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职教模式的“本土化”实践及创新发展研究

2018-07-12 09:10陈小燕
职教论坛 2018年6期
关键词:本土化职教办学

□陈小燕 薛 媛

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模式强调教学过程和生产过程的密切结合,学生具备企业学徒工和学校学生的双重身份,通过学习基础知识、接触最先进的设备、技术和工艺,完全具备独当一面的能力和素质,为德国经济持续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动力。我国职业教育借鉴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模式及经验,在课程开发、师资培训、企业合作、基地建设等项目的“本土化”实践过程中取得了丰硕成果,为我国职业教育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表1 中德职业教育交流与合作重要事件表(本表根据相关参考文献整理而成[1]-[6])

一、中德职业教育交流与合作历程

根据中德职业教育的交流与合作的重要时间节点、关键事件及其重要意义,中德职业教育交流与合作关系可划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21世纪开启之前(见表1),中德职教合作模式主要是借鉴和移植,即仿效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经验。该阶段的主要形式是德国派遣职教专家来华指导,所建立起来的100多个合作单位奠定了中德交流与合作的初步基础[7]。

第二阶段,21世纪初始十年(见表2),师资培训输出是该阶段中德职教合作的重点内容。我国职业院校中一批批的院(校)长和骨干教师赴德进修取经,体验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模式,并探索符合我国国情的“本土化”职业教育实践思想和方法。

第三阶段,2011年“中德职教合作联盟”成立以来(见表3),中德职教合作的形式和途径更加多样化。双方共同打造跨部门、跨行业、开放性的职业教育合作平台,合作项目几乎覆盖我国所有省(自治区、直辖市),从东部沿海地区向中西部地区延伸,从职业院校向地方院校、社会机构延伸,从传统专业技术领域向新技术领域延伸,社会影响力不断扩大。

表2 中德职业教育交流与合作重要事件表(本表根据相关参考文献整理而成[1-6])

表3 中德职业教育交流与合作重要事件表(本表根据相关参考文献整理而成[1-6])

二、中德职业教育交流与合作项目形式

(一)课程与专业建设

课程体系是我国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核心任务也是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高职院校借鉴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课程模式,不断对课程建设进行探索,“宽基础、活模块”课程开发模式、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项目课程”开发模式等逐渐体现出“国际化”和“本土化”相结合的特点。如天津中德应用技术大学与德国路德维希港应用技术大学签订了物流管理专业合作协议,引进德国物流课程及人才培养方案的优质资源,该专业国际化试点班在参照德国AKH职业资格认证标准、全面引进德国职业教育课程体系的同时还依托德国商会的企业资源,形成了中德高校、商会和企业共育人才的国际合作模式。

(二)师资培训与合作办学项目

教师、学生及学校管理人员出国交流是高等教育国际化进程中最基本的形态,也是我国高职院校较常见的国际化实践。随着中德之间不断拓宽合作交流渠道和领域。我国高职院校与德国职业院校、科研机构以及企业建立的密切的人员交流渠道包括各类短期和长期的培训或学习项目,如我国教育部与德国国际继续教育与发展协会联合推出的“中德高职师资进修项目”,不仅拓展了教师本身的国际视野,更引发了一批高职院校的课程改革浪潮,促进了我国高职院校师资整体力量的提升。各类合作办学项目在过去的几年内也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不仅交流与合作的形式和数量逐年增多,而且交流与合作的层次和范围也不断提高。

(三)合作示范基地

2011年,中德政府签署的联合声明中决定设立“中德职教合作联盟”,共同支持建立一批集培训、研究和咨询功能于一体的“中德职教合作示范基地”[8]。2016年,中德职业教育联盟在上海成立,并相继建成天津、上海、重庆、青岛首批4个国家级示范基地和广东、四川、吉林、江西4个省级示范基地。示范基地集合了本地区内中德职教合作的成员院校,充分发挥了中德职业教育联盟的平台优势,在教学资源、师生交流、办学合作等方面产生了聚合效应,为中德职教合作人才培养和两国产业经济融合发展提供了更多的资源和经验。如中德(青岛)职教合作示范基地以青岛科技大学、青岛理工大学、青岛交通职业学校等10个核心成员单位为依托而成立的[9],主要以项目工作站模式进行运作,重在发挥相关区域的辐射带动作用,创造性地解决了中德职业教育合作项目在后续发展中出现的合作层次较浅、合作形式单一、难以形成有效合作机制等问题,全面提升了中德职教合作的质量和水平。

三、中德职业教育合作项目“本土化”实践问题

(一)“本土化”实践食洋不化

德国特殊的文化传统、经济结构、政策环境、保障机制等诸多因素促进了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模式的形成和发展,这些都与我国高职教育的发展路径和环境完全不同,若不加改造地全盘引进就会造成食洋不化的后果。德国职业教育由职业学校和企业共同承担,职业学校只负责基础理论教学,真实性项目教学则在企业进行。中德合作项目虽将理论和实训的教学场地整合在一起,但一般仍在学校里、很少在企业里进行,师资也是以中方院校教师为主、德方院校教师为辅,而高职学生的英语听力和口语能力普遍较差,德方教师讲授的内容不易理解。高职教师到德国学习“双元制”职业教育理念和方法,也受限于文化差异、语言环境和学习时间,能够消化、吸收、转化的东西并不多,

(二)“本土化”实践地区分布不均衡

我国高职院校共有1359所 (2016年数据)[10],由于各院校的办学性质、办学模式、经费来源、生源质量、专业设置等方面的差异,使中德合作办学项目数、受益学生数、教育质量效益、合作广度深度、发展动力后劲等也有较大的地区及程度差异。大部分地区的高职院校仅仅引入德国“双元制”教学模式或胡格教学模式,实际在办的中德合作办学项目和专业并不多,有良好口碑和声誉的高职院校更是少之又少。根据中外合作办学监管工作信息平台2018年3月31日发布的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名单,全国只有12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与德国建立了37个合作办学专业,但中德合作办学项目数量排名前二位的是北京市和河北省(见图1),中德合作办学项目主要集中在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机电一体化技术、机械制造与自动化、数控技术等理工科类专业,偏向文科的管理类专业相对较少(见图2)[11]。

图1 中德合作办学项目区域分布权重图

图2 中德合作办学项目专业结构权重图

(三)“本土化”实践教育质量难保障

传统的教育质量评价侧重于职责与内容,在质量与效益的评价上体现不多,需要引入“组织绩效”概念。在高职教育人才培养办学水平的合格评估、优秀评估、示范院校建设、优质院校建设的推动下,已将组织绩效概念融入高职教育质量评估体系中,目前设定的评价指标及内容涵盖了办学模式、办学条件、财务活力、资产管理、教师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等多个方面,但侧重于常规教育教学的某个层面、活动或方法;考核指标大多涉及项目数、在校生数、双语教材数、培训交流人数等定量指标,仍缺乏质量诊断、过程控制等定性指标。

四、中德职业教育合作项目“本土化”实践创新发展策略

(一)确定一个顺应“中国制造2025”战略方向的复合型人才培养目标

制造业作为全球经济竞争制高点。为改变中国制造业“大而不强”的现状,“中国制造2025”战略借鉴了“德国工业4.0”的核心思想,并强调“智能制造”为主攻方向,以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为主线,以“互联网+工业”促进制造业转型升级。高职院校应立足顶层设计、主动求变,精准对接产业企业的新变化、新要求,培养适应“智能制造”产业链、全流程的高素质技能人才。以浙江机电职业技术学院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为例,实施“双层次(技术型、技能型)、多方向(1+x)”的人才培养目标(见图 3),将学生社会能力、方法能力等非专业能力的培养有机融入专业课程与教学实践中,从以知识传授为主要特征的传统学科课程模式转变为“多方向(1+x)、多层次(1+y)、定制菜单式、拓展型”学科课程体系(见图 4),学生可结合自身条件和培养目标来选择专业方向,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热情。

图3 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的双层次、多方向人才培养体系

图4 多方向、多层次、定制菜单式、拓展型学科课程体系

(二)建设一支熟悉职业教育规律方法、了解新技术新方法的双语教师队伍

我国中外教育合作项目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大量的熟悉国际规则、掌握双语能力、能够迅速应对并解决生产现场实际问题的高技能人才,因此要求高职教师不仅要了解前沿技术、市场需求还要胜任“双语”教学。“中国制造2025”呼唤留学海外的熟悉国际规则、掌握前沿技术、英语水平高的高学历人才回国发展,高职院校应抓住这个机会,扩大引进海外教育背景和实践工作经历的高层次人才,加快双语教师队伍的建设,推动高职教育国际化的输入和输出。德方教师通常全英文授课。可安排中方教师担任“随堂翻译”,既帮助学生听懂讲课内容又提高中方教师的英语表达及听力能力。并积极创造条件派教师出国访学或参加封闭式英语口语专项培训,帮助教师更好地掌握双语教学方法。

(三)实施一套个性特色鲜明、中德优势互补的高职教育教学方法

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因其特殊的社会背景已经形成系统化的 “培训-就业-再培训-再就业”终身职业教育体系,行业是主导(负责学习成果评价),企业是主体(负责技能实操训练),职业学校只是辅助(负责基础理论知识传授)。我国高职院校应吸取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精髓思想,整合资源,主动与行业企业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让行业企业充分参与职业教育教学的全过程,行业企业也有责任、有义务让更多的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参与,着重培养学生团队合作、自主学习、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切实提高学生的技术技能素质和就业竞争力。根据行业企业的实际需求,实施“靶向”合作培养模式,设计个性化人才培养方案、智能制造课程体系、真实项目教学情境,由企业技术人员承担实训、实践、实习等教学任务,将真实生产项目、新技术新工艺、企业文化以及新的“工匠精神”等融入课堂教学并编入教材之中,使毕业生的知识结构和技术能力能适应企业需求、融入企业变革中。

(四)构建一个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组织绩效持续改善的高职教育质量评价体系

办学质量是高职院校的生命线。实践证明,将组织绩效融入高等教育质量评价体系中是目前世界上公认的先进的教育质量评价模式。以推进组织绩效持续改善为目的,实行定量指标和定性指标相结合,将考核指标贯穿于教育教学工作的各项活动中。根据中德合作项目的不同层面及要求分别设定定性考核指标,如学校层面着重考核合作办学的投入和效益,教学部门层面着重考核合作专业的课程体系、教材质量、计划落实等,教师层面着重考核双语教学的内容、手段、研究等,学生层面着重考核国际就业竞争力,教辅辅助部门层面着重考核双语教学的场地、设备等。

猜你喜欢
本土化职教办学
在晋招生部分院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梳理
在晋招生部分院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梳理
论中国音乐剧的本土化发展
关于构建铁路职教管理信息系统的研究
中外合作办学在晋招生录取情况一览表
网络平台补短板 办学质量稳提升
诉前强制调解的逻辑及其本土化建构
中英越洋握手 职教领跑未来
习近平总书记在清镇职教城考察
困惑·解疑·感悟——评《嘀哩嘀哩》兼及奥尔夫教学法“本土化”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