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吴志弘(广东碧桂园学校)
2018年4月14日至4月27日,九年级的203名学生及24名老师,历时14天骑行古丝路,跨越三个省,途经11个城市,在古长安探究,在西域门户嘉峪关誓师,穿玉门,经敦煌,过哈密,越巴里坤草原,奔吐鲁番,探火焰山,经葡萄沟,抵乌鲁木齐举行成人礼,完成610公里的骑行壮游之旅。
200多人的吃喝拉撒睡,本身就是一个浩大的工程:生病、受伤、临时更改线路,一路上满布着无法掌控的危机,需要操持的事务千头万绪,而安全问题更成为骑行路上最大的挑战。为什么我们要制造这样的危机和挑战?因为我们要开设一堂勇气的课,让“逆境抵抗力”的DNA从每一个孩子的身上被唤醒被激励。
“古丝路新思维‘一带一路’传骑活动”本质上不是一次骑行,而是一门行走的课堂。让学生通过跨学科研究探讨古丝绸之路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兴衰演变,充分理解“一带一路”倡议的精神内涵。同时,将我校的课程规划主轴“培育领导力”融入其中。
当雁鸟以V字队形飞行时,比每只雁鸟单飞时更省力;当一只雁鸟脱队时,它会感觉到吃力,所以会回到队里,继续利用团队的力量飞行;当领队的雁疲倦了,它会退回队里,另一只雁会出来领队,后面的雁则会用叫声来激励前面的雁保持速度……这就是“大雁飞行理论”,所强调的正是领导力与团队合作。
在整个活动中,我们将“大雁飞行理论”的四个方面:团队合作、共享领导、激励同伴和互相扶持融入行前骑行训练及实际活动中。骑行的路程中,每班同学要轮流担任头雁,带领班上成员安全地抵达下一个目的地。他们不断以嘶哑的声音提醒队友,喊“前方来车”“小心路面”以避开危险,喊“保持队形”以降低风阻,喊“保持车距”以确保安全等。
在雅丹魔鬼城,当我们遭遇沙尘暴袭击时,头雁学生机灵地组织男同学将女同学围成圈保护她们,并主动让女同学优先上大巴,充分展现了学生们的平凡领导力。
当天19:00,部分骑行队伍在距离收车点还有6公里时,风沙骤起。霎时天地昏暗,骑行队伍被飞沙走石包围,原本兴致勃勃地朝终点飞驰的骑行侠们只能推车前进,即使这样也举步艰难。遇此突发情况,在终点守候的随行大巴、货卡立刻打着双闪,风驰电掣般应援。所有师生安全上了随行大巴躲避风沙,并适时结束了本日骑行。车外狂风呼号、沙石飞舞,同学们都看着窗外分享着今天的骑行体验:
“今天真的是暴骑。饭一定要吃得饱饱的,要不然体力不够骑不完,还可能会被风吹走!”
“终于明白雅丹地貌是怎么形成的了!”
“沙尘暴这么厉害,难怪叫它‘魔鬼城’。”
“幸好有大巴疾速救援!否则已经抱成一团的我们都会被风沙卷走!”
“感谢我们强大的团队!帅气的领骑和护卫队,贴心的队医和后勤。”
在当下人工智能全面来袭的时代,社会需要的是像章鱼一样不断进化,且脚踏好几条船的跨领域人才。丝路传骑活动,就是一堂生动的跨学科全链条学习课。
◎融入领导力课程
◎“勇气”之路
骑行前,学生在老师指导下组成探究小组,确定探究主题,对丝绸之路的历史沿革与发展、历史地位与贡献、途经各地的古迹、地形气候、自然生态、经济发展等进行研究。骑行中,实地考察,实证研究,每日完成日志。为保证课程落到实处,学校编制了行程活动手册、学习手册及骑行手册,作为学生课题探究的载体。同时,学校将对学生的研究成果、骑行表现、成果报告等进行考核,给予评价,赋予成绩。骑行后,学生整合所有研究资料,形成专题报告。
※ 跨学科全链条式学习 ※
知识领域 分组单位 方式方法 目标 成果自然学科物理力学、生物人体能量系统与营养学等社会学科地理学科的当地气候、地形、植被;历史学科的古代文明与历史沿革;经济学科的宏观经济与微观经济在当地的发展等语言学科文化传承、中英专题写作、演说分享等班级为单位 对行经县市展开专题研究写作能力教导学生资料收集、规整专题文章的能力思辨能力通过实地考察,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汇报与展示研究的专题内容以不同形式向全体师生进行汇报与展示 学习成果本次活动还将记为课程学分纳入学习档案,作为学生自主探究的学习
课程设计示例
“一带一路”新能源研究与开发
1.主题背景
近年来,面对能源危机以及人类对气候危机越来越清晰的认识,全球范围内新能源出现超常规发展的态势。各国对新能源的投资大幅度增长,新能源产能也急剧扩大。可再生能源发电是新能源发展的核心,风电是在技术和成本上最具竞争力的新能源形式。尽管短期内新能源还无法替代传统化石能源,但世界范围内资源的供需紧张以及全球为应对气候变化而对温室气体排放所做的限制为新能源发展铺就了宽广的道路。新能源技术的发展和市场的扩大超乎想象,许多可再生资源将逐渐变成商业项目。可以预见,不同能源形式的逐渐替代将改变世界经济和政治版图以及人类的生存和生活方式。新能源的研究与开发正契合了“一带一路”所提出的“Green Silk Road”“Intelligent Silk Road”。
2.跨学科学习相关学科及学习内容
(1)物理:“一带一路”新能源研究与开发
(2)数学:利用统计学的知识来分析新能源技术
3.探究性问题
事实性的问题:
什么是新能源?新能源的种类有哪些?人类有哪些方式来利用新能源?
概念性的问题:
如何发展新能源?新能源是如何影响人类的生活方式的?人们的信仰、价值观如何影响新能源的发展和应用?
可争议的问题:
新能源效率和成本之间如何去平衡?为什么新能源的应用目前还是局限于地域性?新能源对环境有哪些影响,这些影响与新能源带来的益处如何去权衡?新能源补贴政策对人类行为、观念的影响?
传统的应试教育看重考试分数,却无法培育学生赢在未来的关键能力:批判性思考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协同合作、创造与创新的能力及逆境抵抗力。学校应该创造实地体验学习的机会,让孩子走出舒适圈,面对挫折、挑战逆境,培养永不放弃的精神。当我提出带学生骑行“一带一路”的计划时,很多人质疑安全性,甚至直接问我:“您怎么敢承办如此危险的活动,不担心吗?”我始终坚定地回答:“教育需要一点勇气。如果成人都没有勇气,如何教出勇于创新、敢于行动、善于合作、逆境超越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