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 崇,杨 鑫,邓文英
(江苏龙环环境科技有限公司,江苏 常州 213022)
邹区镇隶属于常州市钟楼区,属于典型的江南河网地区,北枕京杭运河,东连新运河,南通滆湖,镇域内水系发达,河道交错纵横,池塘、坑塘星罗棋布。近年来,邹区镇政府及相关部门在水环境保护方面做了不少工作,并取得了一定效果,但水环境污染形势仍未扭转,治理任务依然艰巨。为全面了解邹区镇内河流水环境质量现状,笔者对邹区镇主要河道水质进行了采样监测,以期为邹区镇水环境整治工程提供依据。
邹区镇境内共有大小河道30余条,其中跨乡镇级河道4条、镇级河道13条、村级河道17条。南北向主要河道扁担河将邹区镇划分为东、西两部分。扁担河以东区域以岳溪河为主线,沿程有礼河、岳西河、岳津河等多条汇入汇出河流;扁担河以西区域以卜泰河为主线,该片区河流由于人工开挖,多规则地以纵横交错的方式呈现。邹区镇内尤其是扁担河以西片区开发利用较少,农村池塘、坑塘星罗棋布。
根据邹区镇水系分布特征,2016年3月30-31日、5月10日对镇内29条河流、103个断面水质进行了采样监测,邹区镇水系分布及断面设置如图1所示。
对邹区镇103个水质现状监测点位数据进行分析,得到各监测点位所属水质类别,经统计,在本次103个水质监测点位中,优良水质(即达到或优于Ⅲ类)断面仅5个,占4.9%;而劣Ⅴ类断面达56个,占54.4%。29条监测河流中,仅10条满足功能区水质要求,达标率仅34.5%;在19条不达标河流中,16条为劣Ⅴ类水质,占84.1%。
图1 邹区镇水系分布及监测断面设置图
2.2.1水质空间差异明显
经分析扁担河为界的邹区镇东、西片区各现状监测点位水质类别,东片区水质明显较西片区差,东片区42个监测点位中,达Ⅳ类水质标准的断面占14.3%,无优于Ⅳ类水质标准的断面;而在西片区61个监测点位中,Ⅳ类水质标准的接近一半,占45.9%,达到或优于Ⅲ类水质的点位占8.2%。依据河流污染评价方法,对监测的29条河流进行定性评价,29条河流中16条为重度污染,其中东片区9条河流均为重度污染;而西片区20条河流重度污染河流仅占40.0%。总体来看,西片区水质明显优于东片区。
2.2.2各行政村水质存在差异
综合各行政村水质监测数据,通过单因子指数法得到各行政村河流水质CODMn(化学需氧量)、氨氮、总磷污染指数。统计结果表明,河流水质污染指数较大的行政村集中在邹区镇东部,主要为龙潭村、邹区村和安基村,尤其氨氮污染指数明显较高,均在10以上,村内水质较差;琵琶墩村、泰村、杏塘村、于家村各水质污染指数小于1,均集中在西片区,4个行政村内总体水质相对较好;其余行政村水质均出现一定程度的污染,尤其是氨氮、总磷污染较为普遍。
2.2.3氨氮、总磷为主要污染因子
分析103个水质监测点位CODMn、氨氮、总磷超标率及超标倍数,邹区镇主要水质污染因子为氨氮和总磷,三大水质因子超标率明显不同,CODMn超标率明显少于氨氮和总磷。超标倍数呈现同样特点,氨氮、总磷最大超标倍数分别达29.73、14.67,CODMn最大超标倍数仅为1.56。
结合现场调研及监测河道开展水质沿程分析,扁担河以东河道大多存在水质突变点,西部河道水质突变处主要集中在卜泰河、立新大沟,主要河道水质突变原因包括工业、生活污水直流入河、畜禽养殖污染、河道淤积等。邹区镇主要河道水质突变情况如表1所示,其沿程水质变化趋势分别如图2~图7所示。
表1 邹区镇主要河道水质突变情况
图2 岳溪河沿程水质变化趋势
图3 岳津河沿程水质变化趋势
图4 汤家浜沿程水质变化趋势
图5 安基浜沿程水质变化趋势
图6 卜泰河沿程水质变化趋势
图7 立新大沟沿程水质变化趋势
污水处理率低是邹区镇河道水质较差的直接原因。邹区镇属于城郊结合部,基础设施薄弱,仅镇区有污水管网覆盖,并且受建设资金及拆迁等因素的影响,污水接管率较低。农业面源污染负荷较大,镇域范围内禽养殖、水产养殖分布范围广而散。
经济社会的迅速发展使得镇域河流不断受到各类建设及人类活动的破坏和侵占,人为设障及擅自改造河道现象增多,部分河段被填堵或被垃圾覆盖,过水管涵阻塞严重,汤家浜、岳津河等河道内停泊的船只严重影响了河道通畅,使得河道流速较小,水体交换能力减弱,水质变差。此外,部分水系沟通、换水等重点工程由于工程量大、资金不足等原因,工程进度相对滞后。
由于入河污染物在底泥中的不断积累以及长期以来疏浚的不彻底,岳津河、安基浜等主要河道底泥淤积严重,内源污染问题不断凸显。夏秋季由于温度较高,能够促进底泥中的氮、磷释放,主要河道黑臭时常出现,严重影响居民的生产生活[1]。
邹区镇河道水质总体不容乐观,以扁担河为界东西片区水质差异明显,东片区水质明显差于西片区。为落实国家、省、市“水十条”相关要求,必须结合现状监测结果,以氨氮、总磷控制为重点,以河道水质突变点为切入点,开展水环境综合治理。目前,实施污染物源头控制、引水调水、底泥疏浚和生态修复是进行水环境整治的主要手段[2]。笔者建议邹区镇通过加强工业污染源整治及监管、控制农业面源、进一步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水体自净功能、安装推流系统等措施,进一步提升区域水环境质量,努力将邹区镇打造成水清、河畅、岸绿、景美的生态水乡[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