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 欣 欣(广西大学 外国语学院, 广西 南宁 530004)
再词汇化是指将原文中事件化了的语言表征解构为事件元素,并依据译文词汇化模式将其重组[1]379-385。汉英两种语言类型和词汇化模式迥异,因此,汉语运动事件翻译时如何将其再词汇化为与译文适切的事件表征成为翻译界和语言学界研究的焦点。刘华文、李海清首次提出运动事件再词汇化,并基于核心动词的再词汇化取向探讨汉英翻译中运动事件的形态句法表征过程[1]379-385;蒋甜雨、赵宏依据定量观察和定性分析探讨《丰乳肥臀》及葛浩文英译本中流动类运动事件再词汇化模式[2]。于翠红基于汉英平行语料库对英语way构式的汉语再词汇化模式进行探讨,发现汉语再词汇化模式需要在识解英语语义元素的基础上,结合汉语句法结构进行还原和重构[3]。杨京鹏、吴红云基于英汉词汇化模式对比研究了英汉两种语言的有界化倾向[4]。以上研究多探讨动词为核心的运动事件再词汇化模式,鲜有学者运用语料库对汉英翻译中的再词汇化模式进行全面探索,并提出相应翻译策略。《三国演义》是中国四大名著之一,也是中国第一部长篇章回体历史演义。书中涉及大量运动事件表征。由于运动事件主要围绕动词进行表征[5]27,本文以《三国演义》为语料,运用汉英平行语料库,从运动事件视角统计分析《三国演义》中“走”类动词的再词汇化模式,并提出相应翻译策略,以期促进小说类文本中“走”类运动事件再词汇化模式研究和译者对运动事件翻译的认知。
词汇化即为概念元素寻求适切语言表达式的过程[1]379-385。Talmy从类型学角度基于运动事件考察语言表征中词汇化模式,以描述语义—形式对应的类型学特征。运动事件是指包含运动和持续性静止的场景,由[焦点](Figure)、[背景](Ground)、[运动](Motion)和[路径](Path)构成基本事件元素,与副事件元素[方式]和[路径]等结合[5]25。主事件为事件表征提供整体框架,而副事件借助清晰生动的事件内容为其提供支撑关系[5]219。不同语言由于句法结构、词汇化模式不同,进行跨语言转换时需对原文事件词汇化模式进行识解并依据译入语词汇化模式对原文事件予以重新词汇化,即再词汇化[1]379-385。再词汇化要求译者在翻译时要关注“哪些事件成分通过何种形式表征”。该语义元素-表层实体探索过程可通过两个方向实现:控制某项语义元素,观察其在原文中相应的表层实体,并依据译文表层实体表征模式调整该语义元素;控制某表层实体,观察该实体中出现的所有语义元素,依据译文词汇化模式转换表层实体。笔者采用两种方法相结合的方式,首先对原文运动事件类型进行框定、成分分解,进而依据译文词汇化模式对其重组,最后,再词汇化形成。运动事件再词汇化流程如图1。
图1运动事件再词汇化流程图
依据图1可知,运动事件再词汇化首先要框定原文中的运动事件,并基于事件成分识解运动事件,包括[方式][运动][路径][背景]等,进而对这些成分融入译文潜势进行评估;评估完毕,根据译文句法结构和语言使用倾向选定事件成分,最后输出为动词、卫星元和其他类型再词汇化模式,运动事件再词汇化完成。
“走”类动词,如跑、跳、爬、走等,是移动主体自身移动的框架式词元[6]4。该框架式词元下,“走”表示移动主体运动,其他框架成员均为“走”的伴随成分。换言之,“走”类动词以“走”为核心,形成激活不同语义元素的语义框架。根据《现代汉语词典》解释,动词“走”表示物体移动或挪动,是“走”的基本语义元素。此外,除移动语义元素外,“走”还包括其他语义元素。如“走马观花”中,动词“走”编码物体移动方式,构成[运动]+[方式]的词汇化模式;“走水路到上海”中,动词“走”编码运动路径,形成[运动]+[路径]的词汇化模式。由此可知,动词“走”语义包容性强,且在不同语境下具有不同的语义编码方式。
运动事件指运动和持续性静止的场景,而动词是对事件的述谓,即动词承担事件的词汇化表达,故从动词视角研究运动事件具备合理性[6]19。“走”类动词作为基本动词,蕴含丰富的事件成分,如[运动]、[运动]+[方式]、[运动]+[路径],属典型运动事件。汉英两种语言具有不同词汇化特征和语言使用倾向,涉及不同语义编码[7],因此英译时需对原文中“走”类运动事件进行再词汇化。具体而言,需识别原文中“走”类运动事件框架,并分解其中事件成分,对其融入译文潜势进行评估,根据译文词汇化模式和其他成分将所需事件要素融入译文动词或其他成分类型,再词汇化过程完成。因此,本文拟基于运动事件理论,运用汉英平行语料库,对《三国演义》中“走”类运动事件再词汇化翻译词汇化类型分布和主要再词汇化模式进行统计分析,以研究“走”类运动事件再词汇化模式和分布规律,并依据数据分析尝试提出“走”类运动事件相应翻译策略。
动词是对事件的词汇化表达,运动事件的语言表征主要由动词及其卫星元实现。“走”类动词表征实体位移[方式][路径][背景]等语义要素,蕴含丰富的事件成分,且“走”为“走”类动词原型范畴。《三国演义》中大量片段描述农民起义、群雄混战等场景,涉及运动事件。中国汉英平行语料库大世界是由绍兴文理学院建成的国内全开放、自由共享的汉英平行语料库[8]。该语料库收录大量中国经典文学作品的双语语料,是研究汉英运动事件再词汇化不可或缺的检索工具。笔者进入语料库中选择《三国演义》作品,并在检索框输入“走”并选择“模糊检索”,获取包含“走”的语料769条。
在769条“走”类动词翻译中,动词再词汇化模式最多,为426个, 占总语料的55%;其次是卫星元再词汇化,占25%;其他再词汇化类型占20%。故“走”类动词再词汇化翻译中以动词再词汇化为主。下面结合具体例子对《三国演义》中“走”类运动事件的3种再词汇化模式分别进行探讨。
(1) 动词再词汇化模式。其他成分同等条件下,语义成分以融入主要动词词根和任意封闭类元素的方式实现背景化[5]128。换言之,运动事件词汇化主要以动词融入和卫星元融入为主。《三国演义》中动词再词汇化表征如下:
表1 426个“走”类动词的动词再词汇化模式 %
依据表1可知,“走”类动词再词汇化模式主要以[方式][路径]和[致使力]及其语义元素的不同组合为事件主要表征类型。“走”类动词再词汇化模式以[运动+方式]为主,占总语料的59%;其次是[运动+路径],占26%。[致使力]融入动词的再词汇化模式占总语料的6%。
例1 [运动]→[运动]+[方式]
原文 孙坚见砍倒绣旗,回马下桥而走。
译文 Seeing this, Gongsun Zan turned his steed and galloped away.
例1描述东汉末年公孙瓒与袁绍参与的界桥之战。以步兵、弩兵为主的袁绍战胜骑兵为主的孙坚。由于处于劣势地位,又见象征军队的绣旗倒下,孙坚不得不调转马头而走。该语境下,动词“走”不仅包含[运动]这一核心事件成分,还蕴含“走”的方式,即飞奔而逃,表现孙坚溃败时慌张而逃的情形。译者根据语境,识解出原文中事件成分,并将方式伴随事件融入译文核心动词。这样,方式伴随事件抬升至译文核心动词位置,形成表征事件成分的运动事件包(event package)转喻性转指原文中分散的运动事件。这种再词汇化模式充分表征原文运动事件成分,并将主要核心事件置于前景位置。
例2 [运动]→[运动]+[路径]+[方式]
原文 俊与玄德、关、张率三军掩杀,射死韩忠,余皆四散奔走。
译文 The besiegers fell upon them as they fled, and Han Zhong was slain.The rebels scattered in all directions.
依据例2语境可知,原文中词素“奔”修饰“走”,构成“奔走”的偏正式双音节复合词,其再词汇化模式为[运动]+[方式]。即复合词除表示物象移动外,还包含表示其移动方式----急速。此外,该复合词“奔走”与表示方向的介词短语一起构成败军四散而逃的情景。原文借助方式动词和介词短语描述事件。再词汇化中,译者通过解构原文运动事件语义成分并根据译文词汇化模式和语言使用偏好,重新识解语义成分,将语义成分[运动][路径]和[方式]融入动词词根“scatter”中,因此该例为动词再词汇化模式。例2中将事件要素[路径]和[方式]运动置于背景化位置,体现译者侧重对运动事件的静态描写。
例3 [运动]→[运动]+[致使力]
原文 两马相交,战到数合,玄德掣双股剑麾兵大进,于禁败走。
例3描述曹操突击徐州,刘备(玄德)适时至徐州营救徐州刺史陶谦并击败曹操部下于禁的场景。原文中“败走”形象刻画出败将于禁落荒而逃的狼狈场面。原文借助动词“败”表征致使于禁“走”的原因,构成“走”类动词事件结构。再词汇化中,译者通过识解原文“走”类动词事件结构,整合事件要素,并结合译文对“走”类运动事件进行重新编码,即将事件成分[致使力]和[运动]融入核心动词中,实现“走”类动词再词汇化。原文中致使力来源在语境中隐现处理,而译文则加入施事以表征致使力来源。该再词汇化模式将[致使力]融入动词词根中,可凸显“走”类运动事件,同时融合其他伴随事件,实现运动事件的完整表征。
(2) 卫星元再词汇化模式。除动词再词汇化外,《三国演义》中“走”的卫星元再词汇化模式也占有相当比例(25%),说明《三国演义》中“走”类运动事件再词汇化时注重事件语义成分分解,调用译入语词汇化模式。如:
例4 [运动]→[运动]+[方式](动词)+[路径](卫星元)
原文 布见卓至,大惊,回身便走。
译文 Lu Bu turned, saw who it was, and ran away.
例4中运动事件“走”主要通过[路径][方式]和[运动]得以表征。其中“走”蕴含[方式]和[运动]两种事件成分,且“回身”表征路径成分,与动词“走”构成连动结构。再词汇化翻译时,译者对“走”这一事件成分重组,并采取译入语词汇化类型,对事件成分进行合理配置,构成卫星元再词汇化模式。例2中运动事件“走”的路径要素被编码到译文卫星元中,构成[运动]+[方式](run)+[路径](away)。原文和译文都对事件“走”的路径要素进行前景化处理,因此该再词汇化模式有助于还原文中的路径要素凸显模式。
西北铅锌冶炼厂为年产10万t电锌规模,采用三段锌粉- 锑盐净化工艺,即一段低温(55~60 ℃)除铜镉,二段高温(85~90 ℃)除钴镍,三段低温除残镉,具体工艺流程见图1。
(3) 其他再词汇化模式。《三国演义》中存在有其他再词汇化模式(20%)。该类再词汇化模式并未选择运动事件动词或卫星元再词汇化,而是借用固定表达式或名词性分句表达运动事件。以下是其他再词汇化模式的例子:
例5 [运动](动词)→[0](名词形式)
原文 张辽指道:“只有乌林地面,空阔可走。”
译文 Zhang Liao pointed out, saying, “The only suitable road is through the Black Forest.”
例5中,原文中动词“走”表示实体移动,包含语义成分[运动],构成基本运动事件。而译文中有关“走”的动词却隐而未现。究其原因,译文根据语境调用名词“road”对原文运动事件“走”进行再词汇化。英语中经常用名词表达物体运动。因此,汉英运动事件再词汇化翻译中亦可通过其他形式表达原文动词为主的运动事件。这种再词汇化模式既体现文学文本的语言特征,又体现运动事件再词汇化过程中的概念选替。
汉英两种语言具有不同词汇化类型和语言使用偏好,运动事件翻译时难以做到语义的完全对应[9]。汉英“走”类运动事件再词汇化过程即是这种不完全对等翻译的表征之一。原文中“走”类运动事件主要以运动动词与表征核心事件/伴随事件的动词或其他词类的横向组合为主。而译文中,“走”类运动事件再词汇化方式主要有3种:①核心事件与伴随事件元素共现于“走”类动词词根中;②核心事件与伴随事件共现于“走”类动词并通过介词表征事件路径;③事件元素重新分配,以名词化或其他非动词形式表征运动事件。基于此,本研究拟提出相应翻译策略,以促进“走”类运动事件及相关运动事件的再词汇化翻译。
语义融合是指将原文中多个语言单位表征的事件元素融合到译文中的核心动词中去。《三国演义》“走”类运动事件再词汇化中存在大量语义融合现象(55%)。如原文中“走”类运动事件以方式动词和运动动词共现为表征形式,而译文中,其事件语义元素[方式]和[运动]被编码至核心动词词根。这样“走”类运动事件再词汇化通过语义融合得以完成。因此,在“走”类运动事件再词汇化翻译时,可依据具体语境优先考虑整合事件元素,将其置于核心动词词根之下。整合原文事件元素并融入译文核心动词,既便于译文读者快捷、经济理解原文,亦可将核心动词进行前景处理并对其他事件元素进行背景隐现处理。
例6 [方式]+[运动]→[运动](核心动词)
原文 董卓慌走,建阳率军掩杀。
译文 Dong Zhuo fled and Ding Yuan’s army came on.
该例出自《三国演义》第三回,原文再现董卓欲废少帝立陈留王,半路遭刺史丁原等追杀,落荒而逃的场景。原文事件[焦点]为董卓,“慌”和“走”分别表征焦点的运动方式和运动本身。因此原文中运动事件通过两个动词“慌”和“走”表征。译文为凸显焦点运动,将其运动方式隐现于核心动词“fled”中,即动词“fled”融合[运动]和[方式]两个事件元素。该事件框架下,[焦点]和[运动]为主事件,为事件提供宏观架构,副事件[方式]则为其提供内容,使事件表征更加丰富。
语义离散是指将原文中背景化事件元素置于译文前景位置。《三国演义》中“走”类运动事件再词汇化翻译的语义离散策略主要以原文中“走”类运动事件成分[路径]在译文中进行前景化处理来实现。
例7 [运动]→[运动](动词)+[路径](卫星元)
原文 宫中火焰冲天,张让、段珪、曹节、侯览将太后及太子并陈留王劫去内省,从后道走北宫。
译文 Fire raged, destroying the buildings. Four of the Ten Regular Attendants—Zhang Rang, Duan Gui, Cao Jie, and Hou Lan—by Zhang Rang carried off the Empress, Emperor Bian, and Prince Xian of Chenliu toward the North Palace.
该例语境为大将军何进为独揽大权,召四方之士除宦官,袁绍、曹操借此入宫截汉室陈留王等沿后门走向北宫。原文“走”为趋向动词,表示“向……走”,蕴含事件元素[运动]和[路径]。而译文中[运动]和[路径]分离,且物体运动路径通过介词表征。因此,在“走”类运动事件再词汇化时,根据语境可对原文中动词词根呈现的运动要素和路径要素予以离散处理。该策略既可凸显物体路径信息,同时也体现英语的词汇化模式特征。
语义重组指原文再词汇化过程中发生的句法结构变化。由于汉英语言不同的词汇化模式和语言使用偏好,翻译时会产生句法结构偏离。该偏离存在转喻认知机制。转喻利用两事物相邻性[10],是词类转换的主要认知理据[11]。语言表征实体是语义元素的表层形式,译文以转换过的句法结构转指事件元素,形成形式代内容的转喻类型。《三国演义》中“走”类运动事件多运用其动词词性,英语书面语多采用名词化语言。两种形式皆为表层实体的不同类型,因此该再词汇化过程蕴含形式代内容的转喻类型。因此,可将原文中表征运动事件的动词再词汇化转换为其他句法结构。《三国演义》中“走”类运动事件再词汇化翻译出现有一定比例,这即是说,“走”类运动事件翻译时译者可相应采取语义重组的翻译策略。
例8 [运动](动词)→[运动](短语)
原文 是夜收拾金珠,弃营而走,随行者三四人。
译文 Land the two traitors and some others that very night packed up and made their way out of camp. They were only half a dozen.
该例出自《三国演义》第九回,讲述牛辅心腹胡赤儿不敌董卓军队,弃营而逃的狼狈场景。原文动词“走”蕴含[运动]+[方式]的事件元素,译文运用动词词组“made their way out of ”转指运动事件元素。该转喻将运动方式以显性方式表征出来,有助于细化事件元素,丰富事件表征内容。
Talmy的运动事件词汇化模式为汉英运动事件再词汇化提供了新的视角[12]。本文基于中国汉英平行语料库大世界对《三国演义》中“走”类运动事件再词汇化模式进行统计分析并提出相应翻译策略,有利于探索汉英再词汇化模式差异并为翻译教学和实践提供借鉴意义。运用语料库有利于弥补以往内省法中的不足,提高研究结果科学性。本研究也存在一些不足:仅选取一种运动事件进行语料筛选和分析探讨,因此本研究未来还需更多运动事件再词汇化翻译对比研究和更大语料的验证,以促进汉英“走”类运动事件词汇化模式探索及其翻译实践。
参考文献:
[ 1 ] 刘华文,李海清. 汉英翻译中运动事件的再词汇化过程[J]. 外语教学与研究, 2009(5):379-385.
[ 2 ] 蒋甜雨,赵宏. 汉英小说翻译中流动类运动事件再词汇化模式探究:以莫言《丰乳肥臀》及葛浩文英译本为例[J]. 浙江外国语学院学报, 2016(4):74-81+105.
[ 3 ] 于翠红. 基于英汉平行语料的way构式汉语再词汇化模式研究[J]. 外语教学与研究, 2015(1):42-54.
[ 4 ] 杨京鹏,吴红云. 英汉虚构运动事件词汇化模式对比研究:以toward(s)为例[J]. 外语教学与研究, 2017(1):15-25.
[ 5 ] TALMY L. Toward a Cognitive Semantics. (Vol.Ⅱ): Typology and Process in Concept structuring[M]. Cambridge: The MIT Press, 2000.
[ 6 ] LEVIN B, HOVAV M R. Research surveys in linguistics: argument realization[M].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5.
[ 7 ] 董银燕. 运动事件的翻译:语义特征的保留与转换研究:以《红楼梦》诗词英译为例[J]. 宁波大学学报, 2016(1):57-62.
[ 8 ] 孙鸿仁,杨坚定. “中国法律法规汉英平行语料库(PCCLD)”创建的思路、过程与功能[J]. 绍兴文理学院学报, 2010(2):48-51.
[ 9 ] 李雪. 英汉移动动词的词汇化模式差异及其对翻译的影响[J]. 外语学刊, 2008(6):109-112.
[10] 李香玲. 转喻和隐喻两种修辞格的对比认知研究[J]. 沈阳大学学报, 2007(6):87-90.
[11] 陈瑜,赵华俊. 词义扩展的隐喻和转喻认知机制探微[J]. 沈阳大学学报, 2008(1):70-73.
[12] 金辉. 运动事件理论对科技翻译的启示[J]. 大学英语(学术版), 2016(1):155-1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