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教学的思考

2018-07-09 05:58葛宇宁
教学研究 2018年3期
关键词: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传统文化教育

葛宇宁

[ 摘 要 ]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与当前的高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教学之间具有良好的契合性,两者都注重对大学生的科学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观的培育,都肩负着提升当代大学生人文素养的任务。在“原理”课中可以借助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深度解读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正确把握其时代性、当代价值以及它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关系。在把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原理”课教学过程时一定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同时坚持深度研究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论课题,在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内容选取上要注重一个“精”字。

[ 关键词 ]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传统文化教育;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 中图分类号 ] G412 [ 文献标识码 ] A [ 文章编号 ] 1005-4634(2018)03-0054-05

对当代大学生进行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是目前高等教育的一项重要任务,无论是教育部2014年印发的《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教社科[ 2014 ]3号文),还是2017年初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简称“两办意见”)都对此提出了明确要求。当代大学生是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和希望,肩负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历史责任。他们朝气蓬勃,有知识、有文化,容易接受新事物,这是其优点。但他们还不够成熟,容易受错误观点的误导,从而形成各种不良的思想倾向和道德行为。因此,如何做好其“三观”教育,扣好其人生中的第一颗“纽扣”,就显得十分关键。而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则是中华民族在几千年的生存实践中形成的智慧结晶,对于做人和做事都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同时,对当代大学生进行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也有利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创新发展。

但是,与此不相称的是,目前高校中由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专职师资匮乏等,导致迅速推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面临着种种困难:首先是专职师资的培养,俗话说百年树人,培养专职教师需要一个过程;其次,需要高校进行课程改革,压缩或者砍掉一些课程,才有可能把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课程“挤”进去。在这种情况下,尝试把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和现有课程相结合,把其融入现有课程之中,不失为一个好的选择。一方面,它可以在高校中迅速展开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不受前述困难的限制,实现高校的社会责任,按照中共中央和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的精神,文化传承创新是高校的重要功能和使命;另一方面,把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融入现有课堂之中,可以促进现有课程的改革,增加其活力,因為把一些课程置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背景下,就为其打开了理论走进现实生活的“通道”,贴近了生活实际。前述“两办意见”也支持这种见解,提出:“推动高校开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必修课,在哲学社会科学及相关学科专业和课程中增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容。”笔者作为专职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简称“原理”)教师,结合教学实际,初步思考了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原理”课程教学的一些问题。

1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与“原理”教学具有一定的契合性

经过思考和梳理,笔者发现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与“原理”课教学之间具有良好的契合性,二者在许多方面的追求都是一致的。

1.1 两者都注重当代大学生的“三观”培养

对于“原理”课程的“三观”教育追求,现行的“原理”课教材有着明确的说明,当代大学生研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不能停留在对知识的掌握上,而应该内化为自己的人生信念,外化为自己的行动。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广大青年要牢固树立远大理想和坚定信念,树立起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1 ]而从整个“原理”课程讲授的内容来看也正是如此。第一章通过对物质世界观的学习,当代大学生可以树立这样的世界观:世界是物质的,世界的统一性在于其物质性,同时物质是运动变化的,整个世界是相互联系和发展着的整体。通过第二章对真理和价值辩证关系的学习,要求当代大学生能够正确把握价值的科学内涵,进行正确的价值评价。通过第三章唯物史观的学习,当代大学生可以树立起科学的社会历史观,懂得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理解人类社会的两对基本矛盾即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辩证运动规律。这种社会历史观既是世界观,因为社会本身是世界的一部分;同时也是一种价值观,因为它包含着的群众史观就要求当代大学生正确认识人民群众对历史的创造作用以及个人在历史中的作用,从而能够正确评价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并树立为人民服务的价值指向。通过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学习,要求当代大学生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在奉献社会中实现人生价值,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做出自己的贡献。

而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也注重青少年的“三观”教育,希望通过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研习,可以帮助当代大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社科[ 2014 ]3号文也明确提出加强中国传统文化教育,可以使青少年树立科学正确的“三观”,“培养富有民族自信心和爱国主义精神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对于正确树立“三观”的涵养功能,习近平也曾明确指出过:“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学习和掌握其中的各种思想精华,对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很有益处。”[ 2 ]习近平同志曾把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精华概括为:“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 2 ]。其中既有如何看待世界万物的“尚和合”,也有如何度过人生的“讲仁爱”“守诚信”,还有“崇正义”“重民本”“求大同”的价值选择。

1.2 二者都是一种人文素养教育

我国高校的“原理”课是标准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承担着提升当代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理论素养和政治理论水平的任务,而且因为其是基本原理,主要讲述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基本立场、基本原则、基本方法,在整个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体系中占据着核心地位。但也必须意识到,它也有人文素养教育的一面,而且人文素养教育是其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思想政治理论主要培养人,培养政治立场坚定、政治觉悟高、人格健全的未来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它不是培养某种“工具”,因此其必然会带有人文素养教育的内容。而且从课程的内容设置来看也是如此,目前的“原理”课程内容大致可以分为三部分:第一章至第三章为马克思主义哲学部分;第四章和第五章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部分;第六章和第七章为科学社会主义部分。哲学、政治经济学、社会主义学说在一定程度上也属于人文学科。

众所周知,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本身就是人文素养教育,开设相关课程就是为了提升当代大学生的人文素养。当代大学生通过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研习,可以了解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哲学思想、伦理思想、政治思想等,知晓中华民族过去的精神面貌,熟悉历史,能够正确处理天人关系、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人与自我的关系等。在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下,使自身的人文素养不断提高。现在很多高校开设国学教育,让学生读中国古代的文史经典,如《论语》《易经》等,就是很好的人文素质教育方式。

2 利用“原理”课程内容深度解读中国优秀传统文化

我国高校目前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体系中,其实最适合和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相融合的就是“原理”课,它在许多地方都可以提高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功效,通过基本原理的透视,使当代大学生能够更好地了解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做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者和发展者。

2.1 从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出发,深刻把握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性

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看来,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之间的辩证关系,首先就表现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这种社会存在对社会意识的决定性体现在三个方面:其一,人类的社会存在状况,尤其是人们的物质生活状况和状态,是社会意识内容的客观来源,社会意识是对其的反映。在马克思和恩格斯看来:“意识在任何时候都只能是被意识到了的存在,而人们的存在就是他们的现实生活过程。”[ 3 ]其二,社会意识来源于人们的社会物质交往过程,是社会物质交往的产物。“不是意识决定生活,而是生活决定意识。”[ 3 ]19至20世纪的许多新闻报道中,经常会见到这种现象:在某地发现了狼孩,他什么都不会,不会说话,不会像人一样吃饭,没有人的道德法律思想等。原因其实很简单,因为“狼孩”有生存,没有生活,他没有参与到人类的社会物质交往活动之中,只具有人的形体,并不具有人的社会意识。其三,随着社会存在状况的发展变化,社会意识也会或早或迟发生变化和发展。正如马克思恩格斯所言:“发展着自己的物质生产和物质交往的人们,在改变自己的这个现实的同时也改变着自己的思维和思维的产物。”[ 3 ]

从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出发,可以更好地把握中国传统文化的时代性,它也是相应社会存在的产物。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上可追溯到三皇五帝,甚至更早,但它真正发展成熟于春秋战国,尤其是百家争鸣时期,后经过一系列时代的发展补充,终于成就了辉煌灿烂的中国传统文化。从其产生、发展、完善的历史背景来看,其社会存在的状况主要有以下几点:其一,它是一种农耕文化,甚至小农经济文化。在中国传统社会中,商品经济不够发达,“重农抑商”基本上一直是中国封建统治者的治国理政之道,因此导致古代中国有发达的农耕文明,没有发达的工商文明。其二,它是一种大陆文化,中国是大陆国家,古代中国的海洋事业一直不够发达,对海洋的开发重视不够。其三,它是一种融合文化。古代中国不断发生民族的融合和变迁,可以说中华民族是一个主张融合发展的民族。其四,它是一种专制文化,中国传统文化主要起源于奴隶社会时期,发展完善于封建社会时期,带有专制的性质,因为它主要是为奴隶主贵族和封建贵族专制统治服务的,主张尊卑贵贱之分和皇权至上的观念。

中国传统社会的存在状况,决定着中国传统文化有自己的独特性,也决定着它的时代性。它产生于特定的时代背景之下,反映着特定的社会存在状况,是祖先特定苦难与辉煌的反映。因此,这种文化是“传统”的,是传统文化,不是现代文化,有其局限性,不能照搬到这个时代,那些主张国学或者儒学是“救世良药”,人类只有依靠这些才能有未来的人,完全忽视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局限性,至少它里面没有或者说基本没有现代社会的两大政治支柱观念:民主与法治。但是也应该看到,文化作为一种存在,它具有时代性,这是就其面向时代问题而言的;而中国传统文化是祖先的生存体验的总结,它也具有人类性,其精华部分也具有“永不褪色的时代价值” [ 2 ]。

2.2 从社会意识的能动反作用出发,深刻把握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

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看来,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是辩证的,在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同时,社会意识也不是消极被动的,它对社会存在具有积极能动的反作用。这种反作用可以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那些先进的社会意识对社会的发展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另一方面,那些落后的社会意识对社会的发展具有消极的阻碍作用。

众所周知,中国传统文化之中,既有精华也有糟粕,其精华部分具有永不褪色的价值,而其糟粕则应该抛弃,没有价值,对其研习有百害而无一利。对当代大学生进行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就必须能够从中国传统文化中分辨出精华和糟粕,取其精华弃其糟粕,采取扬弃继承的方式。那怎么区分、以什么标准来衡量其精华和糟粕?很显然,要以主流价值观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标准,凡是符合社会主義核心价值观的、积极向上的,基本上可以说就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比如“诚信思想”“民本思想”“和谐思想”“自强不息思想”等;凡是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背道而驰的思想观念,都是糟粕,都应该被抛弃,比如“三从四德观念”“愚忠观念”“尊卑贵贱观念”“一夫多妻观念”“皇权至上观念”等。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精华部分,也即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它作为一种先进的文化观念,对于国家和民族尤其当代大学生都具有重要的价值。其一,它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一个人需要自己的精神家园,否则就没有精神归宿,就处于“流浪状态”;一个民族也一样,也需要自己栖息的精神家园,否则就难以形成民族自豪感和民族认同感。而这个民族的精神家园不能是外来的,只能是自己民族长时期的文明和文化积淀,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就是民族的精神家园。习近平也指出:“中华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包含着中华民族最根本的精神基因,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丰厚滋养”[ 4 ]。其二,它是坚定文化自信的基础。“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民族对自身文化的充分肯定,并对自身文化生命力所持有的坚定信念。”[ 5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人类历史发展迄今为止唯一没有中断、一脉相承、薪火相传的文化,是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智慧结晶,值得骄傲和自信,是坚定文化自信的基础。其三,它是治国理政的历史镜鉴。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有很多优秀的治世文化,比如天下为公、为政以德、实干兴邦等,它们是祖先根据中华民族的特定生存状况做出的经验总结,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2.3 正确把握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继承性

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看来:社会意识的一定形式是自成系统的,具有前后相继的历史链条,因此具有一定的历史继承性[ 1 ]。作为都产生于中国这块土地上的文化意识形式,中国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之间是具有历史继承性的。

首先,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植根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其重要的理论渊源。中国共产党人在发展社会主义文化过程中一直注重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吸收,不断地取其精华弃其糟粕。早在1940年,毛泽东在发表《新民主主义论》的著名演讲时,就明确提出了这个问题,在毛泽东看来,中国共产党人一定要正确对待历史文化,避免历史虚无主义,必须尊重历史,在中国传统文化上,他说:“剔除其封建性的糟粕,吸收其民主性的精华,是发展民族新文化提高民族自信心的必要条件”[ 6 ]。回顾中国共产党的革命、建设、改革历史实践,习近平也总结道:“中国共产党人始终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实继承者和弘扬者”[ 7 ]。

其次,中国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还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进行了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态度,继承是基础,发展是根本,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和现代社会接轨,通过对其创造性发展,为当今世界问题的解决提供出中国的价值方案,是中国文化发展的历史使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是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最新发展,里面的各种价值倡导都含有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渊源[ 8 ]。因此习近平才指出:“今天,我们提倡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从中(指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引者注)汲取丰富营养,否则就不会有生命力和影响力。”[ 2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除了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源头活水,它还不断地涵养核心价值观,使它在现实生活中能够更好地生根发芽。可以说,离开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失去了“根基”。

3 把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原理”课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高校“原理”课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虽然说有很多契合点,具有相融性,但两者也有很大差异,高校“原理”课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核心课程,政治导向和意识形态指向比较明显和重要,而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更多地偏向于学生的人文素养提升和民族认同感。因此,在把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原理”课程教学时需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3.1 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不能冲淡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主导地位

我国的教育是社会主义教育,马克思主义是整个教育的指导思想,是其发展的指南。在高校中开展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也必须接受马克思主义的指导。马克思主义是由马克思恩格斯所创立的,而后又由各个国家和民族的马克思主义者进行继承发展,理论成果一脉相承,它以整个人类创造的优秀成果为自己的思想来源。马克思主义具有科学性和先进性的优秀理论品质,对实践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在高校“原理”课中融入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不能偏离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必须在精神高度上与马克思主义保持一致,否则就达不到预期目标,甚至有可能走入歧途。比如一些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倡导者,把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无限扩大化,鼓吹人类只有在中国传统文化的指导下才能有未来,马克思主义也必须接受中国传统文化的指导,要在中国传统文化的指导下重估一切价值,改造政治经济体制。这就是没有把握好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度,偏离了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思想,最终只能导致失败,无法实现学习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目的。另外,在内容设置、学时分布上也要掌握适度原则,不能过多,以免冲淡该课程的政治课性质和正常教学指向。目前的“原理”课教学是48个学时,在其中融入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课时尽量不要超过8个。

3.2 坚持从原理的高度来研究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论课题

把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到“原理”课教学之中,主要不是讲授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一些常识或者说生活体验,而是要从原理的高度理解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让学生从更高层面、更深层次来把握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从而在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双创”中发挥更大的作用,做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实继承者和卓越发展者。当代大学生在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问题上有自己的优势,也有更多的责任。

在研究和解读中国优秀传统文化问题上,“原理”课有自身优势,它是所有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中最有理论深度、也最“讲理”的课程,完全可以在“原理”课中理清文化的本质、文化与人的发展、文化与文明、文化的多样性、文化的功能、文化的结构、传统文化与民族精神、文化与社会进步、中国优秀传統文化与现代文明等一系列理论课题,从而加深当代大学生对文化以及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认知。

3.3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内容的选取一定要“精”

把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原理”课教学时,在中国传统文化的内容选择上一定要注重一个“精”字。其一,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鱼龙混杂,不是所有的都是精华,在内容选取上一定要仔细甄别,取其精华弃其糟粕。那些背离现代社会文明、与时代发展需要不相符的东西都不宜被选入。其二,要注重经典原著的学习。经典原著经过历史的洗礼,闪烁出其永不褪色的价值。“经典是一个民族的根基所在,魂魄所系,它承载着这个民族的文化基因,守护着这个民族的历史传统,一个民族的活力与资源、常理与常道、未来与希望都蕴藏其中。”[ 9 ]融入“原理”课内容的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尽量是原著的摘选,而不是一些学者解读后的东西。按照现象学的理解,解读后的东西很可能包含着解读者个人的“历史偏见”,未必尽符合其原意。当代大学生直接接触原著,可以和古人“直接”对话,用心理解古人的意蕴。其三,这里的“精”还有少的意思。鉴于“原理”课课时有限,把大量的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内容融入“原理”课堂教学是不现实的,在内容上一定要注重少而精。其四,在内容上要偏重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方面,主要为当代大学生科学树立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而展开。至于其他内容,比如中华传统武术文化、中华传统陶瓷文化、中华传统绘画文化等,只能让当代大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业余时间来学习。

4 結语

在高校中进行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无论对增强当代大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坚定文化自信,还是帮助他们正确树立“三观”,吸收民族传统文化的精髓,提高其文化素养都非常重要。在目前背景下,尝试把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融入现有的学科之中,对于推进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理论和实践都具有重要意义。教社科[ 2014 ]3号文也提出:“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教学研究。充分利用传统文化优势学科、重点研究基地和相关科研力量,深入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教学研究,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教学提供理论基础和学理支撑。”从理论和实践中探索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融入高校“原理”课教学之中,也算是这方面的一种尝试。

参考文献

[ 1 ]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编写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2015:19,108.

[ 2 ] 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 M ].北京:人民出版社,2014:405,164,171,170.

[ 3 ]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 M ].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152.

[ 4 ] 中共中央宣传部.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 M ].学习出版社,人民出版社,2016:201.

[ 5 ] 陆卫明,孙喜红.论习近平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新阐析[ J ].社会主义研究,2017( 1):8-13.

[ 6 ] 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2卷)[ 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707-708.

[ 7 ] 习近平.在纪念孔子诞辰2565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暨国际儒学联合会第五届会员大会开幕会上的讲话[ N ].人民日报,2014-09-25( 2).

[ 8 ] 韩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研究[ M ].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20.

[ 9 ] 徐梓.中华传统文化应成为中小学教育的“正餐”[ J ].群言,2014( 7):14-16.

Thinking on integration of Chinese excellent traditional culture into course of Introduction to the basic principles of Marxism

Ge Yu-ning

(School of Marxism, Henan Polytechnic University, Jiaozuo,Henan 454000, China)

Abstract There is a good agreement between the Chinese excellent traditional culture education and the "Introduction to the basic principles of Marxism" teaching in universities. Both of them emphasize the cultivation of university students′ scientific world outlook, outlook on life and values. We can interpret Chinese excellent traditional culture deeply with the help of basic principles of Marxism, grasping its contemporary value, and its relationship with the socialist culture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correctly. In this process, we must adhere to the guiding position of Marxism, study the excellent traditional culture of China deeply , and select the essence of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

Keywords the Chinese excellent traditional culture; traditional culture education; introduction to the basic principles of Marxism

猜你喜欢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传统文化教育
高校开展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长效机制研究
关于高中语文古诗词教学中融入传统文化教育的探讨
试分析提高高中历史教学中传统文化史教育的必要性
浅谈小学传统文化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关于高中语文古诗文教学中的传统文化教育研究
学习优秀传统文化,弘扬中华民族精神
在专业课课堂教学中融入“三观”教育初探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