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亚域外汉语教科书文献考述及比较
——以14世纪末至20世纪初的朝鲜和日本为例

2018-07-06 01:48南京大学文学院江苏南京210046
沈阳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年3期
关键词:江户官话教科书

葛 平 平(南京大学 文学院, 江苏 南京 210046)

东亚文化圈是多元文化交融的结果,在语言、文字、文学、儒学、汉传佛教等领域密切联系。“东亚文化圈立根于魏晋,形成于隋唐,衰落于近代”[1]。初期和中期的东亚文化圈以中原文化为中心,文化传播主要以汉字和汉语为媒介。文化传播的方式依赖于以文字形式呈现的书籍文献,而汉语学习离不开以汉字编写的汉语教科书的指导。“域外汉籍,主要指域外所藏中国古籍(包括域外刻本),以及域外人士撰写的汉文典籍”[2]。域外汉语教科书主要指域外人士编写的供域外人士学习汉语的汉文材料。东亚域外汉语教科书主要是指朝鲜王朝和江户明治时代日本编写的一系列汉语教科书。域外汉语教科书在以汉语作为第二语言学习的过程中产生,是记载当时中国文化形态、社会生活、语言特征等内容的重要资料,考察东亚域外汉语教科书发展情况对研究汉语传播及对外汉语教学具有重要价值。

近20年来,随着域外汉语教科书相关材料的发现和影印出版,学界开始关注14世纪末至20世纪初朝鲜和日本的汉语教科书发展情况,并取得了可喜的成绩。研究内容涉及朝鲜和日本汉语教科书的版本、种类、内容、特点、价值及其对两国汉语教育的影响等方面(汪维辉[3]、汪维辉[4]、李无未[5]、张美兰[6]);也有研究者通过东亚域外汉语教科书观察中国与朝鲜经济、文化交流情况(王振忠[7])。研究成果颇丰,但研究中也存在明显不足:关于朝鲜和日本汉语教科书中的内容与中国文学关系的研究成果相对较少。学者们大多关注对朝鲜和日本一些主要汉语教科书的体例、内容、语言、文学、文化等相关问题的独立研究,对东亚范围内域外汉语教科书的系统考述及比较十分缺乏。本文旨在对14世纪末至20世纪初(包括朝鲜时代,日本江户、明治时代)东亚域外汉语教科书的种类、内容、体例、语言现象等相关问题进行系统考述和比较研究。

一、 朝鲜时代汉语教科书

1. 朝鲜时代汉语会话教科书

(1) 《老乞大》4种版本。《老乞大》和《朴事通》编成于高丽末期,是整个朝鲜时代最重要的两种汉语口语教科书。随着时间的推移,《老乞大》不断修订以适应中国社会的发展和北方汉语口语的变化,各种版本的《老乞大》反映了近代汉语的历史变迁。现存的《老乞大》版本较多,主要版本包括迄今发现的最早版本《原本老乞大》(成书年代推测为1418—1450年),以及《翻译老乞大》(1507-1517年)、《老乞大谚解》(1670年前后)、《老乞大新释》(1761年)、《重刊老乞大谚解》(1795年)。《原本老乞大》《老乞大新释》整体为1册,《老乞大谚解》《重刊老乞大谚解》则分为上、下两卷。《原本老乞大》的“语言与传世的版本存在明显的差异,是地道的元代北方口语[8]4”。但4种版本的《老乞大》皆为对话体,内容主要涉及商贸主题,生活气息浓厚。

(2) 《朴通事》版本及与《老乞大》比较。目前所见的《朴通事》主要有3种版本,崔世珍作的《翻译朴通事》(1517年),目前只保留了上卷;《朴通事谚解》(1677年)上、中、下3卷,以及《朴通事新译》(1765年)。《朴通事》和《老乞大》是姊妹篇,两书编写体例相同,都采用对话体,注重教材的实用性。“会话课本《老乞大》《朴通事》的语言跟直讲体十分接近,比直讲体还要口语化,更能反映当时北方汉语口语的真实面貌。”[9]《老乞大》与《朴通事》相比取材范围更广,涉及经济、风俗和文学等各个方面。在词汇量和内容上难度较大,对话内容常以“常言”和古语结束,旨在育人。“《老乞大》大致相当于初、中级汉语会话课本,而《朴通事》则是高级汉语会话课本”[8]208。

(3) 《训世评话》。《训世评话》成书于1937年,是朝鲜时代重要的汉语教科书,其现存刊本为1518年的江陵木板本,分为上、下两卷,现藏于日本名古屋市蓬左文库。《训世评话》的编写体例明显区别于其他两种汉语教科书。它以文白对照的形式讲述中国历史上的传说和故事,取材广泛,涉及《孟子》《礼记》《史记》《后汉书》《三国志》《笑林》《搜神记》等中国古代经史子集。

(4) 《华音启蒙》与《你呢贵姓·学清》。《华音启蒙》和《你呢贵姓·学清》是朝鲜时代后期的商务汉语会话课本,采用带有浓厚东北方言特色的口语体。书中出现较多东北方言词,“咳(还)、增(挣)钱、一塘(趟)、够(勾)”。具体如“光”说作“寡”:“寡下个大雪该(咳?)倒不要紧,又刮一场大风(《华音启蒙》)。”“不筭粮食,寡吃穿使用的打得一块算起来吗?著个三百来银子”。《华音启蒙》中将“喝”说成“哈”:“老爷哈不哈酒呢?”其中“哈不哈”带有东北方言动词“哈”,同时该句也使用了东北方言极性问的原型形式“VP(动词)-Neg(不)-VP(动词)?”[10]。方言是一个言语社区中的通用语言,东北方言在朝鲜时代汉语教科书中的普遍使用反映了当时朝鲜与东北地区在经济和文化方面的密切交往。此外,两书开篇附有中国的千字文、百家姓、天干地支、二十八星宿和算术等基本文化常识。

(5) 《中华正音(骑着一匹)》系列。《中华正音》大概是朝鲜时代后期对口语教科书的通称,其含义相当于“标准汉语”[11]233。现藏于韩国顺天大学图书馆的《中华正音》抄本共34页,内容跟韩国学中央研究院藏书阁所藏的《骑着一匹》相同,但篇幅比《骑着一匹》多出约3 000余字,有近20 000字,是目前所见《骑着一匹》3种抄本中篇幅最长、内容最完整的一种,《朝鲜时代汉语教科书丛刊续编》(简称(续编))称其为“顺天本”[11]25。顺天本在每句的句末都加上了近代朝鲜语的词尾和助词,利于加强对会话的理解。目前所见的其他几个抄本分别为:日本驹泽大学濯足文库收藏《中华正音》抄本一册,此版本最短,不到5 000字;《骑着一匹》抄本两册,现藏于高丽大学六堂文库,该抄本分上下两册,共23 000多字。另外还存在两种《中华正音》抄本,但它们和《骑着一匹》内容完全不同,实际上是其他两种书。《中华正音(骑着一匹)》系列抄本是汉语会话课本,以北方汉语口语为基础,带有浓厚的东北方言特色,生活气息浓郁,反映了近代中朝关系、边境贸易和经济社会面貌等状态。

2. 朝鲜时代汉语文化知识教科书

朝鲜时代的汉语教科书以会话课本为主,综合性课本、语法语音汉字课本、文化知识阅读课本、辞典类课本几乎没有,只在少数汉语教科书中包含一些中国文化知识。《象院题语》是朝鲜时期供赴京使随行翻译官使用的,内容包括中国风土、礼仪、习俗、制度等基本知识,相当于小百科实用手册。《汉谈官话》主要按部类收集了一些常用的词汇和句子,大致分为“人事官职部、天文部、地理部、时令部、服饰部、器具部、身体部、寒暄部、动静部、一字部、不字部、长语类”等18类[11]283。例如人事官职部(附品级)的词语有“皇上、阁老、尚书、钦差大人、侍郎、秀才、在下”等,但也包括“老人家、偏房、小娘、娘们、出嫁”等词语。可见此书的分类标准并不清晰,也只是一个大概区分。寒暄部收录了日常交际中雅俗会话用语,包括的词语有“咱们初会、贵姓、多大年纪、尊名、几位哥兄、请坐、贵庚”等。这两部汉语教科书是朝鲜时代汉语教科书中为数不多的介绍中国文化知识的两部教材。

二、 日本江户明治时代汉语教科书

江户和明治时代,日本国内的汉语教科书在种类和数量方面都远远超过同时期的朝鲜。目前影印出版的日本汉语教科书大型丛书有《日本汉语教科书汇刊(江户明治编)》。

1. 日本江户时代汉语教科书

江户时代(1603—1867年)大致相当于中国清代, 当时的日本汉语教科书以唐话课本为主, 主要包括两类: 一是以普通汉语学习者为对象发行的汉语教科书, 这可以说是日本汉语教科书真正意义上的发端[12]; 二是唐通事*唐通事是指从事日中等国文化、贸易交流的翻译官员。教育子弟学习汉语所用的家传性质教科书, 这是日本汉语教科书的重要源头之一[13]。 江户时代的汉语口语教科书主要有《唐话纂要》(1716年)、《唐译便览》(1726年)、《唐语便用》(1726年)、《唐音雅俗语类》(1726年)、《汉语跬步》(编年不详)等。 江户时代汉语教科书反映出当时日本国内称汉语为“唐话”或“唐语”, 即相对于文言的汉语口语。

江户时代编写的汉语教科书是为了适应当时中日贸易往来和汉语口语学习的需要,内容依据当时中国通行的南京官话,选取汉语常用词、短语、惯用语、日常口语对话和小曲为材料,同时用片假名注音释义,主题涉及请客、婚姻、天气、生意等,体现了教材编写的实用性。《唐话纂要》是日本现存最早的真正意义上的汉语教科书,主要选取汉语中的二字话、三字话、四字话、五字话、六字话、常言和长短句。“二字话”如太平、享福、快乐、快活、爽快,主要涉及到双音节汉语词;“三字话”如有才华、善诗文、真正妙、爱读书,主要是汉语三字短语;“四字话”如今日何往、许久不见、且请少坐,主要为日常用语;“五字话”“六字话”如“今日天色好!”“今朝天气不好。”主要以汉语日常交际对话为教学内容;“常言”多为民间谚语,如“平常不做亏心事,半夜敲门不吃惊。”“长短句”则采用对话形式,内容长短不一。

此后,江户时代编写的汉语教科书《唐语便览》《唐语便用》《唐音雅俗语类》《汉语跬步》和明治时期的《雅俗清韩通语》也延续《唐话纂要》的体例,但在具体内容和分类上有所调整。《唐语便览》和《唐语便用》为了满足日常口语对话教学的需要,选取了大量当时汉语口语对话和长短杂语材料,突出教学重点和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对目前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的教材编写仍有借鉴意义。《唐音雅俗语类》选取当时常用的雅语和俗语作为汉语教学内容,口语教学凸显实用性,雅语教学凸显文化性,因而是汉语语言教学和中华文化教学的结合。《汉语跬步》收录的主要是南京官话方言词,也是日本汉语教科书由南京官话转向北京官话发展过程中最后一部南京官话教材。此书注重词语的分类设置,同时向动词类、虚词类拓展,逐步趋向实用性、系统性和趣味性。

2. 日本明治时代汉语教科书

明治时代(1868—1912年),日本汉语教科书种类繁多,编制几乎形成体系化,具有较高的通识性、专业性和技能性。依据不同的教育教学目标,汉语教科书形成了综合知识、单项语言技能训练和辞书相结合的编写体系。《日本中国语教学书志》中收录的明治时代的汉语教科书多达318种,包括综合课本、会话课本、文法课本、语音课本、文字课本、时文课本、方言课本,以及辞典类汉语教科书等[14]。《日本汉语教科书汇刊(江户明治编)》中收录的明治汉语教科书有119种,分为7大类,即明治一般课本、明治语法语音文字课本、明治会话课本、明治时文课本、明治方言课本、明治文化阅读课本和明治字词典类课本[15]。明治时代汉语教科书采用的汉语从南京官话转向北京官话。

(1) 明治一般课本。明治一般课本主要有《亚细亚语言集·支那官话部》《燕语启蒙》《清语教科书》《支那语》《清语读本》《官话篇》《急就官话篇》《新编中等清语教科书》《清语正规》《日清商业作文及会话》《现代支那语学》等。这些汉语教科书适用于普通汉语教学,包含语音、文字、词汇、句型、会话、篇章、汉日互译练习等多项语言技能训练内容,具有极强的综合性。

(2) 明治汉语语法语音汉字课本。明治汉语单项技能训练教科书主要涉及语音、语法、口语会话、阅读、文字等听说读写语言技能。这些教科书数量众多,内容丰富,体系相对完整。明治汉语语法教科书主要有《虚字解》《支那文典》《大清文典》《支那语助词用法》《官话文法》《支那语文法》《文法应用东文汉译规范》和《支那语动词形容词用法》等,该类教科书具体介绍了汉语虚词、助词、动词、形容词和其他语法知识,反映了明治时代学者对汉语虚词和实词的认识和研究成果。针对汉语语音学习,日本学者也相继编纂了一系列汉语语音和发音教科书,如《支那音独案内》《日清字音鉴》《支那语教科书·发音篇》《北京官话声音谱》等,主要针对汉语声母、韵母、声调等发音问题。汉字教科书有《汉字学阶梯》《支那文字史》《日清韩三国千字文》《汉字原理》等,旨在帮助日本国内的汉语学习者了解汉字知识,从而更好地掌握和书写汉字。

(3) 明治汉语会话课本。明治会话课本以“会话中心主义”为编写理念,以汉语官话口语会话为教学内容,主要教材有《官话指南》《日汉英语言合璧》《日清会话》《自迩集平仄篇----四声联珠》《旅行必用日韩清对话自在》《兵事要语日清会话》《北京官话谈论新篇》《北京官话实用日清会话》《北京官话日清商业会话》《二十世纪清语读本》等。明治时代,日本不仅对汉语官话的学习十分重视,还十分关注中国各地方言。编纂的汉语方言教科书有《粤东俗字便蒙解》《支那南部会话》《台湾会话编》《台湾日用土语集》《上海语独案内》《沪语便商》等,涉及南部方言、粤语、上海话、台湾土语等方言的学习,体现了明治时代日本当局对汉语方言学习的关注和重视。

(4) 明治汉语文化阅读课本。明治文化阅读课本主要有《北京官话伊苏普喻言》《现今支那言语风俗独案内》《支那语教科书·北京风土篇》《北京官话清国民俗生产问答》《北京官话中外蒙求》和《普通官话新华言集》等。这一类汉语教科书主要介绍中国的社会风俗和中国传统文化,内容涉及言语、时令、天文、地理、器用、官制、伦理、教育、婚丧嫁娶、饮食等诸多方面,因而这些教科书兼具语言和文化教学功能。《言文对照北京纪闻》《京话萃选》和《普通官话新华言集》的内容涉及中国的政治、经济、民俗、文化等各个方面。其中《京话萃选》是日本高级阶段汉语学习者的报刊阅读教材。《燕语生意筋络》《生财大道》的内容主要是关于做生意及经济相关的基本知识。

(5) 明治汉语辞典课本。日本明治时代编写了较多字辞典课本,主要有《英华学术辞书》《日汉辞汇》《和汉雅俗伊吕波辞典》《汉语英译辞典》《北京官话常言用例》《对译清语活法》《日华会话辞典》《日清言语异同辨》《日华语学辞林》《日华新辞典》。这些汉语辞典涉及到日汉词汇互译互解、汉语官话常用词汇、会话常用词汇、日语和汉语之间语言异同辨析等,反映了日本学者对汉语研究的纵向深入与横向对比研究的成果。

三、 朝鲜和日本汉语教科书比较

朝鲜王朝时期的汉语教科书以汉语会话课本为主,极少涉及语法、语音、汉字等专项语言技能的学习和对中国文化及民俗知识的介绍。朝鲜会话课本的主题主要是关于日常生活和商贸。日本自江户时代以来,汉语教科书种类较多,分为汉语综合课本、汉语会话课本、汉语语法课本、汉语语音课本、汉字课本、时文阅读课本和辞典课本等。朝鲜时代的朝鲜和江户时代的日本汉语教科书的简要比较见表1。

表1 朝鲜(朝鲜时代)和日本(江户时代)汉语教科书比较

朝鲜时代的朝鲜和江户明治时代的日本汉语教科书的区别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数 量

朝鲜时代的汉语教科书只有10余种,而江户和明治时代的日本汉语教科书数量则较多。据六角恒广统计,明治时期汉语教科书多达318种,再加上江户时期的汉语教科书,日本江户、明治时代的汉语教科书有330余种。相对于朝鲜,虽然日本汉语教科书编写时间起步较晚,但江户明治时代的汉语教科书编写事业发展迅速,在数量上远远超过大致同时期朝鲜汉语教科书的规模。

2. 体 例

朝鲜时代的汉语教科书以对话为主,只有极少数汉语教科书以词汇和句子作为编写形式。而日本江户时代的汉语教科书以二字句、三字句、四字句、五字句、六字句、常言和长短句为主要编写形式,也存在较多以语类、诗歌、故事等形式编写的汉语教科书。明治时期,日本汉语教科书内容更是丰富多样,综合课本包括字词、对话、段落、讲解及汉日翻译练习等。此外还有大量以语法、语音、汉字和时文阅读等为内容的单项汉语技能训练课本,以及共查阅参考的汉语词汇、语法工具书。

3. 种 类

朝鲜时代的汉语教科书以会话课本为主,包括《老乞大》《朴通事》等系列汉语教科书;关于汉语语法、语音、汉字和中国文化风俗的教科书则极少,只有少数汉语教科书涉及汉语词汇、句子和风俗文化,如《象院题语》和《汉谈官话》。日本江户明治时代的汉语教科书种类齐全,包括综合课本、会话课本、文法课本、语音课本、文字课本、时文课本、方言课本,以及辞典类汉语教科书等。李无未所编的《日本汉语教科书汇刊(江户明治编)》收录的明治一般课本有25种,如《亚细亚语言集·支那官话部》《清语教科书》《急就官话篇》等。明治语法语音汉字课本有27种,如《虚字解》《官话文法》和《支那语动词形容词用法》等。明治会话课本有22种,如《官话指南》《北京官话日清商业会话》等。明治时文课本有9种,如《清国时文辑要》和《中国商业用文》等。明治方言课本涉及沪语(上海语)、粤语、南部方言、台湾土语等汉语方言,如《粤东俗字便蒙解》《台湾会话编》《沪语便商》等。明治文化课本有10种,涉及到中国的政治、经济、地理、文化、风土、人情等,如《言文对照北京纪闻》《京话萃选》《生财大道》等。明治字辞典课本有10种,辞书的编写反映了日本汉语研究成果的丰富性。如《英华学术辞书》《日汉辞汇》《汉语英译辞典》等。可见,日本江户明治时代的汉语教科书种类也远比同时期的朝鲜丰富。

域外汉语教科书是研究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的宝贵材料。 通过对东亚域外汉语教科书的考述和比较, 可清晰地认识大致同时期的朝鲜和日本汉语教科书在语言、数量、体例和种类等诸多方面的情况及区别, 同时也能通过分析域外汉语教科书的编写内容和语言特点发现近代汉语的发展变化。 另外,通过对朝鲜(朝鲜时代)和日本(江户明治时代)的汉语教科书进行比较研究, 发现东亚域外汉语教科书的发展存在明显不平衡情况。 虽然朝鲜汉语教科书编写起步较早, 但总体来说发展迟缓, 主要局限在汉语会话课本的编写上, 导致朝鲜汉语教科书规模较小。 而日本江户明治时代的汉语教科书无论在数量、种类、体例和编写的完备程度上都远超于同时期的朝鲜, 为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的研究提供了丰富的材料。

参考文献:

[ 1 ] 李铭娜,武振玉. 东亚文化圈的形成、衰退与重建:以汉字的地位变迁为视角[J]. 东北亚论坛, 2011,20(5):117-122.

[ 2 ] 金程宇. 近十年中国域外汉籍研究述评[J]. 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 2010,47(3):111-124.

[ 3 ] 汪维辉,朴在渊,姚伟嘉. 会话书“《骑着一匹》系列”研究[J]. 中文学术前沿, 2012(2):101-118.

[ 4 ] 汪维辉. 《汉语·华语抄略》札记[J]. 中文学术前沿, 2014(1):71-82.

[ 5 ] 李无未. 《汉文典》:清末中日文言语法谱系[J].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4,44(6):124-140.

[ 6 ] 张美兰. 《官话指南》及其四种方言对译本的价值[J]. 国际汉语学报, 2016,7(1):157-165.

[ 7 ] 王振忠. 从汉语教科书看清代东亚经济与文化的交流:以朝鲜时代汉语课本所见沈阳及辽东为例[J]. 地方文化研究, 2015(2):7-19.

[ 8 ] 汪维辉. 朝鲜时代汉语教科书丛刊:第1册[M]. 北京:中华书局, 2005.

[ 9 ] 江蓝生. 序[ M]∥李泰洙. 《老乞大》四种版本语言研究. 北京:语文出版社, 2003.

[10] 汪欣欣. 东北方言极性问系统的简单化趋势[J]. 沈阳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18(6):752-757.

[11] 汪维辉. 朝鲜时代汉语教科书丛刊续编[M]. 北京:中华书局, 2011.

[12] 李无未. 日本汉语教科书汇刊(江户明治编)总目提要[M]. 北京:中华书局, 2015.

[13] 刘小珊. 活跃在中日交通史上的使者:明清时代的唐通事研究[J]. 江西社会科学, 2004(8):167-172.

[14] 六角恒广. 日本中国语教学书志[M]. 王顺洪,译. 北京:北京语言大学出版, 2000.

[15] 李无未. 日本汉语教科书汇刊(江户明治编)[M]. 北京:中华书局, 2015.

猜你喜欢
江户官话教科书
《备急千金要方》:中医急诊教科书
藏起来的教科书
From Monroe to Mishima:Gender and Cultural Identity in Yasumasa Morimura’s Performance and Photography*
建材与城市规划的时代烙印——论日本江户火灾的得与失
藏起来的教科书
江户日本的情报分析及世界认识
地图所见江户日本的国境
征集官话易祛除官话难
俗话说,官话说
官僚不除,官话难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