和笔记,但预习的人数仍然较少,可能与学生的功课紧张,没有时间预习有一定的关系;授课老师积极加强引导,课程安排过程注意适当给学生预留能自主学习的时间,比如有些内容学生通过自学可以掌握的,安排学生自学,给予学生自主学习的机会。针对病理学是医学的桥梁学科这一特色,医学生学习病理时已经有人体正常的机能代谢、形态结构方面的知识,如学生已经学完生物、生理、生化、解剖、组胚等课程,有比较强的自主学习的基础知识及能力。我们鼓励教师通过案例的方式让学生自主学习,如每个系统学完后,给学生提供典型的病例,教师在教授前以问题为主导布置教学任务,学生执行明确具体的任务,同时老师设置一系列相关的问题,让学生有目的性地自主学习,学生自己通过网络资源、书本等媒体查资料,拟讨论提纲,分组讨论,学生提出问题,教师答疑。为能比较顺利地进行,保证有充足的时间,相应章节适当增加PBL教学课时。值得注意的是,实验课前预习学生比理论课预习的人数多一些,可能与小班实验课上课时学生需要自主观察大体和切片标本,预习后能提高观察标本的效率有关。学好病理学,其中很重要的方面是与正常的形态和机能代谢联系,如人体解剖学、组织胚胎学等正常的大体及镜下特征与病理的大体及镜下病变特征比较进行学习,同时也与生理、生化等正常的机能代谢有机地结合起来学习。让学生认识自己专业的特殊性,有危机意识和吃苦精神,把“要我学”变成“我要学”[1]。此外,教学过程中通过网络互动的方式,在线调查了解学生在网络环境下学习的适应性,以及对这种教学模式、活动安排、学习内容以及教学评价等看法。学生可根据自己对知识掌握的程度,自主地定进度或与教师的进度一致,通过丰富网络资源自主学习,可拓宽学生学习广度和深度。学生在按照教师给定的学习目标后,利用网络的学习资源,自主设计、自主学习、自主探究、自主评价,最后比较好地达到自主发展、自我完善的学习过程。自主学习的过程除能较好地加强学生对本课程专业知识学习,同时提高学生的独立探索能力、协作学习能力、总结汇报能力等,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2]。
(二)完善网络资源及图书资源
大部分学生使用网络课程或精品课程查找相关复习资源,网络信息时代,学生去图书馆查找资料少,但59.05%的学生有时会去图书馆,可见图书馆,作为传统的纸质学习资源,有它的优势,学生在对内容正确性没有很好的判断能力时,可能会更相信纸质阅读资料。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接近一半的学生(47.55%)使用百度查找相关的内容;课后复习方式大部分学生(89.57%)通过上网查阅相关资料;让网络信息资源更加完善、准确是我们所有医学教育工作者的责任,为了更好地辅助学生学习,我们不断地完善病理学精品课程、病理学网络课程等教学资源,我们把所有的教案、课件、视频资料、病例、图片库等资料都上传到教学资源网站,学生通过网络很容易找到相应的资源。此外我们利用数字显微摄像系统构建的数字切片库,将所有的教学的切片进行整张拍摄,编辑成全景图片,学生可以自己观察,也可以通过指导学生观察病变,能从低倍到高倍或高倍到低倍随意切换,辅助学生自主学习[2]。
当然,各级管理部门需加大对图书资料、实验教学标本、网络的硬件设施等的投入,加强阅览室、图书室、实验室的开放化管理,让学生能够根据自己的时间安排自主学习。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将决定其毕业后的不断学习提高的能力,将影响其一生的发展与命运[3]。
(三)加强自主学习方法的引导
充分利用课堂渗透、主题班会、专题讲座与讨论等,开展自主学习方法系列指导活动,促使学生学会自主学习[4]。学生参加过相关的学习讲座和参与班/年级的自主学习小组的活动的学生比例分别是21.78%和24.69%,人数不太多,但是很值得鼓励和提倡,医学生通过讨论,既有助于学生加深对医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又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沟通能力。经常找老师问问题的人数比例16.41%,听课后有规律地复习的学生占36.81%;每次听课后整理笔记的学生有34.36%。学生更倾向于自己查找资料,医学知识的更新周期越来越短。这一切都将使医学人才不断面临新的挑战。医学教育改革应“建立以学生为中心的自主学习模式,确立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5]。医生在院校学习的知识将远不能满足医学发展需要。事实上,医学生在大学期间学习的医学知识只是为后来的工作打下初步的基础,医学知识的更新速度比较快,人类对各类疾病的认知水平及治疗水平都在不断地提高,今后实际医务工作中需要不断补充、更新和完善新的知识,否则,不管是本人的诊断还是治疗水平都会落伍。因此,在大学期间掌握一套行之有效的自主学习的方法,对信息时代的医学人才来说至关重要。因此,不管教师如何讲授,教师应把重视学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锻炼学生的自学能力作为教学的重要任务。著名科学家钱伟长曾说过:“一个人在大学能不能养成自学的习惯,学会自学的习惯,不但在很大程度决定了他是否能够学好大学的课程,而且影响大学毕业以后能否不断地吸收新的知识,进行创造性的工作,为国家做出更大的贡献。
(四)提高医学生的自学意识并进行自学方面督促
让医学生充分认识到在学校学习的医学知识将远不能满足医学发展需要,终身学习是医生的必须具备的能力。不管是现在还是将来,医务工作者在临床工作实践中都需要不断地吸收新的知识,这样才能跟上医学知识更新的步伐。面对医学上的难题才会更有信心,才有望更好地解决患者的痛苦,成为医学界的精英人才,始终站在时代和科技发展的最前沿。如何加强督促医学院校大学生的提高自学能力,用何种方式才能更好地提升学生的自学效果,是医学生在大学阶段面临的重要问题,也是医学院的教師积极面对的问题[6]。
院系或者学校通过组织与病理学知识相关的知识竞赛,科研活动等,督促学生自主地学习,让学生意识到课堂上学的知识只是知识海洋中的很小一部分,为了更好地掌握病理学知识,需要自主地拓展相关的专业知识,参加不同的比赛和活动的过程实质就是学生通过自学提升自己能力的过程,在学校得到老师、同学的认可、成绩的肯定中提高了自己的自学能力[7]。当然,我们在学生的自学过程中,教师最好扮演一名向导和帮手,最主要是激励学生提高自主学习兴趣的作用,伴随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及独立性的增强,学生需要老师的指导、帮助和鼓励会逐渐减少。学生将会较快地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并能够对自学效果进行评价,这也是我们期待的自我指导学习的最终目的[8]。
“善学者教师安逸而功倍,不善学者教师辛苦而功半”。一个优质的成功的教育工作者的教育最终是使学生能够成为自己的老师。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涉及多个方面,尚有很多需要值得进一步探究的地方。不同的学生获取知识的途径有所不同,因材施教也是很有必要,比如有的学生通过视听或讨论来加深理解,有的学生通过阅读可以学得自如。所以学生的学习期间应尽量尝试多种学习手段,教师尝试多种教学方法,帮助学生找到最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
总之,每个学生都有自学的愿望和能力,信息时代知识的更新速度加快,医学生更需要不断提高自己的自主学习能力,保持学习的状态和能力,以适应社会的需求,不断地接受新的挑战。
参考文献:
[1]刘杰夫.对培养医学生自学能力的思考[J].医学教育,2016(11):194.
[2]姚运红,胡新荣,孙艳芹,等.混合型学习在病理教学中的应用模式探讨及实践[J].西北医学教育,2012,20(6):1213-1215.
[3]胡克杰,孔凡武,张蕊,等.医学生自学能力培养方法的探讨[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4(4):110-123.
[4]孙国梁,宋志刚,吕发明.如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J].新疆中医药,2016,34(4):68-69.
[5]耿劲松,唐望晶,王国华,等.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评价指标体系[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5(5):55-56.
[6]高蓉,苟炜.浅谈医学专科院校自学体系的构建与应用[J].教育教学论坛,2015,8(33):68-69.
[7]李昭,于千.关于如何提高医学生自学能力的综合措施的探讨[J].中国校外教育,2014(5):77-78.
[8]戴书华,文利,邹利光,等.自学能力的培养是影像专业医学生教学的一项重要内容[J].激光杂志,2011,32(3):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