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永强
人大复印报刊资料《职业技术教育》(以下简称《职业技术教育》)的学术价值、实践指导价值、权威性和广泛的影响力早已在学术界形成共识,其所转载的文献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能够及时反映职业教育领域所取得的重要理论成果和前沿热点问题,对职业教育理论研究具有重要的引导作用。正因如此,学者们对其进行了广泛的研究。例如,乐传永等对2007-2016年所刊文献逐年进行统计分析,针对当年职业教育理论研究情况进行了回顾与展望[1];刘育锋对1996-2000年所刊文献的专题进行了统计分析[2];康红芹对2005-2009年该刊的作者群进行了研究[3];何文明则以2008年文献为例,分析了职业教育研究过程中定性研究方法和定量研究方法的使用情况[4]。此外,还有一些学者以3-5年为统计期,侧重对所统计的特定时期内的职业教育研究情况加以分析。基于现有研究,通过对《职业技术教育》较长时期内所刊载理论成果的全面分析,进而以时间为轴梳理职业教育理论研究的演进脉络,有利于进一步揭示职业教育研究领域的基本概貌及其未来趋势。
近十几年来,科学知识图谱已经成为揭示某一学科领域知识演进脉络、结构关系和前沿趋势的有效方法。其中,由陈超美博士所开发的CiteSpace可视化分析软件,通过生成共现知识图谱,可以直观呈现一个学科领域的重要研究机构和作者、核心刊物、重要理论成果、主要研究热点、研究前沿及其演进路径等[5]。笔者运用可视化分析工具,以1995-2017年《职业技术教育》为数据来源,通过与CNKI数据库对应甄别,共计提取2739篇文献的有效数据。所提取文献的历年分布状况如图1所示。数据显示,1995-2017年,该刊刊载文献总计2934篇,平均每年刊载文献127.6篇。其中,205篇文献因没有被CNKI数据库收录而未能有效提取数据;3篇文献为论点摘编,分别由16位独立作者的文章合编而成,因此对其信息分别加以提取;3篇文献属于连载,故合并提取信息。在此基础上,将所提取的文献数据进行整理并转化为可被CiteSpace 5.0.R3 SE(32-bit)软件识别的数据格式,据此分别对研究机构和作者、重要刊物、研究热点与前沿趋势等内容进行可视化分析,以此从一个侧面呈现二十多年来我国职业教育研究的进展情况及其发展趋势。
图1 1995-2017年人大复印报刊资料《职业技术教育》转载文献分布情况
1995-2017年,《职业技术教育》共转载了来自975个研究机构的2454位作者的研究成果 (不含缺失数据)。为了较好呈现这些研究机构和研究者的活跃程度,笔者运用CiteSpace5.0软件分别对相关机构和作者进行共现分析,以此管窥这些学术机构和学术群体在职业教育知识生产方面的重要性及其突出贡献。
职业教育研究机构是职业教育学术群体依托的重要阵地,优秀的研究机构通常对研究者具有重要的聚集作用和吸引力,因而也是学术成果产生的重要领地。统计表明,1995-2017年,《职业技术教育》所转载文献的作者来自975个机构。运用CiteS-pace软件进行机构共现分析,设置统计节点类型为“机构”,时间切片为“1994-2017”年,单个时间分区长度为“1”年,Top N 数值为“50”,链接剔除选择“pathfinder”。网络运算结果显示,共生成1715个节点,728条连结线,密度为0.0005,模块度值为0.9561。聚类结果见图2。
根据聚类结果对这些研究机构进行进一步统计后发现,论文转载数量在10篇以上的机构共计54家,占机构总数的5.5%左右。上述机构共计发表论文1934篇,其被转载论文的数量占到总量的70.6%。同时,转载量排名前25位的研究机构(见表1),被转载论文的数量占到总量的53.7%。可见,前3%的研究机构贡献了一半以上的研究成果,前5%的研究机构的成果贡献率超过70%。
图2 1995-2017年人大复印报刊资料《职业技术教育》研究机构共现网络图谱
从研究机构共现网络图中可见,被转载论文数量位居前5位的机构分别为华东师范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天津大学和教育部职业技术教育中心研究所。统计数据显示,上述五大机构被转载论文的数量占总量的24.4%。可见,在职业教育研究领域,少数研究机构集中产生了多数较高水平的学术成果,注重发挥这些机构在职业教育研究基地建设、成果产出及研究人才培养方面的积极作用,对未来进一步推动和繁荣我国职业教育学术研究有着重要的意义。
高水平的学术群体是保证职业技术教育学科不断产出高质量、高水平和前沿学术成果的重要保障。特别是一些学科领军人物,在推动本学科学术成果产出方面起着重要作用。以学科领军人物为核心,以研究机构为依托,通常存在一些相对稳定的研究群体,这些研究者之间一般具有较强的合作关系。为了从一个侧面呈现职业教育研究领域的核心作者及其合作关系,笔者采用CiteSpace软件对《职业技术教育》的作者群进行分析,设置统计节点类型为“作者”,其他参数如前文所述。所生成的作者合作共现网络图谱见图3,该网络图谱共生成2454个节点,1718条连结线,密度为0.0006,模块度值为0.9622。
表1 1995-2017年人大复印报刊资料《职业技术教育》发文量位居前25位的研究机构
图3 1995-2017年人大复印报刊资料《职业技术教育》作者合作共现网络图谱
根据作者合作共现网络图谱进一步统计发现,1995~2017年在人大复印报刊资料《职业技术教育》刊载论文达到5篇(含合作)的作者共计95人,占作者总数的3.87%。上述作者群合计发文871篇,占论文总量的31.8%。其中,刊载论文达到10篇(含合作)的作者共计35人,占作者总数的1.43%,这一群体合计发文507篇,占论文总量的18.5%。从作者的学术贡献度来看,发表论文数量排名前10%的作者贡献了论文总量的近55%。统计期内发文量排名前20的作者及其转载论文数量见表2。
根据作者合作共现网络图谱发现,图谱中存在多个以核心作者为中心的放射状或交互式网络研究群体,这些合作者群体通常是基于学术志趣、工作机构、工作任务或研究任务、师徒关系等为联结纽带的,具有较稳定的合作研究关系。合作研究是现代科学研究的重要特征之一。纵观1995-2017年《职业技术教育》作者群体的合作关系后发现,平均每篇文献的作者数为1.12人,其中2006-2017年这一比例上升至1.51人/篇,表明作者群的合作研究趋势在加强。具体来看,1995-2017年,独立作者的文献共计1838篇,占比为67.1%;两人合作的文献共计668篇,占比为24.4%;三人以上合作的文献共计183篇,占比为6.7%;其他占1.9%。
表2 1995-2017年人大复印报刊资料《职业技术教育》发文量排名前20位的作者
假如从历史演进的视角看职业教育研究领域的合作关系,不难发现,近十年来,这种合作研究趋势呈现加速态势(见图4)。1995-2008年,合作研究平均占比约为22.6%。2009-2015年,这一比例上升至41.2%。2016-2017年,合作比例超过一半,均值达到55.1%。其中,两人合作情况最为普遍,占合作研究总量的74.1%。可见,合作研究正在成为职业教育研究的新趋势。
图4 1995-2017年人大复印报刊资料《职业技术教育》作者合作研究情况
坚持采撷众长,通过从众多出版物中遴选前沿性的、具有重要学术价值的研究成果,《职业技术教育》已经成为职业技术教育学科倡导学术争鸣、传播学术成果的重要理论阵地。
1995-2017年,《职业技术教育》转载来源刊物共计354种。其中,大学学报159种,占比为44.9%;高职高专类院校的学报占比为11.9%。从来源期刊的地域分布来看,上述来源期刊共覆盖了我国内地除海南、青海和西藏之外的全国28个省市自治区。其中,北京的刊物最多,共81种。其次是江苏(25 种)、湖北(24 种)、广东(23 种)、湖南(15种)。被该刊转载10种刊物以上的省份共16个,占比达到84.2%。来源期刊的地区分布及各地期刊所占比重具体见图5。
图5 1995-2017年人大复印报刊资料《职业技术教育》来源期刊的地区分布情况及所占比重
从来源期刊被转载论文数量来看,统计期内,转载量不足5篇的期刊占到来源期刊总量的81.4%。其中,184种期刊转载量仅为1篇,该类期刊占比为52%。转载量超过10篇的刊物共计36种,占来源期刊总量的10.2%,其被转载论文的数量占转载总量的75.9%。此外,被转载论文数量排名前5%的期刊,贡献了66.3%的转型文献。在重要的来源期刊中,转载量位居前5位的来源期刊分别是《职教论坛》、《中国职业技术教育》、《职业技术教育》、《教育与职业》和《职教通讯》,转载自这5种期刊的论文占转载总量的43.8%。位居前十位的期刊还有《教育发展研究》、《现代教育管理》、《教育研究》、《中国高教研究》和《教育学术月刊》。上述排名前十位的期刊,被转载论文数量占转载总量的56.8%。主要来源期刊转载排名及发文数量见图6。
图6 1995-2017年人大复印报刊资料《职业技术教育》转载排名前二十位的来源期刊及其发文量
《职业技术教育》转载论文分布在30多个不同的专题栏目中。2015年之前,常设栏目主要有8个专题类别,分别是《高等职业教育》、《中等职业教育》、《农村职业教育》、《比较与借鉴》、《改革与发展》、《理论经纬/理论研究》、《特别关注/本期关注》和《职教史/史海钩沉》。从2015年开始,除延续《比较与借鉴》、《改革与发展》、《理论经纬/理论研究》3个栏目外,调整了《高等职业教育》、《中等职业教育》、《农村职业教育》3个栏目,相关主题分别以专题的形式来加以呈现。同时,将4个栏目调整为常设栏目,即《课程与教学》、《教师与学生》、《质量与评价》和《职教管理/管理与经济》。
从各个栏目刊载论文的数量来看,《高等职业教育》、《特别关注/本期关注》、《比较与借鉴》、《改革与发展》、《中等职业教育》和《理论经纬/理论研究》6个栏目所刊论文的数量占到论文总量的80%以上。以2007-2017年数据为例,上述栏目所刊论文数量占比依次分别为 18.3%、16.9%、16.5%、10.8%、9.2%和 9.0%(见图 7)。 其中,《比较与借鉴》、《改革与发展》两个栏目相对稳定,两者所刊论文数量占比超过了四分之一。相比之下,《农村职业教育》、《课程与教学》和《职教史/史海钩沉》虽然也为常设栏目,但刊文数量占比依次仅为2.9%、1.9%和1.5%。此外,《教师与学生》、《质量与评价》和《职教管理》3个栏目的相关主题论文正受到关注。2015-2017年,上述3个栏目所刊论文数量占比达到23.8%。
图7 2007-2017年人大复印报刊资料《职业技术教育》各栏目刊发论文数量占比
一般情况下,通过统计特定时间段内关键词出现的频次,能够较好地反映与之相关的研究主题的热度。通过考察某一个研究领域内研究热点问题的此消彼长情况,就可以清晰地判定理论研究的演进脉络。为此,选择关键词共词分析来获得1995-2017年《职业技术教育》刊载论文的关键词共现知识图谱。设置统计节点类型为“关键词”,主题类型选择“突现主题”,筛选每年出现频次最高的50个关键词进入图谱绘制,网络简化算法选择“最小剪枝”。在对图谱网络进行调整时,阈值选择20,即关键词出现频次至少在20次以上的才会在知识图谱中标示,所生成的关键词共现知识图谱见图8。
图8 1995-2017年人大复印报刊资料《职业技术教育》所刊论文的关键词共现知识图谱
在关键词共现知识图谱中,共有3160个节点,2364条连接线,密度为0.0011,模块度值为0.7416。图谱中的圆圈和字体越大,表明关键词出现的频率越高,相关主题的研究热度也越高[6]。1995-2017年,《职业技术教育》刊载论文中共现频次超过20次的高频关键词见表3,这些关键词在科学知识图谱中作为关键节点的特征都很显著。其中,“职业教育”、“高等职业教育”、“中等职业学校”、“高职院校”和“中等职业教育”这5个关键节点的年轮最大,在整个研究领域中处于中心位置。同时,专业设置、职业教育发展、非学历教育、农村职业教育、校企合作、办学模式、职业资格证书、人才培养、就业、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等主题也是关注的重点。
表3 1995-2017年复印资料《职业技术教育》的高频关键词
在科学知识图谱研究中,突变值(Burst)能够较好地衡量关键词在短期内的变化情况。突变值较高的关键词,代表着与之相关的研究主题在短期内受到较高的关注,因而该类主题一般为本学科研究的热点领域。1995-2017年,《职业技术教育》刊载论文中突变值在5.0以上的关键词见表4。
笔者以关键词共现知识图谱、高频关键词和关键词突变值等信息为依据,运用内容分析法进一步对1995-2017年《职业技术教育》刊载论文所涉主题进行深入分析,结果发现,近二十年来有11个职业教育研究主题被学者们持续关注。其中,刊文数量排名前5位的热点主题分别是“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职业教育课程与教学”、“职业教育管理”、“职业教育国际比较”和“职业教育教师与学生”。各热点主题及其所刊论文数量占比见表5。
表4 1995-2017年人大复印报刊资料《职业技术教育》重要关键词及突变值
表5 1995-2017年人大复印报刊资料《职业技术教育》热点主题刊文数量占比
第一,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研究。在宏观层面上,该主题主要关注各级职业教育的改革问题,包括改革目标、重心、策略与路径等;地方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问题;农村职业教育改革发展问题;国外职业教育改革的经验借鉴等。在微观层面上,重点关注职业教育管理改革,包括职业教育管理体制改革、办学模式改革、专业结构改革、招生考试制度改革、学校管理改革;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职业教育课程与教学改革,等等。
第二,职业教育课程与教学研究。学者们重点探讨了职教课程体系、课程模式、课程标准、校本课程、职教教材开发等一系列问题。介绍了国外职教课程开发的经验及本土化路径,着重探讨了工作过程导向、“模块化”课程、项目课程、“能力本位”课程等模式的本土化问题。从实践出发,深入剖析了职教课程改革的动因及方向、课程改革面临的问题与解决途径,提出了职教课程质量评价体系的基本思路。同时,在职业教育教学领域,学者们针对职教教学现状与问题,提出了改革职教教学模式、完善教学管理体系、加强教学资源建设、提升教学质量的基本思路。介绍了工作场所学习、工作过程知识、行动导向教学、微格教学、“学习迁移”等教学理念,提出了适合我国职业教育实际的有效教学方法。立足实际,追根溯源,深入挖掘影响职教教学质量的关键性因素,特别是职教师资教育教学能力与教学成效间的关系,提出了改进教学质量监控与教学效果评价的基本思路。
第三,职业教育管理研究。一是职业教育法律法规与政策研究,主要涉及我国《职业教育法》的修订与完善,国外职教立法的经验探索,我国在高等职业教育、校企合作、职业培训等领域的立法问题;职教政策的价值分析及演进变迁,具体政策的制定、执行、监控评估、完善改进等实践问题,以及职教政策调控、政策治理、政策重构等。二是职教投入机制及经费筹措机制研究,主要涉及各类职业教育经费投入情况分析、多元筹资模式、职教财政政策及改革;地区职教投入差异及影响因素、国外职教投入模式及经验;职业教育成本核算与分担、职教投资回报率、职教投资问题及解决、职教投资政策等。三是具体的职教管理问题,包括职教管理体制和机制、管理模式、管理文化、管理者以及各种管理实践问题,寻求提升职教管理效率的有效方式,以推进一流职业院校建设。
第四,职业教育国际比较研究。该主题以发达国家的职业教育介绍及经验借鉴为主,德国、美国、日本、英国、澳大利亚和欧盟的职业教育研究尤其受到关注,涉及这些国家或地区的文献数量占本主题文献总量的80%以上。涉及上述6个国家或地区的文献数量占比依次为 24.5%、19.5%、11.9%、11.1%、8.8%和5.4%,仅涉及德国和美国两个国别的职业教育文献数量占比即高达约44%。从研究内容上看,主要涉及发达国家的职业教育与培训体系建设;国外职业教育发展的典型模式与经验及其中国化,例如,“双元制”模式、能力本位模式等;不同国家职业教育发展的比较与借鉴;国外职业教育改革及创新的经验,特别是近年来持续关注国外有关现代学徒制模式、工匠精神培育、应用技术大学办学、职教师资培养、企业参与职教办学、职业教育质量评估等方面的内容。
第五,职业教育教师与学生研究。在职教教师研究方面,重点通过研究各级各类职教师资配置的现状与短板,寻求适合国情的职教师资队伍建设路径。主要关注的内容包括:职教师资培养特别是职教教师教育问题,例如,职教师资的基本素养、教育教学能力、教育管理能力培育等;“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问题,例如,“双师型”教师的内在素质要求及提升路径、兼职教师队伍建设及有效管理、职教教师企业实践制度等;职教教师的专业化发展,等等。在职教学生研究方面,主要关注职校学生的教育和管理问题,具体包括:职教学生的身心特点及其教育;职校学生的思想道德与职业道德培育、学习心理与学习行为、职业能力培训与评估、学生成长与发展;职校学生的择业、职业能力评估、就业指导及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等。
第六,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研究。围绕中等和高等职业人才技能培养的短板,深入探究了职业技能培养培训的途径与方法。介绍了国外 “教学做合一”、“教学工厂”、“订单式”培养等成熟的职教人才培养模式,提出了适合我国本土的职教人才培养模式。围绕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多角度阐释了校企合作的动力机制、校企合作模式、合作冲突与利益均衡机制、校企合作质量监控与评价等问题,剖析了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的实现途径、影响因素、面临的困境,提出了强化企业实践制度、加强职教人才培养质量监控与评价的策略。
第七,职业教育质量与评价研究。一方面聚焦于职业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建设问题,围绕教学质量、人才培养质量、发展质量等内容,构建相应的质量评价标准、内外部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和质量评价方法,提出有效的质量管理模式和质量保障政策。另一方面,积极研究职业教育评价问题,主要涉及职业教育专业建设评价、教学评价、课程评价、基地建设评价、教师评价、学生职业能力评价、管理绩效评价等多个领域。积极探索职业教育有效评价模式,重点研究了第三方评价、同行评价、督导评价等内容。此外,还介绍了国外职教质量保障与评价体系建设方面的经验。
第八,农村职业教育研究。近二十年来,该主题持续关注了四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农村职业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学者们探讨了在我国城镇化进程加快、新农村建设、精准扶贫等战略背景下农村职业教育的发展方向。借鉴国外发展农村职业教育的经验,深入研究了我国各地农村职业教育改革发展过程中面临的问题与发展思路。二是农村职业教育与农村经济协调发展问题。重点探讨了在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和农业现代化的背景下农村职教服务农业产业发展的方式,特别是农科教结合的有效模式。三是农村职业教育与农村人力资源开发问题。通过阐明发展农村职业教育对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意义,积极探索农民职业教育培训的模式,尤其关注农民工职业教育、新生代农民教育、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等重点领域的问题。四是各级农村职业教育办学问题,着重研究了农村职教办学模式、农村职教资源配置、农村中职免费教育政策、农村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的协调发展、农村职教专业设置等内容。
第九,职业教育学基本问题研究。注重职业技术教育学理论体系、学科建设、研究范式、学科史等方面的研究,内容涉及职业教育的概念、本质、基本属性、地位、功能定位、基本结构、基本模式等基本理论问题;职业教育的类型与特色,以及各级职业教育间的基本关系;职业教育与其他教育类型的关系及协调发展;职业教育学的研究对象、学科性质、学科体系以及职业技术教育学学科建设;中外职业教育发展史、职业教育思想史等内容。
第十,职业教育与经济协调发展研究。随着我国20世纪90年代经济转型升级的现实需要,发展与经济需求相适应的职业教育形态,便成为一个恒定的主题。运用实证研究的方法,学者们证实了职业教育与经济增长的正相关关系;深入研究了区域差异化对职业教育发展规模、速度、结构以及职业教育资源分布的影响,针对性地提出了职业教育区域均衡发展思路;加强了职业教育产教融合研究,强调职业教育对经济产业的服务职能,提出了与区域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相契合的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思路。
第十一,职业教育培训研究。从理论与实证视角剖析了职业教育培训与人力资本投资的关系,阐释了职业核心能力开发的重要价值。证实了职业教育在城乡人力资源开发,特别是农村劳动力转移方面的重要作用,尤其关注新生代农民工培训以及新型职业农民培育问题。借鉴发达国家职业教育与培训的经验,探索推进我国职业教育与培训实践创新发展的有效路径。
为了进一步呈现职业教育研究热点领域的演进走向,遂以各研究主题在不同时段内刊载论文数量的均值变化为表征,进一步分析了各主题在不同时段的热度变化趋势。从1995-2017年各热点主题载文量变化趋势看,“职业教育课程与教学”、“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主题的论文数量呈现明显下降趋势,而“职业教育管理”、“职业教育国际比较”、“职业教育教师与学生”、“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和“职业教育质量与评价”主题的论文数量则呈显著增长趋势,具体统计结果见表6。
图9 2008-2017年人大复印报刊资料《职业技术教育》刊载论文的研究热点变化趋势
表6 人大复印报刊资料《职业技术教育》不同时段热点主题的载文量均值
同时,根据对1995-2017年CNKI数据库中的职教论文进行统计后发现,2008-2017年所发表的职教论文数量占比达到72.8%,是1995-2007年所刊职教论文数量的2.7倍,这表明职业教育研究在近十年来步入了一个快速发展的阶段。为了更好地展现职业教育研究的演进走向和前沿热点,运用CiteSpace软件重点分析了2008-2017年《职业技术教育》刊载论文的研究热点变化趋势,借助科学知识图谱中所呈现的研究热点演进脉络,不难发现,以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研究为核心,职业教育教师教育、应用技术本科教育、职业教育多元办学机制、职业教育治理、职业教育服务国家战略等内容是近十年来关注的重要热点话题(见图9)。
第一,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研究。在宏观层次上,围绕中国特色的现代职教体系建设,着重加强职教体系构建与完善研究,特别是关注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高职与应用技术本科教育间衔接的问题。在微观层次上,积极解决职教体系建设中的各类实践问题。例如,职教考试招生制度改革问题;弹性学制、分段学制等职教学制问题;学分制在促进各类教育衔接中的重要作用等。积极探索技术学位体系建设,提出了“工士”、“专士”等高职学位制度构想。围绕中国特色现代职业教育与培训体系建设,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现代职业教育发展模式,仍将是未来本领域研究的核心问题。
第二,职业教育教师教育研究。职教师资队伍是影响我国职教人才培养质量的短板之一,因而抓好职教师资教育显得十分重要。当前的研究主要注重探析我国职教师资培养与培训的途径与方式,借鉴国外职教教师教育的经验,进一步提升职教教师教育的质量。同时,关注职教教师专业化发展问题。通过研究国内外职业教育教师专业标准,明晰职教师资能力结构,形成职教教师胜任力培养与评价的基本依据,并着力寻求职教教师专业素质与能力提升的途径和方法,特别是解决教师实践能力训练等关键问题,以更好地培育具有工匠精神的高素质“双师型”教师。
第三,应用技术本科教育问题研究。新世纪以来,伴随高等职业教育实践的发展,高职教育与普通本科教育的协调发展日益受到关注。特别是近十年来,随着国家加快职业教育发展以及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要求,本科层次职业教育办学问题日益受到关注。围绕职业教育层次高移问题,从理论与实践层面重点解决与之相关的一系列难题。例如,中职教育—高职教育—应用型本科教育的衔接问题;应用技术型高校建设问题,特别是部分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技术大学转型发展问题;技术本科教育的理论与实践问题,等等。
第四,职业教育多元办学机制研究。在新的职业教育发展形势下,积极探索职业教育办学的长效机制,特别是企业、社会组织等参与职业教育的途径,积极探索股份制办学、混合所有制办学、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等新型职教办学模式;探索职业教育多元化办学机制,深入研究多元化筹资模式、多元化投资、多元利益主体、多元主体治理秩序等;强化校企合作办学,推进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加强人才培养质量体系建设。
第五,职业教育治理研究。围绕现代职教治理体系建设,根据依法治教的理念,深入研究职教治理政策、治理体系、治理机制、治理结构、治理模式、保障体系等一系列问题;探究职业教育多元共治的模式,特别是政府在职教治理中的角色,行业协会、企业等组织参与职教治理的方式等;借鉴国外职业教育内部和外部治理的经验,推进我国职教治理现代化进程。
第六,职业教育服务国家战略问题研究。积极探索在全球化、知识经济、互联网+、智能制造等国际背景下职业教育的应对问题。积极研究服务国家经济转型升级、产业现代化、区域发展、城市化发展的职业教育战略,针对“中国制造2025”、“一带一路”、“工业4.0”、供给侧改革、精准扶贫脱贫等国家战略或倡议,提升新形势下职业教育服务国家战略的能力。积极探索职业教育在促进制造产业发展、“三农”问题解决、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教育国际合作等方面的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