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文章分析了应用型院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现状,提出应构建“三位一体”应用型院校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即以课堂教育和日常宣传为主的心理健康知识普及体系,以心理咨询辅导和普测为主的专业支持体系,以有效防范心理极端问题发生为中心任务的心理健康安全干预体系。最后指出了“三位一体”应用型院校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实践成效:构建点面结合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强化学生对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视程度,完善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体系,提高学生的危机应对能力;维护校园的安全和谐。
[关键词]应用型院校 三位一体 心理健康教育 模式
[作者简介]程小红(1982- ),女,河南临颍人,河南工学院,讲师,硕士。(河南 新乡 453000)
[课题项目]本文系2018年度河南省教育厅人文社科学研究一般项目“‘互联网+背景下河南乡村旅游电子商务体系建设研究”的阶段性研究成果。(项目编号:2018-ZZJH-101)
[中图分类号]G4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8)16-0101-04
随着改革开放的推进,尤其是“中国制造2025”战略的实施, 社会和企业对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需求不断增加,应用型院校在办学定位、培养目标、培养方式、学科专业建设等方面都面临着调整和完善,企业和社会对大学生的综合素质要求也在不断提高, 学生的学习压力和就业压力越来越大,以致各种心理问题日益突出。
一、应用型院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现状
心理健康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推动学生进行素质教育和个人成长成才的内在需求。应用型院校心理健康教育是实现素质教育的重要环节,也是促进学生提升心理素质、全面健康成长的有效途径,更是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重要途径。目前,应用型院校均设立了心理健康教育机构,开设了相应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组织了不同形式的心理健康宣传、培训、辅导和素质拓展等活动,这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学生的心理问题,提升了教育效果。但与其他院校相比,应用型院校具有一定的特殊性,这种松散的心理健康教育远远不能满足学生的实际需要。
应用型院校以应用型为办学定位,注重培养学生的专业应用和实践能力,强调“学以致用”,以致学生过分注重专业知识和实用知识学习,而对于自身修养的提高和心理健康知识的获取则不屑一顾。目前,应用型院校现有的心理健康教育多在教育教学、宣传、日常咨询与危机干预存在分割、脱节现象,管理各自为政,内容缺乏衔接,目标不够统一;在服务对象上,侧重于有心理疾病和心理障碍的少数人,忽视了对大部分学生心理健康的关注和引导,且教育目标集中在消除心理障碍,难以为全校学生营造良好、积极的心理健康发展氛围。
二、“三位一体”应用型院校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构建
1.构建以课堂教育和日常宣传为主的心理健康知识普及体系。第一,以课堂教育教学为主。课堂教学是大学生心理健康知识普及体系的载体和核心,也是培养大学生心理健康能力的基础。一是通过课堂教学大学生可以最直接地了解和掌握心理健康知识的基本概念及理论,明确心理健康的标准和意义,掌握自我调适的方式和方法;二是通过课堂教学大学生可以掌握自身的发展技能、沟通技能、压力管理技能、问题解决技能、人际交往技能和生涯规划技能等;三是通过课堂教学可以帮助大学生树立良好的心理健康意识,用心理学知识武装头脑,在遇到心理问题时,能够正确地看待和有意识地进行必要的自我调适,在不能自我调适时积极寻求帮助,尽快地适应环境和社会的生活状态;四是通过课堂教学可以基本识别同伴或同学正在遭遇心理危机,从而不激化矛盾,有效地进行自我保护。
第二,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日常化。大学生是社会群体最活跃的组成部分,单纯的课堂教学难以满足其对心理健康知识的需求和渴望,这就要求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要不断开拓教育途径、创新活动形式、设计活动内容,把心理健康知识的宣传和普及日常化,营造浓厚的校园心理健康教育氛围。一是应用型院校应组织开展丰富多彩、学生乐意参与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如心理影片评析、主题团体培训和辅导、心理情景剧大赛、心理素质拓展训练等;二是应用型院校应利用新媒体、自媒体和传统媒体,加大心理健康知识宣传力度;三是应用型院校要重视心理协会等学生组织的发展和壮大,通过助人自助、学生团体等形式把心理健康知识和教育融入各类校园文化活动和学生生活的每一个角落,以营造有效的、全方位的心理健康教育氛围。
2.构建以心理咨询辅导和普测为主的专业支持体系。第一,开展专业的心理咨询和团体辅导活动。心理咨询是解决大学生心理问题的必要手段,也是进行危机干预的有效手段。目前,一部分大学生认为,心理咨询是遇到问题时万不得已的选择,以致对心理咨询工作认识不客观、不准确,甚至存在排斥和嘲笑心理。为此,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咨询中心要加大宣传和普及力度,利用课堂教学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心理咨询观念,并通过各种形式的心理咨询,如个体咨询、团体咨询、电话咨询、网络咨询等,为学生提供及时、有效和高质量的心理健康指导服务,引导其树立心理健康意识,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
团体辅导活动在帮助学生深化自我认识、掌握必要的心理技巧、习得有效方式适应现实生活及面对问题,并最终实现自我价值和完善人格等方面有突出的教育效果。与个体咨询相比,团体辅导具有目标明确、可操作性强、相对稳定又灵活机动的特点。应用型院校应根据学生需要,开展大学生网络成瘾、情绪管理、人际适应、学习与压力管理、职业生涯规划等相关内容的团体辅导训练,并在专业的心理辅导教師带领下,利用成员之间的相互协作,实现互帮互助、共同提高的教育目的。
第二,进行心理普测和专项调研培训等活动。心理普测是准确掌握全校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规范提高心理疾病预防与治疗,帮助学生形成健康的人格,建设和谐校园、文明校园的重要工作。通过心理健康普查,心理咨询中心和各院系可以及时掌握学生的整体心理健康状况,并建立学生心理健康档案,对最终排查出来的心理问题学生进行重点监控和定期追踪,及时提供引导与帮助。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具有较强的专业性、科学性和技术性,这就要求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应定期接受专业的培训和督导,以不断提高专业理论水平、业务水平和自身的人格魅力。
3.构建以有效防范心理极端问题发生为中心任务的心理健康安全干预体系。第一,建立心理危机预警系统。心理危机预警系统可以帮助学校及时发现学生的心理问题。心理危机预警系统一般由四个层次构成:第一层,是学校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咨询中心,具体负责全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专业化工作,如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整体测评分析、全校性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的策划和实施、专业的心理咨询与辅导、学生心理问题鉴定等,并指导各系部组织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第二层,是各院系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领导小组,具体负责本院系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与辅导工作,主要包括制定本院系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计划并组织实施,指导本系部各年级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积极配合学校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咨询中心开展相关工作等。第三层,是各班级设置心理委员,具体负责本班学生的心理健康活动,组织参与各类心理健康活动,并及时发现心理有困惑的同学,通过主动沟通、耐心开导,帮助其走出困境,若发现有严重心理问题的同学,要第一时间给予关注,并及时向上层组织反映。第四层,是各寝室长组成信息员队伍,具体负责每月发放信息调查表及归纳整理上报工作,协助班级心理委员开展班级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并主动帮助宿舍同学解决日常学习和生活中出现的心理困扰,及时观察本宿舍学生的心理动态并定期向班级心理委员进行反馈。
大学生健康教育咨询中心要负责对班级心理健康委员和信息员进行培训,使他们能够掌握基本的心理健康常识,具备处理简单心理问题的技能,并能及时发现身边的心理安全隐患,从而起到“宣传员、观察员、咨询员、联络员”的作用,有效预防心理危机事件的发生。
第二,建立校、系、班、宿舍信息沟通网络和信息反馈机制。应用型院校应建立由校、系、班和宿舍组成的信息沟通网络,及时掌握和反馈每个学生的心理状况动态变化,并建立心理委员QQ群、微信群,方便与每个班级的心理委员进行沟通与反馈。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咨询中心要有专门教师负责QQ群、微信群,以及时准确地收集学生的心理动态,并定期收集各系的学生心理状况动态信息,以固定的周期分析整个学校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动态,进而形成书面报告提交学校主管领导。各系心理健康教师要负责收集和分析本系学生的心理状况动态信息,及时引导问题学生寻求专业的心理咨询。协调心理信息员和心理委员及时追踪最近状态和普测结果显示异常的重点对象,认真做好日常防控工作,同时要将有关情况及时报告校心理健康教育咨询中心。
第三,确定预警对象和重点关注学生。为预防心理危机事件的发生,应用型院校要通过合理、有效和全面的途径确定预警的对象和范围,通常可以采用以下几种方法:(1)新生心理普查。应用型院校要通过全面的心理普测建立学生心理档案,把测试结果显示为异常的学生列入心理预警对象,并及时向学生所在系部反馈,由系部安排进一步的筛查,进行重点预防。通过近几年的实践发现,组织实施得当的心理普测可以有效地确定预警对象。(2)心理健康信息汇报制度。心理健康信息汇报制度是心理普测的有效补充,应用型院校应由校、系、班和宿舍组成信息沟通网络,形成心理健康信息汇报制度,以帮助学校和系部及时掌握并反馈每个学生的心理状况动态变化信息。同时,通过心理健康信息汇报制度,还可以及时发现在重大生活事件中表现异常的学生,将其纳为心理预警对象。(3)心理咨询工作。应用型院校应通过学校心理咨询工作的正常运作,及时准确地发现在个案中存在严重心理问题的学生,将其列入心理预警对象,并在不违背保密原则的基础上做好防控工作。
4.“三位一体”应用型院校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构建意义。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顺利开展离不开学校领导的重视和支持,更需要健全的工作机制和工作制度提供有力的保障。在“三位一体”应用型院校心理健康教育模式中,知识普及体系、专业支持体系和心理危机干预体系,这三个体系既相对独立、自成一系,又相互融合和渗透。应用型院校要将课堂教育和日常宣传普及为主的心理健康教育知识普及体系面向全体学生,把学生从“被动等待咨询”转变为“主动宣传教育”;要将咨询辅导和心理普测为主的专业支持系统从整体“面”的心理健康教育做到“点”的个体,帮助有需要的个体解决心理问题;要将防范心理极端问题发生为目的的心理危机干预体系做到点面结合,防患于未然。
三、“三位一体”应用型院校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实践成效
应用型院校在注重实践教学、突出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过程中,要加强和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近年来,部分应用型院校对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进行了大胆实践,构建了“三位一体” 应用型院校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并在实践探索中取得了良好的教育成效。
1.构建点面结合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三位一体”心理健康教育模式,通过知识普及体系实施全面的、基础性的心理健康教育,要实现从防止个体心理疾病的发生转向以提高全体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和心理素养为主的工作目标转变;专业支持体系的工作队伍要力争向专业化、规范化的方向转变;心理危机干预体系要改变过去坐等学生上门咨询的工作状态,转变为主动的干预和防范,这三个系统即独立自成体系,又紧密结合。应用型院校应以积极心理学视角为指导,努力拓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外延,并注重理论和专业提升,即要有普遍教育,又要有重点预防,从而构建点面结合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
2.强化学生对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视程度,完善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体系,提高学生的危机应对能力。应用型院校要开展课堂教学和日常教育活动,普及心理健康知识,提高学生辨别自身心理问题的能力,从而更好地发现身边的心理隐患,及时帮助其走出困境。应用型院校应以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系为主,其他教学为辅,对学生进行全面的心理健康教学渗透,激发学生对心理知识的认知、对生命的尊重和对价值的理解,培养其认识心理健康的重要性,从而认识生命、尊重生命、欣赏生命、珍爱生命,学会更有价值地幸福生活,尽力减少自杀和伤害他人等心理危机事件的发生。
3.维护校园的安全和谐。学校的安全事件不仅涉及当事学生,也涉及学生背后的家长,甚至是学校所在的省市。心理危机干预体系的构建与实施,要求学生管理者应掌握必要的心理危机知识,有效防范因学生不能正确处理心理健康问题而发生的自伤或伤害他人等恶性事件,这对于维护校园乃至周边社会的和諧稳定都具有重要意义。心理健康教育的意识要深入人心,只有这样,当心理健康安全事件发生时,相关部门才能形成联动体系,快速地协调合作,有效地干预与化解危机,从而把危害和影响控制在最小范围之内。
[参考文献]
[1]佘双好.中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生成与发展[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6(7).
[2]韦成龙.服务地方发展 培养应用型人才[J].中国高等教育2015(19).
[3]林可.大学生心理危机管理思考与对策[J].湖南警察学院学报,2010(1).
[4]杨通宇.应用型商科院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项目化教学的实践探索[J].高教学刊,20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