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贤真
摘 要 在“要把学校的体育、卫生、国防教育作为实施素质教育突破口”的今天,学校体育在素质教育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特别是在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中发挥了不可磨灭的作用,而课堂教学又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阵地,学校体育在素质教育中的突破口作用应首先体现在课堂教学中。
关键词 体育教学;培养;思想品德;课堂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8)01-0158-01
中学体育教学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与德育、智育紧密结合,而且还是社会体育和竞技体育的基础。“体育运动为教育中一重要之科学,虽主旨在训练健身,然对于道德精神关系,更为密切,若注重体育而丢道德之现象,深可慨叹者也!”这是爱国华侨领袖陈嘉庚说的一句话,可见思想品德教育在体育教学中的重要性。
一、具有养成教育的功能
体育课教学为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提供了最充分的条件。认真贯彻体育课的课堂常规,不但可以保证体育课堂有良好的教学秩序,不仅有利于学生技术、技能的学习和掌握,而且还对学生的组织纪律性和良好的精神面貌的教育和培养有着重要的作用。
上课时师生问好,既有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又贯穿着礼貌教育;按要求着装上课,如上室外课要穿运动服、运动鞋,女生不许穿裙子等,队列队形练习,队伍调动及练习队形等,可以培养学生严格遵守纪律的习惯和集体主义观念。
我们在教学中不仅将丰富的知识、系统地传授给学生,而且还应在传授知识、技术技能的同时,潜移默化地向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把育人放在岗位,培养他们具有良好的习惯,如值日生课前准备器材,下课后收器材,具有高度的责任心。
二、教师的高尚师德和良好形象是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关键
师德是教师在从事教育事业劳动过程中形成的比较稳定的道德观念、道德行為规范和道德品质。它可以简要概括为三条:忠诚党和人民的教育事业:热爱学生;为人师表。作为一名体育教师,光有较强的业务素质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有高尚的道德情操,把体育工作看作神圣的天职和民族的重托,把体育工作看作是神圣的天职和民族的重托,决不辜负党和人民的信赖,始终表现出奉献教育事业的“蜡烛”精神,以“春蚕到死比方尽”的崇高品格,把聪明才智奉献给体育事业,以自己赤诚之心感染学生。
作为一名教师,为人师表具有重要的意义。古人曰:“其身正,不命而行,其身不正,有命不从。”教师的思想品德、言谈、举止都会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为人师表,要以良好的师德、精湛的教艺去教育启迪学生,赢得学生的尊敬与信赖,在学生心目中树立的形象和威望。
三、课前准备部中,将德育贯穿于教学内容中
在十来年的体育教育中,我都认真钻研《大纲》,根据不同的年级的课程和学生特点,充分地做好课前准备,将思想品德教育渗透于教学内容中。比如在教高一年级的乒乓球时,我列举了容国团、邓亚萍等认真训练,奋力拼搏,使我国乒乓球比赛始终走在世界前列,创造了世界乒乓球运动史上的奇迹。通过这些事例培养学生的爱国心,高度责任感、荣誉感,培养学生对乒乓球的兴趣和喜爱,鼓励学生学要认真、训练要积极,在思想上使学生已经准备上好体育课,从而提高了体育课的质量,在完成课的教学任务,效果中取得了事半功倍的作用。
四、在课堂中,及时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在体育教学、课外锻炼和各种体育竞赛活动中,学生都将获得各种强烈的情感体验,而这种情感体验,具有鲜明、强烈、丰富、多样、易变等特点,对陶冶学生的情操具有特殊的作用。例如,在教学中,教师经常采用互相观察、互相保护、互相帮助的教学方法,学生在这种教学方法的指导下,在从事各种身体练习中,培养自己的责任感和相互信任、帮助、团结协作和助人为乐的精神。
从内容上,障碍跑、体操等项目可以培养学生勇敢、顽强的品德国,中长跑可以培养学生坚韧不拔的毅力,球类项目和接力跑项目可以培养学生团结进取拼搏的精神,韵律操和舞蹈可以陶冶学生美的情操。
在教育教学方式上,既要有和风细雨般地讲道理,循循善诱,又需要润物细无声式的潜移默化的影响;既要以正面教育为主,表扬为主,又要对不良现象进行批评,既要晓之以理,又要动之以情,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不仅有助于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与人生观,而且有助于进行正确的实践。
在教学方法中,体育游戏具有一定的思想性。通过游戏教学向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培养学生生动活泼和乐观的情绪。比如,在游戏中惯彻“友谊第一,比赛第二”的方针,教育学生胜不骄,败不馁,勇敢顽强地去争取胜利,一般都会收到良好的效果。游戏教学的这种德育教学效果是其它教材所无法比拟的。
在讲解示范游戏的同时,还必须讲清游戏规则,使学生按规则做游戏和进行比赛。规则是学生在游戏中遵守的准则。再淘气的学生,只要他喜欢做游戏,都能够约束自己,遵守游戏规则,把游戏做好,培养自觉性。裁判公正准确与否,关系到游戏比赛进行得顺利与否,因此,游戏教学培养学生从小养成公正,无私的良好品德。体育教学中的教学比赛和活动等进行的规则教育,形式上是为了保证比赛和游戏的顺利进行,而实际上是使学生养成遵守规则的习惯。学生在体育教学比赛和游戏中能自觉地遵守规则,养成良好的习惯,将来才能有高度的法制观念,进而培养遵纪守法的良好行为习惯。
总之,使学生随着体育课教学的节奏,自然而然地受到思想品德教育,并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全面的发展,这种教育绝不仅不会给以牵强附会之感,而且又能有效地转变着学生思想,这正体现了体育教学中的思想教育之美。
五、抓住课终小结,将德育教学渗透于总结中
在体育课中,课的结束部分也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部分。在这一部分中进行思想教育也起到很好的效果。根据中学生的年龄、心理特点,他们爱受表扬,渴望得到认可,多表扬可以培养学生上体育课的兴趣,积极地参与各项技术技能运动。课的小结我都坚持对那么上课中晴现好的,技术掌握较好的同学适当地进行表扬和鼓励。如对跑得快、运动协调性好的学生,就表扬他像“马家军”,并希望他能像“马家军”那样奋勇上进,不怕苦,不怕累,热爱祖国,为国争光的优良品质。
总之,在我的工作实践中,这些年来我所教的学生都喜欢上体育课,上课中以高昂的热情投入到各种各样的体育活动,并常常取得了满意的效果。同时,德育与体育是密切相关的,体育教学对学生品德培养贯穿于全方位和全过程。体育教师应主动地,不遗余力地去宣传体育教育的作用,努力贯彻德育教育,为国家培养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参考文献:
[1]林海霞.浅谈新课标对体育教育的影响与发展[J].当代体育科技,2012(14).
[2]白秀杰.如何落实中专体育教学与德育教育相结合的探讨[J].学周刊,201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