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苗
【摘 要】翻转课堂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自我学习能力。在翻转课堂中,学生可以及时地将之前学习的困难向教师反映,教师及时地策划有针对性的教学辅导,帮助学生及时解决学习问题。
【关键词】翻转 意义 运用 效率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翻转课堂成为一种新兴的教学模式出现在师生面前。翻转课堂就是教师根据教学目标将教学内容压缩成一个个小视频,供学生在课上课下随时观看学习,并在课堂上与教师进行交流互动,体现出翻转课堂的“课上”“课下”教学的有效结合。翻转课堂的翻转主要体现在由以前的传统教学模式中的课上教学和课下消化变为课下学习、课上巩固。优势体现在在课上学生可以将之前学习中遇到困难向教师及时地反映,教师也能够及时的进行辅导,这对于我国现有的课堂教学模式的转变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一、翻轉课堂应用于高中信息的意义
通过对高中信息课程的传统教学模式和翻转课堂的比对,结果显示翻转课堂比起传统教学更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加强学生之间的交流,学生信息素养的提高。
1.对教师的意义
探索新的教学方式,组织新的教学内容。实行翻转课堂对于教师的专业素养要求极高,由于改变了传统的“填鸭式”教学,学生的思考活动范围会变大,必然会是教师做好随时面对一些突然问题的袭击,这就要求教师对相关方面知识的掌握,同时还要求信息教师对于课堂的掌握能力、教学能力达到与其标准,这样能帮助信息教师不断完善自我、提高教学能力,同样还有助于信息教师的专业化发展。
2.对学生的意义
加强自主学习,不断提升能力。对学生而言,新的教学模式的产生为其带来了新鲜感和一定的刺激性。通过翻转课堂,能够帮助学生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和沟通能力,因为翻转课堂要求学生在课下进行课程学习,在课上向老师提出课程反馈,在一定程度上刺激了学生们在课下学习的积极性,比如如果有人前一天没有学习,在第二天的课堂上,其他同学都对昨天的课程内容向老师进行反馈,但是没有学习的同学因为并没有掌握课程内容,就无法参与到课堂讨论中来,在无形中给学生施加了我也要学的压力,从而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并且在讨论过程中帮助学生提高了沟通能力和语言逻辑能力,无形中也提高了学生的自学能力。
二、翻转课堂在高中信息课堂上的实际运用
信息技术能力是当今社会对人才的基本要求之一。《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试行)》特别强调要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信息技术基本知识和技能,培养学生获取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并强调要把信息技术作为支持终身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手段,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高中信息技术课,更要充分显示出理论和技能的并要,更要特别注重培养学生的计算思维能力和实际应用能力。高中学生的自学能力和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相对较强,在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中,将信息技术作为支持学生学习的手段,采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显得尤为重要。
1.合理策划教学内容,因材施教
高中学生的基础水平差距较大。传统的课堂,教师教学的步调过于统一,全体学生在相同的时间和空间内接受相同的教学内容,难以照顾到学生的个体差异,不利于因材施教,因此不能满足全体学生需求。在教师提供充足的学习资源的情况下,翻转课堂能够较好地解决这一问题。翻转课堂模式下,学生可以按照自己的节奏进行学习,可以自由控制学习的进度和难度。课堂上,教师可以置身于学生中间,作为学生互动交流的伙伴,参与学生的学习,对学生进行“一对一”的个别辅导,真正做到因材施教,实现分层教学。
2.实施分组性教学
传统的技术操作课中,教师无法将学生的学习能力统一进行教学管理,导致学生们的两极分化现象严重,而翻转课堂则可以改变这一点。在翻转课堂上,教师除了要联系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外,还必须了解学生对于信息技术操作的真正掌握能力,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展开针对性教学。在这种教学模式中,教师可以按照学生的兴趣或是学习能力水平进行分组,并设计出具有针对性的教学内容和指导方式,让学生们都能够吸收到自己想得到的、自己应得到的知识。值得注意的是,在进行针对性教育时,教师要注意自己的教学方式,不要因为针对性教学影响到学生的心理,避免对其造成伤害。
3.通过情境导入带入学生状态
在教学过程中,为了吸引学生的兴趣和激发学习兴趣,教师可以设计一些富有感情的情景进行导入,帮助学生进行情绪导入,在翻转课堂中,微课视频的内容可以将学生带入不同的情境中,每个学生的思想、性格都不一样,所以即使是同一个视频带给学生的感觉也是不一样的。视频中教师的声音、背景音乐也会给学生带来不同的感受,例如,学习Flash软件时,可以先播放一段教师先做好的一段动画,帮助学生进入状态,体验其中的兴趣,迫不及待地想要自己动手制作动画。
4.问题讨论模式
翻转课堂的核心是课堂上学生和教师之间的互动交流,交流的内容主要是对微课视频提出的问题与内容进行讨论,问题的设计既可以是针对教学内容的,也可以是课外拓展的。在进行交流时,可以将学生进行分组,让学生自行讨论,由教师对学生的讨论结果进行记录和总结。还可以针对主要的两个内容进行分组,让两组形成辩论,双方可以畅所欲言,发表自己的观点,这样可以让学生之间产生竞争力,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而且要是学生有不懂的问题,可以向教师进行请教,在学生进行讨论问题时,教师要注意把握课堂气氛,不能让学生讨论的重心偏离。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高中信息课堂中的运用,为传统的信息课注入了新的活力,为高中信息课程的改革提供新的前进方向,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改变了以往的传统教学,让学生产生兴趣,通过微课,提高学生的自我学习能力、端正学习态度,形成正确的世界观和价值观;另一方面,促进信息课程的改革,让不同水平的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的需求进行针对性的学习,从而使传统的课堂教学向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的方向转变,使学生真正的提高了信息技术操作能力。
参考文献
[1]张仁贤: 翻转课堂模式与教学转型.世界知识出版社,2014.8
[2]金陵: 翻转课堂与微课程教学法.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4
[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高中信息课程标准(实验).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