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2018-07-05 08:02黎世仲
读写算 2018年1期
关键词:实践性主体性兴趣

黎世仲

摘 要 在新的教育课程改革背景下,传统的“以教师为主,以学生为辅”的课堂教学模式越来越不能适应现代教育教学的需要,课堂教学模式逐渐向“学生作为课堂学习的主体,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帮助者”转变,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做到以学生为教学中心,才能真正落实新的教育理念的目标和要求。

关键词 主体性;兴趣;实践性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8)01-0072-01

要想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首先就要清楚地了解学生在日常课堂教学中的地位,因为学生是课堂教学活动的主要参与者和践行者,所以要在日常教学中充分发掘学生的兴趣爱好,依据学生的兴趣所在,设计教学过程,让学生真正积极的参与到课堂教学中。小学数学科目教学中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关键就在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参与。

一、从学生认知出发,进行课堂教学设计

“因材施教”是我国自古以来就推崇的一种教育理念,他充分的体现了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对于学生自身情况和认知水平的重视,根据不同学生的不同知识基础水平,选择适合的教学方法和教学过程,这样的课堂教学设计,既不偏离教学要求,又做到了以学生认知为出发点。以学生的数学认知情况为基础,以学生的数学兴趣方向为导向,在课堂教学中真正做到“因材施教”,从而提升学生的学习成绩和水平。

比如,在三年级上册“毫米、分米的认识”的课程教学中,首先,教师要在班级范围内通过调查,充分了解学生这一部分知识的认知情况,并把调查到的信息进行分类汇总,根据汇总结果,进行课堂教学设计。其次,教师要在教学安排中,对于班级学生的共性之处,给予格外的关注。根据学生的认知情况,对于对本课知识有一定基础的学生,设计出一套注重知识强化和提高的教学过程,对于那些对本课知识完全没有了解的学生,设计出一套侧重于知识讲授和知识运算的教学过程。再次,在具体的知识讲授和教学过程中,要时时关注学生的知识理解和接受情况,对于知识掌握程度较好的学生,要及时的给予肯定和赞扬,对于知识掌握程度较差的学生,也要及时给予安慰和鼓励,增强学生的学习信心。最后,要根据学生的知识认知情况和对于本课知识的课堂学习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课后作业布置,针对学生的不同情况布置不同的课后作业,让学生在作业的完成中,达到巩固和强化知识的效果。

二、从教材内容出发,引导学生课堂参与

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作用,并不是漫无目的的以学生为主,而是要做到在教学过程中,时刻以教材内容为依据,因为教材是教师进行课程讲授的第一手资料,也是学生进行知识学习时的主要工具,所以在课堂教学中,要充分发挥教材的关键性作用,找到学生的兴趣与教材内容相契合的点,进行集中的讲授,引导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积极主动参与,在课堂活动的参与中,潜移默化的提高学生的知识水平。

比如,在五年级上册“组合图形的面积”的教学过程中,首先,教师要充分了解本节课程的教学要求是什么,再询问班级学生最喜欢的平面图形是什么,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兴趣完成课本数学知识的讲授。然后,在课堂上让学生回忆之前学过的三角形面积、正方形面积、长方形面积等常见图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在回顾完成后,进行本课组合图形知识的讲授,让学生认识到“任何组合图形都是几种常见的普通圖形组合而成的,欲求组合图形的面积,只需求解各个普通图形的面积只和”这一基本结论。然后,在黑板上画出几种组合图形,让学生依据自己刚刚学习到的知识,进行组合图形的面积求解,在这一过程中,要鼓励学生大胆的去做,大胆的去进行组合图形的判定和分割,并查看学生的解答过程是否正确,对于发生错误的学生给予及时的纠正和讲解,从而促进学生对于知识的准确把握。

三、从教学目标出发,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小学数学科目的教学目标,不光是要让学生学习掌握到基本的数学知识,还要求加强对于学生基本实践能力的锻炼和培养,因为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学习能力,才能真正促进学生全方位的发展,为学生今后的数学科目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所以在日常的数学科目教育教学过程中,要切实做到根据课程教学目标,为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和提高提供平台和环境。

比如,在六年级下册“圆柱与圆锥”课程的教学过程中,首先,本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学会有关圆柱与圆锥的相关知识,并能运用到解决生活实际的问题中去。所以教师在教学安排中要注重对于学生实践能力的设计。然后,在教师对圆柱与圆锥的表面积、体积等知识进行充分的讲授后,让每个学生都拿出两张白纸,动手做出两个高度相等、底面积相同的圆柱和圆锥模型,让学生通过对于亲手制作的模型的认真观察,找出圆柱与圆锥两个物体的关系,根据学生得到的结果,教师和学生一同总结出圆锥体积=圆柱体积×1/3这一结论。最后,在黑板列出几道与本课知识相关的现实生活问题,如“求圆锥形粮仓的容量、求圆柱形铁皮桶的表面积”等,让学生运用本课知识进行解答,在学生做出答案后,对于班级大部分学生都模糊的知识点再次进行集中讲授,加深学生对于知识的掌握。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要始终做到将教学目标、教材内容与教学设计三者相结合,让每一方面中都体现出学生的主体性作用,同时又充分发挥教师的引导性作用,在日常的课堂教学中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和实践平台,促进学生的课堂参与和学习。

参考文献:

[1]杨红萍.数学认知发展过程主体性教学策略初探[J].教学与管理,2006(33).

[2]吴丽霞,张金良.数学课堂教学中提高学生参与度的若干策略[J].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05(01).

[3]黄新民.以学生为主体的数学课堂教学探索[J].浙江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01).

猜你喜欢
实践性主体性兴趣
高中物理教材实践性栏目育人价值及其实现策略
实践性是劳动教育课程的第一性
实践性教学应着力解决的几个问题
幼儿教育改革进程中几个重要问题的探讨
网络直播下身体在场的冷思考
论“教学留白”在语文教学中的巧妙运用
智力因素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研究
试论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低年级识字教学中游戏的设计与研究
巧用多媒体技术, 让语文课堂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