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强 刘月秀
[摘要]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课程建设成效明显,但仍存在定位不准确、理念不科学、系统不完善、质量不够高等问题。“互联网+”思维具有包容性和开放性、科学性和预测性、战略性和穿透性,高校应推动“互联网+”思维嵌入创新创业教育,形成创新创业教育课程建设新理念,打造共享开放融合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资源,建设边界清晰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模块,推动创新创业教育课程提质增效。
[关键词]“互联网+” 创新创业教育 课程建设
[作者简介]钟强(1972- ),男,江西赣州人,华南农业大学,副研究员,硕士;刘月秀(1974- ),女,江西吉安人,华南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党总支书记,教授,博士。(广东 广州 510642)
[中图分类号]G64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8)21-0109-04
一、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课程建设现状
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背景下,我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呈现出高速发展的势头,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不断丰富,课程建设取得了长足进步。尽管如此,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还是难以满足现阶段国家对拔尖创新型人才的需求,难以满足当代大学生创新创业的需求。
第一,创新创业教育课程建设理念存在偏差。创新创业教育是一种开放的育人模式,目的是培养具有开创意识的学生,着重培养学生的冒险精神、首创精神、独立工作能力、创业能力以及社交、管理能力等。然而,部分高校对创新创业教育的认识还停留在大学生找不到合适的工作就去创业,把创新创业教育作为大学生就业工作的一种补充,认为在当前严峻的就业形势下,创新创业教育是缓解大学生就业难的有效途径,因此,在课程设置上存在较大的随意性。有的高校把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作为就业指导课程的一部分,在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里面增加了创新创业教育的内容;有的高校通过举行创新创业经验交流会、企业家创业报告会、校友创业专题座谈会等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有的高校以举办创新创业培训班或者创新创业竞赛活动为主;有的高校把大学生创新创业课程列入公共选修课或者专业选修课范畴。总之,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课程建设目标和定位不科学,存在资金投入有限、資源配套不足、课程开发不够、教学方式落后等问题。
第二,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尚未形成。与美国等西方发达国家相比,我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课程建设任重道远。早在2003年,美国1600多所高校就已经开设了2200多门创新创业教育课程,出版了44种与创新创业教育相关的学术和管理期刊。2004年,美国创业教育联盟发布《创业教育国家内容标准》,规范了创新创业教育课程的体系问题。在我国,教育部《关于做好2016届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的通知》(教学〔2015〕12号)的文件中,明确全国所有高校都要开设创新创业教育课程,要对全体学生开发设置创新创业教育必修课和选修课,并纳入学分管理。由于一些高校办学条件和师资力量较为薄弱,以致创新创业教育课程的内容针对性不强、覆盖面不广、稳定性较差。
我国创新创业教育课程建设还存在“一刀切”式的管理模式。事实上,没有创业意愿的学生和有创新创业实践经验的学生对创新创业教育课程的需求是不同的。如果不考虑高校、学科、专业以及不同年级学生的发展特点来开发课程,往往难以达到预期的教育效果。一些高校虽然开设了与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相关的课程,但是课程之间关联度不高,课程内容与学生实际情况不贴近。有的高校将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都纳入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模糊了创新创业课程的边界。有些高校即便开发了与创新创业教育相关的系列课程,但基本上还没有形成较为系统、科学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
第三,创新创业教育课程质量有待提高。很多高校没有做好顶层设计,科学合理地规划创新创业教育课程。目前,由于创新创业教育的目标和定位不准确、各地创新创业文化存在差异、学校资源配置不尽合理、创新创业师资队伍参差不齐等原因,高校在开发设置创新创业教育课程时,没有做到与学科专业、互联网技术、产学研及地方经济发展实际深度融合,导致创新创业课程内容浅显狭隘,课程质量总体不高。在教材方面,各高校对创新创业教育教材的重要性认识不到位,编写、选用不十分规范。当前,全国还没有统一的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统编教材,有的高校使用自编教材,有的高校由任课教师指定教材,有的高校根本不用教材。在教学组织方面,有的高校为了应付上级部门的检查考核,甚至将创新创业教育课程或者培训名额直接摊派分配到各学院。在教学方式方面,由于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师资队伍匮乏,有的依托经济类、管理类或者教育类师资,有的依托学校政工干部和辅导员,大都缺乏系统的创新创业教育培训和实践,教学方式单一,教学手段陈旧,影响了创新创业教育课程的质量。
二、发挥“互联网+”思维有利于创新创业教育课程建设提质增效
发挥“互联网+”思维在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课程建设中的作用,有利于培育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生态系统,挖掘创新创业教育潜力和优势,完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和创新创业教学模式,形成推动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发展的新动能,实现创新创业教育课程建设提质增效。
第一,“互联网+”思维具有包容性和开放性。基于大数据、物联网、云计算的互联网时代是一个实时交互的开放系统,是多对多进行交互,即包括人与人、人与机之间的交互以及多个终端的交互。互联网的基本功能是实时“互动”,教师与教师、教师与学生之间可以实现时刻联网、各取所需、实时互动,课程内容和信息传递、获取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方便快捷。当今世界,各国的竞争核心是人才的竞争,谁拥有顶尖的创新创业型人才,谁就能占领未来发展的制高点。2002年,教育部在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9所高校试点创新创业教育,随后各地高校陆续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相继开发了一些创新创业教育课程,建立了创客空间和创业孵化园。不过,各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相对独立封闭,创新创业教育课程资源仅对校内学生开放,课程建设相对滞后。将“互联网+”思维嵌入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有利于建设开放、循环、包容的创新创业教育生态系统。
第二,“互联网+”思维具有科学性和预测性。互联网时代,运用大数据、云计算对用户进行分析预测可以及时发现运营问题,防范和规避风险,提升用户体验和满意度。互联网让教师和学生都有机会传递心声,都有渠道参与创新创业教育课程的开发建设。将“互联网+”思维嵌入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可以收集和获取全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大数据,分析查找创新创业教育存在的问题和学生的现实需求,通过数据挖掘处理预测创新创业教育课程的发展路径和育人功能,提升创新创业教育课程顶层设计的科学性,为优化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提供参考,实现创新创业教育课程的育人效果,提高学生的满意度和获得感,提升创新创业教育的实效性,实现创新创业教育“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的初心和使命。
第三,“互联网+”思维具有战略性和穿透性。“互联网+” 思维是内在思考方式和外在技术变革的有机结合,具有战略性和历史穿透性。“互联网+”行动计划并不是简单地植入某个行业和领域,而是与之正向接轨并能迸发出新的火花和活力。“互联网+”的优势在于现实和虚拟相耦合,线下和线上相联动,内在和外在相连接,碎片化和整体性相统一。我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一直面临难以突破的瓶颈,创业成功率在低位徘徊,运用高科技成果进行创新创业的比例也不高。“互联网+”思维嵌入高校創新创业教育课程建设,核心的任务是将科学的管理思维和创新思维渗入创新创业教育全过程,推动创新创业教育课程定位和教学理念变革,加快改革创新创业教育课程的体系和模式;重要的使命是将互联网技术与创新创业教育课程深度结合,整合各个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资源,建立创新创业教育的信息化课堂,建设慕课、微课、精品课程等,打造在线共享的创客空间、创新创业孵化园、创新创业实训基地等实践教学平台。
三、将“互联网+”思维嵌入创新创业教育课程建设的策略
创新创业教育课程建设是长期的基础性工作,高校要立足创新创业教育的初心,构建推动“互联网+”思维嵌入创新创业教育课程的机制,增加创新创业教育课程建设的资金投入和资源配置力度,利用互联网技术加强高校之间的合作,建立共建共享共赢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信息平台,不断提升创新创业教育课程质量,提升学生的获得感和满意度。
第一,提高站位,更新创新创业教育课程建设理念。创新创业是民族之魂、发展之基,是新时代的主题。高校要高度重视创新创业教育,主动服务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源源不断地培养大批创新创业型人才。要将创新创业教育的理念转化为育人的力量,必须通过有效的课程载体来实现。创新创业教育课程注重理论性,同时更强调实践性,传统的课堂教学方式是以教师为中心开展的,明显不适用于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互联网+”思维的核心就是创新,应坚持以问题为导向,以创新的教学理念和教育方式嵌入创新创业教育课程建设,牢固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实现“四个高度融合”,即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与思想政治教育高度融合、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与专业教育课程高度融合、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与高校产学研成果高度融合、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与社会经济发展需求高度融合。
第二,整合资源,建立开放共享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资源。我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起步较晚,各高校之间的教学资源、师资队伍、课程建设、实践平台等差异较大,“互联网+”思维要求我们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学科专业建设之中,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整合全国高校优质创新创业教育课程资源和教学实践平台,实现创新创业教育时时有指导、处处有服务。从高校的角度,应及时开发更新创新创业教育课程内容,加强创新创业教育师资力量,改革传统教学方法。从学生的角度,应善于利用手机等移动互联设备,随时随地寻找优质的学习资源,实现碎片化学习和整体性学习相统一。从课程建设的角度,可以运用大数据、云计算分析创新创业教育课程资源、教学模式、实践平台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找出促进创新创业教育课程改革的现实路径,孕育创新创业文化,改善创新创业师资,促进创新创业教育可持续发展。通过互联网技术还可以进一步整合政府、社会、企业孵化器、高新技术产业园等资源,实现政、产、学、研协同创新,为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和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助力。
第三,尊重规律,构建递进式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模块。将“互联网+”思维嵌入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建设,可以运用大数据精准分析课程体系及模块与学生现实需求的契合度。创新创业教育课程模块设置应包括创新创业政治思想教育、创新精神培养、创新创业机会识别、法律基础、企业管理、财务知识、模拟创业和创新实践等。创新创业教育课程模块必须遵循有序推进的教育规律,形成递进式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第一个层次是创新创业基础课程,教育对象是全体学生,着力培养大学生正确的创业观和创新创业意识,激发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潜能和动力。第二个层次是创新创业提升类课程,面向有一定创新创业意愿和潜质的学生,目的是提高大学生创业知识、创业技巧和创业技能。第三个层次是创新创业实践类课程,强化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目的是培养大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和实践能力。第四个层次是创新创业项目类课程,以创业实战项目为依托,为大学生提供模拟的创新创业环境,进行一对一的指导和培育,有针对性地强化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的实施和过程训练。另外,本科生和研究生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要有所区别,研究生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更注重引导学科专业创新和前沿技术创新。
第四,互动连接,推动创新创业教育课程提质增效。借由互联网,可以把全国所有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连接起来,形成宏伟的创新创业教育生态系统,通过课前课后、线上线下、校内校外的师生互动,各高校的课程资源能够得到充分利用。在创新创业教育课程建设的网络中,不同高校之间、教师与教师之间、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拉近了时空距离,以前可能由一个教师完成某门创新创业教育课程,现在通过互联网的连接与互动,变成由多个高校、多位教师共同完成,甚至学生也可以参与课程建设,形成“跨高校、跨地域、跨学科、跨专业、跨年级”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建设和培育模式,将大大提高创新创业教育课程的质量和实效。
[参考文献]
[1]王占仁.“广谱式”创新创业教育的体系架构与理论价值[J].教育研究,2015(5).
[2]张金山,孙晓放,赵容.基于“互联网+”视角的大学生创新创业教学[J].中国高等教育,2016(18).
[3]张岩.“互联网+”教育理念及模式探析[J].中国高教研究,2016(2).
[4]陈爱雪.“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新模式探究[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