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 性阅读:教知识不如教思维

2018-07-03 09:40余党绪上海师范大学附属中学
新校长 2018年5期
关键词:和氏璧蔺相如秦王

文 / 余党绪(上海师范大学附属中学)

若干年前我上过一节《祝福》的公开课,课题叫“谁杀死了祥林嫂”。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在很长一段时间里,《祝福》是以阶级斗争的面目出现的,当时大家达成的“共识”是,祥林嫂的悲剧是鲁四老爷这样的地主乡绅造成的,因为他们是政权、族权、神权和夫权的代表。而我的理解是:看不见摸不着的社会文化与心理氛围杀死了祥林嫂,某种程度看甚至是祥林嫂自己杀死了自己。

对这一课主题脱离教参的窠臼,一时让我成为争议的对象。今天我们听来这很像一个故事,可是20年前,这节有着滑铁卢色彩的课,对我具有特殊的意义。

从这节课我认识到:我对自己的文本解读有自信,但我并不能说服他人,这让我苦闷;我应该坚持经过自己的头脑判断和心灵选择的东西,不应该轻而易举放弃自己的主见和学术追求。

引导学生质疑

从此,我开始真正审视和反思语文,反思教学和自己的课堂。我开始有意强化自己的个性——注重思维尤其理性思维的培养,引导学生质疑。

比如,在语文相当重要的阅读板块,我发现,尽管人人皆知阅读如此重要,但是在现实语文教学中,阅读的现状和它崇高的地位非常不般配。我发现了阅读教学的4个问题:量少、质次、结构欠合理、浅阅读。为了解决这样的问题,在教学过程中更要注重学生思维的养成。

打破惯常思维

人的思维惯性与惰性无法回避,稍不留意,就会陷入习以为常与自以为是的思维困境。

比如关于蔺相如,我们习惯的评价是“公忠体国”与“智勇双全”,这算是关于蔺相如的基本共识吧。这篇课文我教过多次,上述理解也习以为常。然而一个学生的玩笑,却使我重新思考和检视这个观点。他说:“这蔺相如不是在玩弄秦王吗?”我随口问:“何以见得?”学生说出了他的看法:

秦国乃虎狼之国,有吞并天下的野心,这一点蔺相如不可能不知道;用十五座城池来换一个“和氏璧”,也不可能是真心,这一点蔺相如在出使之前也该心知肚明。

作为赵国的使者,蔺相如的任务是减少秦国的敌意,缓解彼此的矛盾,至少不要刺激秦国蠢蠢欲动的野心。

但蔺相如似乎忘记了自己的弱国地位,不断地撩拨秦王;人家按照他的要求“斋五日”,以隆重的仪式来接受和氏璧,他却不讲信用,提前把宝物偷偷送走了。

这算是一个好的外交使节吗?这不是在戏弄秦王吗?老虎本来要吃人,你还捋老虎须,这不是找死吗?幸亏秦王脾气好,换个人,蔺相如性命难保,赵国也会跟着遭殃。

学生的这番“调侃”,让教室里充满了笑声。这笑声里,有赞赏,也不排除有讥讽的成分,因为说话的学生成绩并不太理想。可就在那个瞬间,我突然有一种“彻悟”的感觉。以前读课文,也觉蔺相如行状奇异,也见过古人对蔺相如的异议,只是并未深究。不过,更为关键的问题是,为什么看起来如此鲁莽的蔺相如,竟然完成了“完璧归赵”的传奇?于是,我叫停了预设好的教学内容,转而追问学生:

1. 你说蔺相如戏弄秦王,在文本中有事实根据吗?

2. 你是如何根据这些事实做出“戏弄”这个断言的?

3. 你认为蔺相如不是一个好的外交使节,但事实上,他兑现了“完璧归赵”的诺言,也避免了可能的战争冲突。难道这还不算好的外交使节吗?

4. 蔺相如靠的不是智勇,难道靠的是撞大运?

5. 你“颠覆”了蔺相如的形象,与司马迁的评价发生了冲突。那么,如何解释司马迁对蔺相如的评价?

……

在追问学生的时候,我也没有理清头绪,只是想借此让思路换一个“轨道”,让学生不假思索的状态“停下来”。我的直觉,顺着这个问题与思路,一定能开掘出更多的文本内涵。

假设,让思维更深一步

“完璧归赵”的历史事实是客观的,不容假设;但对历史的思考,却可以通过假设与替代,来聚焦历史进程中的某些要素。不妨做如下的训练。注意,这些判断不一定成立,它的价值就在于造成观点之间的“竞争”:

1.针锋相对,反向提问。

如:蔺相如是个鲁莽的人;蔺相如不在乎赵国的利益;蔺相如有勇无谋。(参看徐江教授的观点)

2.结论之外,寻找例外。

人们一般认为,成大事靠的是勇气与智慧。可以找例外:有些成大事的,靠的是运气。(参看王世贞的观点)

3.还可以就一些关键性因素做替代性的假设,比如:

如果你是蔺相如,你会怎样选择?(设身处地,换位思考)

如果你是秦王,面对蔺相如的挑衅,你会怎样?(聚焦文中秦王的言行表现)

如果蔺相如不随身携带和氏璧,情况会有什么不同?(携带和氏璧的利弊权衡)

如果蔺相如不派人偷偷送走和氏璧,他能否“完璧归赵”?(为什么蔺相如敢于如此冒险?)

如果你是秦王,你会杀了蔺相如吗?(作为大国之君,秦王可能并非虚弱,其忍耐或许还有其他考虑……)

……

受时间与班级人数的局限,在实际的教学中,不可能充分展开。在课堂上,我会提供不同观点的言论与材料,引导学生来比较与权衡。面对一些针锋相对的观点及其论证,我们需要在分析与论证的基础上比较与权衡。

构造独立自主的看法

在这个阶段,不仅要比较关于蔺相如的不同评价,更要走出文本,对评价者的评价做出评价,这样我们才能确定取舍的标准与尺度。

比较一下司马迁、王世贞、徐江等人的观点,发现他们各自的立足点是有差别的。司马迁赞美蔺相如,更多站在蔺相如自我实现的角度;而司马光他们的贬低,则更多站在国家和集团利益的角度。

司马迁的时代离战国比较近,多少承袭了战国遗风。那个时代的知识分子意气风发斗志昂扬,敢作敢当为所欲为,视死如归,胆气逼人。他们信奉“良禽择佳木而栖,贤臣择明主而仕”,与君王基本上是一种合作关系。秦国“以城易壁”的悍然要求,让赵国君臣陷入了战争的恐慌,这给了蔺相如一个展示政治才干的机会,他抓住了。至少蔺相如在谋得赵国相位之前,“先己之前途”的动机更重一些。他急于登上政治舞台,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在司马迁笔下,像蔺相如这样有点传奇色彩的异端人物往往备受尊崇,我推测这与司马迁自身的遭遇或有关系。有的史家认为这影响了司马迁的史评的公正性;不过,也正因为这样一种生命态度,使得他笔下的历史人物闪现出更多的人性光辉与生命异彩。司马迁赞美蔺相如,完全合乎他的生命美学。

而司马光等人从君王和国家角度,看到了蔺相如言行中的鲁莽轻率之处。司马光与杨时身处宋朝,强敌环伺;而且他们都是进士出身,儒学之士,且高官显贵,忠君报国意识浓厚,这决定了他们的立场和司马迁是有差别的。他们的指责不无道理,但却忽视了蔺相如的个人实现的动机,难免偏颇和苛刻。

其实,即使承认蔺相如“汲汲于功名”,也无损于蔺相如的“公忠体国”的美好形象。他一诺千金,以生命来实践自己许下的诺言,回报了赵王的知遇之恩,维护了赵国的利益。“完璧归赵”之后,他受到赵国君王的信任和提拔,从此更感恩戴德,紧密地与赵国捆绑在一起,将可贵的“信”升华为一种“忠”。这样的理解,也纠正了徐江先生的某些偏颇:蔺相如其实是个有战略眼光的人,也是个有智谋、有情义、有原则的人。

以此为基点,再去读原文,事实、逻辑和情理基本达成一致了。合理化,这才是思辨的目的,才是批判性思维追求的目标。这,就是我的思辨性阅读教学的常用程式。

猜你喜欢
和氏璧蔺相如秦王
完璧归赵
和氏璧
将相和
蔺相如说话前后矛盾吗?
再議新疆吐魯番出土“秦王鏡”
不计个人恩怨
—— 蔺相如
负荆请罪
完璧归赵
美玉和氏璧
负荆请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