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靖
【摘要】凡为教者必期于达到不须教。叶圣陶先生的这句话道出了学生自学的重要性。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自学,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通过从自定目标、独立探索、集体研讨、感悟自得几个环节入手,调动学生的自学兴趣,提高自学能力。
【关键词】小学语文自学能力独立探索叶圣陶先生说过:“学生受教育就是要学到一辈子能够坚持的自学本领。”然而今天的语文教学,仍在演绎满堂字、词、句、段、篇的讲解,引导学生自己去质疑问题、自学自悟、独立求索的则操之甚少。为了克服陈旧的教学弊端,把学生引到“自读、自想、自悟”的自学轨道上来,我摸索出了“自定目标——独立求索——集体研讨——感悟自得”四个环节,在培养学生自学语文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一、自定目标
学生的基本技能、认知水平和求知补偿是千差万别的,教师要根据每个学生的不同差异,科学地指导学生结合单元自学“导读”、课文“预习”和课后“思考练习”,联系自身的学习实际,自拟自学目标。如在教学《长城》一文时,我结合课件的展示引导:“这篇课文要学习的是什么?”“应该掌握的是什么?”“难以理解的是什么?”学生很快就拟出了:“需要学习由远及近,由概貌到细处,有顺序地观察事物的方法。”有的学生则拟定为:“学习作者在记叙的同时,合理地展开联想的表达方式……”这样导学设计,学生不仅能充分参与课堂教学,还能够体现出参与的灵活性和多样性。
二、独立探索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注重学生独立探索是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创新意识的需要。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尽可能多地让学生拥有独立思考、独立分析、独立寻求的机会。我在教学《桂林山水》和《一夜的工作》等课文时,积极引导学生沿着“读、比、想、练”的思路,一步步地展开独立钻研。
1.仔细读。让学生自读课文,整体感知。学生边读,边点,边圈,边划,在“点、圈、划”的进行中,读出桂林山的奇、秀、险;桂林水的静、清、绿。通过“真奇啊”、“真秀啊、”“真险啊”这些句子,读出桂林山水“甲天下”的喜悦和陶醉之情。
2.认真比。孩子们去过广西桂林的并不多,自然就不知道桂林山水的独特奥秘和具体形态。但可以引导学生与自己熟知的河流山川比一比:比形状、比走向、比样儿、比高矮,让他们在看得见、听得到的氛围中,去体验遥远的名山大川的神奇与美丽。
3.反复想。“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教师要善于引导他们对所学内容进行深入思考。如我在教《一夜的工作》一文时,周总理办公室“一张大的写字台,两把小转椅,一盏台灯”如此简单的陈设说明了什么?你们想到了什么?学生循着这样的思路深入细致地思考,不仅知道了周总理的生活简朴,而且更加深刻理解到了周总理那种严于律己、与人民同甘共苦的伟大风范。
4.分层练。学生对课文有了比较深刻的理解,教师可以因人而异地设计几组不同层次的联系,让学生把“读、比、想”有机地联系起来。如在学习完《一夜的工作》一文后,我设计了:(1)《我最了解的一个人》,(2)读《一夜的工作》有感,但也可以让学生自拟题目,练片段。形式不拘一格,只求学生受到锻炼。
三、集体研讨
学生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难免会遇到这样那样的难点、疑点,这时,教师应当组织学生研究讨论,这是发掘教学民主、积累广益的好机会,也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最佳选择。如我在教学《早发自帝城》一诗时,有学生提出:“我在电视里听到猿猴的叫声怪难听的,不知李自这样写是为了表达什么意思?”我觉得学生的质疑是一个很有讨论价值的问题,于是,我组织大家根据以下问题去查阅资料并展开讨论:(l)李自当时是在什么背景下写的这首诗7;(2)诗人从哪儿来?要到哪儿去?经过学生自主查阅资料和一番讨论,大体概括出:因为当时李自刚被皇帝赦免,心情特别高兴。一路上,他无论是看见天空的彩云,两岸的高山,还是听到猿猴的叫声,都觉得异常新鲜美丽。他这样写则衬托出了自己被赦免之后特别高兴的心情。实践证明:只要我们善于因势利导,就能激活学生的探究意识和创新思維,促进他们的个性和共性同时发展。
四、感悟自得
感悟是学习语文的归宿,学生有所感悟,才能体现自学的真实效果。如我在组织学生自学《桂林山水》一文时,学生经过自拟目标的牵引,独立探索,集体研讨,在交流学习体会时,有的学生从修辞上说:“我进一步学会了比喻、排比、引用等修辞手法的运用;有的学生从文章的主题上说:“我为祖国有如此美丽神奇的壮丽河山而自豪。”接着,我顺势引导,让学生把各自的体会进行交流,取众家之长,补己之短,把大家的智慧集中起来,推动学生对课文内容加深理解。
总之,教无定法,贵在得法。要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做好科学引导的大文章,教会学生独立自学的本领,以求达到不教自通的最高学习境界。
参考文献:
[1]黄玉平浅谈小学生语文自学能力的培养[J].才智,2017,(15).
[2]刘金合.小学生语文自学能力的培养[J].中国校外教育,2016,(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