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阅读素养也有课程

2018-07-03 09:40熊佑平深圳百仕达小学
新校长 2018年5期
关键词:尝试文本素养

文 / 熊佑平(深圳百仕达小学)

会阅读的国民透过文字,迅速掌握知识与信息,国家竞争力自然增加。可以说,国民的阅读力就是国力。因此,阅读素养是学生从小学开始就应该掌握的最重要的能力。

从国内目前的阅读状况看来,儿童阅读主要靠学校活动以及班级读书会的形式来推动,学校语文课的大量时间,仍用来进行依托于教科书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训练,而最能提高阅读能力、习得阅读策略的原著经典,大都被当作课外阅读材料,以提升学生阅读素养为目标的阅读指导,在语文教学体系中缺乏应有地位。

百仕达小学的阅读课程,就是希望打破传统的课内阅读与课外阅读的界限,以丰富多彩的诗歌选文和经典原著为课程资源,以学生的学为中心组织阅读活动,培养阅读习惯,促进阅读素养。

目标

为了实现这个目标,学校组织老师研读《语文课程标准》,参考PISA、PIRLS以及上海市中小学生汉语阅读能力分级标准,分年段制定阅读校本课程目标。

校本课程目标聚焦阅读素养,从阅读兴趣与习惯、阅读理解与交流、阅读技巧与策略等方面对阅读目标进行细化。

例:百仕达小学第二学段(3~4年级)校本阅读课程目标

(一)兴趣与习惯

1.知道阅读是值得肯定的行为,能在父母、老师或同伴的鼓励下,认真看书。

2.认识阅读对学习、工作以及日常生活很重要。选择性阅读报刊、杂志上的新闻、说明性文章等信息类文本;对文本中的知识感兴趣,尝试利用阅读解决问题。

3.能为完成学习任务而读,也能为书本中的知识而读。

4.主动上图书馆读书,主动和他人交换读物,乐意分享阅读所得。

5.养成主动阅读的习惯,具有较广泛的阅读面。

(二)理解与交流

1.识别(关注与提取)

(1)在自由阅读时能自觉获取重要信息。

(2)能根据外在任务精准获取关键信息。

文学类文本:

A.根据封面、标题或目录,对文本进行猜想推测;

B.了解故事背景(时间、地点等);

C.初步感知文本的主要内容、情绪或气氛;

D.简单描述人物之间的关系;

E.初步判断所读文本的类别。

信息类文本:

A.根据封面、标题或目录,初步感知文本的描写对象和主要观点;

B.能尝试找出文本中明确陈述的主题句或主要观点;

C.尝试指出代名词所指的对象,找出文本中某个术语或概念的定义;

D.简单描述文本信息与生活的关系;

E.初步判断所读文本的类别。

2.理解(诠释与整合)

文学类文本:

A.能初步概括文本主要内容,基本把握作者的写作思路和情感倾向;

B.能简单诠释人物行为,找出原因和影响,初步体验文中人物的经历和情感;

C.能初步对文本的空白和不确定之处有自己的感悟;

D.能尝试结合作者和作品的背景提炼文本主旨;

E.能初步了解文本在体裁、结构、表现手法等方面的特点。

信息类文本:

A.能基本概括文本主要内容,提炼主要观点;

B.能基本区分文本中的观点和材料,把握两者之间的关系;

C.尝试理解小标题与小标题之间、部分与部分、部分与整体之间的关系;

D.尝试通过比较、对比、归类文本信息,解释文本信息在真实世界中的应用;

E.能基本理清文章结构,理解文字表达和图表之间的关系。

3.评价(反思与评价)

文学类文本 :

A.能就文本中的信息或人物行为的可信度发表看法,并初步做出价值判断;

B.能尝试将文中信息与个人背景知识和经验相联系,评估事件实际发生的可能性;

C.对文本的语言或结构等形式上的特点,能够进行初步评价;

D.在评价过程中能尝试关联生活体验,反思自我;

E.能初步结合文本内外的知识、自己的经验,对文本的主旨发表看法,做出评析;

F.学习判断文本的写作风格,尝试对同种类型或同类主题的文本进行比较分析。

信息类文本:

A.能就文本中的观点表明立场,并说明原因;

B.能联系文本外的知识、生活经验,对作者的观点做出比较合理的评论;

C.能对观点和材料的充分性、有效性有初步的判断并发表看法,说明理由;

D.能尝试对文本内容的呈现方式做出评论,评价文本表达特点及语言特色;

E.能初步判断文本的主要风格。

(三)技能与策略

1.阅读方式

(1)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地朗读,注意到语音的轻重、语气的停连和语速的快慢;

(2)能持续独立阅读完整的故事书,尝试使用默读的方式进行阅读;

(3)对自己喜欢的读物,会反复阅读,逐步养成边阅读边积累的习惯,阅读时能用符号做标记;

(4)根据阅读目的和阅读内容尝试跳读、检视阅读等阅读方法,有意识地提高阅读效率;

(5)能尝试运用批判性思维,就读物观点、材料提出问题,与文本对话。

2.认知策略

(1)能比较流畅地阅读文本,尝试通过联想和想象补充文本空白。

(2)能有意识关注重要信息或文本特征,适当停留思考,尝试搜寻并利用各种资源;

(3)能尝试学会通过提问、追问等方式与文本对话,获取独特的阅读体验。

阅读材料

为了达成上述目标,学生需要丰富多彩的材料,因此教科书不是阅读课程的全部,凡是学生需要、想要读和写的东西都可以成为资源,比如不同广度、难易度和趣味性的故事与非故事类书籍(如传记、知识性书籍),以及各式各样的阅读材料。

当然,阅读材料的主体还是儿童文学,儿童文学最能够激活儿童潜在的语言灵性的语言系统。儿童文学使语文教育变得快乐,变得易懂易学,使人文教育即健全人格的养成落到实处。

百仕达小学依据阅读材料的类型开设不同的阅读课程,如韵文诵读课、选文阅读课、图画书阅读课、整本书阅读课等,另外还有与方案教学相结合的“项目式阅读”。

四年级第一学期阅读课程目录

在课堂实施层面,学校针对不同类型的阅读材料,开发课堂范式。如选文阅读的“问思”范式就有三种基本式:问题导读型、质疑探究型、预测检视型。这些阅读课的范式都力图从儿童立场出发,以问题引导学生与文本对话、与同伴对话,在有意义的情境中建构意义,提高阅读理解力,培养逻辑思维能力、批判思维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

如预测检视型阅读课范式:

评测

为了促进学生阅读素养的发展,促进校本阅读课程的建设,学校对阅读测评进行改革。

学校借鉴PIRLS,通过书面测评的方式来考查学生的“阅读理解力”,如“直接提取信息的能力”“直接推断的能力”“诠释并整合信息的能力”“反思并评价文本内容和形式的能力”。这一部分整合到语文期末试卷中,作为语文试卷的主体部分,分值占整张试卷的50%~70%。

测评命题思路和方式的改变解放了老师。

老师不再死抠教科书,不再死抠字词句,因为这些都不是测评的重点,甚至根本进不了试卷。测评的重心既然是阅读素养,所有适合学生也是学生感兴趣的阅读材料,都可以进入课堂。

测评命题思路和方式的改变也解放了学生。学生不再靠死记硬背、作业刷题来应付考试。家庭作业发生变化了,教辅资料都从书包里清理出去了,自由阅读成了最重要的功课。即使寒暑假,语文作业除了整本书阅读和旅游分享日记,也不再有其他作业。

学校还通过过程化评价对学生的阅读习惯、阅读活动参与、阅读量进行多元化评价。如:用阅读档案记录学生阅读足迹,了解学生的阅读量、阅读面和喜爱的阅读书目。

举办古诗过级过关活动,评选古诗文过级“优秀学生”,以激励学生积累经典古诗词,感受祖国语言文字的博大精深,积淀深厚的人文素养和文化底蕴。

评选阅读之星、特色学生。通过统计学生每学期的阅读状况,评选各类各级阅读之星和书香班级,每班每年至少进行一次班级阅读颁奖典礼,表彰在阅读中表现出色的学生和集体,达到持续激励的作用。学校鼓励各班创造性地开展阅读展示活动,将阅读与学生的争星活动挂钩,每月评选班级“阅读之星”,每学期评选一次校级“阅读之星”,以持续关注学生阅读兴趣和价值取向、阅读方法与习惯以及学生阅读面、阅读量、选择阅读材料的能力。

精心编印学生作文集,让学生体验阅读与写作的快乐。一学年结束,老师会选取学生上、下学期习作各一篇,每一个年级出一本学生的作文集,并且邀请校长和各班语文老师各写一篇文章,或者选择亲子共读或者育儿心得的文章结集编制,使每学年学生都能拥有一本属于自己的作文集,记录阅读写作的足迹。

评价方式的改革,激发了学生的读书热情,推动读书活动健康有序开展和不断向纵深持续。

猜你喜欢
尝试文本素养
文本联读学概括 细致观察促写作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四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三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八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七测
再试试看
作为“文本链”的元电影
在808DA上文本显示的改善
再试试看
一次惊险的尝试